第110章 天主教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次四爺感覺到,自己就是變成了皇帝跟太子手上的一把刀,都沒有想過太子這一次這麽的狠,竟然先對自己下手,朝別人下手更狠。
等這事徹底的過去之後,國庫的銀子倒是再不斷的積累,而地方上新任免的官員都是不錯的實幹型。分不清這次的風波,到底誰是最終的受益者?但是能確定百姓因此能過幾年舒服的日子。
這一次上了四爺、五爺、七爺三人,一人一座園子。是作為他們這一次表現不錯的賞賜,其中四爺的表現最為出色,賞的園子也是新修的,麵積也大。皇帝也沒有住過,隻是過去遊覽了一番。
聰明的人都知道,這還沒完呢,不同於原先的幾位皇阿哥鬥法,這會兒是太子跟皇帝的直接碰上。太子兵行險招,就算激怒皇帝又如何?時機掌握的實在是太好了,對於他來說,那一場洪災直接讓皇帝意識到,誰對誰錯,好像是憋了一口重重的氣,終於吐了出來。這次算得上是,太子牽著皇帝的鼻子走了,因為誰都沒有料到吹捧的盛世,竟然如不堪一擊。
所以,聰明的人都要好好的貓著,這次誰撞在皇帝的槍口上,誰都是個死。
梁安若和景莊抱著兒子玩的時候,也說起這件事情來,他倆猜測了好多種可能,沒有想到,大家把火力瞄準到了這件事情上。
自家內鬥是容易損兵折將的,但是一致朝外剛剛好。
這次針對的就是,天主教傳教的事情。
一開始,意大人利瑪竇,來華為了傳播天主教。當時天主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沒有發生衝突,而且那個時候都是明朝的事情。起初並沒有什麽別的不好的地方,而且還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像幾何學就是利瑪竇帶來的。
慢慢的事情變得不對了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外國佬,蹬鼻子上臉的。前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的時候,羅馬教皇派了一位使節多羅到華,幹涉尊孔祭祖,將傳統習俗視為異端,幹涉清廷內政。
皇帝多次下旨,訓斥此人,此人在華待了一年就離開了。這種風氣並沒有因他的離開而結束。
再加上這兩年,大災小災的都不少,尤其在這個時候,信仰這個東西就變得特別的微妙。白蓮教的教徒一直在四處流竄,這會兒又來了個天主教,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什麽很好的事情。從去年開始,皇帝下令要在華的這些傳教士遵守規矩,這些人頒發了執照,沒有執照的人驅逐出境。
這次,直郡王手下的一名官員上奏,參奏了一件事情,說是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在傳教士的帶領下砸了自家的祠堂,更過分的是,還砸了其他人家的祠堂。所以請求皇上不僅將這些人驅逐出境,而且還要禁止傳教。
其實這名官員,包括直郡王一派的意思就是,老爺子你朝外人發火,朝外人發火完了,就不要朝這些兒子們發火了,伴君如伴虎,這段時間戰戰兢兢的,大家過的都不是很好。
果,反轉移矛盾這件事情,自古有之。
而這件事情剛好真的觸及到了皇帝的黴頭,太子這件事情不管做的對與錯,皇帝都認為他不孝。過會兒民間,有人在傳教士的慫恿之下,竟然砸了祠堂,這是更大的不孝。
這次他不打算允許傳教了,直接一刀切。再怎麽想一刀切,也要先解決這件事情,畢竟這事鬧的,在百姓眼裏不成樣子,輿論風向非常的不好。就在這個時候,白蓮教還要再插一腳,真的是讓康熙皇帝很惱火。
所以特意派欽差去當地勘察此事。
景莊跟梁安若也在家裏籌劃這事,蒼天啊,大地啊,這事兒要是籌劃的好的話,可以給他們謀劃的事情,迎來一個很大的轉機。
都知道西方殖民,很大一部分從信仰開始,這麽一刀切了,的確可以阻隔西方殖民的路子,但是他們都知道,現在阻隔了,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就安生了百年。
他們想著利用這件事情,將西方殖民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麵前,千萬別以為是天朝上國繼續做美夢了,想著,也不免得咋舌,今年老爺子打擊的有點大。
治理下的江山,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繁華,而天朝上國的美夢,又被另一個兒子要打破。
不過,也沒有等大朝會,景莊寫好折子之後,就在小朝會的時候說了這件事情,其實他來上朝還真讓不少人有些好奇,要知道這位爺,在上大朝會的時候點個卯,這次來,又是為了什麽事?
當景莊洋洋灑灑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不少大臣的眉毛都是緊皺著的,互相交頭接耳。
殖民。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名詞。
景莊這次要用的就是一個時間差,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18世紀40年代,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其實早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資本積累,而第一輪的資本積累無疑是血腥殘暴。這個時間段,北美的印第安人,應該在處於無窮的殺戮之中。
“皇阿瑪,從馬可波羅來到華夏的時候,就宣揚遠在東方的文明古國遍地是黃金,兒子也從來華的傳教士口中知道他們發現的新大陸,《坤輿萬國全圖》1各位其實都看見過,往東看,距離一片海洋,對麵有一片大陸,因為他們覺得腳下的這片土地是圓形的,往西邊走也可以到達東方的,當他們發現新大陸,不是華夏,但是在上麵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殺戮、殖民就此開始。
您和各位都算一算,從元朝開始,他們的野心就迸發出來,直到現在,狼子野心,死心不改。這已經不是單單的驅逐出境,就可以解決的了。”
等這事徹底的過去之後,國庫的銀子倒是再不斷的積累,而地方上新任免的官員都是不錯的實幹型。分不清這次的風波,到底誰是最終的受益者?但是能確定百姓因此能過幾年舒服的日子。
這一次上了四爺、五爺、七爺三人,一人一座園子。是作為他們這一次表現不錯的賞賜,其中四爺的表現最為出色,賞的園子也是新修的,麵積也大。皇帝也沒有住過,隻是過去遊覽了一番。
聰明的人都知道,這還沒完呢,不同於原先的幾位皇阿哥鬥法,這會兒是太子跟皇帝的直接碰上。太子兵行險招,就算激怒皇帝又如何?時機掌握的實在是太好了,對於他來說,那一場洪災直接讓皇帝意識到,誰對誰錯,好像是憋了一口重重的氣,終於吐了出來。這次算得上是,太子牽著皇帝的鼻子走了,因為誰都沒有料到吹捧的盛世,竟然如不堪一擊。
所以,聰明的人都要好好的貓著,這次誰撞在皇帝的槍口上,誰都是個死。
梁安若和景莊抱著兒子玩的時候,也說起這件事情來,他倆猜測了好多種可能,沒有想到,大家把火力瞄準到了這件事情上。
自家內鬥是容易損兵折將的,但是一致朝外剛剛好。
這次針對的就是,天主教傳教的事情。
一開始,意大人利瑪竇,來華為了傳播天主教。當時天主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沒有發生衝突,而且那個時候都是明朝的事情。起初並沒有什麽別的不好的地方,而且還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像幾何學就是利瑪竇帶來的。
慢慢的事情變得不對了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外國佬,蹬鼻子上臉的。前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的時候,羅馬教皇派了一位使節多羅到華,幹涉尊孔祭祖,將傳統習俗視為異端,幹涉清廷內政。
皇帝多次下旨,訓斥此人,此人在華待了一年就離開了。這種風氣並沒有因他的離開而結束。
再加上這兩年,大災小災的都不少,尤其在這個時候,信仰這個東西就變得特別的微妙。白蓮教的教徒一直在四處流竄,這會兒又來了個天主教,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什麽很好的事情。從去年開始,皇帝下令要在華的這些傳教士遵守規矩,這些人頒發了執照,沒有執照的人驅逐出境。
這次,直郡王手下的一名官員上奏,參奏了一件事情,說是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在傳教士的帶領下砸了自家的祠堂,更過分的是,還砸了其他人家的祠堂。所以請求皇上不僅將這些人驅逐出境,而且還要禁止傳教。
其實這名官員,包括直郡王一派的意思就是,老爺子你朝外人發火,朝外人發火完了,就不要朝這些兒子們發火了,伴君如伴虎,這段時間戰戰兢兢的,大家過的都不是很好。
果,反轉移矛盾這件事情,自古有之。
而這件事情剛好真的觸及到了皇帝的黴頭,太子這件事情不管做的對與錯,皇帝都認為他不孝。過會兒民間,有人在傳教士的慫恿之下,竟然砸了祠堂,這是更大的不孝。
這次他不打算允許傳教了,直接一刀切。再怎麽想一刀切,也要先解決這件事情,畢竟這事鬧的,在百姓眼裏不成樣子,輿論風向非常的不好。就在這個時候,白蓮教還要再插一腳,真的是讓康熙皇帝很惱火。
所以特意派欽差去當地勘察此事。
景莊跟梁安若也在家裏籌劃這事,蒼天啊,大地啊,這事兒要是籌劃的好的話,可以給他們謀劃的事情,迎來一個很大的轉機。
都知道西方殖民,很大一部分從信仰開始,這麽一刀切了,的確可以阻隔西方殖民的路子,但是他們都知道,現在阻隔了,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就安生了百年。
他們想著利用這件事情,將西方殖民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麵前,千萬別以為是天朝上國繼續做美夢了,想著,也不免得咋舌,今年老爺子打擊的有點大。
治理下的江山,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繁華,而天朝上國的美夢,又被另一個兒子要打破。
不過,也沒有等大朝會,景莊寫好折子之後,就在小朝會的時候說了這件事情,其實他來上朝還真讓不少人有些好奇,要知道這位爺,在上大朝會的時候點個卯,這次來,又是為了什麽事?
當景莊洋洋灑灑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不少大臣的眉毛都是緊皺著的,互相交頭接耳。
殖民。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名詞。
景莊這次要用的就是一個時間差,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18世紀40年代,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其實早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資本積累,而第一輪的資本積累無疑是血腥殘暴。這個時間段,北美的印第安人,應該在處於無窮的殺戮之中。
“皇阿瑪,從馬可波羅來到華夏的時候,就宣揚遠在東方的文明古國遍地是黃金,兒子也從來華的傳教士口中知道他們發現的新大陸,《坤輿萬國全圖》1各位其實都看見過,往東看,距離一片海洋,對麵有一片大陸,因為他們覺得腳下的這片土地是圓形的,往西邊走也可以到達東方的,當他們發現新大陸,不是華夏,但是在上麵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殺戮、殖民就此開始。
您和各位都算一算,從元朝開始,他們的野心就迸發出來,直到現在,狼子野心,死心不改。這已經不是單單的驅逐出境,就可以解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