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他家,才明白了他為什麽會冒著危險在大街上拉陌生人到自己家做客,他隻是和我一樣,太孤單了,想要找個人說說話。我環顧了房間,屋子裏麵很昏暗,四處隨風搖擺的蜘蛛網仿佛訴說著他的壓抑。屋子裏很淩亂,沙發上和地板上都是漢斯的髒衣服,屋裏的陳設也是非常陳舊的,甚至有些都已經破爛不堪了他都沒舍得換。”
說著說著,他的眼裏又開始有了淚光,似乎是在為老人前半生的生活感到痛心。陳海此時舉起了手中的葡萄糖,示意著碰了一杯,好讓他能夠暫時擺脫那樣的悲傷情緒。
他喝完後繼續說道:“那天晚上,我們就在他家幫他過了生日。然後我還幫他把家裏上上下下都收拾了一遍。為了幫他慶祝生日,我還按照我們的習俗給他做了碗長壽麵。我的手藝並不好,但是那天晚上他卻吃得很開心,我也很開心。我們一直聊到深夜都還沒散,我跟他說些中國的趣事兒,他跟我講了他的身世,那時候我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大年紀還是孤身一人。”
“他跟我一樣,小時候就沒了父母,所以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他年輕的時候早早地就結過一次婚,並且生了個孩子。但是那個女生隻是拿他當接盤俠,孩子也不是他親生的。孩子剛滿月,他就把孩子扔給他,自己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地去外麵找男人。後來漢斯實在忍不住,和那個女人攤牌了。結果那個女人不僅沒有因為漢斯的包容而感動,還反過來嘲笑漢斯是個傻子,說他不是個男人。”
中年人說著說著,臉上的紅一陣,白一陣的,脖子上的青筋都有些鼓起。陳海聽了他的描述也為這位外國老人感到不值。陳海拍了拍中年男人的手,試圖讓他平靜下來。隨後中年男人繼續說道:
“漢斯一怒之下不小心推倒了那個女人,結果那個女人一不小心磕到了後腦勺,當場去世了。漢斯也因此被關進了監獄,那個孩子則是被英國政府帶走了。出獄之後,漢斯也試圖找過那個孩子,但是都是石沉大海。經過了這麽一段失敗的婚姻,他對婚姻從此再也沒了向往,因此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再考慮結婚。”
“那天晚上,我們倆就一直聊著,我們倆像是要把一輩子的話全部說完一樣。一直到了第二天白天,我們才依依不舍地結束了對話。正當我可惜我們兩個沒能繼續聊下去的時候,漢斯提出讓我住在他家,他不收我的房租,隻要我每天陪著他說說話就夠了。孤獨的人總是這麽卑微,明明是我占了便宜,但是卻要他像是乞丐一樣討要著陪伴,是不是很可笑?” 他自嘲般的說了一句。
“不,我不同意。” 陳海反駁道:“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卑微,我覺得這是他的善良。試想一個老人,想要找個人陪伴自己,他有很多的選擇。可是他偏偏選擇了你——一個在異國他鄉獨自漂泊的外國人,如果隻是把這歸結於他的孤獨,我想這至少是有失偏頗的。”
中年人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醫生,仿佛是剛剛見到陳海一樣,從上到下地仔細打量著陳海。隨後點了點頭像是對自己說似的:“你說得對,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那個時候我原本租的房子在郊區,每天去學校都要花上一個小時。再加上高物價,因此我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雖然我們倆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幫他收拾家務,做菜給他吃,他帶著我熟悉環境,教我英語,但是我們也就隻能算是關係很好的租客和房東。一直到那一年我在外出的時候出了車禍,我們的關係才算是真正拉近了。”
“那個時候,我滿臉是血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離死亡那麽近,但是奇怪的是,我卻很坦然,那個時候我迴想自己這一生,一直像個皮球一樣被人扔來拋去的,沒人關心,也沒人在乎,或許就這樣離開也挺好的。”
“在我不斷墜入地獄深處的時候,是漢斯拉了我一把,是他在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幫我墊付了醫藥費,也是他在我昏迷期間,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更是他在我醒了之後,幫我找律師,陪著我複健。他一個天天麵包蘸醬的人,為了我也試著學做飯。事實證明他吃麵包的選擇是對的,他就不是做菜的那塊料,難吃死了,不過那卻是第一次有人專門為了我這個人做的飯,我也從來沒有吃得那麽香。”
“後來呢,他怎麽到國內來了?” 陳海問道。
“後來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直到畢業了,我要準備迴國了,我們倆不得不麵臨殘酷的分離。我也考慮過為他留下來,但是我始終沒辦法放棄自己的文化烙印,融入另外一個國家。分別前,我再次給他過起了生日,隻是這次的蛋糕,吃起來確實無比苦澀。因為擔心他不會做飯,臨走前我特地買了幾百罐罐頭,並且拜托了領居和朋友代為照看。”
“迴國後的九個月裏,我們倆天天打電話,哪怕明知道國際電話貴,我們也從來沒斷過聯係,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個多小時。因為有時差,所以每次我們通電話都是我們這兒的半夜,那段時間,我都沒能睡上一個囫圇覺,但我卻沒有絲毫怨言,反而甘之如飴。”
“後來的一天晚上,漢斯的鄰居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漢斯傍晚離家後就一直沒有迴來。我急瘋了,馬上打電話給我在那裏認識的所有人打去電話,讓他們幫我一起找。後來終於在一個他常去的公園的椅子上找到了他。那個時候,我才明白我們對於彼此有多重要。自從我走後,他就經常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寧願一個人在公園裏發呆,都不願意迴那個冷冷清清的家。”
“出了那件事兒之後,我就下定決心,我一定不能讓漢斯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我決定接他迴國養老。當我詢問漢斯的意見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即便是到一個他完全沒來過的陌生地方,他也沒有任何的猶豫,隻因為這裏有我。”
說著說著,他的眼裏又開始有了淚光,似乎是在為老人前半生的生活感到痛心。陳海此時舉起了手中的葡萄糖,示意著碰了一杯,好讓他能夠暫時擺脫那樣的悲傷情緒。
他喝完後繼續說道:“那天晚上,我們就在他家幫他過了生日。然後我還幫他把家裏上上下下都收拾了一遍。為了幫他慶祝生日,我還按照我們的習俗給他做了碗長壽麵。我的手藝並不好,但是那天晚上他卻吃得很開心,我也很開心。我們一直聊到深夜都還沒散,我跟他說些中國的趣事兒,他跟我講了他的身世,那時候我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大年紀還是孤身一人。”
“他跟我一樣,小時候就沒了父母,所以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他年輕的時候早早地就結過一次婚,並且生了個孩子。但是那個女生隻是拿他當接盤俠,孩子也不是他親生的。孩子剛滿月,他就把孩子扔給他,自己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地去外麵找男人。後來漢斯實在忍不住,和那個女人攤牌了。結果那個女人不僅沒有因為漢斯的包容而感動,還反過來嘲笑漢斯是個傻子,說他不是個男人。”
中年人說著說著,臉上的紅一陣,白一陣的,脖子上的青筋都有些鼓起。陳海聽了他的描述也為這位外國老人感到不值。陳海拍了拍中年男人的手,試圖讓他平靜下來。隨後中年男人繼續說道:
“漢斯一怒之下不小心推倒了那個女人,結果那個女人一不小心磕到了後腦勺,當場去世了。漢斯也因此被關進了監獄,那個孩子則是被英國政府帶走了。出獄之後,漢斯也試圖找過那個孩子,但是都是石沉大海。經過了這麽一段失敗的婚姻,他對婚姻從此再也沒了向往,因此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再考慮結婚。”
“那天晚上,我們倆就一直聊著,我們倆像是要把一輩子的話全部說完一樣。一直到了第二天白天,我們才依依不舍地結束了對話。正當我可惜我們兩個沒能繼續聊下去的時候,漢斯提出讓我住在他家,他不收我的房租,隻要我每天陪著他說說話就夠了。孤獨的人總是這麽卑微,明明是我占了便宜,但是卻要他像是乞丐一樣討要著陪伴,是不是很可笑?” 他自嘲般的說了一句。
“不,我不同意。” 陳海反駁道:“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卑微,我覺得這是他的善良。試想一個老人,想要找個人陪伴自己,他有很多的選擇。可是他偏偏選擇了你——一個在異國他鄉獨自漂泊的外國人,如果隻是把這歸結於他的孤獨,我想這至少是有失偏頗的。”
中年人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醫生,仿佛是剛剛見到陳海一樣,從上到下地仔細打量著陳海。隨後點了點頭像是對自己說似的:“你說得對,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那個時候我原本租的房子在郊區,每天去學校都要花上一個小時。再加上高物價,因此我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雖然我們倆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幫他收拾家務,做菜給他吃,他帶著我熟悉環境,教我英語,但是我們也就隻能算是關係很好的租客和房東。一直到那一年我在外出的時候出了車禍,我們的關係才算是真正拉近了。”
“那個時候,我滿臉是血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離死亡那麽近,但是奇怪的是,我卻很坦然,那個時候我迴想自己這一生,一直像個皮球一樣被人扔來拋去的,沒人關心,也沒人在乎,或許就這樣離開也挺好的。”
“在我不斷墜入地獄深處的時候,是漢斯拉了我一把,是他在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幫我墊付了醫藥費,也是他在我昏迷期間,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更是他在我醒了之後,幫我找律師,陪著我複健。他一個天天麵包蘸醬的人,為了我也試著學做飯。事實證明他吃麵包的選擇是對的,他就不是做菜的那塊料,難吃死了,不過那卻是第一次有人專門為了我這個人做的飯,我也從來沒有吃得那麽香。”
“後來呢,他怎麽到國內來了?” 陳海問道。
“後來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直到畢業了,我要準備迴國了,我們倆不得不麵臨殘酷的分離。我也考慮過為他留下來,但是我始終沒辦法放棄自己的文化烙印,融入另外一個國家。分別前,我再次給他過起了生日,隻是這次的蛋糕,吃起來確實無比苦澀。因為擔心他不會做飯,臨走前我特地買了幾百罐罐頭,並且拜托了領居和朋友代為照看。”
“迴國後的九個月裏,我們倆天天打電話,哪怕明知道國際電話貴,我們也從來沒斷過聯係,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個多小時。因為有時差,所以每次我們通電話都是我們這兒的半夜,那段時間,我都沒能睡上一個囫圇覺,但我卻沒有絲毫怨言,反而甘之如飴。”
“後來的一天晚上,漢斯的鄰居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漢斯傍晚離家後就一直沒有迴來。我急瘋了,馬上打電話給我在那裏認識的所有人打去電話,讓他們幫我一起找。後來終於在一個他常去的公園的椅子上找到了他。那個時候,我才明白我們對於彼此有多重要。自從我走後,他就經常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寧願一個人在公園裏發呆,都不願意迴那個冷冷清清的家。”
“出了那件事兒之後,我就下定決心,我一定不能讓漢斯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我決定接他迴國養老。當我詢問漢斯的意見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即便是到一個他完全沒來過的陌生地方,他也沒有任何的猶豫,隻因為這裏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