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緊張有序,高規格建設裝修,登賢初心紅培基地,半年後,集研學、會議、集訓、餐飲和住宿的登賢初心紅培基地建成,縣分管旅遊領導、縣文旅部門,涉旅單位和鎮領導首批參觀,炳宣也在其中,一行50多人到場一看,隻見大門左側牆上鑲有“登賢初心紅培基地”八個鎦金大字,右側掛了雩陽黨校南部校區牌子(暫未揭牌)。進入大門右側,首先看見的是裝璜考究的二層登賢接待中心。一層二百多平的大廳設有前台,會客室,行李室,餐吧等。二層設了辦公室,會客室,茶室,工作人員休息室等。側門邊設有衛生間,物品倉庫。方總、鍾經理和幾個主管分別隨隊作詳細講解。
參觀團走過廊道,看到一樓是400來平米的大餐廳,內麵廚房寬大,裝修高檔。餐具定製具有三四十年代感的泥碗缽子,適用還相當有體驗感。餐廳牆上掛了‘五角星’及‘長征'文字鬥笠和宣傳畫。十人大圓桌整齊擺放,幹淨整潔。
:大家坐下,體驗下紅軍茶(客家擂茶)、果紙和花生等。鍾經理熱情招唿大家。
大家俏坐片刻,就前往二樓,400平多功能會議室,木製舞台十分寬大,投影,音響一應俱全,隨著陣陣《紅軍走過的地方》、《紅軍渡-長征源》和《永遠的紅飄帶》等紅色音樂歌曲播放,諾大的會議室歌聲嘹亮,人氣爆滿。
下了樓,大家來到主樓,高大的牆壁上蒼勁書寫了主席的詩一一《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岸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同誌們不約而同地吟出這首氣貫長虹的《七律-長征》詩,仿佛迴到了戰火紛飛的長征時期。
這時,有樓上循環一圈參觀住宿區的,有在一層參觀住宿區的,二支隊伍走走停停,觀看著,拍照的,發朋友圈的,討論的…
最後,在坪上兩軍會師,互相交換著不同的信息。
鍾經理見大家集中在寬大的運動場上,介紹說:這是我們考察了各大紅培機構,精心設計規劃,建成1條長3條短的l11l形住宿帶,裝修精典的標間每處物件都凝集了軍旅元素,比如直線、方塊、馬燈和五角星等。還有裏麵的物件要麽取自自然山石,要麽取自簡潔木頭掛勾,就地取材適用,貼近自然。
鍾經理講完後,迎來陣陣讚許的掌聲。
:參觀完,自由休息15分鍾,迴到會議室聽元主席講一個紅色故事。帶隊的幹部通知。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在這嶄新的登賢初心紅培基地講堂給各位講述一個發生在祁祿鎮(登賢縣)這一帶真實紅色故事。
人頭攢動,掌聲雷動後元主席開始了講課。登賢縣府最後的主席和公章
赤南縣蘇維埃政府於1934年2月在雩陽的畚嶺袁屋下村祠堂,也就是現在的祁祿鎮上嶺崗村下村袁氏宗祠宣告成立。同年3月,蘇維埃中央政府為紀念為革命英勇獻身的原*******羅登賢,決定將赤南縣更名為登賢縣。
登賢縣自成立到解體,先後共有三位蘇維埃政府主席,最後一位主席叫鍾家瑤,雩陽縣靖石鄉任頭村人,他於1935年1月開始擔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職務。他不僅是臨危受命,而且從擔任主席的第一天開始,說確切一點是在他還沒有擔任政府主席時開始,登賢縣蘇維埃政府就沒有了駐地,他帶領遊擊隊開展遊擊戰爭,遊到哪算到哪,其生活的艱難和生命的危險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登賢縣設立後,成立了登賢縣獨立營。1935年1月中旬,因敵情嚴重,情況緊急,必須派出部隊和幹部挺進到信豐的油山去開展遊擊戰爭。將獨立營改為挺進營,到油山一帶去建立新的根據地。
1935年2月19日,挺進營三百七十餘人吃過晚飯,從觀音亭出發,在黃沙遇敵而戰,因山高林密,不便指揮,挺進營被打散,三百七十餘人隻剩下三百二十餘人。由於遭受挫折,挺進營於2月21日撤退到禾豐山下,24日又開始出發,不停地翻山越嶺,穿樹林、鑽荊棘、攀懸崖、受蚊蟲叮咬、與蛇獸打鬥,與敵人周旋。25日在中坑的大布宿營,26日晚到茶梓五裏排,27日到安遠的雙芫,28日到合頭的楊梅坑,3月1日挺進營在羅坑與敵人戰鬥。縣高官陳夢鬆在此戰鬥中負傷,隊伍被打散。天黑後,鍾家瑤收集三十餘人,在山上隱蔽了一夜。陳夢鬆說:“幾百人的隊伍不好活動,挺進營必須以連為單位分開遊擊”。鍾家瑤帶著一個連當天到達赤竹園。由於連日行軍作戰,加上天氣寒冷,春雨澆淋,鍾家瑤得了重病。3月6日被送到庵山養病,不能隨隊行動。
庵山,是一座大山,山的一麵是雩陽縣,另一麵是贛縣。鍾家瑤所養傷的地方是個隻有三戶人家的小村子,房東叫賴芳盛。一天,“鏟共團”突然來搜查,與鍾家瑤一起養病養傷的劉義才和鍾桂春兩人迅速衝上屋後躲藏,鍾家瑤由於病勢沉重,走不動,隻好躲在賴芳盛家的小樓上。這是一間放雜物兼做倉庫的低矮小樓,樓上放著幾口大水缸,鍾家瑤跳進一口缸裏,水缸太小,躲藏不了,又跳進另一口大水缸,還是藏不住,急得他團團轉,危急之時,他發現樓上有一個穀倉,於是,他拚盡全力,爬進了穀倉頂上的空隙躲了起來。而“鏟共團”搜查的吼聲,一聲緊似一聲,步步迫近,鍾家瑤猛然摸到身上所帶的一枚公章,這個公章是1934年3月改稱登賢縣蘇維埃政府時所刻製並啟用的,1935年1月由鍾家瑤保管。該印章長9.0厘米、寬1.9厘米、厚2.5厘米,木質,呈梯形;豎式陽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印”九個字,字樣清晰。鍾家瑤心想,這枚公章無論如何不能讓敵人搜去。於是,他趕忙將公章從身上解下,順手將它塞在瓦梁下麵的磚縫裏,並做好記號。
“鏟共團”走了後,為安全起見,房東賴芳盛將鍾家瑤他們三人帶到屋後的一座大山裏,隱蔽在一個岩洞中。為了讓他們早日治好病、養好傷,房東冒著生命危險,每隔幾天就給他們送一次米和菜,還幾次冒險去為他們買藥,找草藥,他每次都將米、菜、藥送到一塊石板底下,鍾家瑤他們則在黑夜摸到那裏將東西取迴石洞。房東還將家裏的蓑衣、草席拿來給他們做鋪蓋。他們三人白天離開石洞到山上隱蔽,天黑後摸迴石洞煮飯、熬藥、休息。當地的“鏟共團”知道了賴芳盛掩護了紅軍,經常到他家找麻煩,逼著他交出“土匪”,並抄了他的家。好在賴芳盛一家堅貞不屈,保護了鍾家瑤他們的安全。由於賴芳盛的悉心照料,過了一個多月,他們的傷、病逐漸痊愈。
鍾家瑤離開庵山後,迴到贛南省機關部隊突圍時的出發地點——上坪山區,並且找到了遊擊隊的幾個隊員,可是,都說敵人占領亂石(現靖石)和禾豐以後,大肆燒殺搶掠。鍾家瑤的家被洗劫一空,村莊也被焚毀。鍾家瑤隻好繼續在山上躲藏,後來就逃到外地,隱名埋姓,長期躲在他鄉,以補缸、打鐵為手藝謀生,一直到解放後才迴到家鄉定居。
1968年,雩陽縣開展宣傳革命活動時,號召蘇區幹部迴憶蘇區史料和捐獻文物,曾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的鍾家瑤與蘇區幹部鍾恆春兩人前往庵山,來到贛縣賴芳盛家,將公章取迴,捐獻給雩陽縣宣傳革命活動辦公室(後改稱革命曆史紀念館),也就是現在的雩陽縣博物館。
出入槍林彈雨,曆經驚魂動魄,有著不凡經曆和故事的鍾家瑤終於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飽含軍民漁水情深,久經戰場,讓人牽掛的印章,終於有了安祥的安身之地。
:故事講完了,以後我們要多講本土長征故事,講好本土的紅色故事。謝謝大家!
掌聲再次熱烈響起。
參觀團走過廊道,看到一樓是400來平米的大餐廳,內麵廚房寬大,裝修高檔。餐具定製具有三四十年代感的泥碗缽子,適用還相當有體驗感。餐廳牆上掛了‘五角星’及‘長征'文字鬥笠和宣傳畫。十人大圓桌整齊擺放,幹淨整潔。
:大家坐下,體驗下紅軍茶(客家擂茶)、果紙和花生等。鍾經理熱情招唿大家。
大家俏坐片刻,就前往二樓,400平多功能會議室,木製舞台十分寬大,投影,音響一應俱全,隨著陣陣《紅軍走過的地方》、《紅軍渡-長征源》和《永遠的紅飄帶》等紅色音樂歌曲播放,諾大的會議室歌聲嘹亮,人氣爆滿。
下了樓,大家來到主樓,高大的牆壁上蒼勁書寫了主席的詩一一《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岸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同誌們不約而同地吟出這首氣貫長虹的《七律-長征》詩,仿佛迴到了戰火紛飛的長征時期。
這時,有樓上循環一圈參觀住宿區的,有在一層參觀住宿區的,二支隊伍走走停停,觀看著,拍照的,發朋友圈的,討論的…
最後,在坪上兩軍會師,互相交換著不同的信息。
鍾經理見大家集中在寬大的運動場上,介紹說:這是我們考察了各大紅培機構,精心設計規劃,建成1條長3條短的l11l形住宿帶,裝修精典的標間每處物件都凝集了軍旅元素,比如直線、方塊、馬燈和五角星等。還有裏麵的物件要麽取自自然山石,要麽取自簡潔木頭掛勾,就地取材適用,貼近自然。
鍾經理講完後,迎來陣陣讚許的掌聲。
:參觀完,自由休息15分鍾,迴到會議室聽元主席講一個紅色故事。帶隊的幹部通知。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在這嶄新的登賢初心紅培基地講堂給各位講述一個發生在祁祿鎮(登賢縣)這一帶真實紅色故事。
人頭攢動,掌聲雷動後元主席開始了講課。登賢縣府最後的主席和公章
赤南縣蘇維埃政府於1934年2月在雩陽的畚嶺袁屋下村祠堂,也就是現在的祁祿鎮上嶺崗村下村袁氏宗祠宣告成立。同年3月,蘇維埃中央政府為紀念為革命英勇獻身的原*******羅登賢,決定將赤南縣更名為登賢縣。
登賢縣自成立到解體,先後共有三位蘇維埃政府主席,最後一位主席叫鍾家瑤,雩陽縣靖石鄉任頭村人,他於1935年1月開始擔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職務。他不僅是臨危受命,而且從擔任主席的第一天開始,說確切一點是在他還沒有擔任政府主席時開始,登賢縣蘇維埃政府就沒有了駐地,他帶領遊擊隊開展遊擊戰爭,遊到哪算到哪,其生活的艱難和生命的危險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登賢縣設立後,成立了登賢縣獨立營。1935年1月中旬,因敵情嚴重,情況緊急,必須派出部隊和幹部挺進到信豐的油山去開展遊擊戰爭。將獨立營改為挺進營,到油山一帶去建立新的根據地。
1935年2月19日,挺進營三百七十餘人吃過晚飯,從觀音亭出發,在黃沙遇敵而戰,因山高林密,不便指揮,挺進營被打散,三百七十餘人隻剩下三百二十餘人。由於遭受挫折,挺進營於2月21日撤退到禾豐山下,24日又開始出發,不停地翻山越嶺,穿樹林、鑽荊棘、攀懸崖、受蚊蟲叮咬、與蛇獸打鬥,與敵人周旋。25日在中坑的大布宿營,26日晚到茶梓五裏排,27日到安遠的雙芫,28日到合頭的楊梅坑,3月1日挺進營在羅坑與敵人戰鬥。縣高官陳夢鬆在此戰鬥中負傷,隊伍被打散。天黑後,鍾家瑤收集三十餘人,在山上隱蔽了一夜。陳夢鬆說:“幾百人的隊伍不好活動,挺進營必須以連為單位分開遊擊”。鍾家瑤帶著一個連當天到達赤竹園。由於連日行軍作戰,加上天氣寒冷,春雨澆淋,鍾家瑤得了重病。3月6日被送到庵山養病,不能隨隊行動。
庵山,是一座大山,山的一麵是雩陽縣,另一麵是贛縣。鍾家瑤所養傷的地方是個隻有三戶人家的小村子,房東叫賴芳盛。一天,“鏟共團”突然來搜查,與鍾家瑤一起養病養傷的劉義才和鍾桂春兩人迅速衝上屋後躲藏,鍾家瑤由於病勢沉重,走不動,隻好躲在賴芳盛家的小樓上。這是一間放雜物兼做倉庫的低矮小樓,樓上放著幾口大水缸,鍾家瑤跳進一口缸裏,水缸太小,躲藏不了,又跳進另一口大水缸,還是藏不住,急得他團團轉,危急之時,他發現樓上有一個穀倉,於是,他拚盡全力,爬進了穀倉頂上的空隙躲了起來。而“鏟共團”搜查的吼聲,一聲緊似一聲,步步迫近,鍾家瑤猛然摸到身上所帶的一枚公章,這個公章是1934年3月改稱登賢縣蘇維埃政府時所刻製並啟用的,1935年1月由鍾家瑤保管。該印章長9.0厘米、寬1.9厘米、厚2.5厘米,木質,呈梯形;豎式陽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印”九個字,字樣清晰。鍾家瑤心想,這枚公章無論如何不能讓敵人搜去。於是,他趕忙將公章從身上解下,順手將它塞在瓦梁下麵的磚縫裏,並做好記號。
“鏟共團”走了後,為安全起見,房東賴芳盛將鍾家瑤他們三人帶到屋後的一座大山裏,隱蔽在一個岩洞中。為了讓他們早日治好病、養好傷,房東冒著生命危險,每隔幾天就給他們送一次米和菜,還幾次冒險去為他們買藥,找草藥,他每次都將米、菜、藥送到一塊石板底下,鍾家瑤他們則在黑夜摸到那裏將東西取迴石洞。房東還將家裏的蓑衣、草席拿來給他們做鋪蓋。他們三人白天離開石洞到山上隱蔽,天黑後摸迴石洞煮飯、熬藥、休息。當地的“鏟共團”知道了賴芳盛掩護了紅軍,經常到他家找麻煩,逼著他交出“土匪”,並抄了他的家。好在賴芳盛一家堅貞不屈,保護了鍾家瑤他們的安全。由於賴芳盛的悉心照料,過了一個多月,他們的傷、病逐漸痊愈。
鍾家瑤離開庵山後,迴到贛南省機關部隊突圍時的出發地點——上坪山區,並且找到了遊擊隊的幾個隊員,可是,都說敵人占領亂石(現靖石)和禾豐以後,大肆燒殺搶掠。鍾家瑤的家被洗劫一空,村莊也被焚毀。鍾家瑤隻好繼續在山上躲藏,後來就逃到外地,隱名埋姓,長期躲在他鄉,以補缸、打鐵為手藝謀生,一直到解放後才迴到家鄉定居。
1968年,雩陽縣開展宣傳革命活動時,號召蘇區幹部迴憶蘇區史料和捐獻文物,曾任登賢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的鍾家瑤與蘇區幹部鍾恆春兩人前往庵山,來到贛縣賴芳盛家,將公章取迴,捐獻給雩陽縣宣傳革命活動辦公室(後改稱革命曆史紀念館),也就是現在的雩陽縣博物館。
出入槍林彈雨,曆經驚魂動魄,有著不凡經曆和故事的鍾家瑤終於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飽含軍民漁水情深,久經戰場,讓人牽掛的印章,終於有了安祥的安身之地。
:故事講完了,以後我們要多講本土長征故事,講好本土的紅色故事。謝謝大家!
掌聲再次熱烈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