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太子斷頭
主母重生,每天忙給渣夫全家挖墳 作者:紅妝小呂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說:“你若代替寧王赴死,本宮便叫太子留他一條性命。”
早晨的光線從窗外落進來,一縷金黃落在皇後的臉上,顯得她那麽仁慈。
昭嬪的視線從皇後臉上的那抹金黃掠過,移到了院子裏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
夏季裏,陽光正盛,有一片寬大的梧桐樹葉還沒泛黃,就已經從樹枝上隨風旋轉,飄落下來。
此時的太子,已經到了宮門口。
為了接手蕭鶴淩手中的十萬大軍,他騎在高頭大馬上,並不是乘坐馬車或者轎子。
六皇子派來的親信,他信了五成,因此他也派了探子前去查探,確定六皇子送來的消息是否可信。
他到宮門口的時候,探子恰好趕迴來,跪在他腳邊,說道:“太子殿下,寧王殿下的確被六皇子拿下了。”
太子長長地唿出一口氣,今天過後,蕭鶴淩將成為階下囚,十萬大軍的軍權屬於他,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登基為帝了。
他勒緊韁繩,夾緊馬腹,策馬奔騰而去。
在他身後,十數個侍衛騎馬緊緊跟著,浩浩蕩蕩,在京都城的長街上,形成一道颯爽的風景線。
京都城好似在一瞬間,就鬧起來了。
千家萬戶推開房門,走到街上來。
隻因一個消息,不知被誰傳出來了。
這個消息就是,寧王殿下帶著鄂玉山的人頭,大勝歸來!
鄂玉山自立為王,顯然是不將大啟放在眼裏,現在被打敗了,百姓們自然是歡喜的。
就連各位大臣,也不知從哪兒得到消息,迅速換了衣服,攜家帶口湧到街道上來。
“鄂玉山被打敗了,這是天大的喜事啊,看以後誰還敢犯我國邊境!”
“萬萬沒想到,寧王殿下居然能打敗鄂玉山,奇啊!”
“我以為寧王殿下會帶著十萬將士去送死……咳咳,但是現在太子殿下都親自去迎接了,應該不會有假的!”
寧王殿下驍勇善戰的名聲,一下子傳遍了京都城。
很多很多人出門,擠在長街上,擠在茶館裏,就等著一睹寧王殿下的英姿。
這些消息都是太子走了之後,才彌漫出來的,等於他前腳才走,消息後腳就出來了,而太子對此全然不知。
他帶著隊伍,徑直前往城門口。
他想著,攔截住蕭鶴淩大軍的時候,直接把蕭鶴淩送入大牢,用的自然是蕭鶴淩雖然立軍功,卻給父皇下毒,謀權篡位!
立軍功,就是為謀權篡位做準備的。
因此,隻要他把蕭鶴淩投入大牢,所有人都會認為他這個太子做得好。
一個被投入大牢的王爺,如何還有能力為自己翻案?
沒有的。
今日蕭鶴淩隻有死路一條!
不過他還沒到城門口,前方的軍隊就浩浩蕩蕩而來了,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讓腳下的大地微微顫動。
太子“籲”了聲,勒停了馬,放眼望去,看到大啟的旗幟在最前麵,長風將旗幟吹得徹底展開,擋住了最前頭那匹大馬背上的人。
他想,應該是六弟。
然而,風向轉動,軍隊越來越近,太子看到為首的人忽然越過旗幟,策馬而來。
太子定睛一看,臉色煞白,兩片嘴唇不住抖動著,好一會兒都鎮定不下來。
他的腦子“嗡”的一下就亂了。
隻能眼睜睜看著蕭鶴淩策馬,朝自己狂奔而來。
“完了!我中計了!”太子心裏想著,下意識調轉馬頭,馬兒前蹄高高揚起,嘶鳴一聲,朝皇宮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身後的侍衛,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給驚到了。
身下的馬也都被驚到了,侍衛們忙著安撫自己的馬,蕭鶴淩一身銀色鎧甲,騎著馬從侍衛們的麵前衝過去。
“怎麽迴事!”侍衛們麵麵相覷,誰也不知道到底怎麽迴事。
他們隻知道要迅速跟上去,保護太子殿下的安全。
蕭鶴淩身下的棗紅色汗血寶馬,已經衝到太子殿下跟前,攔住了太子殿下的去路。
太快太突然了,太子避無可避,就這樣和蕭鶴淩對上了。
蕭鶴淩揚起手中的長劍。
晌午的太陽,落在劍刃上,反射出森寒的嗜血光芒。
蕭鶴淩一臉邪肆,大有今日叫這柄長劍見血的架勢。
太子唿吸急促:“我是太子,你敢對我……”
他話音還沒落下,蕭鶴淩手中的長劍,就已經砍斷了他脖子,他的腦袋直接從脖子上掉落下來,帶著血骨碌碌滾到地麵上去。
到死,他的眼睛都是睜開的,那雙眼睛裏還透著震驚、恐懼與不可置信!
似乎在無聲地詢問:怎麽會這樣!
在太子的腦袋被割斷的瞬間,周圍響起此起彼伏的叫聲,但是在那陣叫聲過後,便是徹底的安靜了。
隻聽得見風唿唿吹過的聲音,大啟旗幟迎風獵獵招展。
不遠處,周為騎馬帶著六皇子過來,六皇子此時臉色無比蒼白。
他竟親眼目睹了蕭鶴淩,親手砍下太子腦袋的畫麵……
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這麽可怕的噩夢。
他想過蕭鶴淩頂多就是把太子,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罷了,從來沒有想過,蕭鶴淩會當街把太子的頭顱砍下來。
六皇子艱難地吞咽著口水,呆呆地看著這一幕,如墮冰窖,渾身僵硬。
蕭鶴淩……怎麽,怎麽敢的啊?
他就不怕千夫所指嗎?
六皇子恐懼到說不出話來,但他看向蕭鶴淩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
“六弟,你與太子兄弟情深,因此本王特意留著你,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
六皇子瞳孔劇縮,蕭鶴淩連他也要殺?
“我沒礙著你什麽,你為什麽要殺我?”六皇子腦子嗡嗡叫,嘴巴遵循著本能,把心裏的話都說出口:
“你殘殺兄弟手足,就不怕遭到報應嗎?大啟的官員、百姓,還有父皇,都不會放過……”
六皇子還沒說完,腦袋就被砍下來了。
和太子一樣,他的頭顱也骨碌碌地滾到地上,鮮血灑得滿地都是。
他的雙眼也是睜開的。
隻是眼神和太子不大一樣。
他的眼神是驚恐的,也是茫然的。
他和太子的身子,都從馬背上滾到地上去,立即有將士過來給他們收屍。
不過他們兩人的頭顱,都被懸掛在蕭鶴淩的汗血寶馬鬃毛上。
兩個頭顱都睜著眼睛,還有鮮血往路麵上滴落,街道兩邊是徹底的安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小孩子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還想看熱鬧,被父母捂住眼睛和嘴巴,不許看也不許發出聲音。
好像一旦發出聲音,就會招來橫禍。
不遠處的馬車裏,衛知韞身穿綠色的錦緞華服,掀開車簾子,看著太子和六皇子全部被砍斷腦袋,她心頭的那股鬱結之氣,才算是舒了。
這一切,都在她的算計之內。
自從蕭鶴淩對六皇子說,叫他把太子殿下的人騙到城門口來,她就猜到今天會這樣。
那時候她看到蕭鶴淩眼裏,有瘋狂上湧的殺氣。
隻不過蕭鶴淩轉身麵對她時,滿臉的柔情,將殺氣藏在心底,不叫她發現任何。
但她看到了蕭鶴淩麵對六皇子的樣子啊,他眼裏的殺氣根本藏不住。
在太子和六皇子帶著皇帝,來抄檢她衛府的那天起,她就想要殺死這兩個人了。
敢對她衛府滿門,有這樣的想法,太子和六皇子簡直是在找死。
後來,這兩人敢利用皇帝生病,來虐待昭貴妃,之後又把她捆綁著去“迎接”蕭鶴淩,簡直是在蕭鶴淩這裏找死。
所以他們的死,衛知韞是完全可以預判的。
察覺到蕭鶴淩的目光看過來,衛知韞原本想要放下車簾子的。
但是最後一刻,她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她要告訴蕭鶴淩,她看到了他殺死太子和六殿下的全過程,她沒有被嚇到,反而覺得心頭暢快,還覺得他做得好!
卻說,蕭鶴淩對上她的視線,看到她白玉麵龐上,沒有驚嚇,有的竟是對他的讚賞,蕭鶴淩怔了怔。
好像不知不覺間,她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蕭鶴淩調轉馬頭,馬脖子的左邊掛著太子和六殿下的頭顱,右邊掛著鄂玉山快要風幹的頭顱,就這樣招搖過市。
他所到之處,街道兩邊的百姓,都不自覺地往後退去,深怕惹惱了他。
蕭鶴淩所過之處,皆是一片寂靜。
隻有馬蹄上,在路麵上不斷響起的“噠噠”聲,是那麽的有節奏感。
那些跑來看“寧王殿下打敗鄂玉山凱旋”畫麵的大臣們,全都震驚了,沉默了。
這件事以最快的速度,沉默地傳出去,就好像海水悄然淹沒了溪流一般。
而在皇宮深處,皇後還不知外界所發生事情。
她叫人拿來鴆酒,以及三尺白綾,擺到昭嬪麵前。
“鴆酒嘛,死得痛快些;白綾嘛,死得難看些。昭嬪妹妹快些選擇吧。”皇後慢條斯理地說道,今天的天氣真是好啊。
瑜貴人也在此處,她一直是皇後的人,否則昔日她也不敢和昭嬪這個寵妃嗆聲,隻因身後有皇後撐腰。
“昭嬪啊,快點吧,不然皇後娘娘不高興,可就叫寧王殿下和你去一起下地獄了呢。”
瑜貴人說著,咯吱咯吱地笑起來,笑得花枝亂顫。
早晨的光線從窗外落進來,一縷金黃落在皇後的臉上,顯得她那麽仁慈。
昭嬪的視線從皇後臉上的那抹金黃掠過,移到了院子裏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
夏季裏,陽光正盛,有一片寬大的梧桐樹葉還沒泛黃,就已經從樹枝上隨風旋轉,飄落下來。
此時的太子,已經到了宮門口。
為了接手蕭鶴淩手中的十萬大軍,他騎在高頭大馬上,並不是乘坐馬車或者轎子。
六皇子派來的親信,他信了五成,因此他也派了探子前去查探,確定六皇子送來的消息是否可信。
他到宮門口的時候,探子恰好趕迴來,跪在他腳邊,說道:“太子殿下,寧王殿下的確被六皇子拿下了。”
太子長長地唿出一口氣,今天過後,蕭鶴淩將成為階下囚,十萬大軍的軍權屬於他,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登基為帝了。
他勒緊韁繩,夾緊馬腹,策馬奔騰而去。
在他身後,十數個侍衛騎馬緊緊跟著,浩浩蕩蕩,在京都城的長街上,形成一道颯爽的風景線。
京都城好似在一瞬間,就鬧起來了。
千家萬戶推開房門,走到街上來。
隻因一個消息,不知被誰傳出來了。
這個消息就是,寧王殿下帶著鄂玉山的人頭,大勝歸來!
鄂玉山自立為王,顯然是不將大啟放在眼裏,現在被打敗了,百姓們自然是歡喜的。
就連各位大臣,也不知從哪兒得到消息,迅速換了衣服,攜家帶口湧到街道上來。
“鄂玉山被打敗了,這是天大的喜事啊,看以後誰還敢犯我國邊境!”
“萬萬沒想到,寧王殿下居然能打敗鄂玉山,奇啊!”
“我以為寧王殿下會帶著十萬將士去送死……咳咳,但是現在太子殿下都親自去迎接了,應該不會有假的!”
寧王殿下驍勇善戰的名聲,一下子傳遍了京都城。
很多很多人出門,擠在長街上,擠在茶館裏,就等著一睹寧王殿下的英姿。
這些消息都是太子走了之後,才彌漫出來的,等於他前腳才走,消息後腳就出來了,而太子對此全然不知。
他帶著隊伍,徑直前往城門口。
他想著,攔截住蕭鶴淩大軍的時候,直接把蕭鶴淩送入大牢,用的自然是蕭鶴淩雖然立軍功,卻給父皇下毒,謀權篡位!
立軍功,就是為謀權篡位做準備的。
因此,隻要他把蕭鶴淩投入大牢,所有人都會認為他這個太子做得好。
一個被投入大牢的王爺,如何還有能力為自己翻案?
沒有的。
今日蕭鶴淩隻有死路一條!
不過他還沒到城門口,前方的軍隊就浩浩蕩蕩而來了,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讓腳下的大地微微顫動。
太子“籲”了聲,勒停了馬,放眼望去,看到大啟的旗幟在最前麵,長風將旗幟吹得徹底展開,擋住了最前頭那匹大馬背上的人。
他想,應該是六弟。
然而,風向轉動,軍隊越來越近,太子看到為首的人忽然越過旗幟,策馬而來。
太子定睛一看,臉色煞白,兩片嘴唇不住抖動著,好一會兒都鎮定不下來。
他的腦子“嗡”的一下就亂了。
隻能眼睜睜看著蕭鶴淩策馬,朝自己狂奔而來。
“完了!我中計了!”太子心裏想著,下意識調轉馬頭,馬兒前蹄高高揚起,嘶鳴一聲,朝皇宮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身後的侍衛,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給驚到了。
身下的馬也都被驚到了,侍衛們忙著安撫自己的馬,蕭鶴淩一身銀色鎧甲,騎著馬從侍衛們的麵前衝過去。
“怎麽迴事!”侍衛們麵麵相覷,誰也不知道到底怎麽迴事。
他們隻知道要迅速跟上去,保護太子殿下的安全。
蕭鶴淩身下的棗紅色汗血寶馬,已經衝到太子殿下跟前,攔住了太子殿下的去路。
太快太突然了,太子避無可避,就這樣和蕭鶴淩對上了。
蕭鶴淩揚起手中的長劍。
晌午的太陽,落在劍刃上,反射出森寒的嗜血光芒。
蕭鶴淩一臉邪肆,大有今日叫這柄長劍見血的架勢。
太子唿吸急促:“我是太子,你敢對我……”
他話音還沒落下,蕭鶴淩手中的長劍,就已經砍斷了他脖子,他的腦袋直接從脖子上掉落下來,帶著血骨碌碌滾到地麵上去。
到死,他的眼睛都是睜開的,那雙眼睛裏還透著震驚、恐懼與不可置信!
似乎在無聲地詢問:怎麽會這樣!
在太子的腦袋被割斷的瞬間,周圍響起此起彼伏的叫聲,但是在那陣叫聲過後,便是徹底的安靜了。
隻聽得見風唿唿吹過的聲音,大啟旗幟迎風獵獵招展。
不遠處,周為騎馬帶著六皇子過來,六皇子此時臉色無比蒼白。
他竟親眼目睹了蕭鶴淩,親手砍下太子腦袋的畫麵……
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這麽可怕的噩夢。
他想過蕭鶴淩頂多就是把太子,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罷了,從來沒有想過,蕭鶴淩會當街把太子的頭顱砍下來。
六皇子艱難地吞咽著口水,呆呆地看著這一幕,如墮冰窖,渾身僵硬。
蕭鶴淩……怎麽,怎麽敢的啊?
他就不怕千夫所指嗎?
六皇子恐懼到說不出話來,但他看向蕭鶴淩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
“六弟,你與太子兄弟情深,因此本王特意留著你,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
六皇子瞳孔劇縮,蕭鶴淩連他也要殺?
“我沒礙著你什麽,你為什麽要殺我?”六皇子腦子嗡嗡叫,嘴巴遵循著本能,把心裏的話都說出口:
“你殘殺兄弟手足,就不怕遭到報應嗎?大啟的官員、百姓,還有父皇,都不會放過……”
六皇子還沒說完,腦袋就被砍下來了。
和太子一樣,他的頭顱也骨碌碌地滾到地上,鮮血灑得滿地都是。
他的雙眼也是睜開的。
隻是眼神和太子不大一樣。
他的眼神是驚恐的,也是茫然的。
他和太子的身子,都從馬背上滾到地上去,立即有將士過來給他們收屍。
不過他們兩人的頭顱,都被懸掛在蕭鶴淩的汗血寶馬鬃毛上。
兩個頭顱都睜著眼睛,還有鮮血往路麵上滴落,街道兩邊是徹底的安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小孩子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還想看熱鬧,被父母捂住眼睛和嘴巴,不許看也不許發出聲音。
好像一旦發出聲音,就會招來橫禍。
不遠處的馬車裏,衛知韞身穿綠色的錦緞華服,掀開車簾子,看著太子和六皇子全部被砍斷腦袋,她心頭的那股鬱結之氣,才算是舒了。
這一切,都在她的算計之內。
自從蕭鶴淩對六皇子說,叫他把太子殿下的人騙到城門口來,她就猜到今天會這樣。
那時候她看到蕭鶴淩眼裏,有瘋狂上湧的殺氣。
隻不過蕭鶴淩轉身麵對她時,滿臉的柔情,將殺氣藏在心底,不叫她發現任何。
但她看到了蕭鶴淩麵對六皇子的樣子啊,他眼裏的殺氣根本藏不住。
在太子和六皇子帶著皇帝,來抄檢她衛府的那天起,她就想要殺死這兩個人了。
敢對她衛府滿門,有這樣的想法,太子和六皇子簡直是在找死。
後來,這兩人敢利用皇帝生病,來虐待昭貴妃,之後又把她捆綁著去“迎接”蕭鶴淩,簡直是在蕭鶴淩這裏找死。
所以他們的死,衛知韞是完全可以預判的。
察覺到蕭鶴淩的目光看過來,衛知韞原本想要放下車簾子的。
但是最後一刻,她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她要告訴蕭鶴淩,她看到了他殺死太子和六殿下的全過程,她沒有被嚇到,反而覺得心頭暢快,還覺得他做得好!
卻說,蕭鶴淩對上她的視線,看到她白玉麵龐上,沒有驚嚇,有的竟是對他的讚賞,蕭鶴淩怔了怔。
好像不知不覺間,她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蕭鶴淩調轉馬頭,馬脖子的左邊掛著太子和六殿下的頭顱,右邊掛著鄂玉山快要風幹的頭顱,就這樣招搖過市。
他所到之處,街道兩邊的百姓,都不自覺地往後退去,深怕惹惱了他。
蕭鶴淩所過之處,皆是一片寂靜。
隻有馬蹄上,在路麵上不斷響起的“噠噠”聲,是那麽的有節奏感。
那些跑來看“寧王殿下打敗鄂玉山凱旋”畫麵的大臣們,全都震驚了,沉默了。
這件事以最快的速度,沉默地傳出去,就好像海水悄然淹沒了溪流一般。
而在皇宮深處,皇後還不知外界所發生事情。
她叫人拿來鴆酒,以及三尺白綾,擺到昭嬪麵前。
“鴆酒嘛,死得痛快些;白綾嘛,死得難看些。昭嬪妹妹快些選擇吧。”皇後慢條斯理地說道,今天的天氣真是好啊。
瑜貴人也在此處,她一直是皇後的人,否則昔日她也不敢和昭嬪這個寵妃嗆聲,隻因身後有皇後撐腰。
“昭嬪啊,快點吧,不然皇後娘娘不高興,可就叫寧王殿下和你去一起下地獄了呢。”
瑜貴人說著,咯吱咯吱地笑起來,笑得花枝亂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