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進入實卡坑時,幾乎必定會與本校社團接觸,從而得到一定的指點,少走很多彎路。
筆者入坑實卡時也嚐試過這方麵的努力。但是hfut其時的遊戲王環境,沒有火種,沒有玩家,沒有社團名目,什麽都沒有,筆者在宿舍裏鋪開卡墊,可能就是hfut遊戲王的全部了。
同年6月的一次線上遊戲王高校聯賽,以組隊賽的形式舉辦,要求隊伍成員遞交同一高校的學生證件。筆者當時沒能在本校找到隊友,最終還是向高中同學借了ustc的學生證,才以馬甲的形式如願以償參賽。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hfut的遊戲王社團、圍棋社團等組織,全部都是桌遊社的附庸,如果想向學校借用場地開展活動,隻能以桌遊社的名義遞交申請。
筆者入學之後不久,就加入了本校的圍棋社團,代表學校參與了兩次線下圍棋比賽,成績尚可,因此得到時任圍棋社社長的賞識。同時,社長也是筆者在數學學院的直係學長。學長畢業之際,似乎有意將圍棋社的衣缽交給筆者,可那時筆者已經沉迷遊戲王,再加上對桌遊社無感,不想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於是也就婉拒了社長的托付。
現在想來,當初就該多下下圍棋,將學長的衣缽傳承下去,少碰什麽遊戲王。(笑)
ustc遊戲王的格局,與本校截然不同。2016年,ustc已有穩定的定期聚會、融洽的社團氛圍,是很有凝聚力的遊戲王線下組織。這些年來,其中湧現了大量上位牌手,例如理科、小鄒、陽光、影融。
對於大學時代孤魂野鬼般遊蕩在翡翠湖的筆者來說,選擇融入ustc的遊戲王社團,既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某種無奈之舉。
得到四師傅指點的筆者,開始留意在三孝口麥當勞隨機刷新的ustc學生。一次逮到一個id為餃子的,收了他卡本裏的昴星團、迅雷之騎士,補齊了自己帝王的額外卡組,又打了幾把牌,一來二去,彼此熟悉之後,餃子就把筆者拉進了ustc遊戲王的群聊。
當時ustc遊戲王的話事人id為甜筒,人送外號『總裁』。總裁本人管理社區很有一套,時時為新人答疑解惑。某次,科大內的遊戲王、萬智雙修玩家肥d,提出了將萬智裏的輪抽玩法移植到遊戲王,得到了總裁的首肯。
總裁讓科大玩家們在開新卡包時,從卡渣中挑出合用的單卡加入輪抽卡池。久而久之,科大的輪抽卡池就變得相當有深度了。其中常有冷門生僻卡出沒,卡麵語言又是日、英、小語種皆有,沒人能全部記住。筆者與朋友們遊玩的時候,難免出現當場查資料、甚至直接口胡的情況,也算是啼笑皆非。
這項活動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了科大遊戲王的保留節目。輪抽的卡池至今仍有人在維護更新,也算是一種傳承了。
2016年7月的時候,甜筒還擔任了第一次決鬥都市合肥站的主裁判。那次比賽後,他的諢號就被拿掉了一個字,隻剩下了『裁』。科大群的群友們在變著法子挖苦甜筒這件事上,一直是極具創造力的。
ustc遊戲王的社區氛圍便是如此,輕鬆歡樂,又時有高質量的討論,也難怪小四、小璿等活躍的合肥本地玩家會被吸引了。
科大遊戲王的固定活動地點是棋牌室。2016年,像筆者這樣的校外人士想去棋牌室,隻需要乘車來到西區東門,打扮的像學生或者老師,門衛就會直接放行。
2016年4月末一個溫暖的下午,筆者來到科大西區東門晃過門衛,右拐。穿過一條不長的林蔭道,筆者在一棟不高的教學樓前駐足,少傾拾階上到二樓,推開右手邊的第一扇門,便來到了科大群友們口中的『棋牌室』。
大夥都在,也有校外的,三三兩兩坐著打牌。筆者跟總裁打過招唿,又認識餃子、小四等人,還和理科有線上的淵源,很快就融入進去。
遊戲王圈子就這麽大,大家坐下來打過一場牌,就是朋友了。
棋牌室裏有個咋咋乎乎的小胖墩,見筆者是生麵孔,便來搭話。一番交流,筆者得知他就是小璿,人稱『轉圈』,非常早期的線下玩家,還讀小學時就開始征戰實卡比賽了。
小璿向筆者吹噓留學美國打tcg的實卡經曆,坐飛機跑ycs、吊打世界冠軍等等,聽得筆者心馳神往,不得不有樣學樣起來。
『這是我們tw的戰隊墊』
小璿拿出一塊藍黑色背景的墊子,上麵繪著廣州一家卡店的logo。
the woods鳥棲之木,線上豪門戰隊之一,與線下也有很深的聯係。
『哦,我見過』
『不可能,你在哪見過』
筆者:『你們隊裏的鬼是我馬甲』
tw鬼是出名的友誼賽狂人,似乎沒在線下出沒過,筆者估計轉圈也沒見過,就特地逗他玩。
轉圈被筆者嚇的一驚一乍。聽他說,後來他向tw的隊長反饋此事,好像tw還為此清理了一批馬甲。至於此事的真偽,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聊天打屁之餘,科大棋牌室活動的重頭戲終於要來了。
總裁從櫃子裏拿出兩條白色紙盒,放在桌上,打開。
裏麵便是輪抽用的卡牌,統一套著小號白色磨砂,碼的整整齊齊。
筆者、小璿、小四、理科、餃子,還有神宣、楚天、阿紮三名科大玩家,八個人湊了一局,圍著那兩個長條紙盒,在桌前坐下。
甜筒執裁,為大家發牌、答疑。
筆者的第一次線下『輪抽』活動,就這樣開始了...
筆者入坑實卡時也嚐試過這方麵的努力。但是hfut其時的遊戲王環境,沒有火種,沒有玩家,沒有社團名目,什麽都沒有,筆者在宿舍裏鋪開卡墊,可能就是hfut遊戲王的全部了。
同年6月的一次線上遊戲王高校聯賽,以組隊賽的形式舉辦,要求隊伍成員遞交同一高校的學生證件。筆者當時沒能在本校找到隊友,最終還是向高中同學借了ustc的學生證,才以馬甲的形式如願以償參賽。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hfut的遊戲王社團、圍棋社團等組織,全部都是桌遊社的附庸,如果想向學校借用場地開展活動,隻能以桌遊社的名義遞交申請。
筆者入學之後不久,就加入了本校的圍棋社團,代表學校參與了兩次線下圍棋比賽,成績尚可,因此得到時任圍棋社社長的賞識。同時,社長也是筆者在數學學院的直係學長。學長畢業之際,似乎有意將圍棋社的衣缽交給筆者,可那時筆者已經沉迷遊戲王,再加上對桌遊社無感,不想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於是也就婉拒了社長的托付。
現在想來,當初就該多下下圍棋,將學長的衣缽傳承下去,少碰什麽遊戲王。(笑)
ustc遊戲王的格局,與本校截然不同。2016年,ustc已有穩定的定期聚會、融洽的社團氛圍,是很有凝聚力的遊戲王線下組織。這些年來,其中湧現了大量上位牌手,例如理科、小鄒、陽光、影融。
對於大學時代孤魂野鬼般遊蕩在翡翠湖的筆者來說,選擇融入ustc的遊戲王社團,既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某種無奈之舉。
得到四師傅指點的筆者,開始留意在三孝口麥當勞隨機刷新的ustc學生。一次逮到一個id為餃子的,收了他卡本裏的昴星團、迅雷之騎士,補齊了自己帝王的額外卡組,又打了幾把牌,一來二去,彼此熟悉之後,餃子就把筆者拉進了ustc遊戲王的群聊。
當時ustc遊戲王的話事人id為甜筒,人送外號『總裁』。總裁本人管理社區很有一套,時時為新人答疑解惑。某次,科大內的遊戲王、萬智雙修玩家肥d,提出了將萬智裏的輪抽玩法移植到遊戲王,得到了總裁的首肯。
總裁讓科大玩家們在開新卡包時,從卡渣中挑出合用的單卡加入輪抽卡池。久而久之,科大的輪抽卡池就變得相當有深度了。其中常有冷門生僻卡出沒,卡麵語言又是日、英、小語種皆有,沒人能全部記住。筆者與朋友們遊玩的時候,難免出現當場查資料、甚至直接口胡的情況,也算是啼笑皆非。
這項活動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了科大遊戲王的保留節目。輪抽的卡池至今仍有人在維護更新,也算是一種傳承了。
2016年7月的時候,甜筒還擔任了第一次決鬥都市合肥站的主裁判。那次比賽後,他的諢號就被拿掉了一個字,隻剩下了『裁』。科大群的群友們在變著法子挖苦甜筒這件事上,一直是極具創造力的。
ustc遊戲王的社區氛圍便是如此,輕鬆歡樂,又時有高質量的討論,也難怪小四、小璿等活躍的合肥本地玩家會被吸引了。
科大遊戲王的固定活動地點是棋牌室。2016年,像筆者這樣的校外人士想去棋牌室,隻需要乘車來到西區東門,打扮的像學生或者老師,門衛就會直接放行。
2016年4月末一個溫暖的下午,筆者來到科大西區東門晃過門衛,右拐。穿過一條不長的林蔭道,筆者在一棟不高的教學樓前駐足,少傾拾階上到二樓,推開右手邊的第一扇門,便來到了科大群友們口中的『棋牌室』。
大夥都在,也有校外的,三三兩兩坐著打牌。筆者跟總裁打過招唿,又認識餃子、小四等人,還和理科有線上的淵源,很快就融入進去。
遊戲王圈子就這麽大,大家坐下來打過一場牌,就是朋友了。
棋牌室裏有個咋咋乎乎的小胖墩,見筆者是生麵孔,便來搭話。一番交流,筆者得知他就是小璿,人稱『轉圈』,非常早期的線下玩家,還讀小學時就開始征戰實卡比賽了。
小璿向筆者吹噓留學美國打tcg的實卡經曆,坐飛機跑ycs、吊打世界冠軍等等,聽得筆者心馳神往,不得不有樣學樣起來。
『這是我們tw的戰隊墊』
小璿拿出一塊藍黑色背景的墊子,上麵繪著廣州一家卡店的logo。
the woods鳥棲之木,線上豪門戰隊之一,與線下也有很深的聯係。
『哦,我見過』
『不可能,你在哪見過』
筆者:『你們隊裏的鬼是我馬甲』
tw鬼是出名的友誼賽狂人,似乎沒在線下出沒過,筆者估計轉圈也沒見過,就特地逗他玩。
轉圈被筆者嚇的一驚一乍。聽他說,後來他向tw的隊長反饋此事,好像tw還為此清理了一批馬甲。至於此事的真偽,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聊天打屁之餘,科大棋牌室活動的重頭戲終於要來了。
總裁從櫃子裏拿出兩條白色紙盒,放在桌上,打開。
裏麵便是輪抽用的卡牌,統一套著小號白色磨砂,碼的整整齊齊。
筆者、小璿、小四、理科、餃子,還有神宣、楚天、阿紮三名科大玩家,八個人湊了一局,圍著那兩個長條紙盒,在桌前坐下。
甜筒執裁,為大家發牌、答疑。
筆者的第一次線下『輪抽』活動,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