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今天你出門診,有必要把我給帶上嗎?實在不行你把我發配去手術室也行啊!”
“美得你,還想去做手術。手術都讓你做了,我們科的醫生去喝西北風啊。再說了,跟我出次門診怎麽了,多少人想跟著我學習都沒這個機會,讓你來你就偷著樂吧!”
“主任,你這就是欺負我經驗少了啊。誰不知道當醫生最煩的就是出門診和出會診的時候,人家是想跟著你學習,但外科學習大頭又不是在門診,還不是得進手術室。”
“你哪來那麽多牢騷,讓你跟著就跟著。你讓我幫你加號我都沒猶豫,現在還跟我這兒撂蹶子。你雖然手術做得好,不代表門診也能做好。你馬上就要獨當一麵出門診了,讓你跟著是給你機會學習,這事兒沒得商量,老老實實待著吧。”
“對了,你讓我加的那個號,是你的誰啊,看你那麽上心,不會是你老相好的爸爸吧?”
“什麽老相好,就是一小學同學的爸爸。我們總共也才見了沒兩次,上次人家幫過我,我這次遇上才幫她的,單純的禮尚往來而已。”
談話間,第一個患者如約而至。患者就是在單位體檢的時候,查出了個3.2x3.5cm大小的肝血管瘤,問題不大,每年體檢一次,隻要血管瘤沒有繼續擴大,就完全不需要在意的一個病。
可是病人不這麽想,一聽說有個瘤長在了肝上,愣是怎麽說都不聽,就是要住院做手術。每當遇到這種有自己想法的患者,當醫生的就會很頭痛。如果要是信醫生,就聽醫生的迴去慢慢觀察,不信醫生就不要來醫院。
可這類患者往往是希望到了醫院以後,讓醫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治療。恨不得拿著醫生的手握著手術刀給自己做手術。打發了這類的病人,人家說你醫德水平有問題。不趕緊打發了,耽誤門診的效率,對出門診的醫生簡直是瘟神一般的存在,偏偏這類還不在少數。
這不,患者就因為手術的事情和葉主任嗆嗆起來了。
“醫生啊,你就給我做了不就完了嗎?我們又不是不給你錢,我們家也出得起這筆錢,我還有醫保的,我們家不差錢,直接做了一勞永逸最好。”
“是啊,醫生。這可是個瘤子啊。我聽隔壁的鄰居說,他有個表哥就是這樣,之前查出個瘤沒有重視,結果沒過多久就發展成癌症去世了,這可不能馬虎啊!”旁邊的家屬和患者一唱一和,比現在很多說相聲的配合得都好。
葉主任也是無奈,隻能苦口婆心地勸說:“血管瘤和我們普通人理解的腫瘤完全不是一迴事,血管瘤隻是一團畸形的血管而已,很多都是先天帶來的。基本不會有惡變和自出血的風險,完全沒有做手術的必要。”
“那這個瘤子會不會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就破掉,或者一個不小心摔倒就破了,人就沒了。醫生,我們還是決定手術,這樣我們能安心一些。”
“你們有什麽可不安心的呢?肝血管瘤雖然理論上有可能會破,但是我從醫到現在幾十年都沒見過自發破裂的肝血管瘤。退一萬步講,就算它真的破了,送來醫院也完全來得及處理。”
“真要比起來,那還是手術和麻醉的風險更大。你們自己想想,手術要在你肚子上的這個位置開一個洞,從洞裏把你的肝切一塊下來,這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術後還有可能有感染的可能,麻醉還有可能出現風險。相比之下,血管瘤的那點風險真的不算什麽。”
“那醫生,既然你不給我們做手術,那你給我們開點藥吧,我們來一趟也不容易,總不能白來一趟。”
“不用開藥,肝血管瘤有什麽可開藥的。迴去之後,該吃吃該喝喝,定期來醫院複診就是了。”
“既然醫生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聽醫生的吧。”
原本以為事情到這裏就結束了,葉主任都已經打算叫下一個患者進來了。患者和家屬的下一句話瞬間把陳海雷得外焦裏嫩的。
“醫生,既然不用開刀也不用吃藥,那是不是能幫我們把掛號費給退了。你的專家號掛起來可貴了,我們找了人加錢才掛到第一個的。”
“你這個……”葉主任也被今天這個“開門紅”弄得想吐血。要是換作平時,他都想趕人了。不過今天陳海在場,他還想裝一下。尤其是剛才他還跟陳海吹噓自己門診多牛,要他來學習。現在他倒不好發作了。
他強壓著自己想要變臉的衝動,溫和地解釋道:“這個號肯定是沒辦法退的,我剛剛跟你們講了那麽多就是諮詢的過程,掛號費的意義本身也是知識成果的一部分。至於你們加不加錢的,那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你可以去問問那個收你這麽多錢的人,看他能不能退給你。”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花了上千塊錢,你一句話就給我們打發了。你還冒充什麽專家,我看你就是騙子,專門騙我們這些不懂的老百姓。”
“你們說話注意點,再搗亂,我就叫保安了。”
“我說錯了嗎?你們和收錢的那幫人不就是一夥的嗎?他也和你們穿著一樣的衣服,在你們醫院大廳進進出出,還說你們不是一夥兒的,騙誰呢?”
葉主任的暴脾氣上來,即便是當著陳海的麵也忍不住了。直接就想拍下桌下麵的報警鈴,可是被陳海給攔住了。
葉主任疑惑地望著陳海,此時的陳海正對著鬧事的幾人笑臉相迎:“幾位稍安勿躁,你們是說我們醫院的醫生幫你們弄來的號?會不會是你們弄錯了,也有可能是其他醫院的醫生或者是穿著白大褂的騙子也說不定呢?”
“這怎麽可能,我們進來的時候,醫院的保安和護士還跟他打招唿呢,難道他們全都認錯了人不成?”
“這樣啊,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或許我認識那個醫生,能幫你們把錢……要迴來。”
“美得你,還想去做手術。手術都讓你做了,我們科的醫生去喝西北風啊。再說了,跟我出次門診怎麽了,多少人想跟著我學習都沒這個機會,讓你來你就偷著樂吧!”
“主任,你這就是欺負我經驗少了啊。誰不知道當醫生最煩的就是出門診和出會診的時候,人家是想跟著你學習,但外科學習大頭又不是在門診,還不是得進手術室。”
“你哪來那麽多牢騷,讓你跟著就跟著。你讓我幫你加號我都沒猶豫,現在還跟我這兒撂蹶子。你雖然手術做得好,不代表門診也能做好。你馬上就要獨當一麵出門診了,讓你跟著是給你機會學習,這事兒沒得商量,老老實實待著吧。”
“對了,你讓我加的那個號,是你的誰啊,看你那麽上心,不會是你老相好的爸爸吧?”
“什麽老相好,就是一小學同學的爸爸。我們總共也才見了沒兩次,上次人家幫過我,我這次遇上才幫她的,單純的禮尚往來而已。”
談話間,第一個患者如約而至。患者就是在單位體檢的時候,查出了個3.2x3.5cm大小的肝血管瘤,問題不大,每年體檢一次,隻要血管瘤沒有繼續擴大,就完全不需要在意的一個病。
可是病人不這麽想,一聽說有個瘤長在了肝上,愣是怎麽說都不聽,就是要住院做手術。每當遇到這種有自己想法的患者,當醫生的就會很頭痛。如果要是信醫生,就聽醫生的迴去慢慢觀察,不信醫生就不要來醫院。
可這類患者往往是希望到了醫院以後,讓醫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治療。恨不得拿著醫生的手握著手術刀給自己做手術。打發了這類的病人,人家說你醫德水平有問題。不趕緊打發了,耽誤門診的效率,對出門診的醫生簡直是瘟神一般的存在,偏偏這類還不在少數。
這不,患者就因為手術的事情和葉主任嗆嗆起來了。
“醫生啊,你就給我做了不就完了嗎?我們又不是不給你錢,我們家也出得起這筆錢,我還有醫保的,我們家不差錢,直接做了一勞永逸最好。”
“是啊,醫生。這可是個瘤子啊。我聽隔壁的鄰居說,他有個表哥就是這樣,之前查出個瘤沒有重視,結果沒過多久就發展成癌症去世了,這可不能馬虎啊!”旁邊的家屬和患者一唱一和,比現在很多說相聲的配合得都好。
葉主任也是無奈,隻能苦口婆心地勸說:“血管瘤和我們普通人理解的腫瘤完全不是一迴事,血管瘤隻是一團畸形的血管而已,很多都是先天帶來的。基本不會有惡變和自出血的風險,完全沒有做手術的必要。”
“那這個瘤子會不會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就破掉,或者一個不小心摔倒就破了,人就沒了。醫生,我們還是決定手術,這樣我們能安心一些。”
“你們有什麽可不安心的呢?肝血管瘤雖然理論上有可能會破,但是我從醫到現在幾十年都沒見過自發破裂的肝血管瘤。退一萬步講,就算它真的破了,送來醫院也完全來得及處理。”
“真要比起來,那還是手術和麻醉的風險更大。你們自己想想,手術要在你肚子上的這個位置開一個洞,從洞裏把你的肝切一塊下來,這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術後還有可能有感染的可能,麻醉還有可能出現風險。相比之下,血管瘤的那點風險真的不算什麽。”
“那醫生,既然你不給我們做手術,那你給我們開點藥吧,我們來一趟也不容易,總不能白來一趟。”
“不用開藥,肝血管瘤有什麽可開藥的。迴去之後,該吃吃該喝喝,定期來醫院複診就是了。”
“既然醫生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聽醫生的吧。”
原本以為事情到這裏就結束了,葉主任都已經打算叫下一個患者進來了。患者和家屬的下一句話瞬間把陳海雷得外焦裏嫩的。
“醫生,既然不用開刀也不用吃藥,那是不是能幫我們把掛號費給退了。你的專家號掛起來可貴了,我們找了人加錢才掛到第一個的。”
“你這個……”葉主任也被今天這個“開門紅”弄得想吐血。要是換作平時,他都想趕人了。不過今天陳海在場,他還想裝一下。尤其是剛才他還跟陳海吹噓自己門診多牛,要他來學習。現在他倒不好發作了。
他強壓著自己想要變臉的衝動,溫和地解釋道:“這個號肯定是沒辦法退的,我剛剛跟你們講了那麽多就是諮詢的過程,掛號費的意義本身也是知識成果的一部分。至於你們加不加錢的,那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你可以去問問那個收你這麽多錢的人,看他能不能退給你。”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花了上千塊錢,你一句話就給我們打發了。你還冒充什麽專家,我看你就是騙子,專門騙我們這些不懂的老百姓。”
“你們說話注意點,再搗亂,我就叫保安了。”
“我說錯了嗎?你們和收錢的那幫人不就是一夥的嗎?他也和你們穿著一樣的衣服,在你們醫院大廳進進出出,還說你們不是一夥兒的,騙誰呢?”
葉主任的暴脾氣上來,即便是當著陳海的麵也忍不住了。直接就想拍下桌下麵的報警鈴,可是被陳海給攔住了。
葉主任疑惑地望著陳海,此時的陳海正對著鬧事的幾人笑臉相迎:“幾位稍安勿躁,你們是說我們醫院的醫生幫你們弄來的號?會不會是你們弄錯了,也有可能是其他醫院的醫生或者是穿著白大褂的騙子也說不定呢?”
“這怎麽可能,我們進來的時候,醫院的保安和護士還跟他打招唿呢,難道他們全都認錯了人不成?”
“這樣啊,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或許我認識那個醫生,能幫你們把錢……要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