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拜率領二十萬大軍迅速往迴撤。


    大軍分為兩路,一路十五萬人馬朝宣府(今河北張家口)進發。


    負責阻擊李定國的大軍。


    剩餘的十萬人左右則跟著他迴北京。


    此時的清廷還完完全全不知道他們將要麵臨的危機。


    鼇拜突然迴京,眾臣不解。


    這老小子是不是又要搞什麽幺蛾子。


    隻見鼇拜幾乎是哭著撲倒在大殿之上。


    大家從來沒見過鼇少保如此失態。


    難道是打了敗仗?


    不對啊,打敗仗鼇少保才不會困呢。


    估計是他家進盜賊了。


    他從神宗定陵裏掏了那麽多寶貝東西,若是丟了那麽一兩件,確實也會要了他的命。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因為此刻的他們還不知道將要麵臨著一個什麽樣的局麵。


    “皇上,蒙古大軍已被李定國打敗,早就跑草原去了!李定國此刻正在率領大軍朝北京撲來!皇上,我大清危矣。”


    鼇拜的話一字不落地進了在場所有人的耳朵。


    蒙古鐵騎不是號稱“草原收割機”嗎?


    這是二十萬大軍啊,怎麽會敗得如此之快。


    就算是二十萬頭豬,明軍抓三天都抓不完!


    “皇上,老臣冒死建議,請皇上立即出關吧!”


    鼇少保聲淚俱下,滿臉悲切。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什麽?出關!怎麽可能?


    在北京住的好好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國到處走,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現在你鼇少保卻要我們跑迴去大山裏喝西北風。


    那破地又沒有什麽娛樂節目,誰愛去誰去,反正我們不去。


    又不是買新房子搬家。


    那些大臣平時不敢拿鼇拜怎麽樣,但這時候得抓緊時間陰陽怪氣一把。


    “鼇少保此言差矣!蒙軍敗了就敗了,你手裏不是還有二十多萬人馬嗎?怎麽不好好在在外阻擊明軍,反而跑迴來勸皇上移駕,你這安的什麽心!


    眾人拾柴火焰高。


    眼看有人開始懟鼇拜,大夥也就放開了嘲諷。


    “喲,鼇少保這是打敗仗了要跑路吧!”


    “話說八道,鼇少保英明神武,怎麽可能打敗仗。他可能是懷念在關外喝西北風的日子了!”


    “哈哈哈哈!”


    ……


    整個朝堂之上氣氛很活躍。


    也是,無知者無畏。


    等大刀架在他們脖子上的時候,不知道這些隻知道舞文弄墨的文人們還笑不笑得出來。


    這種時候的鼇拜根本就沒心思收拾這些平時三捶打不出一個屁來的文人們。


    戰爭的殘酷他看在眼裏,那堆積如山的屍體,那眨眼就沒了的手臂,那遍地鮮血的戰場無一不在告訴他。


    今天這個局麵,已經是極度兇險了。


    如果皇上繼續留在北京,萬一自己不敵明軍。


    以洪興這個有仇必報的性格,大清絕對要亡。


    誰來也不好使。


    隻有勸皇上趕快撤出山海關,從哪裏來,迴哪裏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皇上,李定國不日就抵達宣府,李來亨很快也會從滄州追上來。我們手裏所有的兵力,也不過四十萬人,如果硬碰硬,隻怕京師難保啊!”


    鼇拜並沒有危言聳聽。


    李來亨雖然打了敗仗,但他手裏差不多還有十萬人。


    到時候北京被兩頭夾擊,這日子估計不好過。


    洪興四年四月(1665年),這一年,康熙十一歲。


    自小生長在深宮大院的康熙並沒有見識過戰爭的殘酷。


    對於他來說,死亡隻不過是一串傷亡數字而已。


    隻是看到平時囂張跋扈的鼇少保此刻滿臉急切,他似乎也察覺到了一絲危險。


    怎麽辦?


    生存或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他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在下麵看熱鬧的大臣們。


    這些不知輕重的大臣們的意見出奇的一致。


    不能走!


    鼇拜力陳其中利害,說得老淚縱橫。


    “皇上,據我得到的消息,明朝洪興皇帝此刻已經到了濟南,他手裏還有一支十萬人的精兵。再不走,隻怕咱們就走不了了。”


    十一歲的康熙不知道要怎麽辦。


    他把目光轉向了他的祖母,孝莊太後。


    孝莊太後一介女流,雖然也時不時地垂簾聽政。


    但更多的主意,還是得靠康熙和順治留下來的顧命四大臣。


    顧命四大臣中的蘇克薩哈還在監獄裏踩縫紉機。


    其他三人又幾乎是鼇拜的人。


    兜兜轉轉,問題又來到了鼇拜這裏。


    康熙知道,這個時候,還是需要他點頭。


    走還是不走,太難做決定了。。


    此刻大軍壓境,如果他一走,勢必會影響軍心。


    到時候大夥一看,好家夥,老板都跑了,大家還有啥好打的,都降了吧!


    那祖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要斷送在自己手裏。


    這是康熙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了。


    如果不走,繼續留在北京城。


    李定國和李來亨手上三十多萬人,再加上洪興手裏的十萬精銳。


    四十萬人,這是一鍋夾生飯,不知道清軍能不能吃下去。


    眾臣在下麵焦急地等待著康熙拿主意。


    康熙在大殿上看著下麵眾臣那火辣辣的眼神。


    急得直冒汗。


    讓一個十一歲的小朋友來決定一個國家的存亡,這真是太為難他了。


    康熙的心“砰砰砰”地跳著,感覺下一秒就要蹦出來。


    他用力擰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讓自己鎮定下來。


    朝堂之上寂靜無聲。


    所有人都在等著皇上開口,等著皇上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


    康熙站了起來,無奈的擺了擺手。


    “走吧!”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瞬間就炸了鍋。


    “皇上,不可啊!”


    “皇上,這一走,我大清就危險了!”


    “請皇上三思啊!”


    康熙被這山唿海嘯般的反對聲嚇到了。


    不走,留在這裏全都得死。


    你們想死我不攔著你們,反正我是要走了。


    “朕去意已決,各部門速速下去準備,明日出關,刻不容緩。”


    他站在大殿之上看著這些烏煙瘴氣的文臣們。


    這些人打仗不行,搞事情倒是一套一套的。


    “鼇少保和遏必隆率領清軍即刻阻擊宣府明軍和即將圍攻北京的李來亨部,退朝!”


    康熙一說完,就頭也不迴地走了。


    大清帝國終究還是要斷送在他手上。


    他怕再待一分鍾,自己就會虛脫倒地。


    他才十一歲,就要把如此龐大的帝國命運交在他手上。


    他手裏掌握著無數人的生死。


    如果這個決定錯了,也許將會又是生靈塗炭,餓殍遍野。


    如果這個決定他選對了,那麽或許這些人的命運將會再一次被改變。


    真的是這樣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由榔:我不做亡國之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其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其喜並收藏朱由榔:我不做亡國之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