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中圈套1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莊用這種心態,靜靜地這麽看著清王朝的波濤洶湧,私底下繼續跟四爺搞好關係。而且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非常適合,景莊過去雪中送炭,帶給四爺兄弟情義。
十四去工部沒多長的時間,冷不了的參了他親哥一本。
理由就是治理河道時期所用的費用,因為四爺在治理黃河和淮海時期,所使用的費用較多,“本來可以使用徭役的,為何四哥還要花費大量的銀錢征用當地的農工,花費金錢之外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整個治理期間的周期格外的漫長。”
十四並不是在大朝會上參奏的,主要是他等不到大朝會了,發現了一點不對的地方,立馬蹦噠了出來,說得看似有理有據,實則真正知道內情的人都想將十四拍出去,或者是對四爺露出了一種特別憐憫的神情。
八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差點將手裏的杯子給捏碎,讓十四去工部不是揭發老四的,他隻是想借著十四的手,將隆科多當年安排在工部的人給弄出去。當年修建東嶽廟的時候,安排進來的人,一直是八爺心中的一個梗,想玩一出借刀殺人,沒想到這刀有自己的想法。
來不及多想,立馬換了衣服進宮,因為現在工部還是他掌管。真的很想罵十四,老四那個龜毛的性格,那麽謹慎,怎麽可能會留下把柄讓你來參他一本?
征收徭役怎麽樣也不能誤了農時,老四當時治理的整個方案遞到了皇上麵前,是批準了的,為了防止河流再次出現危害,提前進行治理,自然整個周期是被拉長的,而且在這區間裏是防大於治,有農忙的時候不征收徭役,而是采用做工發工錢的形式。那些家裏生活窘迫,勞動力卻比較多的人家不僅不會誤了農時,還能有額外的收益。
而且他當時看到這個折子,就知道老四這個差事完成的漂亮,都知道水災嚴重不能臨到發水的時候再去插手管,自然是預防大於治理,可是沒有人敢真正這麽幹,老四的一道折子以黃河和淮河一段工程作為試點,將整個過程詳細的寫出,包括治理的階段,治理的過程,所花費的銀錢,這一次花費的多了,不代表以後花費的也這麽多。
八爺覺得十四應該是沒有去調查過,否則不可能犯這麽基礎的錯誤,可等他到了之後知道了前因後果都想要撅過去。
十四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查這一點,是一個叫李恆的人,他提到過這一點,十四才跟著這一個線索查找。
而皇帝呢?看到這一個折子,隻是留中不發罷了,這一類的每年上來的折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讓這些兒子自己處理吧。
皇帝的不處理,讓八爺有了喘息的空間,最起碼能將這件事情圓過去,等皇阿瑪再想起來的時候已經處理好了。
十四一說李恆八爺就知道不好,這李恆就是當初隆科多安排的人員之一,為人極其圓滑,善交友,自己安排的人去接觸他們,都對李恆有了不錯的看法。八爺直覺這種人特別危險,因為他就是這類的人。沒想到讓十四去管,就這麽中了人家的圈套,這應該知道了,自己要收拾隆科多插進來的人,而他首當其衝,所以,這應該也是給自己爭取時間的同時渾水摸魚吧。
景莊來到偏殿的時候,殿中安靜的很。三爺,四爺,八爺還有十四。“這麽安靜呀,我還以為十四會活蹦亂跳。”景莊剛一開口,這平靜的局麵就不複存。
“十一哥,你什麽意思?”
“這就是看十四弟大義滅親,不過很可惜,最後變成了跳梁小醜。”壓根不管十四跳腳的表情,直接坐在四爺旁邊,給了他一個安撫的眼神。心裏想的就是,給了自己這麽一個雪中送炭的機會。
“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麽話私底下說就好了,不要這麽跟狗急跳牆的,皇阿瑪前段時間剛說了兄友弟恭。”這個時候,三爺就像一個和事佬似的過來和稀泥。
景莊也不打算聽他說,畢竟很早之前他就在自己心裏打上了一個記號,就是撿漏,對三爺一直想在九子奪嫡中撿漏,務虛是一把好手,務實可就算了吧。而且很重要的一點,也讓景莊對三爺有了防心,他跟太子一向交好,可是在太子被廢之後,好像沒有關於對三爺的任何牽連,反而是十三被圈禁。隻能說任何一位都不簡單。
“是呀,剛說了兄友弟恭,有的人就變成了兄弟鬩牆中的那一把刀。”景莊不鹹不淡的說了這麽一句話,讓八爺握住扶手的手,用力抓了一下,這麽微小的一個動作。落進了四爺的眼睛裏邊,但是他的神情沒有動,隻不過轉著扳指的手一頓。
景莊隻是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四爺如果是這一場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簡單粗暴的來說,那他作為正麵人物,八爺就是反麵人物。八爺讓十四去工部,十四去了之後,翻出舊賬,參了四爺那一本。景莊第一反應之下就覺得,這件事情是八爺在背後推動的。
“話說迴來,十四,你到底調沒調查,為什麽這一次治理的時間增長工錢增多?有了調查,你才能發出質疑,否則哥哥們沒有時間陪你瞎鬧。”景莊直接把畫點在明處,直截了當的問十四。
這麽一問,反而真將十四給問住了。
八爺心中歎了一口氣,趁機將,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說出來,“十四弟,這件事情四哥當時給皇阿瑪上了一個折子,皇阿瑪也是批準的,就在工部迴執的公文裏麵,怎麽你當時查的時候沒看嗎?這事你也沒有告訴我,怎麽能這麽衝動呢?”
十四腦子裏都快轉不過彎來了,他不是在想這件事情的正確與否,而是在想這件事情到底是誰算計了自己。
十四去工部沒多長的時間,冷不了的參了他親哥一本。
理由就是治理河道時期所用的費用,因為四爺在治理黃河和淮海時期,所使用的費用較多,“本來可以使用徭役的,為何四哥還要花費大量的銀錢征用當地的農工,花費金錢之外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整個治理期間的周期格外的漫長。”
十四並不是在大朝會上參奏的,主要是他等不到大朝會了,發現了一點不對的地方,立馬蹦噠了出來,說得看似有理有據,實則真正知道內情的人都想將十四拍出去,或者是對四爺露出了一種特別憐憫的神情。
八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差點將手裏的杯子給捏碎,讓十四去工部不是揭發老四的,他隻是想借著十四的手,將隆科多當年安排在工部的人給弄出去。當年修建東嶽廟的時候,安排進來的人,一直是八爺心中的一個梗,想玩一出借刀殺人,沒想到這刀有自己的想法。
來不及多想,立馬換了衣服進宮,因為現在工部還是他掌管。真的很想罵十四,老四那個龜毛的性格,那麽謹慎,怎麽可能會留下把柄讓你來參他一本?
征收徭役怎麽樣也不能誤了農時,老四當時治理的整個方案遞到了皇上麵前,是批準了的,為了防止河流再次出現危害,提前進行治理,自然整個周期是被拉長的,而且在這區間裏是防大於治,有農忙的時候不征收徭役,而是采用做工發工錢的形式。那些家裏生活窘迫,勞動力卻比較多的人家不僅不會誤了農時,還能有額外的收益。
而且他當時看到這個折子,就知道老四這個差事完成的漂亮,都知道水災嚴重不能臨到發水的時候再去插手管,自然是預防大於治理,可是沒有人敢真正這麽幹,老四的一道折子以黃河和淮河一段工程作為試點,將整個過程詳細的寫出,包括治理的階段,治理的過程,所花費的銀錢,這一次花費的多了,不代表以後花費的也這麽多。
八爺覺得十四應該是沒有去調查過,否則不可能犯這麽基礎的錯誤,可等他到了之後知道了前因後果都想要撅過去。
十四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查這一點,是一個叫李恆的人,他提到過這一點,十四才跟著這一個線索查找。
而皇帝呢?看到這一個折子,隻是留中不發罷了,這一類的每年上來的折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讓這些兒子自己處理吧。
皇帝的不處理,讓八爺有了喘息的空間,最起碼能將這件事情圓過去,等皇阿瑪再想起來的時候已經處理好了。
十四一說李恆八爺就知道不好,這李恆就是當初隆科多安排的人員之一,為人極其圓滑,善交友,自己安排的人去接觸他們,都對李恆有了不錯的看法。八爺直覺這種人特別危險,因為他就是這類的人。沒想到讓十四去管,就這麽中了人家的圈套,這應該知道了,自己要收拾隆科多插進來的人,而他首當其衝,所以,這應該也是給自己爭取時間的同時渾水摸魚吧。
景莊來到偏殿的時候,殿中安靜的很。三爺,四爺,八爺還有十四。“這麽安靜呀,我還以為十四會活蹦亂跳。”景莊剛一開口,這平靜的局麵就不複存。
“十一哥,你什麽意思?”
“這就是看十四弟大義滅親,不過很可惜,最後變成了跳梁小醜。”壓根不管十四跳腳的表情,直接坐在四爺旁邊,給了他一個安撫的眼神。心裏想的就是,給了自己這麽一個雪中送炭的機會。
“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麽話私底下說就好了,不要這麽跟狗急跳牆的,皇阿瑪前段時間剛說了兄友弟恭。”這個時候,三爺就像一個和事佬似的過來和稀泥。
景莊也不打算聽他說,畢竟很早之前他就在自己心裏打上了一個記號,就是撿漏,對三爺一直想在九子奪嫡中撿漏,務虛是一把好手,務實可就算了吧。而且很重要的一點,也讓景莊對三爺有了防心,他跟太子一向交好,可是在太子被廢之後,好像沒有關於對三爺的任何牽連,反而是十三被圈禁。隻能說任何一位都不簡單。
“是呀,剛說了兄友弟恭,有的人就變成了兄弟鬩牆中的那一把刀。”景莊不鹹不淡的說了這麽一句話,讓八爺握住扶手的手,用力抓了一下,這麽微小的一個動作。落進了四爺的眼睛裏邊,但是他的神情沒有動,隻不過轉著扳指的手一頓。
景莊隻是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四爺如果是這一場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簡單粗暴的來說,那他作為正麵人物,八爺就是反麵人物。八爺讓十四去工部,十四去了之後,翻出舊賬,參了四爺那一本。景莊第一反應之下就覺得,這件事情是八爺在背後推動的。
“話說迴來,十四,你到底調沒調查,為什麽這一次治理的時間增長工錢增多?有了調查,你才能發出質疑,否則哥哥們沒有時間陪你瞎鬧。”景莊直接把畫點在明處,直截了當的問十四。
這麽一問,反而真將十四給問住了。
八爺心中歎了一口氣,趁機將,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說出來,“十四弟,這件事情四哥當時給皇阿瑪上了一個折子,皇阿瑪也是批準的,就在工部迴執的公文裏麵,怎麽你當時查的時候沒看嗎?這事你也沒有告訴我,怎麽能這麽衝動呢?”
十四腦子裏都快轉不過彎來了,他不是在想這件事情的正確與否,而是在想這件事情到底是誰算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