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雨季總是令人琢磨不透,一般而言,馬來西亞的雨季在每年11月以後,持續大約三個月,但東海岸12月就會很大雨而淹水,而南部一般是在10月-次年3月,北部是4-10月左右。
看著如期而至的大雨,劉晟也熄了搞入城儀式的心思。本來是想借這個契機,搞個入城儀式好給周邊勢力和本地宗族來個下馬威,奈何老天爺不給機會。
入駐市政廳後,經過清點本次戰役繳獲了殖民軍完好1867型步槍,共計800支,剩下的不是報廢就是缺胳膊少腿的,東拚西湊應該還能修複一些隻能當備件。看產地居然是戴英的伯明翰工廠生產的,一看就是戴英的恩菲爾德-斯奈德的仿行。
這是一款後裝槍,是河蘭斯奈德發明的17.5x29mm口徑金屬定裝彈,主要被稱為sp-07型。主要是為了利於前型的改造,不過也因此需要78粒的黑火藥裝藥、重達26g的彈頭,以及更大一圈的金屬彈殼,帶來的耗材成本巨大事小,但獲取的基本大多是超出作戰功能的能力,稱不上是好的設計。
當時戴英為了實現大陸均衡政策,讓河蘭輕易的從戴英處獲得了技術支持,在後裝結構上采用了“恩菲爾德-斯奈德”的趨同設計,因而此槍也同被命名為——「斯奈德步槍」。這些武器總計生產了支左右,在代夫特軍工生產了支,馬斯特裏赫特軍工代工生產了支,英國伯明翰軍工代工生產了支,比利時列日軍工代工生產了2000支。
此時歐陸主流槍械已經升級到自動武器時代了,如1883年馬克沁重機槍被發明,1861年的加特林機槍。m1893毛瑟栓動步槍等都是這個時代的典型代表。
不過對於此時的歐陸來說,河蘭殖民政府手中這款槍行已經落後,隻能在東南亞欺負一下沒有工業能力的國家和土著。不過正好用來武裝新附軍,在沒有建立起新的工業基地前,劉晟很長時間可能就得靠繳獲來應付當前戰爭烈度。
“指揮官經過統計,我們城裏發現約20萬河蘭盾的稅金,和大量糧食儲備以及其他物資,這些應該是還沒有來得及啟運征收的戰爭物資。”
“我就說嘛,這麽偏僻的地方居然有河蘭殖民軍,按這些大爺脾氣不是待在雅加達或首府的享福,感情是帶著狗腿子來征稅了。”劉晟不由感慨道。真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還是搶來的快。
“物資盡快登記入庫,副官由你來組織好城防工作…”
“將軍大人!”話還沒說完,就聽見門外林祖民老遠興奮的喊到。
…
“怎麽迴事,有什麽事嗎?”
“將軍大人,好消息啊,您看我給你帶來了誰?”隻見林祖民後麵還跟著一群老老少少的,應該是本地鄉紳。
秦漢以後,就自古皇權不下鄉,對於蘭芳來說更是如此。說是一個國家,但組織結構更像是一個合股公司,代表當地本土勢力的不是大地主就是大商人。
“鄙人黃宗慶添為上侯商會會長,聽聞將軍帶領複國軍光複上侯。特為將軍賀!”
“為將軍賀!”眾人齊聲。
“哪裏哪裏,各位請坐,來人上茶!”劉晟反應過來後趕緊招唿眾人。
“各位鄉賢賢達,本人劉晟,字:振華,現為光複軍統製。麵對河蘭人的壓迫,以及坤甸蘇丹狗腿的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如再無人站出來,我蘭芳將國將不國,有傾覆之危矣!故鄙人散盡家財,盡起族中同道向洋人購買了最先進的武器,建立了複國軍來反抗河蘭統製。”
“劉將軍豪氣,舍小家為大家…”麵對各種恭維,劉晟表麵心花怒放,內心毫無波瀾,為了符合時代劉晟絞盡腦汁臨時編了一些理由,就是為了誤導他們。讓他們相信劉晟是有境外勢力支持的,不然手中的武器是哪來的。要知道現在先蘭芳除了一些老式的火槍,剩下的就是一些冷兵器。而且數量還不足,盡管不缺反抗血性和勇氣,在對上殖民軍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畢竟武器存在代差,訓練也是不足的。
黃會長不急不忙的說到:“經過紅毛夷及蘇丹大兵的盤剝,近段時間大家損失慘重,大家苦紅毛夷久矣,之前不過是缺少帶頭人,現在統製挺身而出正是人心所向。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說著就遞出了名刺。
同時試探的說道:“不知統製準備在此地停留多久,要收多少稅?”
奸商,我剛打下的城就準備趕我走,拿點零頭打發叫花子呢。劉晟在心裏有些不滿。
“一百四十多年前紅毛夷在巴達維亞製造“紅溪慘案”,而馬六甲滿足不了紅毛夷的胃口。現在又將魔手伸向我們,趁甲太出殯之際竟突襲我們。是亡我之心不死。
為了防止紅毛夷及其仆從軍的反撲,再次製造慘案,現在我需各位賢達的支持。本次攻占上侯,是希望以此為跳板,向東可以威脅坤甸,向西可進攻昔加羅和新董。為了後方的安全,我們得盡快擴充實力,將昔加羅和新董納入統治範圍,防止紅毛夷後麵偷襲我們。希望各位讓子弟踴躍參軍,這不是為我而戰,而是為了保衛我們的親人,保衛我們的家園和我們的土地…”
或許是曆史的巴城慘案,鉤起久遠的記憶,亦或言語的觸動。看著周圍適時出現的警衛隊,在劉晟軟硬兼施下,很快達成一致意見。本次見麵是成功的會麵,雙方交換了意見初步達成了合作。
同時為了防止城中親敵分子破壞,劉晟開始有計劃的清理之前反抗組織和打擊民聲不好的幫派,準備刷一波好感,建立複國軍的威信。
為了提振合作者的信心,劉晟決定在天氣好轉後邀請大家觀禮閱兵;證明自己是有能力保護好大家的,也有能力趕跑侵略者。
看著如期而至的大雨,劉晟也熄了搞入城儀式的心思。本來是想借這個契機,搞個入城儀式好給周邊勢力和本地宗族來個下馬威,奈何老天爺不給機會。
入駐市政廳後,經過清點本次戰役繳獲了殖民軍完好1867型步槍,共計800支,剩下的不是報廢就是缺胳膊少腿的,東拚西湊應該還能修複一些隻能當備件。看產地居然是戴英的伯明翰工廠生產的,一看就是戴英的恩菲爾德-斯奈德的仿行。
這是一款後裝槍,是河蘭斯奈德發明的17.5x29mm口徑金屬定裝彈,主要被稱為sp-07型。主要是為了利於前型的改造,不過也因此需要78粒的黑火藥裝藥、重達26g的彈頭,以及更大一圈的金屬彈殼,帶來的耗材成本巨大事小,但獲取的基本大多是超出作戰功能的能力,稱不上是好的設計。
當時戴英為了實現大陸均衡政策,讓河蘭輕易的從戴英處獲得了技術支持,在後裝結構上采用了“恩菲爾德-斯奈德”的趨同設計,因而此槍也同被命名為——「斯奈德步槍」。這些武器總計生產了支左右,在代夫特軍工生產了支,馬斯特裏赫特軍工代工生產了支,英國伯明翰軍工代工生產了支,比利時列日軍工代工生產了2000支。
此時歐陸主流槍械已經升級到自動武器時代了,如1883年馬克沁重機槍被發明,1861年的加特林機槍。m1893毛瑟栓動步槍等都是這個時代的典型代表。
不過對於此時的歐陸來說,河蘭殖民政府手中這款槍行已經落後,隻能在東南亞欺負一下沒有工業能力的國家和土著。不過正好用來武裝新附軍,在沒有建立起新的工業基地前,劉晟很長時間可能就得靠繳獲來應付當前戰爭烈度。
“指揮官經過統計,我們城裏發現約20萬河蘭盾的稅金,和大量糧食儲備以及其他物資,這些應該是還沒有來得及啟運征收的戰爭物資。”
“我就說嘛,這麽偏僻的地方居然有河蘭殖民軍,按這些大爺脾氣不是待在雅加達或首府的享福,感情是帶著狗腿子來征稅了。”劉晟不由感慨道。真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還是搶來的快。
“物資盡快登記入庫,副官由你來組織好城防工作…”
“將軍大人!”話還沒說完,就聽見門外林祖民老遠興奮的喊到。
…
“怎麽迴事,有什麽事嗎?”
“將軍大人,好消息啊,您看我給你帶來了誰?”隻見林祖民後麵還跟著一群老老少少的,應該是本地鄉紳。
秦漢以後,就自古皇權不下鄉,對於蘭芳來說更是如此。說是一個國家,但組織結構更像是一個合股公司,代表當地本土勢力的不是大地主就是大商人。
“鄙人黃宗慶添為上侯商會會長,聽聞將軍帶領複國軍光複上侯。特為將軍賀!”
“為將軍賀!”眾人齊聲。
“哪裏哪裏,各位請坐,來人上茶!”劉晟反應過來後趕緊招唿眾人。
“各位鄉賢賢達,本人劉晟,字:振華,現為光複軍統製。麵對河蘭人的壓迫,以及坤甸蘇丹狗腿的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如再無人站出來,我蘭芳將國將不國,有傾覆之危矣!故鄙人散盡家財,盡起族中同道向洋人購買了最先進的武器,建立了複國軍來反抗河蘭統製。”
“劉將軍豪氣,舍小家為大家…”麵對各種恭維,劉晟表麵心花怒放,內心毫無波瀾,為了符合時代劉晟絞盡腦汁臨時編了一些理由,就是為了誤導他們。讓他們相信劉晟是有境外勢力支持的,不然手中的武器是哪來的。要知道現在先蘭芳除了一些老式的火槍,剩下的就是一些冷兵器。而且數量還不足,盡管不缺反抗血性和勇氣,在對上殖民軍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畢竟武器存在代差,訓練也是不足的。
黃會長不急不忙的說到:“經過紅毛夷及蘇丹大兵的盤剝,近段時間大家損失慘重,大家苦紅毛夷久矣,之前不過是缺少帶頭人,現在統製挺身而出正是人心所向。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說著就遞出了名刺。
同時試探的說道:“不知統製準備在此地停留多久,要收多少稅?”
奸商,我剛打下的城就準備趕我走,拿點零頭打發叫花子呢。劉晟在心裏有些不滿。
“一百四十多年前紅毛夷在巴達維亞製造“紅溪慘案”,而馬六甲滿足不了紅毛夷的胃口。現在又將魔手伸向我們,趁甲太出殯之際竟突襲我們。是亡我之心不死。
為了防止紅毛夷及其仆從軍的反撲,再次製造慘案,現在我需各位賢達的支持。本次攻占上侯,是希望以此為跳板,向東可以威脅坤甸,向西可進攻昔加羅和新董。為了後方的安全,我們得盡快擴充實力,將昔加羅和新董納入統治範圍,防止紅毛夷後麵偷襲我們。希望各位讓子弟踴躍參軍,這不是為我而戰,而是為了保衛我們的親人,保衛我們的家園和我們的土地…”
或許是曆史的巴城慘案,鉤起久遠的記憶,亦或言語的觸動。看著周圍適時出現的警衛隊,在劉晟軟硬兼施下,很快達成一致意見。本次見麵是成功的會麵,雙方交換了意見初步達成了合作。
同時為了防止城中親敵分子破壞,劉晟開始有計劃的清理之前反抗組織和打擊民聲不好的幫派,準備刷一波好感,建立複國軍的威信。
為了提振合作者的信心,劉晟決定在天氣好轉後邀請大家觀禮閱兵;證明自己是有能力保護好大家的,也有能力趕跑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