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陳海是個何許人也啊,之前都沒聽說過這號人。”
“能發明出這樣的手術創意,這個陳海肯定不簡單。”
關於陳海身份的猜測,從論文發表的那一刻就沒有停過,但誰能想到,這篇驚世駭俗的的一作居然隻是個小大夫呢?
成部長得知消息之後,馬上給陳海打去了電話:“我問你,那個《名醫》最新一期的,關於腹腔粘液瘤的論文是不是你寫的?”
“是我寫的,怎麽了嗎?”
得到陳海肯定的答複,成部長臉都要笑抽了:“我就猜到肯定是你,除了你也沒有人能寫出那樣的東西了。你要發論文之前怎麽都不告訴我一聲,多好的宣傳醫院的機會啊。”
陳海確實沒有考慮到這點,一般這類醫學論文都會加上醫院或者學校的名字,增加可信度,同時也是對單位的一種宣傳。但是陳海之前沒有這方麵的經驗,老師和師兄也沒有特別告訴陳海,所以他的確是沒想到這一層。
“論文是提前寫好的,投稿是老師投的,我也是發表前幾天才收到期刊寄來的東西。能不能發表出去都不知道的事兒,我告訴你幹嘛,邀功嗎?”
成部長打電話來,一是為了確認期刊的作者是不是陳海,二來是為了恭喜陳海,三來則是要和陳海確認手術和論文的有關情況,好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過去的事兒就不提了,我問你個正經事兒。你做的那台腹腔粘液瘤的手術,你有信心複刻嗎?”
“要是連這點信心都沒有,那我那篇論文不就成了瞎胡鬧了嗎?怎麽,你那裏有病人要介紹給我?”
“那倒沒有。你這篇論文都發出去了,你還怕以後沒有病人啊!你不要到時候嫌麻煩就好。我是想說,如果你有信心複刻這台手術,我就讓醫院的宣傳部門幫你助推一把,把你的名頭和三院的普外科名氣一起打響。我這個提議你有什麽意見嗎?”
這麽按照成部長說的做的話,陳海的名字恐怕就要和東林三院的名字死死地綁在一起了。這麽做對醫院來說肯定是個借機提升名氣的好事兒,但對陳海來說也不是全無益處,有三院的背書,陳海的名氣無疑能夠更上一層樓。並且有了單位,以後陳海再去別的地方的時候,三院也會是陳海的金字招牌。
唯一的差別,隻是陳海是不是願意和三院深度綁定在一起了。三院本身單位性質肯定沒得說,綜合實力放眼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三院的院內氛圍以及管理製度陳海都很喜歡。不說這些,就衝著和成部長一起推翻鄭家的目標,陳海也沒什麽可猶豫的,反正這也不是什麽賣身契。
“沒意見,你想怎麽宣傳都隨你。隻一條,不要拿我師兄和我老師做文章。”
“行,我答應你。你這兩天準備好迎接輿論風暴和自證手術的準備。這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會有很多質疑你的聲音,解釋得再多,都不如一場酣暢淋漓的手術更有說服力。”
“我知道了,你去安排吧。”
果不其然,在三院這邊放出論文的一作作者陳海是他們醫院的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關於陳海的各種身份信息,還有陳海的個人經曆在各大醫院內不斷傳播。
看完陳海的個人簡曆,輿論一片嘩然。大部分都是對陳海的質疑之聲,歸根到底還是陳海太年輕,資曆和臨床經曆太淺導致的。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對陳海好大喜功,故弄玄虛的抨擊。一篇針對陳海的長評更是在業內廣為流傳。
“首先,讓這樣一個缺乏臨床經驗和手術積累的小醫生做這樣的手術,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對極其不負責的行為,同時也是對醫療嚴肅性的嚴重蔑視。對此,深表譴責,並且唿籲有關單位對此事追責。其次,我嚴重懷疑這場手術的真實性以及患者預後真實性。這場手術完全違背醫學常識和邏輯,手術所謂的成功完全是個例,並不具備可複製性,完全沒有臨床價值,更談不上什麽創新……”
發帖人的ip被隱藏了,但是這篇長評卻在廣為流傳。加上陳海敏感的身份,一時間,對於這場手術的質疑,對陳海本人的質疑,甚至是對韓院士和嚴主任的質疑也在悄然滋生。
與此同時,東林三院內針對陳海的輿論風暴也在悄然醞釀著。
“聽說了嗎?那個發腹腔粘液瘤手術論文的,就是那個還在我們醫院麻醉科輪轉的那個新來的陳海。”
“聽說了。這陳海關係可真夠硬的,不光人進了我們醫院,連發論文都有院士背書。”
“關係再硬有什麽用,沒點真本事還好大喜功。這下好了,發個論文不但沒能把自己送上神壇,反而把院士和其他醫院的主任給拖下了水。聽說網上已經在扒陳海的關係網了,以現在網絡的力量,想來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這還用想嗎?肯定是我們院長為了給他那個私生子打響名頭,所以找了認識的專家幫忙唄。”
“我聽說的可不是這樣的。我聽說那個陳海就是韓院士的幹兒子。他就是為了幫自己的幹兒子鋪路,所以才弄出來這樣一篇論文。連那台手術都不是他自己做的,而是找了韓院士當槍手,論文也是找了韓院士的學生寫的。他自己什麽都沒幹,就混了個一作。”
“這樣的好事什麽時候能輪的上我啊。”
“好事,你管這叫好事?”
“平白無故混了個sci的一作,難道還不是好事嗎?”
說話的醫生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後示意另外那個醫生湊過耳朵:“我聽說上頭對成院長的管理已經有了意見。這次還沒有求證就做了宣傳更是讓我們醫院蒙羞。所以上頭已經派人下來準備對這個事情展開調查,如果一個處理不好,恐怕連院長自己都自身難保了。”
“能發明出這樣的手術創意,這個陳海肯定不簡單。”
關於陳海身份的猜測,從論文發表的那一刻就沒有停過,但誰能想到,這篇驚世駭俗的的一作居然隻是個小大夫呢?
成部長得知消息之後,馬上給陳海打去了電話:“我問你,那個《名醫》最新一期的,關於腹腔粘液瘤的論文是不是你寫的?”
“是我寫的,怎麽了嗎?”
得到陳海肯定的答複,成部長臉都要笑抽了:“我就猜到肯定是你,除了你也沒有人能寫出那樣的東西了。你要發論文之前怎麽都不告訴我一聲,多好的宣傳醫院的機會啊。”
陳海確實沒有考慮到這點,一般這類醫學論文都會加上醫院或者學校的名字,增加可信度,同時也是對單位的一種宣傳。但是陳海之前沒有這方麵的經驗,老師和師兄也沒有特別告訴陳海,所以他的確是沒想到這一層。
“論文是提前寫好的,投稿是老師投的,我也是發表前幾天才收到期刊寄來的東西。能不能發表出去都不知道的事兒,我告訴你幹嘛,邀功嗎?”
成部長打電話來,一是為了確認期刊的作者是不是陳海,二來是為了恭喜陳海,三來則是要和陳海確認手術和論文的有關情況,好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過去的事兒就不提了,我問你個正經事兒。你做的那台腹腔粘液瘤的手術,你有信心複刻嗎?”
“要是連這點信心都沒有,那我那篇論文不就成了瞎胡鬧了嗎?怎麽,你那裏有病人要介紹給我?”
“那倒沒有。你這篇論文都發出去了,你還怕以後沒有病人啊!你不要到時候嫌麻煩就好。我是想說,如果你有信心複刻這台手術,我就讓醫院的宣傳部門幫你助推一把,把你的名頭和三院的普外科名氣一起打響。我這個提議你有什麽意見嗎?”
這麽按照成部長說的做的話,陳海的名字恐怕就要和東林三院的名字死死地綁在一起了。這麽做對醫院來說肯定是個借機提升名氣的好事兒,但對陳海來說也不是全無益處,有三院的背書,陳海的名氣無疑能夠更上一層樓。並且有了單位,以後陳海再去別的地方的時候,三院也會是陳海的金字招牌。
唯一的差別,隻是陳海是不是願意和三院深度綁定在一起了。三院本身單位性質肯定沒得說,綜合實力放眼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三院的院內氛圍以及管理製度陳海都很喜歡。不說這些,就衝著和成部長一起推翻鄭家的目標,陳海也沒什麽可猶豫的,反正這也不是什麽賣身契。
“沒意見,你想怎麽宣傳都隨你。隻一條,不要拿我師兄和我老師做文章。”
“行,我答應你。你這兩天準備好迎接輿論風暴和自證手術的準備。這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會有很多質疑你的聲音,解釋得再多,都不如一場酣暢淋漓的手術更有說服力。”
“我知道了,你去安排吧。”
果不其然,在三院這邊放出論文的一作作者陳海是他們醫院的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關於陳海的各種身份信息,還有陳海的個人經曆在各大醫院內不斷傳播。
看完陳海的個人簡曆,輿論一片嘩然。大部分都是對陳海的質疑之聲,歸根到底還是陳海太年輕,資曆和臨床經曆太淺導致的。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對陳海好大喜功,故弄玄虛的抨擊。一篇針對陳海的長評更是在業內廣為流傳。
“首先,讓這樣一個缺乏臨床經驗和手術積累的小醫生做這樣的手術,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對極其不負責的行為,同時也是對醫療嚴肅性的嚴重蔑視。對此,深表譴責,並且唿籲有關單位對此事追責。其次,我嚴重懷疑這場手術的真實性以及患者預後真實性。這場手術完全違背醫學常識和邏輯,手術所謂的成功完全是個例,並不具備可複製性,完全沒有臨床價值,更談不上什麽創新……”
發帖人的ip被隱藏了,但是這篇長評卻在廣為流傳。加上陳海敏感的身份,一時間,對於這場手術的質疑,對陳海本人的質疑,甚至是對韓院士和嚴主任的質疑也在悄然滋生。
與此同時,東林三院內針對陳海的輿論風暴也在悄然醞釀著。
“聽說了嗎?那個發腹腔粘液瘤手術論文的,就是那個還在我們醫院麻醉科輪轉的那個新來的陳海。”
“聽說了。這陳海關係可真夠硬的,不光人進了我們醫院,連發論文都有院士背書。”
“關係再硬有什麽用,沒點真本事還好大喜功。這下好了,發個論文不但沒能把自己送上神壇,反而把院士和其他醫院的主任給拖下了水。聽說網上已經在扒陳海的關係網了,以現在網絡的力量,想來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這還用想嗎?肯定是我們院長為了給他那個私生子打響名頭,所以找了認識的專家幫忙唄。”
“我聽說的可不是這樣的。我聽說那個陳海就是韓院士的幹兒子。他就是為了幫自己的幹兒子鋪路,所以才弄出來這樣一篇論文。連那台手術都不是他自己做的,而是找了韓院士當槍手,論文也是找了韓院士的學生寫的。他自己什麽都沒幹,就混了個一作。”
“這樣的好事什麽時候能輪的上我啊。”
“好事,你管這叫好事?”
“平白無故混了個sci的一作,難道還不是好事嗎?”
說話的醫生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後示意另外那個醫生湊過耳朵:“我聽說上頭對成院長的管理已經有了意見。這次還沒有求證就做了宣傳更是讓我們醫院蒙羞。所以上頭已經派人下來準備對這個事情展開調查,如果一個處理不好,恐怕連院長自己都自身難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