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拿著碗盛飯自己坐那吃了起來,吃完了飯收拾碗筷去洗碗了,相舉、相慶跟著先生學醫,吃完了飯就上先生的藥鋪去了,相正、相北和相中都上學去了。
牛世貴兩口一直在劉家院外坐著沒迴去,看門開了孩子們出門走了,便站起身來進到院子裏,富城看牛世貴又進來了便問:“你們還來幹啥?”牛世貴馬上低聲下氣的說:“行行好給點飯吃吧,我們沒吃飯餓的不行了。”
富城說:“讓你吃飽了再來胡鬧?我這又不是救濟所。”牛世貴說:“劉大哥咱商量一下,我們是沒養孩子,可是也給了她一條命呀,不看僧麵看佛麵,你就看在我們給了她一條命的份上,就給我們幾個錢兒,也算你們救濟我們了,你就行行好吧。”
富城把牛家兩口讓進屋裏道:“進屋吧,商量商量,不過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不許再找後賬。”牛世貴兩人進到屋裏時,桌上的殘羹剩飯還沒收拾。甜甜正準備收拾,牛世貴也不管別人讓沒讓,抓起勺子舀了一勺盆裏的飯就往嘴裏塞。牛氏看看牛世貴都拿著勺子沒命的吃,也拿起一個勺子,舀了一勺飯往嘴裏塞著。
富城和信兒看到這種情景很是尷尬,富城迴頭對信兒說:“你再炒倆菜來。”信兒很快端了兩盤菜進來放在桌上,牛世貴把盆裏的飯倒在菜盤裏連攪都沒攪,唿啦唿啦的往嘴裏扒著。牛氏也跟著牛世貴學著如法炮製,很快盆裏的半盆米飯吃了個精光。牛世貴抹著嘴意猶未盡,還看著別的盤子,看有個盤子還有半盤菜,端過盤子又唿嚕唿嚕的摟進了嘴裏。富城看他們吃完了,便讓甜甜和信兒把碗盤收拾了。
桌上的碗筷收拾完後,信兒又倒了幾杯水,放在了富城和牛家兩口麵前,富城說:“你說要給了甜甜一條命錢,你打算要多少?”牛世貴說:“我多了不要,二百塊大洋。”
富城笑道:“你難道不知道嗎?你把孩子扔到山上,老虎、熊、狼要是吃了你能得著啥?不是我救了甜甜,你們不但不感謝,還來恩將仇報,這說明你們根本沒有誠意,那你們就去警察局告我吧,我接著。”
牛世貴馬上慫了道:“別呀,那一百五十塊,行了吧?”富城本想一百五十塊也不給,但又一想他們家日子過得挺窮的,那麽多孩子,自己也不缺那一百五十塊,權當救濟做好事了。便說道:“一百五就一百五吧。”富城對信兒說:“拿一百五十塊來。”信兒到裏屋拿了一百五十塊大洋出來,放到桌上。
富城讓牛世貴寫個收條契約,富城對信兒說:“你去把常在叔請來。甜甜,你去把保長請來。”甜甜:“哎!”了一聲跑出家門。
常在叔是劉家最好的鄰居,保長雖然曾經得罪過富城家,可他是一村之頭,是主事兒人。一會兒功夫,保長和常在叔都來了,信兒趕緊搬凳子,並給兩人倒水。富城把牛世貴寫好的收條契約拿給保長和常在叔看,隻見上麵寫著:“茲有小牛山村民牛世貴,十五年前扔掉一個女兒,名甜甜,被劉富城當時撿走,現牛世貴認女要迴,劉家不給,願賠給大洋一百五十塊,以後再不找後賬。”
常在叔說:“你沒說劉家養了十五年,你想認就認啦,孩子答應嗎?把這幾句加上。”牛世貴又按照常在叔的要求重新寫了一個收條契約,都蓋了手印,保長和常在叔作為證人在上麵簽了名,還蓋了手印。牛世貴拿著一百五十塊大洋,樂的屁滋屁滋的,高興的走了。
甜甜的親事已經被劉家提上了日程,媒人前麵給說了幾個劉家都不滿意,這次王媒婆來到劉家說:“劉嫂子呀,我這次跟你說的是鎮上的,家裏是開飯館的,人家的飯館開的可大了,家裏就一個兒子,是個獨苗,你家甜甜嫁過去就能掌家。”
信兒問:“那家人品咋樣?孩子的性格咋樣?”王媒婆說:“家裏人品好得很,人品不好能開那麽大的飯館嗎?男孩的性格也很好,有禮貌。”
信兒說:“那就叫倆孩子相看相看吧,王嫂,你看哪天合適。”信兒從裏屋拿了兩塊大洋遞到王媒婆手上說:“王嫂,這是給您喝茶的,等事成之後再好好謝您。”
王媒婆接過兩塊大洋,趕緊放進袖筒裏道:“劉嫂你就等好信兒吧。”說完告辭走了。後來,富城找人打聽王媒婆介紹的人家,這家主人姓向,名叫向中庭,老兩口一輩子沒孩子,到中年要了一個孩子,取名叫向德利。向中庭生意做得很大,開了一個很大的酒樓在省城,還有很多地和鋪麵都請人打理。
本來向家說媒的人也有很多,向中庭不喜歡大城市那些闊家小姐,不會幹活,隻會享受,因為他的家業是他一點點打拚出來的。他想讓兒子將來繼承家業要像自己一樣能幹,給他找個能持家會管理,能吃苦的女人。見甜甜各方麵的條件都符合自己的標準,又長的漂亮,便同意了這門親事。富城見這也是正經的生意人,便也同意了。
翌日,王媒婆領著一個年輕人來到了劉家,當那年輕人進到院子裏時,信兒正在院子裏晾衣服,看王媒婆領著人來,便知道是給甜甜介紹的對象,信兒喊道:“甜甜!”甜甜“哎!”了一聲,信兒說:“來客人了,給客人倒水。”
甜甜到門口微笑的把客人讓到屋裏道:“王嬸來了,請屋裏坐吧。”便把茶壺放進茶葉,拿起暖水瓶將裏麵的開水倒進茶壺,給王媒婆和向德利各倒了一杯茶水,把水杯放到兩人麵前,便要往外走。
信兒進來拉著甜甜走進屋裏說道:“這是我家大女兒,今年十五了,我的大女兒可聰明了,她上了幾年學認識不少字,一遍就記住了,她不但識字,還會算賬,打算盤,都是跟她爹學的。”那個年輕人聽著信兒說的很是驚奇的睜大眼睛看著甜甜,臉上露著欣賞的表情,甜甜羞怯的站在門口低著頭不敢看人。
信兒說:“甜甜這是—?”就看著王媒婆說:“哦,這是省城向記酒樓的少東家。”那青年馬上站起身來彎腰道:“向德利。”信兒說:“我家大閨女叫劉相甜,我們都叫她甜甜。這孩子不愛說話。”向德利笑道:“正常,正常。”
甜甜悄悄坐在炕沿上一張臉紅的像紅布。相看完了,王媒婆拉了一下向德利的袖子說:“劉嫂,今兒就到這,我們迴去了,改天再來。”說完站起身來向外走去,向德利走到門口還迴頭看了一眼甜甜,腳下被門檻絆住差點摔倒,甜甜“撲哧!”一聲笑了。
牛世貴兩口一直在劉家院外坐著沒迴去,看門開了孩子們出門走了,便站起身來進到院子裏,富城看牛世貴又進來了便問:“你們還來幹啥?”牛世貴馬上低聲下氣的說:“行行好給點飯吃吧,我們沒吃飯餓的不行了。”
富城說:“讓你吃飽了再來胡鬧?我這又不是救濟所。”牛世貴說:“劉大哥咱商量一下,我們是沒養孩子,可是也給了她一條命呀,不看僧麵看佛麵,你就看在我們給了她一條命的份上,就給我們幾個錢兒,也算你們救濟我們了,你就行行好吧。”
富城把牛家兩口讓進屋裏道:“進屋吧,商量商量,不過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不許再找後賬。”牛世貴兩人進到屋裏時,桌上的殘羹剩飯還沒收拾。甜甜正準備收拾,牛世貴也不管別人讓沒讓,抓起勺子舀了一勺盆裏的飯就往嘴裏塞。牛氏看看牛世貴都拿著勺子沒命的吃,也拿起一個勺子,舀了一勺飯往嘴裏塞著。
富城和信兒看到這種情景很是尷尬,富城迴頭對信兒說:“你再炒倆菜來。”信兒很快端了兩盤菜進來放在桌上,牛世貴把盆裏的飯倒在菜盤裏連攪都沒攪,唿啦唿啦的往嘴裏扒著。牛氏也跟著牛世貴學著如法炮製,很快盆裏的半盆米飯吃了個精光。牛世貴抹著嘴意猶未盡,還看著別的盤子,看有個盤子還有半盤菜,端過盤子又唿嚕唿嚕的摟進了嘴裏。富城看他們吃完了,便讓甜甜和信兒把碗盤收拾了。
桌上的碗筷收拾完後,信兒又倒了幾杯水,放在了富城和牛家兩口麵前,富城說:“你說要給了甜甜一條命錢,你打算要多少?”牛世貴說:“我多了不要,二百塊大洋。”
富城笑道:“你難道不知道嗎?你把孩子扔到山上,老虎、熊、狼要是吃了你能得著啥?不是我救了甜甜,你們不但不感謝,還來恩將仇報,這說明你們根本沒有誠意,那你們就去警察局告我吧,我接著。”
牛世貴馬上慫了道:“別呀,那一百五十塊,行了吧?”富城本想一百五十塊也不給,但又一想他們家日子過得挺窮的,那麽多孩子,自己也不缺那一百五十塊,權當救濟做好事了。便說道:“一百五就一百五吧。”富城對信兒說:“拿一百五十塊來。”信兒到裏屋拿了一百五十塊大洋出來,放到桌上。
富城讓牛世貴寫個收條契約,富城對信兒說:“你去把常在叔請來。甜甜,你去把保長請來。”甜甜:“哎!”了一聲跑出家門。
常在叔是劉家最好的鄰居,保長雖然曾經得罪過富城家,可他是一村之頭,是主事兒人。一會兒功夫,保長和常在叔都來了,信兒趕緊搬凳子,並給兩人倒水。富城把牛世貴寫好的收條契約拿給保長和常在叔看,隻見上麵寫著:“茲有小牛山村民牛世貴,十五年前扔掉一個女兒,名甜甜,被劉富城當時撿走,現牛世貴認女要迴,劉家不給,願賠給大洋一百五十塊,以後再不找後賬。”
常在叔說:“你沒說劉家養了十五年,你想認就認啦,孩子答應嗎?把這幾句加上。”牛世貴又按照常在叔的要求重新寫了一個收條契約,都蓋了手印,保長和常在叔作為證人在上麵簽了名,還蓋了手印。牛世貴拿著一百五十塊大洋,樂的屁滋屁滋的,高興的走了。
甜甜的親事已經被劉家提上了日程,媒人前麵給說了幾個劉家都不滿意,這次王媒婆來到劉家說:“劉嫂子呀,我這次跟你說的是鎮上的,家裏是開飯館的,人家的飯館開的可大了,家裏就一個兒子,是個獨苗,你家甜甜嫁過去就能掌家。”
信兒問:“那家人品咋樣?孩子的性格咋樣?”王媒婆說:“家裏人品好得很,人品不好能開那麽大的飯館嗎?男孩的性格也很好,有禮貌。”
信兒說:“那就叫倆孩子相看相看吧,王嫂,你看哪天合適。”信兒從裏屋拿了兩塊大洋遞到王媒婆手上說:“王嫂,這是給您喝茶的,等事成之後再好好謝您。”
王媒婆接過兩塊大洋,趕緊放進袖筒裏道:“劉嫂你就等好信兒吧。”說完告辭走了。後來,富城找人打聽王媒婆介紹的人家,這家主人姓向,名叫向中庭,老兩口一輩子沒孩子,到中年要了一個孩子,取名叫向德利。向中庭生意做得很大,開了一個很大的酒樓在省城,還有很多地和鋪麵都請人打理。
本來向家說媒的人也有很多,向中庭不喜歡大城市那些闊家小姐,不會幹活,隻會享受,因為他的家業是他一點點打拚出來的。他想讓兒子將來繼承家業要像自己一樣能幹,給他找個能持家會管理,能吃苦的女人。見甜甜各方麵的條件都符合自己的標準,又長的漂亮,便同意了這門親事。富城見這也是正經的生意人,便也同意了。
翌日,王媒婆領著一個年輕人來到了劉家,當那年輕人進到院子裏時,信兒正在院子裏晾衣服,看王媒婆領著人來,便知道是給甜甜介紹的對象,信兒喊道:“甜甜!”甜甜“哎!”了一聲,信兒說:“來客人了,給客人倒水。”
甜甜到門口微笑的把客人讓到屋裏道:“王嬸來了,請屋裏坐吧。”便把茶壺放進茶葉,拿起暖水瓶將裏麵的開水倒進茶壺,給王媒婆和向德利各倒了一杯茶水,把水杯放到兩人麵前,便要往外走。
信兒進來拉著甜甜走進屋裏說道:“這是我家大女兒,今年十五了,我的大女兒可聰明了,她上了幾年學認識不少字,一遍就記住了,她不但識字,還會算賬,打算盤,都是跟她爹學的。”那個年輕人聽著信兒說的很是驚奇的睜大眼睛看著甜甜,臉上露著欣賞的表情,甜甜羞怯的站在門口低著頭不敢看人。
信兒說:“甜甜這是—?”就看著王媒婆說:“哦,這是省城向記酒樓的少東家。”那青年馬上站起身來彎腰道:“向德利。”信兒說:“我家大閨女叫劉相甜,我們都叫她甜甜。這孩子不愛說話。”向德利笑道:“正常,正常。”
甜甜悄悄坐在炕沿上一張臉紅的像紅布。相看完了,王媒婆拉了一下向德利的袖子說:“劉嫂,今兒就到這,我們迴去了,改天再來。”說完站起身來向外走去,向德利走到門口還迴頭看了一眼甜甜,腳下被門檻絆住差點摔倒,甜甜“撲哧!”一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