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忙問:向睿如何?帶著一股英氣!
我卻搖頭:母後別生氣,這兩日我一直在想,既然生為皇室的子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興亡為重,都要以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己任,孩子的名字不如改為向寧吧,正好也有繼承皇上智慧、衣缽的意思!
太後倒也不生氣:這個名字甚好,難為你總還憂國憂民,那就叫向寧吧,隻要之後你再給我生幾個孫子,不怕沒有向儒和向睿!
大家都笑著,我卻無論如何也笑出來,我遠遠的看著向寧的小臉,心中五味混雜,經曆過這許多,我應該更疼愛他才對,可為什麽此時此刻他被抱在寧遠的懷裏,卻讓我無限悲涼,本來那裏應該躺著我可愛的、健壯的小女兒?寧遠的笑臉也該屬於我的孩兒。
不知怎的,向寧忽然大哭起來,寧遠哄他不住,隻好交還給乳母,頗為著急的問:怎麽迴事?是不是餓了?還是哪裏不舒服?
看得出來寧遠是真的喜歡這孩子,我更明白寧遠是因為向寧為我所生才會如此喜愛,可他卻不知道很多事情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世間萬事就是如此,鬥轉星移,一切都麵目全非了。
寧遠忽然看見桌子上剩下的一大碟沒有喝完的補湯和粥,忙問:怎麽沒有吃幹淨?
豆兒忙迴答:娘娘累得隻是睡覺,奴婢也不敢打擾,好不容易醒來又沒有什麽胃口,這些補養身體的食物又都平淡無味,娘娘很少吃的!
寧遠有些焦急:不吃怎麽能行呢?來,我喂你!
我真是無奈了,隻好央求地說:我實在吃不下,等我餓了,我自然就吃了,皇上不要著急!
太後也說:女人家剛剛生產,哪一個不是如狼似虎的吃東西,你倒好,是不是怕自己的纖細楚腰無法恢複?放心吧,我那裏有一些藥方子,可以調製出一種雪花膏,過段日子你塗抹在腰部就可以了,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養身體,豆兒,那些粥確實沒有什麽滋味,又涼了,你去吩咐禦膳房做一些可口點的飯菜,若是德妃再吃不下,就叫他們都去辛者庫做事吧!
如此一來,我還真的非吃不可了。太後握住我的手:這小孫子我越看越喜歡,可比向晚、向真小時候硬實多了,瞧那長相就知道長大後定是聰明伶俐呢,你真是辛苦了!
寧遠格外自豪:母後怎麽不誇誇我,這可是我的兒子。
太後又說了些什麽,我卻漸漸聽不到了,“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沒錯,這是你的兒子,卻和沒有半點關係。
向寧在乳母的懷裏依然號啕大哭,直憋得小臉通紅,乳母也有些著急了,可巧外麵一個小太監飛奔而來,跪在我們麵前,氣喘籲籲的說:方才凝婉儀娘娘忽然流血不止,太醫趕到時娘娘已經沒了!
寧遠的表情立刻變得嚴肅,我卻看向向寧,這孩子是感應到了自己的母親去世所以才放聲大哭?我伸出手要抱他,乳母忙把孩子放在我的懷裏,說來也怪,我剛剛抱住他,他便不再哭泣了,而是睜著淚痕未幹的大眼睛看著我,咿咿呀呀的不知在說些什麽,乳母說道:怪不得都說母子情深,母子連心,一到母妃懷裏就不哭了!
我看著向寧,他的額頭和鼻子依稀還有些凝婉儀的樣子,我仿佛看到凝婉儀的臉浮現在孩子的臉上,她笑著說:好好待我們孩子!
寧遠吩咐太監:凝婉儀,追為賢妃,以妃製置辦後事!生女,宛平公主,夭!
我明白寧遠的意思,是要讓曆史忽略胎死腹中的事情,隻把一個如此曼妙女子的生平簡簡單單記載成這樣一句話流傳給後人!
我忽然想起曾經讀過的史書,上麵千千萬萬的用一句話便描述其生平的那些女子到底都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曆史的長河,各個時代笑顏如花的女子在這時間和空間的穿梭中,拋棄了昔日的榮華富貴或庸碌的一生,轉變為一串一串的文字,任憑你生前經曆滄海桑田,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和讓人羨慕的家世、學才,還是深宮怨婦,都隻是一筆帶過,留給後人誦讀的隻有那麽短短幾個字,即便有幸能夠得到一段有限文字的描述,也不過隻是其生平的一隅,那些辛酸、痛苦、彷徨和經曆的一切永遠的成為後世猜不破的一道道謎題!
想到這裏,一種莫名的宏大的悲慟環繞著我,讓我幾乎透不過氣來。
豆兒端詳著我,我卻並沒有失聲痛哭,哭什麽呢?她還在不是嗎?她已經將她的生命延續下來,那就是向寧!
寧遠這才無奈的看了我一眼,轉身離去。豆兒過來為向寧穿上小肚兜,我問:你覺得她可疑嗎?
豆兒沉吟了一下,方說:幕後黑手定也沒有料到事情還有這樣的轉機,此刻恐怕正氣的跳腳,如若她沉得住氣,一定會過來,對娘娘百般問候,而方才合淑媛的表現奴婢實在看不出!
我道:如今隻有引君入甕了,你去散布謠言,就說本來是我胎死腹中,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毒害凝婉儀,奪其子!
豆兒抬頭看了我一眼,說道:為了抓住小人,娘娘寧可汙蔑自己的清白?如若將來被小皇子誤會了怎麽辦?我歎氣:謠言總歸是謠言,如果他連誰真正對他好都不知道,就算我白疼他了,再說如今的事態,即便咱們不散布謠言也定會有人去做,倒不如咱們自己提前動手,如此一來,那罪魁禍首定會過來貓哭耗子,哼,隻希望她不要被我找出來!
豆兒這才點頭稱是。
到了傍晚,外麵漸漸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的,夾雜著冷風,我正在月子裏,不能開窗,殿內有燃放著火盆,因而並沒有體會到秋天的清冷,隻是透過窗戶,能看到外麵蕭條、昏暗、冰冷的畫麵,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小米兒怕我體弱著涼,給我換了厚被,又給向寧換上了溫暖的小衣服,陌兒過來看我,隨行的傘上滴下串串水珠,剪溪把傘撐開放在內閣之外晾著,陌兒走進來,脫下身上的披風,笑說:姐姐這裏倒是暖和。
我卻搖頭:母後別生氣,這兩日我一直在想,既然生為皇室的子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興亡為重,都要以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己任,孩子的名字不如改為向寧吧,正好也有繼承皇上智慧、衣缽的意思!
太後倒也不生氣:這個名字甚好,難為你總還憂國憂民,那就叫向寧吧,隻要之後你再給我生幾個孫子,不怕沒有向儒和向睿!
大家都笑著,我卻無論如何也笑出來,我遠遠的看著向寧的小臉,心中五味混雜,經曆過這許多,我應該更疼愛他才對,可為什麽此時此刻他被抱在寧遠的懷裏,卻讓我無限悲涼,本來那裏應該躺著我可愛的、健壯的小女兒?寧遠的笑臉也該屬於我的孩兒。
不知怎的,向寧忽然大哭起來,寧遠哄他不住,隻好交還給乳母,頗為著急的問:怎麽迴事?是不是餓了?還是哪裏不舒服?
看得出來寧遠是真的喜歡這孩子,我更明白寧遠是因為向寧為我所生才會如此喜愛,可他卻不知道很多事情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世間萬事就是如此,鬥轉星移,一切都麵目全非了。
寧遠忽然看見桌子上剩下的一大碟沒有喝完的補湯和粥,忙問:怎麽沒有吃幹淨?
豆兒忙迴答:娘娘累得隻是睡覺,奴婢也不敢打擾,好不容易醒來又沒有什麽胃口,這些補養身體的食物又都平淡無味,娘娘很少吃的!
寧遠有些焦急:不吃怎麽能行呢?來,我喂你!
我真是無奈了,隻好央求地說:我實在吃不下,等我餓了,我自然就吃了,皇上不要著急!
太後也說:女人家剛剛生產,哪一個不是如狼似虎的吃東西,你倒好,是不是怕自己的纖細楚腰無法恢複?放心吧,我那裏有一些藥方子,可以調製出一種雪花膏,過段日子你塗抹在腰部就可以了,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養身體,豆兒,那些粥確實沒有什麽滋味,又涼了,你去吩咐禦膳房做一些可口點的飯菜,若是德妃再吃不下,就叫他們都去辛者庫做事吧!
如此一來,我還真的非吃不可了。太後握住我的手:這小孫子我越看越喜歡,可比向晚、向真小時候硬實多了,瞧那長相就知道長大後定是聰明伶俐呢,你真是辛苦了!
寧遠格外自豪:母後怎麽不誇誇我,這可是我的兒子。
太後又說了些什麽,我卻漸漸聽不到了,“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沒錯,這是你的兒子,卻和沒有半點關係。
向寧在乳母的懷裏依然號啕大哭,直憋得小臉通紅,乳母也有些著急了,可巧外麵一個小太監飛奔而來,跪在我們麵前,氣喘籲籲的說:方才凝婉儀娘娘忽然流血不止,太醫趕到時娘娘已經沒了!
寧遠的表情立刻變得嚴肅,我卻看向向寧,這孩子是感應到了自己的母親去世所以才放聲大哭?我伸出手要抱他,乳母忙把孩子放在我的懷裏,說來也怪,我剛剛抱住他,他便不再哭泣了,而是睜著淚痕未幹的大眼睛看著我,咿咿呀呀的不知在說些什麽,乳母說道:怪不得都說母子情深,母子連心,一到母妃懷裏就不哭了!
我看著向寧,他的額頭和鼻子依稀還有些凝婉儀的樣子,我仿佛看到凝婉儀的臉浮現在孩子的臉上,她笑著說:好好待我們孩子!
寧遠吩咐太監:凝婉儀,追為賢妃,以妃製置辦後事!生女,宛平公主,夭!
我明白寧遠的意思,是要讓曆史忽略胎死腹中的事情,隻把一個如此曼妙女子的生平簡簡單單記載成這樣一句話流傳給後人!
我忽然想起曾經讀過的史書,上麵千千萬萬的用一句話便描述其生平的那些女子到底都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條曆史的長河,各個時代笑顏如花的女子在這時間和空間的穿梭中,拋棄了昔日的榮華富貴或庸碌的一生,轉變為一串一串的文字,任憑你生前經曆滄海桑田,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和讓人羨慕的家世、學才,還是深宮怨婦,都隻是一筆帶過,留給後人誦讀的隻有那麽短短幾個字,即便有幸能夠得到一段有限文字的描述,也不過隻是其生平的一隅,那些辛酸、痛苦、彷徨和經曆的一切永遠的成為後世猜不破的一道道謎題!
想到這裏,一種莫名的宏大的悲慟環繞著我,讓我幾乎透不過氣來。
豆兒端詳著我,我卻並沒有失聲痛哭,哭什麽呢?她還在不是嗎?她已經將她的生命延續下來,那就是向寧!
寧遠這才無奈的看了我一眼,轉身離去。豆兒過來為向寧穿上小肚兜,我問:你覺得她可疑嗎?
豆兒沉吟了一下,方說:幕後黑手定也沒有料到事情還有這樣的轉機,此刻恐怕正氣的跳腳,如若她沉得住氣,一定會過來,對娘娘百般問候,而方才合淑媛的表現奴婢實在看不出!
我道:如今隻有引君入甕了,你去散布謠言,就說本來是我胎死腹中,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毒害凝婉儀,奪其子!
豆兒抬頭看了我一眼,說道:為了抓住小人,娘娘寧可汙蔑自己的清白?如若將來被小皇子誤會了怎麽辦?我歎氣:謠言總歸是謠言,如果他連誰真正對他好都不知道,就算我白疼他了,再說如今的事態,即便咱們不散布謠言也定會有人去做,倒不如咱們自己提前動手,如此一來,那罪魁禍首定會過來貓哭耗子,哼,隻希望她不要被我找出來!
豆兒這才點頭稱是。
到了傍晚,外麵漸漸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的,夾雜著冷風,我正在月子裏,不能開窗,殿內有燃放著火盆,因而並沒有體會到秋天的清冷,隻是透過窗戶,能看到外麵蕭條、昏暗、冰冷的畫麵,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小米兒怕我體弱著涼,給我換了厚被,又給向寧換上了溫暖的小衣服,陌兒過來看我,隨行的傘上滴下串串水珠,剪溪把傘撐開放在內閣之外晾著,陌兒走進來,脫下身上的披風,笑說:姐姐這裏倒是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