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高校培養出的學生中的一員,陳海其實羞於與這幫恬不知恥,兩麵三刀的小人為伍。但不得不說,高校這樣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著實令人寒心。


    個人的道德品行在小時候就已經基本定型,和高校關係不大。但是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在麵對這樣大是大非的輿論麵前,哪怕無法給予什麽實質的處罰,但是至少應該要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一個爛蘋果不扔就要爛全筐。


    如果高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麽大家隻會覺得是那18個人的個人問題,但是如果高校對此無動於衷,就不能怪大眾認為他們這樣的行為是高校默許的。並且給高校和高校畢業生打上不辨是非,忘恩負義的標簽。因為學校的不作為,導致學校裏的全體學生名聲被毀,學校裏的其他學生何其無辜啊。


    “你說得對,學曆能過濾學渣,但是過濾不了人渣。老祖宗也告訴過我們,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陳海有感而發地說了一句。


    淩風看到了陳海臉上的落寞神情,也覺得自己的攻擊範圍有點太大了,於是又連忙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針對那幾個忘恩負義的學生而已,你別多想。”


    “不,你說的對。其實這件事兒是應該給所有的人敲響一個警鍾的。這麽多年以來,其實不管是社會,家庭或者學校,都在一味強調著學習成績,似乎隻要學習成績好了,連帶著這個人的素質,智力和前途就全部得到了認可。但是其實這些都太片麵了。”陳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說。


    “這18個人能考上最頂級的大學,家裏還有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你覺得他們的家長素質差嗎?我想大概率不是的。他們能變成這樣,隻能說明他們的環境中,受到的有關道德方麵的教育太少了。家長和學校隻看到了方便量化的成績,卻都不約而同地忽略了個人的素質和道德教育。一直到今天,這個弊端才顯現了出來。”


    “可是你看,即便是他們的道德水平已經徹底展現在了高校麵前,學校也依舊是無動於衷。因為這件事兒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科研成果,也不影響高校申請國家的科研基金。說白了,其實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高校才敢變得有恃無恐了起來。如果社會的共識認為個人道德比所謂的科研成果和就業率更重要,高校肯定是第一時間出來發聲的。說白了就是,藤條不打在自己身上,他們是不知道痛的。”


    “你也不用這麽激進,我也就是這麽一說而已。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還是占絕大多數的,比如你,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淩風因為年紀大,見的東西也多,看問題還是更穩重些,不會像陳海這樣被情緒帶著走。


    陳海此時情緒上腦,哪還管的了那麽多,他當即反駁道:“恰恰相反,我其實應該是其中的一個反例。小時候,因為成績好,老師和家長都把我當成寶,所以我那時候就慢慢變得目中無人,進而導致我在班裏的人緣都變得很差。


    可是那時候,所有人都沒覺得這是個問題,反而有了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錯覺。因為老師們和家長們也不認為這是個問題,他們反而會覺得我就是因為沒有那麽多的場外因素幹擾,才能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鼓勵他們的孩子向我學習。”


    “你不覺得聽著有些荒唐嗎?一直到上了大學之後,有了幾個成績不弱於我,並且課餘生活豐富多彩的同學的帶動下,我才慢慢扭轉了一點。但是即便如此,我現在麵對社交依然有著天然的恐懼,這其實就是隻在乎成績而忽略綜合素質教育帶來的惡果之一。”


    陳海說的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淩風沒見過陳海小時候的樣子,自然是體會不到陳海為什麽會這麽義憤填膺,但是看陳海這樣激進,他也希望陳海能夠稍微冷靜一點看待問題,畢竟陳海也算是他所看好的後輩之一。於是他反而替高校辯解起來:


    “其實高校也已經盡力在引導正確的社會風氣了。之前不就有聽說,某個見義勇為的學生被某個名牌大學提前錄取了嗎?可見高校們其實也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了,隻是改變需要時間吧。”


    不說這事兒還好,一說這事兒陳海就更來氣了:“這個新聞我也看了,可是你覺得他們是真的惜才,還是想要蹭熱度來宣傳自己的學校呢?”陳海自嘲般的笑了笑。


    ”恐怕還是後者作秀的意味更重吧。而且這樣的行為還打破了大家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公平競爭的局麵——高考。誰能想到,到了21世紀,還能有‘舉孝廉’這樣的人才選拔製度存在,‘舉孝廉’還知道要綜合考評一個人呢,現在可好,就單憑被大肆報道的一件好人好事兒就可以打敗所有學子十幾年的努力,你讓那些天天挑燈夜讀的學子怎麽想?高校帶頭不守規矩,而社會大眾對此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這是件多麽可怕的事兒啊!”


    “話也不能說得那麽絕對不是,畢竟那些學生確實是因為做好人好事而耽誤了考試,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不就是這麽個道理嗎?”淩風說道。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這句話原本是陳海說給別人聽到,沒想到今天倒從別人口中聽到這句話,讓陳海感到有些說不出的怪異。不過也正是因此,陳海稍稍冷靜了一點,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喧賓奪主了。


    冷靜下來之後的他沒有再繼續反駁淩風的話,而是選擇和淩風聊起了警隊的日常。聊著聊著,儀式也進行到了末尾,淩風帶著唐玉梅離開了,陳海的任務也就到此為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甲醫院當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水犯井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水犯井水並收藏我在三甲醫院當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