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結束
神醫醜女:囤貨流放有空間! 作者:花辭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安的雨終於停了,太陽也出來了,溫度也不低,一天的功夫路麵就幹了,被堵在寧安外麵的那些商隊終於可以繼續前行了。
比商隊速度更快的是從寧楚那邊來的侍衛,侍衛帶來的幾乎都是壞消息,先去了官府,之後又帶了三個盒子前往沈家。
“還請去跟你們家主子說一聲,我等是從寧楚來的。”
“幾位這是……”
“我等是軍中之人,給沈老爺送來了一些東西,這東西必須得他親自收下,還請進去通報一聲。”
幸娘子不敢耽誤,轉身就去請了榮王,得到準許,這才請兩個人進去。
兩個不大不小的盒子送到了榮王麵前,為首的侍衛一板一眼的將經過說了一遍。
榮王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給了賞銀,辛苦他們跑了這一趟,三個盒子整整齊齊地放在眼前,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沈淮景過來的時候侍衛已經離開了,他什麽都沒看到,隻看到父親沉默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看著桌子上的幾個盒子。
“父親,這是什麽?幸娘子說寧楚來了人,這是怎麽迴事?”
“他們是來送骨灰的。”
“骨灰?”
能送到這裏的,肯定是沈家的骨灰,又跟寧楚扯上關係,那就隻有一個結果了。
沈淮景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不應該啊,他們做事的地方跟起衝突的地方有不少距離,不應該會牽扯到他們的才對。”
“他們不是因為戰亂死的。”榮王深深歎口氣,他現在不願意重複一遍這幾個人的死因,終究還是一家人,“我跟你母親會去寺廟裏住幾天,家裏一切就交給你們照看了。”
寧安這邊的寺廟不算太多,大多數都因為香火不旺盛而不得不關門,在苦難中掙紮的百姓,哀求了那麽多年,也沒能得到佛祖的庇佑,他們已經明白了,與其在這種事情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自救。
在地裏種了莊稼,隻要老天爺的眼睛睜開一些,看到受苦受難的百姓,還能給一場大雨,可是在佛祖麵前求個幾天幾夜,最終他們除了一身疲憊之外,什麽都得不到。
求人不如求己,求佛拜神,不如求求自己,說來說去,主導權到底還是在自己身上。
唯一能留存下來的寺廟,大多都是為百姓超度的,他們的牌子都在寺廟中供奉著,若不是因為這樣,邊關怕是看不不到一個寺廟。
沈淮景理解父親的心情,沒阻止,隻是道:“兩天後我會前往軍營,東聖國挑了寧楚下手,那就別怪我們從寧安這邊下手,他們別想有什麽好處就是了。”
榮王這才迴過神來,想了想,他就反應過來了,“那家中便隻剩晚悠一個人了。”
“有她在家中照看,父親不必擔心,我身邊的暗衛都留給她,她自己也是個厲害的,不會有事的。”
“你說的也是,那我就不想那麽多了,你在外麵注意安全。”
“嗯,父親也別太難過,他們幾個人……早就不在沈家的族譜上了。”
沈家的親戚分散得厲害,尤其是在榮王受傷殘廢之後,他們就已經預料到了危險的存在,所以早早就留了後路,不至於被一鍋端,這也是為何沈家這麽大一個家族,流放的卻沒幾個人的原因。
父子倆都不是愛說話的性格,沒說幾句話就定了下來,即便他們不在族譜上,可到底是沈家人,該安放的還是得安放好,人死如燈滅,前塵往事,煙消雲散。
能想明白是一迴事,能走出來就是另外一迴事了,家中無人能夠對榮王此時的心情感同身受。
當天夜裏,榮王帶著酒菜去找五房老爺,他們兄弟幾個人,如今就隻剩下他們兄弟倆還活著了。
還好當初五房老爺被逼醒了,若不然,他們現在的結果也不會太好,事情一件接一件,仔細想想,被流放到如今,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物是人非,心中苦悶,唯一能夠跟榮王感同身受的,便隻有親弟弟五房老爺了。
吃晚飯的時候沒有看到丈夫的身影,戚夫人多問了兩句。
“父親去找五叔喝酒去了,其他的明天母親自己問問他就是。”
“怎麽還神神秘秘的?幸娘子說了,今天來了客人,是那客人帶了什麽消息過來?”
“母親快別問了,吃飽了早點休息,父親今天晚上怕是不會迴來了。”
“好……”
戚夫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過看兒子這個反應,多少也能猜到一點,她沒再追問。
家裏一切有幸娘子打理,每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謝晚悠吃飽了睡不著,在書房裏看書,過了沒多久,沈淮景進來了,他還把暗衛給叫了過來。
“寧楚那邊發生了什麽?”
“迴主子,四房老爺不死心,到了寧楚之後從喪妻喪子的悲痛中緩過來,他便想要勾搭寧楚當地幾位有點聲望的小將軍,試圖用曾經藏起來的銀錢收買他們,以此來個金蟬脫殼,假死脫身……”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不管吃了多少虧,隻要這個虧沒有落在自己身上,都是不知道疼的。
四房老爺懦弱又自私,本以為自己對妻子沒有任何感情了,真等對方死了,他又開始惦記對方的好了,再加上唯一的兒子也是慘死,他心中的不甘心日積夜累,聽著四處的百姓對沈淮景讚不絕口,心理愈發扭曲。
直到他在幹活的時候認出了幾個曾經接觸過的將軍,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湧現,他開始小心翼翼的鋪墊,從想辦法取迴偷藏的銀兩,再到勾搭上那幾個人,用了不過短短一個月。
期間無意中被三房夫人發現了,於是他們夫妻倆開始威脅四房老爺,想走可以,但是一定得帶上他們,他們也不想一輩子在這個地方受苦。
最終的結果沒一個是好的,銀兩對方拿了,卻不是讓他們假死,而是真的把他們送進了黃泉,結束這短暫又悲慘的一生。
比商隊速度更快的是從寧楚那邊來的侍衛,侍衛帶來的幾乎都是壞消息,先去了官府,之後又帶了三個盒子前往沈家。
“還請去跟你們家主子說一聲,我等是從寧楚來的。”
“幾位這是……”
“我等是軍中之人,給沈老爺送來了一些東西,這東西必須得他親自收下,還請進去通報一聲。”
幸娘子不敢耽誤,轉身就去請了榮王,得到準許,這才請兩個人進去。
兩個不大不小的盒子送到了榮王麵前,為首的侍衛一板一眼的將經過說了一遍。
榮王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給了賞銀,辛苦他們跑了這一趟,三個盒子整整齊齊地放在眼前,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沈淮景過來的時候侍衛已經離開了,他什麽都沒看到,隻看到父親沉默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看著桌子上的幾個盒子。
“父親,這是什麽?幸娘子說寧楚來了人,這是怎麽迴事?”
“他們是來送骨灰的。”
“骨灰?”
能送到這裏的,肯定是沈家的骨灰,又跟寧楚扯上關係,那就隻有一個結果了。
沈淮景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不應該啊,他們做事的地方跟起衝突的地方有不少距離,不應該會牽扯到他們的才對。”
“他們不是因為戰亂死的。”榮王深深歎口氣,他現在不願意重複一遍這幾個人的死因,終究還是一家人,“我跟你母親會去寺廟裏住幾天,家裏一切就交給你們照看了。”
寧安這邊的寺廟不算太多,大多數都因為香火不旺盛而不得不關門,在苦難中掙紮的百姓,哀求了那麽多年,也沒能得到佛祖的庇佑,他們已經明白了,與其在這種事情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自救。
在地裏種了莊稼,隻要老天爺的眼睛睜開一些,看到受苦受難的百姓,還能給一場大雨,可是在佛祖麵前求個幾天幾夜,最終他們除了一身疲憊之外,什麽都得不到。
求人不如求己,求佛拜神,不如求求自己,說來說去,主導權到底還是在自己身上。
唯一能留存下來的寺廟,大多都是為百姓超度的,他們的牌子都在寺廟中供奉著,若不是因為這樣,邊關怕是看不不到一個寺廟。
沈淮景理解父親的心情,沒阻止,隻是道:“兩天後我會前往軍營,東聖國挑了寧楚下手,那就別怪我們從寧安這邊下手,他們別想有什麽好處就是了。”
榮王這才迴過神來,想了想,他就反應過來了,“那家中便隻剩晚悠一個人了。”
“有她在家中照看,父親不必擔心,我身邊的暗衛都留給她,她自己也是個厲害的,不會有事的。”
“你說的也是,那我就不想那麽多了,你在外麵注意安全。”
“嗯,父親也別太難過,他們幾個人……早就不在沈家的族譜上了。”
沈家的親戚分散得厲害,尤其是在榮王受傷殘廢之後,他們就已經預料到了危險的存在,所以早早就留了後路,不至於被一鍋端,這也是為何沈家這麽大一個家族,流放的卻沒幾個人的原因。
父子倆都不是愛說話的性格,沒說幾句話就定了下來,即便他們不在族譜上,可到底是沈家人,該安放的還是得安放好,人死如燈滅,前塵往事,煙消雲散。
能想明白是一迴事,能走出來就是另外一迴事了,家中無人能夠對榮王此時的心情感同身受。
當天夜裏,榮王帶著酒菜去找五房老爺,他們兄弟幾個人,如今就隻剩下他們兄弟倆還活著了。
還好當初五房老爺被逼醒了,若不然,他們現在的結果也不會太好,事情一件接一件,仔細想想,被流放到如今,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物是人非,心中苦悶,唯一能夠跟榮王感同身受的,便隻有親弟弟五房老爺了。
吃晚飯的時候沒有看到丈夫的身影,戚夫人多問了兩句。
“父親去找五叔喝酒去了,其他的明天母親自己問問他就是。”
“怎麽還神神秘秘的?幸娘子說了,今天來了客人,是那客人帶了什麽消息過來?”
“母親快別問了,吃飽了早點休息,父親今天晚上怕是不會迴來了。”
“好……”
戚夫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過看兒子這個反應,多少也能猜到一點,她沒再追問。
家裏一切有幸娘子打理,每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謝晚悠吃飽了睡不著,在書房裏看書,過了沒多久,沈淮景進來了,他還把暗衛給叫了過來。
“寧楚那邊發生了什麽?”
“迴主子,四房老爺不死心,到了寧楚之後從喪妻喪子的悲痛中緩過來,他便想要勾搭寧楚當地幾位有點聲望的小將軍,試圖用曾經藏起來的銀錢收買他們,以此來個金蟬脫殼,假死脫身……”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不管吃了多少虧,隻要這個虧沒有落在自己身上,都是不知道疼的。
四房老爺懦弱又自私,本以為自己對妻子沒有任何感情了,真等對方死了,他又開始惦記對方的好了,再加上唯一的兒子也是慘死,他心中的不甘心日積夜累,聽著四處的百姓對沈淮景讚不絕口,心理愈發扭曲。
直到他在幹活的時候認出了幾個曾經接觸過的將軍,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湧現,他開始小心翼翼的鋪墊,從想辦法取迴偷藏的銀兩,再到勾搭上那幾個人,用了不過短短一個月。
期間無意中被三房夫人發現了,於是他們夫妻倆開始威脅四房老爺,想走可以,但是一定得帶上他們,他們也不想一輩子在這個地方受苦。
最終的結果沒一個是好的,銀兩對方拿了,卻不是讓他們假死,而是真的把他們送進了黃泉,結束這短暫又悲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