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燁林,忽藉流螢足詩句,黃昏燁熠起林叢,很美的名字。”


    “不用說那麽多,就一句話,你幫還是不幫?”徐燁林因為陳海之前的話,對陳海的態度一下子差了不少,他從來不和那些看不上他和他們家的人多費口舌,這是他從小為了保護自己和家裏人養成的習慣,也是他自我防衛的一種方式。


    “幫,我當然會幫。但是我幫你的方式可能和你想象得不太一樣。”其實陳海在得知情況之後就已經有了打算,隻是他還需要更多的細節來求證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以及徐燁林到底了解多少以方便他後續處置。


    “你想幹什麽?”徐燁林滿臉戒備地看著陳海。


    “其實這件事從一開始便已經注定了結果。它就從來不是一個有關醫療和金錢的問題,它涉及到的是違法犯罪的問題。”陳海對著徐燁林娓娓道來。


    “你想報警?”徐燁林聽出了陳海的弦外之音,內心一陣翻江倒海。


    “這件事情警方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你們避無可避的。你不會以為湊到了錢,去醫院做了手術就萬事大吉了吧?我作為一名醫生醫生從我的角度來給你科普一下吧。我們遇到這種未成年人懷孕或者疑似性侵的病例,第一時間就會選擇報警處理。等你們進醫院檢查完,警察肯定已經在醫院門口等著了。就算是接診的醫生一時昏了頭,沒有報警,手術也是需要監護人簽字的。你和她都還沒成年,是沒有這個權限去簽字的。到時候還是會聯係家屬和警察到場。”


    “不可以,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我爺爺奶奶和其他人知道。你不幫我就算了,我自己想辦法。”徐燁林的牛脾氣又上來了,他現在做那麽多就是怕爺爺奶奶知道,他們年紀大了承受不了。可是陳海的一句話又讓他停下了腳步。


    “你還有其他辦法嗎?事情發生這麽久了,你除了弄下一堆爛攤子,解決問題了嗎?你要是有能力自己處理,也不會死馬當活馬醫,找我一個陌生人尋求幫助了。難道你要看到你爺爺奶奶這麽大年紀了,還要被各種網貸上門追債你才肯罷休嗎?難道你要看到你女朋友懷孕的過程中遭遇不測,血淋淋地躺在醫院痛苦地呻吟著才知道後悔嗎?”


    陳海從徐燁林身後走到他跟前,繼續開口道:“男人是要有擔當,但是當你發現自己扛不起的時候,要做的不是一個人死扛,而是適時地找到人幫助你解決。願意放下自己的驕傲才是體現你擔當的時候,而不是明知不可為,一個人咬著牙死扛。”


    “而且我覺得你有點擔心得過早了,你們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確認懷孕。避孕棒隻能作為輔助工具判斷是否懷孕,最終還是要做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來確認的。說不定到醫院之後,一切都隻是虛驚一場。就算再不濟,擔心的事情成真了,你們兩個都已經滿了14周歲,雖然未滿18周歲,你情我願的情況下,最差的情況也就是民事賠償。”


    很多來醫院的人都是這個毛病,明明隻是做個檢查,還沒有確診,就已經想到身後事去了。甚至有人檢查結果還沒有出,人就因為高血壓一下暈過去了。醫生懷疑歸懷疑,結果還沒有出來就說明事情還沒到絕路,嚇唬自己隻會於事無補。


    “我必須要告訴你,你沒有多少時間考慮的。懷孕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你女朋友真的懷孕了,你們連最基本的檢查的保護措施都沒有,她隨時可能會因為宮外孕、妊娠合並心髒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子宮破裂、胎盤早剝等等的情況麵臨死亡。這類的疾病我能給你說一晚上,類似的一屍兩命的病例我都可能說出一本書,你想聽聽嗎?”


    陳海的語言施壓起到了效果,徐燁林臉上的表情忽明忽暗的,不停地變化著。他的表情充滿了掙紮,仿佛內心正在經曆激烈的鬥爭。徐燁林的唿吸也開始急促起來,他的肩膀微微顫動,似乎在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


    “好,我答應你,帶她去醫院檢查。隻要她能夠平安,我什麽都認了。”


    陳海拍了拍他的肩膀,稱讚道:“好樣的,這才是男人應該有的擔當。我相信你有這份擔當,將來就算到社會上,也一定能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的,讓那些從前看不起的人好好看看。”


    “謝謝你,學長。從小到大,你是第一個願意相信我,聽我說話的人。”徐燁林心中的大石頭放下了之後,臉上頓時有了笑容,甚至能從中讀出幾分釋然的禪意。


    但是陳海聽得有些愣神,他雖然想過徐燁林這種父親在監獄服刑,母親拋家棄子的孩子童年會過得很不順,但是或許相比起物質生活的匱乏,心理層麵收到來自眾人異樣目光和同情給他造成的傷害或許還要更大。


    陳海沒有選擇迴到場館繼續觀禮,而是和徐燁林聊起了他的未來規劃以及他的理想。陳海刻意迴避了他的過往,因為這些過往毫無疑問是徐燁林心中的痛,每一次說起毫無疑問都是撕開傷疤。或許他能找到傾訴對象把心裏的話全部說出來,有助於他心中的傷口愈合。但是陳海不敢賭,因為陳海認為自己的份量還不夠。


    徐燁林告訴陳海,他原本想要去參軍。但是因為他爸爸的關係,他知道自己過不了政審這一關,所以才會自暴自棄。受陳海的影響,他現在想要當醫生,被陳海給勸住了。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的周期太長了,就算是最短的八年製好了,讀完書還有見習,實習。通過規培後還要從底層一步步做起,見到迴報都要30歲往後了。像陳海和徐燁林這樣的家庭,其實是支撐不起一個醫學生的。陳海自己踩過一次的坑,不能再讓其他貧困家庭再踩了,因為這樣的家庭是沒有試錯成本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甲醫院當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水犯井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水犯井水並收藏我在三甲醫院當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