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各懷心思1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阿哥府宴請眾位賓客的時候,正是一個極好的天,這還細數下來,這還真是十一阿哥夫婦兩個人,第一次這麽大規模的請客。對於請客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可是卻沒有辦法直接拒絕。
誰知道這人是最混不吝的,而且可恨的就是,人家是真有本錢蔑視他們。不外乎就是農場糧種這些事情。而且請客發請帖的那個時候,就散發了消息說,這是為了賑災。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人家要把原先的欠款拿迴來賑濟百姓,從起點來說就占了仁愛,有不願意的,豈不就是名聲都要臭?可進了自己兜裏的錢,讓自己再這麽掏出來,真的很不開心。
關於這一點,四爺也提前想到了,已經借用了十一和孩子的名義,這個出頭鳥就不能讓十一再當,否則,有了這麽多人的埋怨,以後肯定會留下禍根。十一現在沒有具體的差事,也沒有爵位,有這樣的隱患,留下來對他是不利的。
所以,他要找一個合適的出頭鳥,在這個場合中幫自己挑明這件事情,而剩下的事就順水推舟了。最後他把目光放在了十四身上,沒辦法,誰讓他身份合適呢?
又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還是跟著老八混的人。當然,選了十四,那不由得要準備暗手。
所以,在宴會之前,他提前叫十四來了府裏,“欠了國庫十八萬兩銀子,準備的如何了?”說實在的,四爺都沒有想過十四能欠這麽多銀子,再加上來每一位阿哥都有的銀子,還有額娘給的,還能欠這麽多。
十四撇撇嘴,這銀子真還嗎?不可能的事情,他早就花光了。老八籠絡下屬需要花銀子,他有來錢的道。但是自己要籠絡軍中的將士,那也是需要大量的銀子的。
四爺瞅著這模樣,心裏歎了一口氣,“還差多少?”
聽到這話十四,眼睛都要亮,“四哥要給我還銀子嗎?不多不多,還差十三四萬吧。”
四爺都覺得要不是這麽多年養氣的功夫練得好,都要罵人了,經營了這麽多年,難道府裏隻有四五萬兩?“你都說了,我幫你還銀子,但是你要是不還怎麽辦?可沒有再多的十五萬兩了。”
“要還的,四哥幫我還,我肯定是第一個支持四哥差事的。”在十四的眼裏,拿老四的錢還國庫的銀子,這筆賬劃算,自己再出個三萬兩,得嘞,這事兒辦去好了。“四哥,放心就好了。”
“嗯,你若是真長大了,我才放心呢,真讓我放心了,也就有差事了,不必跟著人家屁股後麵跑了。”
十四都覺得這真的是自己的好日子來了,有人替自己還銀子,還能落一個差事。看來還是親親的四哥,要比八哥要大方。
“四哥,這差事可要是個好差事才行。”每天待在工部都要長毛了,而且也沒有什麽真能辦得了的事。
四爺好似猶豫似的,端著茶碗不斷的在刮著茶梗,最後微微的抿了一口,“想往軍中走,我是知道的,可是我現在的能耐還不夠,把你放送上去。”話雖是這麽說,但是四爺是覺得十四現在的能力去了軍中,肯定成是不成的。
十四不以為意,他隻是不想待在工部了,“四哥,你就先給我換一個吧,管它是在哪呢?”
四爺茶杯從後麵的多寶格上取下一個匣子,推給十四,“我再想想,銀票你先拿去,放心,你是我的親弟弟,必會給你一個結果。”四爺還是想吊十四的胃口,有了這十五萬兩銀子作為基礎,就不信他不上鉤。
十四沒有多想,拿著銀子屁顛兒屁顛兒走了,他跟自家四哥可差了十年的歲數,玩心眼自然是四爺勝出。
十四心裏也泛著嘀咕,所以來赴宴的時候,特意在懷裏揣著十八萬兩銀子,生怕他四哥是在這個時候發難,直接當著眾人的麵把銀子交上去就成。他沒有想太多,就在想著自己的差事,不知道老四會給他什麽樣的一個差事。
其實來赴宴的人,大部分都是懷著這個心思的,他們要看一看四爺在十一爺搭的這個台子上怎麽唱?
而景莊這一邊知道四爺的籌劃,也沒有去管,沒辦法,就算上一次梁安若說過,但是他依舊會把四爺作為一個勝利者的角度去看,勝利者會失敗嗎?就算會失敗,也不會妨礙大局。
他現在盯著的是三爺,上一次的話給他了另一個啟發,這麽一劃拉,不得不說,康熙的基因就是挺強,就連太子黨中渾水摸魚的老三,也是有一身本事的。
怪不得都說三爺是務虛的一把好手,他跟侍讀學士陳夢雷等人編撰了一本書籍,這本書籍的初稿,在景莊看來,這簡直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從康熙四十年到四十五年上半年才完成初稿,名為《古今圖書匯編》,景莊看完之後,都要哇哦一聲。
此書內容非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類、禽獸、昆蟲,乃至文學、樂律等等,包羅萬象。1
雖然這是皇帝命他與陳夢雷等人編纂,但是景莊覺得三爺肯定也不是不學無術的,所以早早的就等著他來,要跟他好好的聊一聊。所以當三爺看到興致勃勃,等待自己的十一的時候,有種邁進他家府邸就出不來的感覺。他心裏都在打鼓,難不成今天這一場大戲他是第一個被宰的?
所以在不知道具體十一到底想要幹什麽的時候,被拉進來好好招待的三爺,自然是有問必答。這麽一聊,景莊確信老三真的是有真才實學,而且肚子裏的貨特別多,而且老三對洋學了解的麵積也特別的廣,當他知道老三的幾何學,還是康熙教的時候,對算術一學非常的精通。景莊心裏暗歎,怎麽說都像是一個搞科研的苗子。
誰知道這人是最混不吝的,而且可恨的就是,人家是真有本錢蔑視他們。不外乎就是農場糧種這些事情。而且請客發請帖的那個時候,就散發了消息說,這是為了賑災。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人家要把原先的欠款拿迴來賑濟百姓,從起點來說就占了仁愛,有不願意的,豈不就是名聲都要臭?可進了自己兜裏的錢,讓自己再這麽掏出來,真的很不開心。
關於這一點,四爺也提前想到了,已經借用了十一和孩子的名義,這個出頭鳥就不能讓十一再當,否則,有了這麽多人的埋怨,以後肯定會留下禍根。十一現在沒有具體的差事,也沒有爵位,有這樣的隱患,留下來對他是不利的。
所以,他要找一個合適的出頭鳥,在這個場合中幫自己挑明這件事情,而剩下的事就順水推舟了。最後他把目光放在了十四身上,沒辦法,誰讓他身份合適呢?
又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還是跟著老八混的人。當然,選了十四,那不由得要準備暗手。
所以,在宴會之前,他提前叫十四來了府裏,“欠了國庫十八萬兩銀子,準備的如何了?”說實在的,四爺都沒有想過十四能欠這麽多銀子,再加上來每一位阿哥都有的銀子,還有額娘給的,還能欠這麽多。
十四撇撇嘴,這銀子真還嗎?不可能的事情,他早就花光了。老八籠絡下屬需要花銀子,他有來錢的道。但是自己要籠絡軍中的將士,那也是需要大量的銀子的。
四爺瞅著這模樣,心裏歎了一口氣,“還差多少?”
聽到這話十四,眼睛都要亮,“四哥要給我還銀子嗎?不多不多,還差十三四萬吧。”
四爺都覺得要不是這麽多年養氣的功夫練得好,都要罵人了,經營了這麽多年,難道府裏隻有四五萬兩?“你都說了,我幫你還銀子,但是你要是不還怎麽辦?可沒有再多的十五萬兩了。”
“要還的,四哥幫我還,我肯定是第一個支持四哥差事的。”在十四的眼裏,拿老四的錢還國庫的銀子,這筆賬劃算,自己再出個三萬兩,得嘞,這事兒辦去好了。“四哥,放心就好了。”
“嗯,你若是真長大了,我才放心呢,真讓我放心了,也就有差事了,不必跟著人家屁股後麵跑了。”
十四都覺得這真的是自己的好日子來了,有人替自己還銀子,還能落一個差事。看來還是親親的四哥,要比八哥要大方。
“四哥,這差事可要是個好差事才行。”每天待在工部都要長毛了,而且也沒有什麽真能辦得了的事。
四爺好似猶豫似的,端著茶碗不斷的在刮著茶梗,最後微微的抿了一口,“想往軍中走,我是知道的,可是我現在的能耐還不夠,把你放送上去。”話雖是這麽說,但是四爺是覺得十四現在的能力去了軍中,肯定成是不成的。
十四不以為意,他隻是不想待在工部了,“四哥,你就先給我換一個吧,管它是在哪呢?”
四爺茶杯從後麵的多寶格上取下一個匣子,推給十四,“我再想想,銀票你先拿去,放心,你是我的親弟弟,必會給你一個結果。”四爺還是想吊十四的胃口,有了這十五萬兩銀子作為基礎,就不信他不上鉤。
十四沒有多想,拿著銀子屁顛兒屁顛兒走了,他跟自家四哥可差了十年的歲數,玩心眼自然是四爺勝出。
十四心裏也泛著嘀咕,所以來赴宴的時候,特意在懷裏揣著十八萬兩銀子,生怕他四哥是在這個時候發難,直接當著眾人的麵把銀子交上去就成。他沒有想太多,就在想著自己的差事,不知道老四會給他什麽樣的一個差事。
其實來赴宴的人,大部分都是懷著這個心思的,他們要看一看四爺在十一爺搭的這個台子上怎麽唱?
而景莊這一邊知道四爺的籌劃,也沒有去管,沒辦法,就算上一次梁安若說過,但是他依舊會把四爺作為一個勝利者的角度去看,勝利者會失敗嗎?就算會失敗,也不會妨礙大局。
他現在盯著的是三爺,上一次的話給他了另一個啟發,這麽一劃拉,不得不說,康熙的基因就是挺強,就連太子黨中渾水摸魚的老三,也是有一身本事的。
怪不得都說三爺是務虛的一把好手,他跟侍讀學士陳夢雷等人編撰了一本書籍,這本書籍的初稿,在景莊看來,這簡直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從康熙四十年到四十五年上半年才完成初稿,名為《古今圖書匯編》,景莊看完之後,都要哇哦一聲。
此書內容非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類、禽獸、昆蟲,乃至文學、樂律等等,包羅萬象。1
雖然這是皇帝命他與陳夢雷等人編纂,但是景莊覺得三爺肯定也不是不學無術的,所以早早的就等著他來,要跟他好好的聊一聊。所以當三爺看到興致勃勃,等待自己的十一的時候,有種邁進他家府邸就出不來的感覺。他心裏都在打鼓,難不成今天這一場大戲他是第一個被宰的?
所以在不知道具體十一到底想要幹什麽的時候,被拉進來好好招待的三爺,自然是有問必答。這麽一聊,景莊確信老三真的是有真才實學,而且肚子裏的貨特別多,而且老三對洋學了解的麵積也特別的廣,當他知道老三的幾何學,還是康熙教的時候,對算術一學非常的精通。景莊心裏暗歎,怎麽說都像是一個搞科研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