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辛苦
神醫醜女:囤貨流放有空間! 作者:花辭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房的小心思從來就不少,之前沒有表現出來,也沒折騰出什麽太大的問題,自然而然就沒人管。
結果就是流放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在路上看不出什麽,等到了寧安之後,每個人正在謀算的都不一樣,很容易就會被看出來。
五房也知道,他們的小動作根本躲不過大房的眼睛,掙紮無果,卻也不願意收迴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們想從大房身上撈到好處,得到庇護,卻又想從三房四房那邊得到另外的反饋。
說白了,還是太貪心。
人心是貪的,這很正常,謝晚悠不願意去管他們之間的拐彎抹角,在邊上聽著不說話,幾個小家夥還是很喜歡她,安安靜靜地圍在她的身邊。
五房夫人心裏有些發堵,光是看神色就知道大房的人一直過的很好,一個個麵色紅潤,本來還覺得自己也過的挺好的,怎麽到了大房麵前一對比,差別就這麽大了?
“還是大哥大嫂有福氣,也沒有做什麽營生,卻也能過的好好的。”五房夫人心裏泛酸,說出來的話也帶了一股酸溜溜的小家子氣,“不像我們,老爺辛辛苦苦跑了這麽久,才收了幾個學子,每天都在認真的教書,隻怕我們一家隻能靠著老爺教書的銀兩過日子了。”
“五嬸這話說的,怎麽聽起來那麽奇怪?”謝晚悠聽的難受,張嘴就懟了一句,“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嬸這是想要學學上山打獵的本事?”
五房夫人神色一僵,她就是個大家閨秀,學的是怎麽伺候丈夫,打理家中事務,別說上山打獵了,她連爬山的能力都沒有,怎麽可能打到獵物?
“五嬸怎麽不說話了,難道是我說錯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教書的事兒還是我提議的,你們要是不願意的話,也可以拒絕的。”
“不過吧,不是我說話難聽,五嬸和五叔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要是連教書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們家裏這麽多人打算怎麽活下去啊?該不會是想讓大房幫襯吧?”
“你……說話怎麽……”
“啊對對對,是我說話難聽了,好話誰都會說,也得看看有沒有用,大房這幾個人還是我養著呢,我可不願意幫著養其他人。”
謝晚悠聲音不高,說的話卻很重,幾乎是狠狠戳了五房夫人的心,他們這樣身份尊貴的人都有同樣的毛病,再難聽的話也要用最好看的神色說出來。
像謝晚悠這般直白的,確實是沒見識過的。
“大嫂,你說句話呀!”五房夫人不敢再得罪謝晚悠,隻能看向溫柔的戚夫人,這個大嫂的脾氣她是知道的,“明明都是一家人,怎麽還……”
“五弟妹,不是我不幫你說話,而是悠兒說的確實沒錯,這麽長時間以來,我們一家的吃喝,都是悠兒養著的,沒辦法幫你說什麽。”
“這怎麽可能?明明時川和大哥都這般受器重,養家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嗎?”
五房夫人一個激動,沒控製住就把心裏想的話給說了出來,不用其他人接話,她頓時就白了臉,著急忙慌的找補道:“大嫂,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
戚夫人臉上的笑意淡了下去,語氣也冷了幾分,“不管你們信不信,事實便是如此,沒什麽別的事情就迴去吧,我就不留你們在這吃飯了。”
幾個小家夥是會察言觀色的,知道母親說了錯話,一個個也跟著難堪起來,不知道該怎麽辦,隻能手足無措的看著幾個長輩。
謝晚悠最是見不得孩子受苦,安撫地挨個摸摸腦袋,輕聲道:“不怕,說錯話的是你們母親,不是你們,你們大伯母不會怪你們的。”
主人家都下了逐客令,五房夫人也不好賴著不走,隻好道了一句:“對不住大嫂,我就是有點……”
“沒什麽好說的,大家都不是傻子,本以為你們五房是個小心謹慎的,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如今看來卻是不知道的。”
“大嫂教訓的是,我記下了,今後一定改,”
“帶著幾個小家夥迴去吧,我看英靈最近憔悴了不少,正好悠兒最近有空,可以好好教她看醫書,傍晚十分我再讓時川送她迴去。”
五房夫人看看在場的人,又看看沉默的,紅著眼眶的大女兒,到底沒敢再說什麽,一口應了下來,準備帶著幾個孩子離開。
榮王在這個時候進來了,手裏還拿著什麽東西,徑直越過了臉色難堪的五房夫人,把東西給了幾個小家夥,挨個拍拍,“都是大孩子了,長的真快,這是大伯給你們的,好好收著。”
小家夥們異口同聲地道謝:“謝謝大伯!”
謝晚悠喜歡烤紅薯,火堆裏基本每天都埋著幾個,剛烤好就是一股濃鬱的香味。
戚夫人掏了出來,每個小家夥都捧著一個甜滋滋的烤紅薯,深一步淺一步的跟著母親離開。
沈英靈留了下來,母親如何她不想管了,可是弟弟妹妹這樣,卻讓她心裏更難受了。
“別難過,夜裏迴去要好好教導弟弟妹妹,別讓他們長歪了,你大哥在軍營裏好好的,有英載,主心骨就還在。”戚夫人柔聲道,“你是個好姑娘。”
“嗯,謝謝大伯母,我都記下了。”
“別難受了,肚子餓了吧,臉色怎麽這麽差,是不是在家裏沒吃飽?”
沈英靈搖頭,家裏吃的不算太差,父親名聲在那裏擺著,前來拜師的一個比一個厲害,就是母親還沒從沒有下手伺候的真相中習慣過來,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在操持。
吃的再好,消耗也不小,自然而然就瘦了下來。
“吃的不差的,大伯母別擔心,我就是有些累。”
“你嫂嫂吵著要吃湯圓,等會兒英靈多吃些,吃了在這躺著休息一會兒,到時候讓你景哥哥送你迴去,明天再去接你。”
隻要出麵的人是沈淮景,五房夫妻倆是不會說什麽的,在麵對沈淮景的時候,他們總會下意識地提心吊膽。
結果就是流放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在路上看不出什麽,等到了寧安之後,每個人正在謀算的都不一樣,很容易就會被看出來。
五房也知道,他們的小動作根本躲不過大房的眼睛,掙紮無果,卻也不願意收迴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們想從大房身上撈到好處,得到庇護,卻又想從三房四房那邊得到另外的反饋。
說白了,還是太貪心。
人心是貪的,這很正常,謝晚悠不願意去管他們之間的拐彎抹角,在邊上聽著不說話,幾個小家夥還是很喜歡她,安安靜靜地圍在她的身邊。
五房夫人心裏有些發堵,光是看神色就知道大房的人一直過的很好,一個個麵色紅潤,本來還覺得自己也過的挺好的,怎麽到了大房麵前一對比,差別就這麽大了?
“還是大哥大嫂有福氣,也沒有做什麽營生,卻也能過的好好的。”五房夫人心裏泛酸,說出來的話也帶了一股酸溜溜的小家子氣,“不像我們,老爺辛辛苦苦跑了這麽久,才收了幾個學子,每天都在認真的教書,隻怕我們一家隻能靠著老爺教書的銀兩過日子了。”
“五嬸這話說的,怎麽聽起來那麽奇怪?”謝晚悠聽的難受,張嘴就懟了一句,“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嬸這是想要學學上山打獵的本事?”
五房夫人神色一僵,她就是個大家閨秀,學的是怎麽伺候丈夫,打理家中事務,別說上山打獵了,她連爬山的能力都沒有,怎麽可能打到獵物?
“五嬸怎麽不說話了,難道是我說錯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教書的事兒還是我提議的,你們要是不願意的話,也可以拒絕的。”
“不過吧,不是我說話難聽,五嬸和五叔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要是連教書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們家裏這麽多人打算怎麽活下去啊?該不會是想讓大房幫襯吧?”
“你……說話怎麽……”
“啊對對對,是我說話難聽了,好話誰都會說,也得看看有沒有用,大房這幾個人還是我養著呢,我可不願意幫著養其他人。”
謝晚悠聲音不高,說的話卻很重,幾乎是狠狠戳了五房夫人的心,他們這樣身份尊貴的人都有同樣的毛病,再難聽的話也要用最好看的神色說出來。
像謝晚悠這般直白的,確實是沒見識過的。
“大嫂,你說句話呀!”五房夫人不敢再得罪謝晚悠,隻能看向溫柔的戚夫人,這個大嫂的脾氣她是知道的,“明明都是一家人,怎麽還……”
“五弟妹,不是我不幫你說話,而是悠兒說的確實沒錯,這麽長時間以來,我們一家的吃喝,都是悠兒養著的,沒辦法幫你說什麽。”
“這怎麽可能?明明時川和大哥都這般受器重,養家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嗎?”
五房夫人一個激動,沒控製住就把心裏想的話給說了出來,不用其他人接話,她頓時就白了臉,著急忙慌的找補道:“大嫂,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
戚夫人臉上的笑意淡了下去,語氣也冷了幾分,“不管你們信不信,事實便是如此,沒什麽別的事情就迴去吧,我就不留你們在這吃飯了。”
幾個小家夥是會察言觀色的,知道母親說了錯話,一個個也跟著難堪起來,不知道該怎麽辦,隻能手足無措的看著幾個長輩。
謝晚悠最是見不得孩子受苦,安撫地挨個摸摸腦袋,輕聲道:“不怕,說錯話的是你們母親,不是你們,你們大伯母不會怪你們的。”
主人家都下了逐客令,五房夫人也不好賴著不走,隻好道了一句:“對不住大嫂,我就是有點……”
“沒什麽好說的,大家都不是傻子,本以為你們五房是個小心謹慎的,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如今看來卻是不知道的。”
“大嫂教訓的是,我記下了,今後一定改,”
“帶著幾個小家夥迴去吧,我看英靈最近憔悴了不少,正好悠兒最近有空,可以好好教她看醫書,傍晚十分我再讓時川送她迴去。”
五房夫人看看在場的人,又看看沉默的,紅著眼眶的大女兒,到底沒敢再說什麽,一口應了下來,準備帶著幾個孩子離開。
榮王在這個時候進來了,手裏還拿著什麽東西,徑直越過了臉色難堪的五房夫人,把東西給了幾個小家夥,挨個拍拍,“都是大孩子了,長的真快,這是大伯給你們的,好好收著。”
小家夥們異口同聲地道謝:“謝謝大伯!”
謝晚悠喜歡烤紅薯,火堆裏基本每天都埋著幾個,剛烤好就是一股濃鬱的香味。
戚夫人掏了出來,每個小家夥都捧著一個甜滋滋的烤紅薯,深一步淺一步的跟著母親離開。
沈英靈留了下來,母親如何她不想管了,可是弟弟妹妹這樣,卻讓她心裏更難受了。
“別難過,夜裏迴去要好好教導弟弟妹妹,別讓他們長歪了,你大哥在軍營裏好好的,有英載,主心骨就還在。”戚夫人柔聲道,“你是個好姑娘。”
“嗯,謝謝大伯母,我都記下了。”
“別難受了,肚子餓了吧,臉色怎麽這麽差,是不是在家裏沒吃飽?”
沈英靈搖頭,家裏吃的不算太差,父親名聲在那裏擺著,前來拜師的一個比一個厲害,就是母親還沒從沒有下手伺候的真相中習慣過來,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在操持。
吃的再好,消耗也不小,自然而然就瘦了下來。
“吃的不差的,大伯母別擔心,我就是有些累。”
“你嫂嫂吵著要吃湯圓,等會兒英靈多吃些,吃了在這躺著休息一會兒,到時候讓你景哥哥送你迴去,明天再去接你。”
隻要出麵的人是沈淮景,五房夫妻倆是不會說什麽的,在麵對沈淮景的時候,他們總會下意識地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