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種植艙室裏的設備,陳明隻有第一次上船的時候看過一眼。


    因為當時陳明在找食物,發現種植艙室空空如也之後就沒有過多關注這裏。


    所以這些種植艙室裏的設備具體有什麽作用,怎麽工作的陳明都不清楚。


    於是陳明的思路就迴到了之前的問題上,種植艙室該如何去使用。


    這樣,等之後降落到星球上了,才能有更快更正確的規劃。


    陳明在麵板上點開了艙室那一欄的【種植艙室】。


    整個種植艙室的三維成像突然呈現在了他的麵前。


    陳明驚歎地看了一眼刻畫極為精細的成像,隨後看向了隨著三維成像一同出現的麵板。


    【種植艙室】


    【空間:5*5*5】


    【固定式設備:水栽培倉(停止運行)、營養液析出儀(停止運行)、】


    【拆卸式設備:太陽燈(停止運行)、高級植物分析儀(停止運行)、務農機械組件(停止運行)】


    【物件:500ml裝作物營養液*2】


    陳明考慮了一下,直接起身來到了種植艙室。


    有些東西光看麵板有些看不明白,還是親眼所見更能理解一些。


    陳明這次進入種植艙室特意看了看整體布局,和麵板呈現的三維成像可以說是分毫不差。


    就是陳明在進入艙室後,自己的樣子並沒有顯示在上麵。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


    陳明環顧了一下整個艙室,看向了整個艙室內占地麵積最大,幾乎將一半空間全部占據的那台設備。


    同時點擊了了麵板上顯示的這台設備的名字,【水栽培倉】。


    【水栽培倉】


    【已種植:無】


    【剩餘種植空間:100%】


    【營養液儲備:0ml】


    【當前維持環境:無】


    水栽培倉的外觀看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個用於把作物的種植環境周圍環境隔絕開來的設備。


    根據麵板,還有陳明從飛船電腦裏找到的《飛船操作手冊》上對飛船全部功能的介紹可以看出,水栽培倉有著維持作物生長需要的最基礎環境的功能。


    體積很大,功能倒是簡單。


    不過它也有特殊的地方,就是可以通過營養液對作物進行無土栽培。


    種植的效率和單位種植麵積的利用率,還有對飛船空間的利用率都非常之高


    而它這個功能,則需要搭配與它配套的設備【營養液析出儀】來進行。


    營養液析出儀就在水栽培倉的旁邊,一個整體看起來像是個榨汁機的設備。


    上層是一個開口,可以往裏麵填充各種物品。


    中層是一個內部有各種精密複雜裝置的透明罐體。


    下層是個小儲存空間,裏麵就放著麵板上顯示的那兩罐500ml營養液。


    陳明順手點開了它的麵板。


    【營養液析出儀】


    【原料:空】


    【成品:無】


    【內部儲存:500ml裝作物營養液*2】


    三條內容,剛好對應三個部分。


    陳明這時候順帶還明白了艙室麵板上的那個【物件】意思,指的應該是整個房間內所有不屬於設備的物品。


    隻要放在這個艙室內,都會被麵板檢測到。


    這兩罐營養液應該也有三十年曆史了,也不知道過期了沒。


    陳明估摸著應該還沒有,不然它的名字可能不是營養液,而是水或者其他的什麽懸濁液之類的。


    然後是這台營養液析出儀的原料,陳明也在飛船操作手冊上看到了。


    任何擁有作物生產養分的東西,都可以充當原材料。


    比如冷藏庫裏那隻蟲子和蟲卵的屍體。


    不過陳明在看到原料的可選範圍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泥土。


    雖然自己手頭上暫時沒有,但是很顯然,在下麵那顆星球上泥土絕對是最不會缺少的東西。


    陳明選擇種植的作物到時候又會從這顆星球上挑選,那麽用星球上泥土提取營養液,再合適不過了。


    兩個固定設備陳明大致有了了解。


    而其他的三個拆卸式設備。


    太陽燈,可以用於給水栽培倉裏種植的作物提供陽光。


    務農機械組件則是安裝在水栽培倉上的一種附屬設備,根據自身內部的程序設定,照料內部的作物,非常省心。


    至於高級植物分析儀。


    它的數據芯片內記錄了絕大部分人類已經發現過的植物,可以幫助陳明分辨之後在星球上找到的各種植物是不是可以食用的。


    就算發現了數據庫記錄了數據以外的新植物,分析儀一樣可以通過對樣本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含有毒性以及對人來說能否食用。


    這東西的功能決定了它是之後陳明能不能活下去的關鍵。


    陳明了解種植艙室的種植流程,那麽之後的規劃就很簡單了,


    降落星球、找到食物、進行分析,得到足量的種子和食物後起飛,離開這裏,迴到人類世界。


    看起來很簡單,不過實際上連第一步都還沒開始,現在隻是規劃。


    在正式開始第一步,降落星球之前,陳明需要先將飛船損壞的降落模塊修好。


    然後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又擺在了陳明麵前。


    飛船上的材料,不夠。


    所以陳明選擇繼續進入了工作艙室。


    這艘名為鐵礦號的飛船可是一艘采礦飛船。


    飛船所在的位置,可是礦物物資極為豐富的小行星環。


    自己怎麽能被材料這個問題憋死。


    在進入工作艙室後,陳明同時也打開了工作艙室的麵板。


    【工作艙室】


    【空間:5*5*5】


    【固定式設備:小行星掃描探測儀(停止運行)、船用熔煉爐(停止運行)】


    【拆卸式設備:2型采礦激光發射器(停止運行)、小行星牽引設備(停止運行)】


    【物件:無】


    麵板上這些設備的功能都在名字上寫著了,陳明不需要過多研究。


    隻需要根據飛船電腦的數據庫裏儲存著的這一整套設備的使用流程開始使用就行。


    掃描、牽引、采礦、熔煉整個流程都可以依靠電腦自行操控。


    隻是在陳明嚐試著啟動小行星掃描探測儀的時候發現了個問題。


    采礦空間站附近的小行星數量很少。


    要麽是很多年前在空間站建設的時候被清理幹淨了,要麽在空間站開放的時候被挖完了。


    想要找到含有大量維修降落模塊所需的材料的小行星,那麽陳明必須要離開空間站,去更遠的地方。


    但陳明不想失去空間站的坐標位置。


    所以他必須得在飛船等下麵那顆星球在軌道上自轉一天,確認行星的自轉和公轉軌跡,鎖定和自己相近的空間站的相對位置後再離開。


    下麵那顆星球的自轉周期陳明記得好像和地球類似。


    一天的時間,他等得起。


    而且也不是說飛船這段時間在采礦空間站附近什麽都幹不了。


    空間站附近不是沒有小行星了,隻是數量比較少而且分布的比較散罷了。


    自己沒有使用采礦設備經驗,完全可以趁現在借著熟悉設備的機會。


    嚐試在附近采集一些價值沒那麽高的小行星中的礦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海:從廢棄采礦空間站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一隻中陸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一隻中陸仁並收藏星海:從廢棄采礦空間站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