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誘惑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兩個還是覺得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會覺得自己是清朝的十一阿哥跟十一福晉。這種認知上的錯誤,讓他們兩個不能很好的融入到這一個時代,更像旁觀者似的,可是有了這個孩子,他們不融入,也得融入。
也就是說,教育問題是一個很頭痛的事情。
而且,他跟梁安若都向往純粹的親情,而不是摻雜的那些利益,這跟他們現在的身份和時代背景,有些衝突。
他們原先就是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兩家都是做點小生意,有點資本。而且他們兩個性格的養成跟原生家庭本身和睦,離不開關係。兩家人之間的交情,都是兩方父母在擺地攤的時候就已經打好基礎的。就算後來生意做得大了,小縣城本身的圈子也不大,兩個人的生活還是重合著的。所以在從小的認知觀念上,他們兩個幾乎是比較同步。
現在,再看著懷裏這個不知事的小孩,景莊突然感覺棘手的很。
“其實,品性上隻要沒問題就行。”梁安若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純粹是受父母的影響,要不是景梁兩家,知根知底,梁媽媽知道景家人性好,家風好,否則就算是在門當戶對,又有一同長大的情分擺在那裏,她都不會同意女兒跟景莊交往的。
“可是品性二字就是最難塑造的。”景莊現在束手束腳,主要是擔心他把這個孩子給教壞了。瞧瞧,他兒子小鼻子小眼兒長得多精神,爸媽一天都在忙,沒有帶他,隻是哼唧了兩下,多好哄的孩子。
所以他就怕在不經意的時候,這個孩子長歪了。子不教,父之過。
“不怕不怕,有我在呢。”梁安若怎麽能不知道,景莊的這個神情代表著什麽呢,連忙出聲安慰。“咱們要對咱們兩個有信心,能夠教育好孩子。”這話是給景莊打氣,也是給自己說。
以前總想著要一個寶寶,可是沒想到要了寶寶之後麵臨的問題這麽多,養兒一百憂心九十九。並且現在都把,再生一個孩子這個話題很默契的給岔開了,一是因為這一個都不一定能教好,其次就是懷孕生子,實在是太辛苦了,還是再說吧。
當然,景莊也留了個心眼,想看看這個時代是怎麽教自己兒子的。
恰好隔天三爺就上門,主要是他昨天晚上尋思了一宿,都沒有尋思明白,這個十一到底想要做什麽,因為他覺得自己主要差事除了修書也還是修書,而十一呢,除了種地還是種地,所以說耕讀是最清貴的事情,但是總感覺有點不太對勁。
而看到十一如此熱切的歡迎自己到來的三爺,心裏有點打鼓,今天來到底是對還是錯?
兄弟兩個見麵笑嗬嗬,想的卻不一樣,景莊想的就是他才想找個人取取經呢,沒想到三爺就碰上來了,他的兒子也挺多的,就問問他的經驗唄。畢竟三爺讀書也多,學問也不少,應該能給他提供一些靈感。
所以三爺今天發現,話題非常生硬的轉向了另一個方向,教育子嗣。
三爺:他都覺著明天再來討論的,又是另一個事情 (?? _ ??)
不過這一次,景莊沒有得到非常好的答案,不像上一次聊得非常的歡快,主要是他發現三爺在教子這方麵,也不是很擅長。
看到景莊懷疑的眼光,三爺不自覺的咳了一下,“十一,你要知道一句話,獨子難教。三歲的時候開蒙,五歲左右的時候跟著先生一起念書就好了。”
景莊都想罵人,別拿獨子難教當借口,難不成一窩的生了好幾個,然後放在一起養就好了,老爺子生的孩子倒是多,瞅瞅吧,倒是每一個兒子都很出息,但是這跟景莊想要的不一樣。
“每個,呃…”其實三爺覺得還是,延續昨天的話題比較好,他覺得十一或許真的有事情要找自己。
這迴不用他提醒,景莊自然而然的就是將話題給轉過來了,人啊,還是要在擅長的領域比較好。
所以,景莊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三爺,他的想法其實就是想讓,三爺將自己所學所知的東西轉化成實際。說著就讓人拿來了一壇肉泥,“這是工廠還沒有開始運行的時候,在臨時工廠做的。現在已經有五個月了。”
這話說給三爺聽,三爺的眉毛都要蹦起來了,“五個月,小半年!沒臭了吧?”
說到這裏,正好景莊都將上麵的封層給打開。打開封口,上麵的塞子用力的拔了下來,裏麵塞的滿滿的都是肉泥,“沒臭,你聞聞。”
三爺非常拒絕,他知道,但是這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但最終還是嚐了一口,肯定不如現殺的好吃,但是是能吃。
“三哥,不瞞你說,我看了您跟陳大人編纂的那一個書,我覺得是真好呀,但是編了書,然後呢,書裏這麽多好的東西,咱要把它變成實際的呀。就像有了想法就要做就好了,你看,這就是成品。”瞧這三爺有一些異動,景莊繼續蠱惑他,“三哥,我說句實話,那本書與科舉無關,那在讀書人中的流傳範圍就不廣,可是,將書裏的東西,變成實際的東西,它不一樣啊,它可以跟著商隊流通,在整個大清朝,或許以後甭管是大清朝周圍都會流通。那你的,都別說是讀書人了,就算是識得幾個字的人都會讀一讀。”
這話,有點說到了三爺的心坎裏,自詡是讀書人的三爺,心裏也是有自己的小算計的,說到底,他還是有些拒絕。
“這事不是讓三哥屈尊降貴,那些編纂的文人如果願意的話,還望三哥幫忙引薦一下。”景莊看明白三爺的表情,他是有些拒絕的,這個是在情理之中,所以也就提出了另一個要求。景莊是真的對能編纂,這種百科全書的人非常感興趣,是真的能把理論付諸於實踐,演變成係統的學科,那是最好不過的。
也就是說,教育問題是一個很頭痛的事情。
而且,他跟梁安若都向往純粹的親情,而不是摻雜的那些利益,這跟他們現在的身份和時代背景,有些衝突。
他們原先就是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兩家都是做點小生意,有點資本。而且他們兩個性格的養成跟原生家庭本身和睦,離不開關係。兩家人之間的交情,都是兩方父母在擺地攤的時候就已經打好基礎的。就算後來生意做得大了,小縣城本身的圈子也不大,兩個人的生活還是重合著的。所以在從小的認知觀念上,他們兩個幾乎是比較同步。
現在,再看著懷裏這個不知事的小孩,景莊突然感覺棘手的很。
“其實,品性上隻要沒問題就行。”梁安若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純粹是受父母的影響,要不是景梁兩家,知根知底,梁媽媽知道景家人性好,家風好,否則就算是在門當戶對,又有一同長大的情分擺在那裏,她都不會同意女兒跟景莊交往的。
“可是品性二字就是最難塑造的。”景莊現在束手束腳,主要是擔心他把這個孩子給教壞了。瞧瞧,他兒子小鼻子小眼兒長得多精神,爸媽一天都在忙,沒有帶他,隻是哼唧了兩下,多好哄的孩子。
所以他就怕在不經意的時候,這個孩子長歪了。子不教,父之過。
“不怕不怕,有我在呢。”梁安若怎麽能不知道,景莊的這個神情代表著什麽呢,連忙出聲安慰。“咱們要對咱們兩個有信心,能夠教育好孩子。”這話是給景莊打氣,也是給自己說。
以前總想著要一個寶寶,可是沒想到要了寶寶之後麵臨的問題這麽多,養兒一百憂心九十九。並且現在都把,再生一個孩子這個話題很默契的給岔開了,一是因為這一個都不一定能教好,其次就是懷孕生子,實在是太辛苦了,還是再說吧。
當然,景莊也留了個心眼,想看看這個時代是怎麽教自己兒子的。
恰好隔天三爺就上門,主要是他昨天晚上尋思了一宿,都沒有尋思明白,這個十一到底想要做什麽,因為他覺得自己主要差事除了修書也還是修書,而十一呢,除了種地還是種地,所以說耕讀是最清貴的事情,但是總感覺有點不太對勁。
而看到十一如此熱切的歡迎自己到來的三爺,心裏有點打鼓,今天來到底是對還是錯?
兄弟兩個見麵笑嗬嗬,想的卻不一樣,景莊想的就是他才想找個人取取經呢,沒想到三爺就碰上來了,他的兒子也挺多的,就問問他的經驗唄。畢竟三爺讀書也多,學問也不少,應該能給他提供一些靈感。
所以三爺今天發現,話題非常生硬的轉向了另一個方向,教育子嗣。
三爺:他都覺著明天再來討論的,又是另一個事情 (?? _ ??)
不過這一次,景莊沒有得到非常好的答案,不像上一次聊得非常的歡快,主要是他發現三爺在教子這方麵,也不是很擅長。
看到景莊懷疑的眼光,三爺不自覺的咳了一下,“十一,你要知道一句話,獨子難教。三歲的時候開蒙,五歲左右的時候跟著先生一起念書就好了。”
景莊都想罵人,別拿獨子難教當借口,難不成一窩的生了好幾個,然後放在一起養就好了,老爺子生的孩子倒是多,瞅瞅吧,倒是每一個兒子都很出息,但是這跟景莊想要的不一樣。
“每個,呃…”其實三爺覺得還是,延續昨天的話題比較好,他覺得十一或許真的有事情要找自己。
這迴不用他提醒,景莊自然而然的就是將話題給轉過來了,人啊,還是要在擅長的領域比較好。
所以,景莊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三爺,他的想法其實就是想讓,三爺將自己所學所知的東西轉化成實際。說著就讓人拿來了一壇肉泥,“這是工廠還沒有開始運行的時候,在臨時工廠做的。現在已經有五個月了。”
這話說給三爺聽,三爺的眉毛都要蹦起來了,“五個月,小半年!沒臭了吧?”
說到這裏,正好景莊都將上麵的封層給打開。打開封口,上麵的塞子用力的拔了下來,裏麵塞的滿滿的都是肉泥,“沒臭,你聞聞。”
三爺非常拒絕,他知道,但是這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但最終還是嚐了一口,肯定不如現殺的好吃,但是是能吃。
“三哥,不瞞你說,我看了您跟陳大人編纂的那一個書,我覺得是真好呀,但是編了書,然後呢,書裏這麽多好的東西,咱要把它變成實際的呀。就像有了想法就要做就好了,你看,這就是成品。”瞧這三爺有一些異動,景莊繼續蠱惑他,“三哥,我說句實話,那本書與科舉無關,那在讀書人中的流傳範圍就不廣,可是,將書裏的東西,變成實際的東西,它不一樣啊,它可以跟著商隊流通,在整個大清朝,或許以後甭管是大清朝周圍都會流通。那你的,都別說是讀書人了,就算是識得幾個字的人都會讀一讀。”
這話,有點說到了三爺的心坎裏,自詡是讀書人的三爺,心裏也是有自己的小算計的,說到底,他還是有些拒絕。
“這事不是讓三哥屈尊降貴,那些編纂的文人如果願意的話,還望三哥幫忙引薦一下。”景莊看明白三爺的表情,他是有些拒絕的,這個是在情理之中,所以也就提出了另一個要求。景莊是真的對能編纂,這種百科全書的人非常感興趣,是真的能把理論付諸於實踐,演變成係統的學科,那是最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