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陸,這是一塊妖族與巫族鬥爭不斷的大陸,誰也不知道這塊大陸到底有多大,隻知道東西南北各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四座大山均有山脈相連,好似把整塊洪荒大陸給包圍了起來一樣,那四座大山以及那些連綿的山脈,對於大陸上的各族來說,仿佛是天邊的所在一樣。


    在洪荒大陸的最中間,是一片遼闊的平原,名叫行雨平原,這名字是為了紀念巫族最偉大的巫王巫行雨而取的,行雨平原雖然遼闊,但對於整個洪荒大陸來說卻並不大,隻是占了洪荒大陸中所有已知地方的麵積的十分之一而已。


    行雨平原中河流眾多,所有的河流最終都匯入了平原最中間的天鏡湖中,這天鏡湖大的如同海一樣,方圓有上千公裏,占行雨平原三分之一的麵積,對於洪荒大陸的各族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海是什麽,因此,盡管天鏡湖有如此之大,他們也隻以湖來命名。


    天鏡湖是一個神奇的湖,不管幹旱也好,還是發大水也好,它均都會調節自己的水位,使行雨平原即不會發生水澇,也不會發生旱災。


    行雨平原由於地處洪荒大陸的中央,因此使得整個平原四季如常,如果沒有妖族的侵襲,那對於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來說,整個平原真可以說成是風調雨順、豐衣足食與安居樂業之地了。


    妖族為什麽要侵襲行雨平原呢?這就要從巫族的來曆說起了,關於巫族的來曆之說,主要有兩個傳說。


    第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傳說以前並沒有巫族,最早的時候,是另一個種族巫妖族的出現,才最終導致了巫族的出現。


    最早的時候,在洪荒大陸上生活著的,隻有一個種族,那就是妖族,而最早的時候,也沒有妖族之說,妖族隻是後來的一個統稱,因為真正的妖族,是由眾多不同種族組成的,比方說山妖族、水妖族、天妖族、地妖族、火妖族等等。


    各種族之下還有細分,比方說山妖族中還包括了孤妖族、虎妖族、貓妖族等等,水妖族中還包括了蛇妖族、晰妖族、魚妖族等等,天妖族中還包括了鷹妖族、鷲妖族、鶴妖族等等,其他各族也同樣如此。


    洪荒大陸上最初的時候,是並沒有妖族的,隻是生活著各種動物,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一些動物開始有了妖力,這妖力可以讓擁有它的動物或唿風喚雨,或騰雲駕霧,或變化形態,或隔空移物,或噴火吐水,總之,這些擁有了妖力的動物,開始有了異能。


    不同的動物在擁有了妖力之後,成為了不同的妖族,最後,洪荒大陸成為了妖族的天下,妖力不僅使妖族擁有了異能,更使得妖族的壽命增加了不少,厲害的妖族甚至可以活上千年,更有甚者,活上萬年的都有,活的越久的妖族,妖力就越強大。


    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大概有個幾萬年吧,在妖族中出現了一批另類,這批另類,不僅擁有妖力,還擁有了另一種能力——巫力。


    巫力同妖力是有所不同的,妖力是一種能量,妖族運用妖力來施展妖術,一旦妖力不足,妖族的妖術就會變弱,而巫力,則是一種精神力,擁有巫力的妖族,不僅僅隻是運用能量這麽簡單,他們甚至還可以控製能量。


    巫力所施展出來的巫術,雖然與妖術類似,但它的施展速度、能量的強度以及控製的靈活度,都要比妖術要來得好,總得來說,巫術要比妖術厲害。


    這一批另類,被妖族稱為巫妖族。


    巫妖族的巫力,在到達一定程度之後,能把他們自己修煉成人形,更有甚者,幾乎還能完全脫去動物的本質與特征。


    巫妖族的巫力在到達一定程度之後,還有一個厲害之處,那就是可以控製靈魂與死屍,更加厲害之處,甚至是可以讓自己永生不死。


    妖族討厭巫妖族可以控製靈魂與死屍的這一能力,因為這一能力,可以讓巫妖族控製奴役妖族,再加上厲害的巫妖族可以永生不死,這一能力就更讓妖族感到厭惡了,到了後來,巫妖族的這一能力甚至讓妖族感到了不安。


    最終,妖族決定消滅巫妖族,一旦妖族中出現新的巫妖族,也一並消滅。


    在妖族的攻擊之下,所有的巫妖族不得不聯合了起來,雙方打的不可開交,一時難分勝負。


    最終,妖族在數量上占得了優勢,再加上連綿的山脈的地利優勢,終於把巫妖族給擊敗了。


    落敗的巫妖族退入行雨平原,妖族在失去地利優勢的情況下,也隻能是把巫妖族給圍了起來,確切的說是把整個行雨平原給圍了起來。


    妖族在占得數量優勢的情況下,也隻能是圍困行雨平原,這足見巫妖族的實力遠比妖族要強的多。


    退守行雨平原的巫妖族,後來放棄了妖力與妖術,專修巫力與巫術,漸漸地就變成了巫族,完全脫去了妖族的本質與特征。


    巫妖族後來之所以專修巫力與巫術,據說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增強實力,以專攻一術來增強實力,二是對妖族的痛恨,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巫妖族都能控製奴役妖族的,也不是所有的巫妖族都想控製奴役妖族的,大多數的巫妖族都是無辜的,因此,大多數的巫妖族都十分痛恨妖族,在這痛恨之下,最終放棄了妖力與妖術。


    盡管現在沒有了巫妖族,但一直有傳言說,在這之後的數萬年中,妖族中已經出現了有巫力的妖族了,也就是說,真正的巫妖族仍然存在,隻不過這些仍然存在的巫妖族,隱藏了自己的巫力與巫術,表麵上看上去仍舊是妖族。


    關於巫族來曆的第二種說法是這樣的:最初的時候,洪荒大陸確實是妖族的天下,而巫族則是侵略者。


    巫族並不是洪荒大陸的種族,從妖族出現到統治洪荒大陸幾萬年之後,巫族從天而降,侵入了洪荒大陸。


    入侵洪荒大陸的巫族數量並不多,因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巫族開始奴役起妖族來,並讓這些被奴役的妖族修煉起了巫力與巫術,從而就出現了巫妖族。


    巫族帶領數量可觀的巫妖族,對妖族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戰爭,起初,妖族並不團結,被巫族所率領的大軍打的節節敗退,直到後來,妖族在團結起來之後,在數量上占得優勢的情況之下,終於消滅了巫妖族,把巫族趕入了行雨平原,並圍困住了行雨平原。


    關於巫族的來曆無論是哪一種傳說,直到在巫族退守行雨平原之後,雙方的戰鬥才開始有了真正的史料記載,不再隻是傳說了。


    巫族退守行雨平原之後,起初雙方的戰鬥還維持在你攻我伐的狀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巫族整體的實力開始變得弱下來了,最終隻能是以防守為主了。


    巫族整體實力的變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繁衍生息上,雖說巫族的生育率要比妖族要高,但並不是每個巫族人一生下來就會有巫力的,天生就有巫力的巫族人隻占了少數,多數是沒有巫力的,這些沒有巫力的巫族人,後來就成為了人族,在洪荒大陸上,真正意義上的人族就此才算被確立起來。


    當然,有些人族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產生巫力,從而使他們重新成為了巫族,但這畢竟也隻是少數,對於增強巫族的實力來說,起到的作用是見效甚微的。


    由於巫族數量的減少,妖族在四大妖王的率領下,多次攻入行雨平原,人族雖然數量遠多於巫族,甚至與攻入的妖族大軍的數量旗鼓相當,但由於沒有巫力,實力微弱,在妖族大軍的攻擊之下,卻是死傷慘重,多次瀕臨滅絕。


    行雨平原當時被稱為洪荒平原,洪荒平原雖然是平原,但並非真的全是一馬平川,平原中也有四座高山,分別位於天鏡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以天鏡湖的湖麵為水平基準,四座高山均在三、四千米之高。


    巫族以四座高山為屏障,勉強擋住了妖族的進攻,雖然擋住了妖族的進攻,但對於巫族與人族來說,也隻能算是苟延殘喘了。


    某一年,四大妖王決定要傾妖族所有軍隊之力,來一舉消滅巫族,正是在這一年,新一代的巫王巫行雨繼位。


    巫行雨是一個天才,他不僅把巫術修煉到了極致,還精通巫族的陣法,創造出了新的陣法。


    偉大的巫王巫行雨,利用陣法,傾盡他所有的巫力,終於擊退了四大妖王與妖族大軍。


    巫行雨的陣法,還在洪荒平原周圍建起了三道石牆,這三道石牆把當時被巫行雨擊敗的妖族擋在了洪荒平原之外。


    為了巫行雨的陣法,無數的巫族人耗盡巫力而死,就連巫行雨本人也是耗盡巫力而死的,從此,洪荒平原改名行雨平原。


    這次擊退妖族,巫族損失慘重,而妖族同樣也損失巨大,盡管之後妖族仍舊不斷的派軍隊進攻行雨平原,但殘存的人族軍隊卻能憑借三道石牆擋住妖族的進攻,可見巫行雨的陣法是何等的厲害。


    之後的幾萬年,巫族的數量與實力在漸漸的恢複,雖然妖族的數量比以往更多了,但由於後來人族的數量超過了來進攻的妖族的數量,再加上以三道石牆為屏障,使得雙方的戰鬥一直保持在了一個平衡的狀態,哪一方都討不了好。


    這幾萬年來,巫族的實力已經不再是從前了,人族的綜合實力已經超越了巫族,因此,行雨平原都是由人族與巫族來共同治理了,而不是像以前最早的時候那樣,由巫族處於統治地位。


    在這幾萬年間,行雨平原出現了無數的人族國家,這些國家主要是為了建立軍隊抵禦妖族的進攻而形成的,而巫族則是協助作戰,並不是戰鬥的主力。


    幾萬年之後,整個行雨平原變成了四個人族國家,分別為東邊的啟國,南邊的林國,西邊的隴國與北邊的淵國,而巫族則是在行雨平原的四座高山之上,建立起了四個主要的教派。


    行雨平原的四座高山,分別位於四個國家境內,位於啟國境內的是東陵山,天祥派就在東陵山上;位於林國境內的是楚山,玄明教就在楚山上;岐山位於隴國境內,天玄宗就在岐山上;淵國境內的是丁山,靈丁派就在丁山上。


    巫曉亮是隴國人,出生在隴國的最西邊,他的家鄉就是邊關,再往西,便是三道石牆了,三道石牆之外連綿的群山,則是妖族的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巫妖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INSECT蟲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INSECT蟲子並收藏巫妖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