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差別可大得多了!
士農工商,首先,大燕的商人地位地下,便是有錢,也不過滿身銅臭味,得不到人們的尊敬;其次,商人子不可科舉!這一條幾乎是截斷了商人上升的空間。是以,世人皆以行商為恥。
打理嫁妝,可就不一樣了。
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往往以嫁妝豐厚為榮,嫁妝的種類又十分的繁多,大到莊子鋪子,小到針頭線腦兒,零零總總,不一而足。是為女子在夫家立足的根本與底氣。
“隻是小姐才十一歲,轉眼過年也才十二歲,是不是太早了些?”綠菊看看李妙賢還沒有開始抽條的身體,委婉的說道。
“大燕的女子,十二歲就可以相看了,到十四歲定親也沒有幾年了啊!難道要到那個時候才開始學習打理鋪子,莊子?口渴了,才去挖井,會不會太晚了?”鑒於綠菊連王婆賣瓜的典故都不懂,修竹直接放棄成語,直接拿大白話對她說。
李妙賢在一旁笑道:“毋臨渴而掘井,就是這個道理。”
“那也就是小姐同意了?”修竹故意斷章取義,曲解李妙賢的意思,笑嘻嘻的問她。
李妙賢這才低下頭,正正經經的想了想,答道:“這倒不是什麽難事,前些日子還聽母親說有閑置的鋪子,要租出去呢,我去討一間半間的,倒也便宜的很!隻是……”
“小姐從來沒有管過鋪子,連賬本子都不曾瞧過,怎麽是好?”不等李妙賢說完,綠菊已經在一旁苦勸,“不若,先學著看看賬本?”
修竹卻笑著把綠菊往門外推,笑道:“還是小姐的心腹呢!真真的不盼著小姐好!學管個鋪子怎麽了?若是照我說,就是整個安國公府她都管的!”說完,又指了指綠菊的香腮,“是誰剛才還誇這胭脂膏子好的呢?現在又來拖後退?”
綠菊被說的無法,發了狠要上來掐修竹的嘴。
修竹趕忙躲到李妙賢身後,一麵求饒,一麵對李妙賢道:“看看,看看,奴婢這可是沒有一點兒私心,完完全全的是為了小姐好,可是綠菊姐姐倒先不幹了?如何是好?”
李妙賢笑著向綠菊擺了擺手,“你且饒了她吧?不然,這張嘴不知道還要編排出什麽來呢!”
修竹嘟嘴,“奴婢哪有編排哪個?不過是為著小姐的一片心罷了!”說著,從懷裏掏出來一遝紙來,遞在李妙賢的手上,“這胭脂要如何賣,奴婢可是反反複複的想了許久的,喏,都在紙上了。”
李妙賢接過那幾張紙,一瞧,上麵用簪花小楷細細的寫些胭脂鋪子的規模,裝潢等等,許許多多的細節。
趁著李妙賢低頭看字的空檔,修竹又開口了,“這胭脂的製法,每一個步驟奴婢都清清楚楚,另外奴婢還記得以前看到過的幾個製水粉,香脂等物的配方,到時候用府裏麵的花兒做出來,保證是獨一無二的。”
“小姐再派人製些新鮮樣式的盒子,要清新典雅,還看起來高貴大方一些,然後找個有名望的帝都貴婦或者貴女取個響當當的名字,也就成了一半兒了。”
“那另一半呢?”綠菊本來湊在李妙賢身側看修竹寫的密密麻麻的小字兒,因不識字,隻看得頭如鬥大,於是變放棄了再看,抬起頭來看著修竹。
同時,李妙賢也抬起頭來,“隻一半兒,怎麽能夠?”
修竹對她們眨眨眼,狡黠的笑道:“另一半兒,就是小姐才啊!”
“……我?”
“小姐……”
“可不是嘛!再過一兩年,這帝都第一美人兒的名頭,定是非小姐莫屬,若是小姐都用這一家的胭脂水粉,再親手拿幾盒子送於交好的貴女們,豈不是很快整個帝都都知道了?”
“帝都是全天下的標榜,若是在帝都風行開來,那麽其它地方還用說嗎?”修竹笑得甜蜜,似乎她的胭脂水粉已經全國盛行了一樣!
有修竹鼓動,李妙賢臉上也滿是笑意,把手裏麵的紙卷了卷,拿在手上,站起身來,“如此,不如趁早,我現在就去跟母親說去!”
說著,也不換衣服了,就往外走,迴頭又叫道:“修竹,馬上你做得胭脂盒子,我們走!”
修竹眼角眉梢都是喜色,忙應了一聲,拿起胭脂盒子,追了上去。獨餘下綠菊依然雲裏霧裏,感覺飄飄蕩蕩不甚真切。
她家小姐從來不是什麽行動派啊,往往一件事不推到最後都不樂意去幹,可是自從修竹來了之後,一切似乎變了!
還有……剛剛小姐不是暈倒了嗎?她鼻子下的紅痕還沒有消呢!
同樣驚訝的還有芙蓉,也許是因為夏嬤嬤的關係吧,李妙賢去柳夫人的鬆榮園一向最愛帶著她去了,而這次竟然隻叫了修竹一個,而且還是在修竹犯了錯之後!
對,是修竹犯了錯,嚇暈了小姐,不是也是。
芙蓉暗暗一笑,夜連忙整理衣裙跟了上去。
——分割線——
“姨奶奶,奴婢悄悄去各處打聽了,原來這幾日,府裏各處的用度都裁減了不少。”大白天的,方姨娘與丫鬟吉祥關了門窗,在屋子裏麵說話兒,而她的另一個大丫鬟如意則坐在廊下,有一下沒一下的擺弄著一個針線框兒。與其說是做針線活兒,不如說是在望風。
“連夫人和大小姐,老太太那裏都減了嗎?”方姨娘挑了挑眉,“這個李玫,最會做表麵功夫了。”
“奴婢瞧見今天妙賢居的丫鬟去領東西,也問為什麽少了那麽多,奴婢留心看了,竟是竟是連平時的一半兒都不到了。”吉祥繪聲繪色的說道:“夫人那邊也是一樣。不過,老太太那裏還是照舊。”
“那李玫那裏呢?”方姨娘又問,語氣恨恨的。
“據說是姑太太自己出銀子。讓府裏麵的管事的另外采買的,就是不知道真假。姑太太那邊的人奴婢不熟……”
“哼!”方姨娘隻覺聽了滿耳朵的“姑太太”不由得冷哼一聲,嗤笑道:“她算哪門子的姑太太?隻想著怎樣從娘家拿東西出去,這些年可有幫襯過娘家?”
士農工商,首先,大燕的商人地位地下,便是有錢,也不過滿身銅臭味,得不到人們的尊敬;其次,商人子不可科舉!這一條幾乎是截斷了商人上升的空間。是以,世人皆以行商為恥。
打理嫁妝,可就不一樣了。
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往往以嫁妝豐厚為榮,嫁妝的種類又十分的繁多,大到莊子鋪子,小到針頭線腦兒,零零總總,不一而足。是為女子在夫家立足的根本與底氣。
“隻是小姐才十一歲,轉眼過年也才十二歲,是不是太早了些?”綠菊看看李妙賢還沒有開始抽條的身體,委婉的說道。
“大燕的女子,十二歲就可以相看了,到十四歲定親也沒有幾年了啊!難道要到那個時候才開始學習打理鋪子,莊子?口渴了,才去挖井,會不會太晚了?”鑒於綠菊連王婆賣瓜的典故都不懂,修竹直接放棄成語,直接拿大白話對她說。
李妙賢在一旁笑道:“毋臨渴而掘井,就是這個道理。”
“那也就是小姐同意了?”修竹故意斷章取義,曲解李妙賢的意思,笑嘻嘻的問她。
李妙賢這才低下頭,正正經經的想了想,答道:“這倒不是什麽難事,前些日子還聽母親說有閑置的鋪子,要租出去呢,我去討一間半間的,倒也便宜的很!隻是……”
“小姐從來沒有管過鋪子,連賬本子都不曾瞧過,怎麽是好?”不等李妙賢說完,綠菊已經在一旁苦勸,“不若,先學著看看賬本?”
修竹卻笑著把綠菊往門外推,笑道:“還是小姐的心腹呢!真真的不盼著小姐好!學管個鋪子怎麽了?若是照我說,就是整個安國公府她都管的!”說完,又指了指綠菊的香腮,“是誰剛才還誇這胭脂膏子好的呢?現在又來拖後退?”
綠菊被說的無法,發了狠要上來掐修竹的嘴。
修竹趕忙躲到李妙賢身後,一麵求饒,一麵對李妙賢道:“看看,看看,奴婢這可是沒有一點兒私心,完完全全的是為了小姐好,可是綠菊姐姐倒先不幹了?如何是好?”
李妙賢笑著向綠菊擺了擺手,“你且饒了她吧?不然,這張嘴不知道還要編排出什麽來呢!”
修竹嘟嘴,“奴婢哪有編排哪個?不過是為著小姐的一片心罷了!”說著,從懷裏掏出來一遝紙來,遞在李妙賢的手上,“這胭脂要如何賣,奴婢可是反反複複的想了許久的,喏,都在紙上了。”
李妙賢接過那幾張紙,一瞧,上麵用簪花小楷細細的寫些胭脂鋪子的規模,裝潢等等,許許多多的細節。
趁著李妙賢低頭看字的空檔,修竹又開口了,“這胭脂的製法,每一個步驟奴婢都清清楚楚,另外奴婢還記得以前看到過的幾個製水粉,香脂等物的配方,到時候用府裏麵的花兒做出來,保證是獨一無二的。”
“小姐再派人製些新鮮樣式的盒子,要清新典雅,還看起來高貴大方一些,然後找個有名望的帝都貴婦或者貴女取個響當當的名字,也就成了一半兒了。”
“那另一半呢?”綠菊本來湊在李妙賢身側看修竹寫的密密麻麻的小字兒,因不識字,隻看得頭如鬥大,於是變放棄了再看,抬起頭來看著修竹。
同時,李妙賢也抬起頭來,“隻一半兒,怎麽能夠?”
修竹對她們眨眨眼,狡黠的笑道:“另一半兒,就是小姐才啊!”
“……我?”
“小姐……”
“可不是嘛!再過一兩年,這帝都第一美人兒的名頭,定是非小姐莫屬,若是小姐都用這一家的胭脂水粉,再親手拿幾盒子送於交好的貴女們,豈不是很快整個帝都都知道了?”
“帝都是全天下的標榜,若是在帝都風行開來,那麽其它地方還用說嗎?”修竹笑得甜蜜,似乎她的胭脂水粉已經全國盛行了一樣!
有修竹鼓動,李妙賢臉上也滿是笑意,把手裏麵的紙卷了卷,拿在手上,站起身來,“如此,不如趁早,我現在就去跟母親說去!”
說著,也不換衣服了,就往外走,迴頭又叫道:“修竹,馬上你做得胭脂盒子,我們走!”
修竹眼角眉梢都是喜色,忙應了一聲,拿起胭脂盒子,追了上去。獨餘下綠菊依然雲裏霧裏,感覺飄飄蕩蕩不甚真切。
她家小姐從來不是什麽行動派啊,往往一件事不推到最後都不樂意去幹,可是自從修竹來了之後,一切似乎變了!
還有……剛剛小姐不是暈倒了嗎?她鼻子下的紅痕還沒有消呢!
同樣驚訝的還有芙蓉,也許是因為夏嬤嬤的關係吧,李妙賢去柳夫人的鬆榮園一向最愛帶著她去了,而這次竟然隻叫了修竹一個,而且還是在修竹犯了錯之後!
對,是修竹犯了錯,嚇暈了小姐,不是也是。
芙蓉暗暗一笑,夜連忙整理衣裙跟了上去。
——分割線——
“姨奶奶,奴婢悄悄去各處打聽了,原來這幾日,府裏各處的用度都裁減了不少。”大白天的,方姨娘與丫鬟吉祥關了門窗,在屋子裏麵說話兒,而她的另一個大丫鬟如意則坐在廊下,有一下沒一下的擺弄著一個針線框兒。與其說是做針線活兒,不如說是在望風。
“連夫人和大小姐,老太太那裏都減了嗎?”方姨娘挑了挑眉,“這個李玫,最會做表麵功夫了。”
“奴婢瞧見今天妙賢居的丫鬟去領東西,也問為什麽少了那麽多,奴婢留心看了,竟是竟是連平時的一半兒都不到了。”吉祥繪聲繪色的說道:“夫人那邊也是一樣。不過,老太太那裏還是照舊。”
“那李玫那裏呢?”方姨娘又問,語氣恨恨的。
“據說是姑太太自己出銀子。讓府裏麵的管事的另外采買的,就是不知道真假。姑太太那邊的人奴婢不熟……”
“哼!”方姨娘隻覺聽了滿耳朵的“姑太太”不由得冷哼一聲,嗤笑道:“她算哪門子的姑太太?隻想著怎樣從娘家拿東西出去,這些年可有幫襯過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