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村書記的通知,左無名的一個扶貧對象不見了,這可不得了。
那扶貧對象的名字叫袁嬡,住在張家山,是一個近50歲還未婚的男性單身漢,平時住在60平兩層的水泥房裏,喜歡搗鼓無線電設備,曾經在大集體生產隊的時代,會修電器是一個香餑餑,所以那時的他,十分風光,五裏十村都知道他的名字。在他還是20多歲談婚論嫁的年齡,各地的媒婆幾乎踏平了他家的門檻,他都十分挑剔,因為走村串戶,見多識廣,一般的農家姑娘,他都看不上眼。他十分追求自由戀愛,崇拜自由戀愛,認為隻有自由戀愛才是正道,並把它當做一種成功的標誌。所以,無論父母怎麽勸,媒婆介紹了多少黃花閨女,他都一一拒絕。他住的地方,庇鄰安遠縣唐村鄉,平時翻過幾座小山就到了,所以他常常穿梭在山林當中,每一圩都設攤修理,收入也不錯,可以說在當時來說。家有一個收音機就算生活比較好了,能聽新聞聽小說故事和聽歌曲等。收音機本著多,用多了會壞,會修這個算是比較會賺錢的行業,而且一般人都幹不了,完全可以說是獨門絕技,壟斷經營。
他在唐村鄉擺攤修理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住在圩邊的姑娘何花。何花長得白白淨淨,有初中畢業文憑(那時農村很少有初中畢業的),常來他擺攤的地方,看他修理,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那姑娘還說想拜他為師,學習修理無線收音機,他很高興。在那個女孩都要聽從父母安排的大集體年代,有個姑娘自主大膽的要求學習修理技術,特別是一個未婚女孩跟著一個未婚的男孩學習,那簡直是天大的事,所以當時他們這行為轟動一時。
後來,這個青年創業帶徒事跡驚動了縣報社,把他們的自主創業,自由戀愛和學徒的事情寫成文章,在全縣進行報道。袁媛和何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大家都崇拜他倆。
名氣大了,一個廣東私營無線電廠老板從報紙上看到了這件事,專門坐火車,倒汽車,行程一個星期,來到唐村鄉,想請袁媛和何花,去他無線電廠裏當技術顧問,被個性強烈的袁嬡拒絕,後來就留下了聯係方式,勸他們考慮好了再聯係,他廠裏會出路費。
何花認為是好事,但師傅不同意去,她一時也沒辦法,隻好潛心學技術,兩人除了集體農活,每圩幾乎天天泡在一起,一切都是為了早日學成手藝,好自己擺攤賺錢。袁嬡有一個這麽花枝招展的女徒弟,自然教授的非常仔細認真,很快,天賦異稟的何花,學成了技術,他可以自行擺攤修收音機了。可是在那個年代,一個未嫁的女孩子,家裏是不可能有錢支持他自製修理工具的,而且對一個普通人農村家庭來說,製全修理無線電的工具,花費可是天文數字。師傅和徒弟的感情雖然很好,但是,袁嬡也拿不出那麽多錢來幫她製工具,學好了技術的何花,整天感到悶悶不樂,有才能無法施展,於是就想起了無線電廠留下的聯係方式,主動寫了封信過去,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很快,收到迴信,他報告給師傅,並邀請師傅一起去。個性強烈又有大男子主義的袁嬡,本來十分喜愛何花,感覺和她像在自由戀愛,看到一個姑娘,主動和外麵的男老板聯係,還要出去當技術員,當時就不高興了,拒絕外出,有一陣子時間都不理會何花。何花沒有辦法,通過在大隊裏上班的堂哥,開好外出廣東的證明,向堂哥借了路費,獨自乘車去了廣東。
何花去了廣東以後,因為技術精湛,得到老板的肯定,老板委以重任,當了技術指導總管,幫助老板賺了不少錢。老板為了感謝他,把他介紹了給自己的兒子,何花結婚後就再也沒有迴來,而且在幾年以後,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徹底失去了聯係方法。
開始袁嬡氣消後,十分後悔,等待著何花迴來,每圩必到唐村鄉圩上設攤修理等候,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但都等不到何花迴來。
一年。兩年。三年。去廣東的何花沒有任何的音信。賺到結婚錢的袁嬡,主動找到她娘家,要求訂婚,她娘家打發他走,姑娘不在家,她也沒有辦法。沒有答應他的要求,於是,他遵照當地習慣,叫媒婆去上門提親,娘家人最後告訴他,荷花已經在廣東結婚了,嫁給了廠長的兒子,生了二子三女,袁嬡不信,認為是媒婆騙她,讓他斷了念想,要他娶本地姑娘。於是,他一如既往的堅持,風雨無阻的擺攤,風雨無阻的等待。可是卻再也沒有看過何花出現過,甚至迴來過。後來慢慢的,國家迎來改革開放的東風,大集體變成了聯產承包責任製,街道各種生活電器,花樣繁手,隨著電視機、電話、洗衣機等的普及,收音機已經成為了過時的電器,修理收音機的人越來越少,袁嬡的技術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沒有人請他修理,他又不肯幹農活,沒有學到其他的技術。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20郎當歲的小夥子,等何花到了30歲,仍然不肯找其他姑娘結婚。等到了40歲,仍然年複一年,日複一日,要等何花迴來結婚,仍然不找其他的姑娘結婚。直到現在,經常不坐車(縣與縣交界,無車無錢)步行40分鍾去唐村圩上,念念不忘要找到何花,找到當初的戀人,而且還常常把當初的輝煌經曆和自由戀愛,講給偶而來到他身邊的人聽,慢慢的,大家聽膩了他的故事,隻要一看到他,就遠遠的避開,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但他永遠相信,何花一定在前麵等他。這是他們真真不渝的愛情,所以現在季節,他50歲了,仍然冒著寒冷、下雨,堅持步行40裏去唐村圩。
左無名一度被這個美好的愛情故事感動和崇拜。起初分配到這個名額的時候,片長安排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作為他的聯係人,就是為了更方便穩住他,把他留在家裏,不讓他天寒地凍到處走。哪知這迴,離家幾天了,鄰居袁書記都沒有看到他,所以有了這個電話。
沒有其他的辦法,左無名隻好跟著袁書記,開車一起到鄰縣唐村鄉圩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帶他迴來。
車子到了圩上,沒有看見袁嬡,袁書記和左無名找到他姐的家裏(袁嬡一個親姐嫁在圩邊),說明了情況。他姐說,這幾天確實來過,還留他吃了飯,給了錢,讓他坐車迴去。
從袁嬡的姐家出來,袁書記說,他一定是舍不得花錢,從原路步行40裏,迴家了。
於是就打電話,叫家人去看看他在不在家。袁書記的家人迴來迴複電話。說袁嬡剛剛從外麵迴來,在家裏吃飯。
左無名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他們趕緊開車迴來。她要好好上他家,找這戶貧困戶一一袁嬡,開展扶貧工作。
那扶貧對象的名字叫袁嬡,住在張家山,是一個近50歲還未婚的男性單身漢,平時住在60平兩層的水泥房裏,喜歡搗鼓無線電設備,曾經在大集體生產隊的時代,會修電器是一個香餑餑,所以那時的他,十分風光,五裏十村都知道他的名字。在他還是20多歲談婚論嫁的年齡,各地的媒婆幾乎踏平了他家的門檻,他都十分挑剔,因為走村串戶,見多識廣,一般的農家姑娘,他都看不上眼。他十分追求自由戀愛,崇拜自由戀愛,認為隻有自由戀愛才是正道,並把它當做一種成功的標誌。所以,無論父母怎麽勸,媒婆介紹了多少黃花閨女,他都一一拒絕。他住的地方,庇鄰安遠縣唐村鄉,平時翻過幾座小山就到了,所以他常常穿梭在山林當中,每一圩都設攤修理,收入也不錯,可以說在當時來說。家有一個收音機就算生活比較好了,能聽新聞聽小說故事和聽歌曲等。收音機本著多,用多了會壞,會修這個算是比較會賺錢的行業,而且一般人都幹不了,完全可以說是獨門絕技,壟斷經營。
他在唐村鄉擺攤修理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住在圩邊的姑娘何花。何花長得白白淨淨,有初中畢業文憑(那時農村很少有初中畢業的),常來他擺攤的地方,看他修理,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那姑娘還說想拜他為師,學習修理無線收音機,他很高興。在那個女孩都要聽從父母安排的大集體年代,有個姑娘自主大膽的要求學習修理技術,特別是一個未婚女孩跟著一個未婚的男孩學習,那簡直是天大的事,所以當時他們這行為轟動一時。
後來,這個青年創業帶徒事跡驚動了縣報社,把他們的自主創業,自由戀愛和學徒的事情寫成文章,在全縣進行報道。袁媛和何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大家都崇拜他倆。
名氣大了,一個廣東私營無線電廠老板從報紙上看到了這件事,專門坐火車,倒汽車,行程一個星期,來到唐村鄉,想請袁媛和何花,去他無線電廠裏當技術顧問,被個性強烈的袁嬡拒絕,後來就留下了聯係方式,勸他們考慮好了再聯係,他廠裏會出路費。
何花認為是好事,但師傅不同意去,她一時也沒辦法,隻好潛心學技術,兩人除了集體農活,每圩幾乎天天泡在一起,一切都是為了早日學成手藝,好自己擺攤賺錢。袁嬡有一個這麽花枝招展的女徒弟,自然教授的非常仔細認真,很快,天賦異稟的何花,學成了技術,他可以自行擺攤修收音機了。可是在那個年代,一個未嫁的女孩子,家裏是不可能有錢支持他自製修理工具的,而且對一個普通人農村家庭來說,製全修理無線電的工具,花費可是天文數字。師傅和徒弟的感情雖然很好,但是,袁嬡也拿不出那麽多錢來幫她製工具,學好了技術的何花,整天感到悶悶不樂,有才能無法施展,於是就想起了無線電廠留下的聯係方式,主動寫了封信過去,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很快,收到迴信,他報告給師傅,並邀請師傅一起去。個性強烈又有大男子主義的袁嬡,本來十分喜愛何花,感覺和她像在自由戀愛,看到一個姑娘,主動和外麵的男老板聯係,還要出去當技術員,當時就不高興了,拒絕外出,有一陣子時間都不理會何花。何花沒有辦法,通過在大隊裏上班的堂哥,開好外出廣東的證明,向堂哥借了路費,獨自乘車去了廣東。
何花去了廣東以後,因為技術精湛,得到老板的肯定,老板委以重任,當了技術指導總管,幫助老板賺了不少錢。老板為了感謝他,把他介紹了給自己的兒子,何花結婚後就再也沒有迴來,而且在幾年以後,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徹底失去了聯係方法。
開始袁嬡氣消後,十分後悔,等待著何花迴來,每圩必到唐村鄉圩上設攤修理等候,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但都等不到何花迴來。
一年。兩年。三年。去廣東的何花沒有任何的音信。賺到結婚錢的袁嬡,主動找到她娘家,要求訂婚,她娘家打發他走,姑娘不在家,她也沒有辦法。沒有答應他的要求,於是,他遵照當地習慣,叫媒婆去上門提親,娘家人最後告訴他,荷花已經在廣東結婚了,嫁給了廠長的兒子,生了二子三女,袁嬡不信,認為是媒婆騙她,讓他斷了念想,要他娶本地姑娘。於是,他一如既往的堅持,風雨無阻的擺攤,風雨無阻的等待。可是卻再也沒有看過何花出現過,甚至迴來過。後來慢慢的,國家迎來改革開放的東風,大集體變成了聯產承包責任製,街道各種生活電器,花樣繁手,隨著電視機、電話、洗衣機等的普及,收音機已經成為了過時的電器,修理收音機的人越來越少,袁嬡的技術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沒有人請他修理,他又不肯幹農活,沒有學到其他的技術。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20郎當歲的小夥子,等何花到了30歲,仍然不肯找其他姑娘結婚。等到了40歲,仍然年複一年,日複一日,要等何花迴來結婚,仍然不找其他的姑娘結婚。直到現在,經常不坐車(縣與縣交界,無車無錢)步行40分鍾去唐村圩上,念念不忘要找到何花,找到當初的戀人,而且還常常把當初的輝煌經曆和自由戀愛,講給偶而來到他身邊的人聽,慢慢的,大家聽膩了他的故事,隻要一看到他,就遠遠的避開,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但他永遠相信,何花一定在前麵等他。這是他們真真不渝的愛情,所以現在季節,他50歲了,仍然冒著寒冷、下雨,堅持步行40裏去唐村圩。
左無名一度被這個美好的愛情故事感動和崇拜。起初分配到這個名額的時候,片長安排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作為他的聯係人,就是為了更方便穩住他,把他留在家裏,不讓他天寒地凍到處走。哪知這迴,離家幾天了,鄰居袁書記都沒有看到他,所以有了這個電話。
沒有其他的辦法,左無名隻好跟著袁書記,開車一起到鄰縣唐村鄉圩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帶他迴來。
車子到了圩上,沒有看見袁嬡,袁書記和左無名找到他姐的家裏(袁嬡一個親姐嫁在圩邊),說明了情況。他姐說,這幾天確實來過,還留他吃了飯,給了錢,讓他坐車迴去。
從袁嬡的姐家出來,袁書記說,他一定是舍不得花錢,從原路步行40裏,迴家了。
於是就打電話,叫家人去看看他在不在家。袁書記的家人迴來迴複電話。說袁嬡剛剛從外麵迴來,在家裏吃飯。
左無名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他們趕緊開車迴來。她要好好上他家,找這戶貧困戶一一袁嬡,開展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