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虞墨的神像是一位身穿青衫,麵容儒雅的書生。隨著時間的變遷,滄海桑田,曆經戰亂,饑荒,神廟毀了又建立,建立了又毀滅。
虞墨的神像在累次變遷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的形象再也不是那位身穿青衫,麵容儒雅的青年。
而是一個身穿荷葉,頭頂水藻,身上有部分魚類特征,並且終日全身水淋淋的,好似剛才河裏撈出來一般,麵容有些醜陋的壯漢。
虞墨也從沉睡中醒來。
不過虞墨對麵容的變化好似毫無所覺。仿佛他本來就是如此模樣,絲毫沒有身形醜陋怪異,而自慚形愧。更沒有用法力恢複以前的容貌。
真是讓人詫異不已。
不過這也說明,神道的確是依附人道,神靈固然是朝廷敕封,道門敕封,保留生前一部分意識。但是日久必定被眾生意願所同化。
虞墨的名字和真實的外貌,現在已經少有人記得,就算是鄉野中年齡最大的老者,也隻是隱隱記得一點傳說。
稱唿他為魚墨,認為他是墨魚成道,所以他的神像之上也長有魚鰓,背鰭。
如果真的要了解虞墨的生平。
也許隻有在知北縣的縣誌,或者是在神廟外麵的碑文才有那麽一鱗半爪的記載。
不過鄉人也不關心這個,更多人習慣的稱唿他為河神老爺,或者是水神。每當土地幹旱之時,就會自發的去河神廟敲鑼打鼓,敬獻祭品,祈求降雨。
數次靈驗之後,廟宇香火越發的旺盛。
身穿金甲,頭戴金色頭盔,手持金鞭,就連全身皮膚都是金色,看起來好似一尊金人的門神率領部眾從黃巾力士的右翼鑿入。
門神率領的部眾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出奇的精銳。門神手裏的金鞭落下,好幾個黃巾力士的頭顱仿佛西瓜一樣從中央破碎炸裂,雄偉的身體好似破麻袋一樣重重的摔倒在地。激起一片塵土。
其他身穿鎧甲,一身軍伍打扮的徒眾雖然沒有門神的神勇,但也鋼鞭,長矛從不落空。
噗!
噗!
噗!
一個個黃巾力士好似成熟,被割倒的麥子,瞬間倒伏在道路的兩旁。
門神這隻小隊,也不和周圍的黃巾力士做過多的糾纏,而好似一把尖刀,直插黃巾力士的中宮心髒。
門神在大乾信仰中十分普遍,傳說大乾太宗在位時,有涇河龍王矯旨不遵,擅改行雲布雨的時辰,還有下雨的點數,太宗大怒,命令言官魏征,夢中斬之。
涇河龍王心中不服,化作鬼龍,數次騷擾宮禁,深夜喊冤,擾人王休息。
太宗兩員大將,武聖修為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深夜站立護衛在宮門之外。那鬼龍見兩人頭頂氣血好似狼煙升騰,凝而不散,風吹不動。
全身氣血在血管內更是如同大江大河一般奔騰,發出轟隆之音,隔著數裏都能耳聞。
涇河龍王知道二人是武道聖者,能夠擔山逐日,鑄山煮海,再也不敢放肆,當日皇宮竟然風平浪靜,沒有一絲異動。
太宗翌日心情大悅,又恐二人操勞過度。特請百聖山,有著畫聖美譽的畫家傳人吳道子根據兩人的形態神情,揮毫潑墨,繪製了兩幅巨型人物畫像。
當時吳道子的畫技已經達到極致巔峰,技近乎道,下筆如有神,畫成鬼神驚。再進一步,就能以畫入道。
這裏的道,可不是現在的道家,也不是後世的道教,而是真正的天地之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體悟出某種法則之力。
成為天不荒地不老,他不隕,接近不朽的存在。
為什麽說隻是接近不朽呢?因為在這方世界,或者他方世界,哪怕是在司徒刑穿越以前的現代時空。
天地都是有壽命的,隻是動則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是幾百億年,雖然壽命悠久,但是終究有數。
有數就有盡頭!
天地都有盡頭,何況人乎?
後人不明白天地有數之理,以不朽稱之。也稱唿百聖,天仙境等大能為不朽。此乃,謬讚!
不過從這段軼事中也能看出,大乾太宗年間人道的鼎盛。就連無限接近大道,以畫入聖的吳道子都被太宗一旨宣之,驅之如走狗。
當今宗門尾大不掉,對朝廷畏懼之心大減。
別說吳道子那等畫聖一般的人物,就是地仙境的祖師,都可能聽調不聽宣。
這是人道的沒落,也是朝廷威嚴的衰敗,更是氣數使然。
大乾立國三百載,固然有盤帝聖君臨朝,氣運更是如同油烹一般,最是興盛。但是盛極則衰,是天道使然。
大乾國祚不久,天下宗門亂象已顯。
據傳聞,當日吳道子所畫,惟妙惟肖,好似真人一般。
兩位將軍站在各自的畫像之前,眾人竟然一時難分真假,這讓太宗還有滿朝重臣,都瞠目結舌。對畫聖吳道子的畫技更是大加讚賞。
但是畫聖吳道子,這幅畫在大殿之上並沒有徹底完成,因為他心中猶豫,遲遲不敢為武士像點睛。
有過繪畫經驗的人都知道,不論是鳥獸,還是人物,線條勾勒,形態儀表都相對簡單,最難的就是那點睛之筆。
也是最考驗畫家筆力的。
一幅畫像有沒有精氣神,靈動不靈動,關鍵就在於點睛的一筆。
點的好,畫像上的人物,好似活過來一般,活靈活現。
點的不好,畫像上的人神情呆滯死板,充滿匠氣,沒有獨特的韻味。
就算畫技再精湛,也隻能算是一名畫匠,而不是畫家!
吳道子的畫技已經近乎於道,自然不會出現筆力不足。
但是吳道子手裏捉著毛筆,看著眼睛空洞的武士像,想要重重的一點。
但是他感覺自己總是把握不住那一絲神髓,眼睛中不時閃過猶豫之色。
吳道子在畫像前駐足近半個時辰,始終沒有落筆,最後更是在眾人詫異的神色中,扔掉手中毛筆,幽幽長歎。
吳道子離開皇宮後,吃在軍營,住在軍營,和兩位將軍寸步不移。細心觀察,用心揣摩,眼睛越發的堅定。
三日後,吳道子眼睛中沒有任何猶豫,隻剩下堅定。他的手很穩,筆鋒沒有任何猶豫的落下。
兩個武將圖空洞的眼睛中,瞬間多了一點漆墨。
威嚴,兇悍,殺氣騰騰,仿佛是兩個剛剛經曆戰陣百十場,全身染血不言歸的將領,以及還有一絲隱藏的慈悲滄桑。
“活了!”
不知道是不是眾人的錯覺,在吳道子筆鋒落下的瞬間,兩尊武士像的眼睛竟然詭異的眨動幾下。
等眾人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之後,再看。
眾人詭異的發現,武士圖上竟然空無一物。那兩尊讓人膽寒,以秦叔寶,尉遲敬德為素材,全身兇煞之氣縈繞仿佛活物的武士竟然不翼而飛。
更加詭異的是,他們再次出現,竟然是在皇宮大門之上,活靈活現,全身上下煞氣縈繞,仿佛是兩尊門神,一左一右的守護著皇宮。
而自從有了這兩尊門神,皇宮再也沒有發生邪魅之事。
神畫!
吳道子的這兩幅武將圖,竟然機緣巧合突破了靈畫的界限,成為了更高一級的神畫。
太宗聽聞,龍顏大悅,禦筆親書畫聖二字贈與吳道子。
並敕封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死後公祭。而民間百姓得知之後,多請民間畫師臨摹。懸掛在府宅門楣之下。
雖然沒有畫聖吳道子的韻味,但是也能夠震懾宵小之輩,鎮宅護院。
久而久之,門神的信仰遍布大乾南北,分身無數,信仰區域分布之廣,非一般神靈能及。
吳道子也因為這次經曆,觸摸到畫道精髓,閉關數月後,站在雲霞山之上,一畫開天地,破碎虛空,建立畫界。
隻要是靈畫,都能進入。
而知北縣的這尊門神,來曆更是神奇。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但是肯定是太宗朝之後,知北縣還不是一座縣城,隻有幾十戶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著幾畝薄田糊口度日。
在知北旁邊的黑山上有著很多鬼魅妖物,其中最兇殘的就是黑山君。
黑山君不僅時常下山騷擾百姓,襲擊牲畜,還讓本就不大的小村為他提供血食,稍有不從,就大肆破壞。
生民無不恐懼,心中期盼有神靈救贖。
也不知是哪一天,有一個外鄉來的跛足乞丐路過知北。在村中休息一晚。正好遇到黑山君下山逞威,欺壓淩辱百姓。
看到民眾的愁苦,還有黑山君的霸道兇殘,他心中暗暗發誓要為知北百姓做點什麽。
當天夜裏,這個乞丐一夜未睡,用燒火剩下的木炭,在木板上認真的描繪著。等天亮之時,他將全村老少都喊道自己借宿的房間。
告訴他們,這是門神,專門保護百姓不被妖邪所欺辱。
隻要眾誌成城,為門神老爺塑造金身,恭請他降下法身,定然能夠金鞭打妖孽,銅甲護蒼生,讓百姓不被黑山君欺辱。
因擔心不能取信於眾,乞丐又講了幾個或真或假門神顯靈救助蒼生的故事。他這些年行乞,走南闖北,口才也是不錯,不少人都被他說動,眼睛裏有了躍躍欲試的神色。
虞墨的神像在累次變遷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的形象再也不是那位身穿青衫,麵容儒雅的青年。
而是一個身穿荷葉,頭頂水藻,身上有部分魚類特征,並且終日全身水淋淋的,好似剛才河裏撈出來一般,麵容有些醜陋的壯漢。
虞墨也從沉睡中醒來。
不過虞墨對麵容的變化好似毫無所覺。仿佛他本來就是如此模樣,絲毫沒有身形醜陋怪異,而自慚形愧。更沒有用法力恢複以前的容貌。
真是讓人詫異不已。
不過這也說明,神道的確是依附人道,神靈固然是朝廷敕封,道門敕封,保留生前一部分意識。但是日久必定被眾生意願所同化。
虞墨的名字和真實的外貌,現在已經少有人記得,就算是鄉野中年齡最大的老者,也隻是隱隱記得一點傳說。
稱唿他為魚墨,認為他是墨魚成道,所以他的神像之上也長有魚鰓,背鰭。
如果真的要了解虞墨的生平。
也許隻有在知北縣的縣誌,或者是在神廟外麵的碑文才有那麽一鱗半爪的記載。
不過鄉人也不關心這個,更多人習慣的稱唿他為河神老爺,或者是水神。每當土地幹旱之時,就會自發的去河神廟敲鑼打鼓,敬獻祭品,祈求降雨。
數次靈驗之後,廟宇香火越發的旺盛。
身穿金甲,頭戴金色頭盔,手持金鞭,就連全身皮膚都是金色,看起來好似一尊金人的門神率領部眾從黃巾力士的右翼鑿入。
門神率領的部眾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出奇的精銳。門神手裏的金鞭落下,好幾個黃巾力士的頭顱仿佛西瓜一樣從中央破碎炸裂,雄偉的身體好似破麻袋一樣重重的摔倒在地。激起一片塵土。
其他身穿鎧甲,一身軍伍打扮的徒眾雖然沒有門神的神勇,但也鋼鞭,長矛從不落空。
噗!
噗!
噗!
一個個黃巾力士好似成熟,被割倒的麥子,瞬間倒伏在道路的兩旁。
門神這隻小隊,也不和周圍的黃巾力士做過多的糾纏,而好似一把尖刀,直插黃巾力士的中宮心髒。
門神在大乾信仰中十分普遍,傳說大乾太宗在位時,有涇河龍王矯旨不遵,擅改行雲布雨的時辰,還有下雨的點數,太宗大怒,命令言官魏征,夢中斬之。
涇河龍王心中不服,化作鬼龍,數次騷擾宮禁,深夜喊冤,擾人王休息。
太宗兩員大將,武聖修為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深夜站立護衛在宮門之外。那鬼龍見兩人頭頂氣血好似狼煙升騰,凝而不散,風吹不動。
全身氣血在血管內更是如同大江大河一般奔騰,發出轟隆之音,隔著數裏都能耳聞。
涇河龍王知道二人是武道聖者,能夠擔山逐日,鑄山煮海,再也不敢放肆,當日皇宮竟然風平浪靜,沒有一絲異動。
太宗翌日心情大悅,又恐二人操勞過度。特請百聖山,有著畫聖美譽的畫家傳人吳道子根據兩人的形態神情,揮毫潑墨,繪製了兩幅巨型人物畫像。
當時吳道子的畫技已經達到極致巔峰,技近乎道,下筆如有神,畫成鬼神驚。再進一步,就能以畫入道。
這裏的道,可不是現在的道家,也不是後世的道教,而是真正的天地之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體悟出某種法則之力。
成為天不荒地不老,他不隕,接近不朽的存在。
為什麽說隻是接近不朽呢?因為在這方世界,或者他方世界,哪怕是在司徒刑穿越以前的現代時空。
天地都是有壽命的,隻是動則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是幾百億年,雖然壽命悠久,但是終究有數。
有數就有盡頭!
天地都有盡頭,何況人乎?
後人不明白天地有數之理,以不朽稱之。也稱唿百聖,天仙境等大能為不朽。此乃,謬讚!
不過從這段軼事中也能看出,大乾太宗年間人道的鼎盛。就連無限接近大道,以畫入聖的吳道子都被太宗一旨宣之,驅之如走狗。
當今宗門尾大不掉,對朝廷畏懼之心大減。
別說吳道子那等畫聖一般的人物,就是地仙境的祖師,都可能聽調不聽宣。
這是人道的沒落,也是朝廷威嚴的衰敗,更是氣數使然。
大乾立國三百載,固然有盤帝聖君臨朝,氣運更是如同油烹一般,最是興盛。但是盛極則衰,是天道使然。
大乾國祚不久,天下宗門亂象已顯。
據傳聞,當日吳道子所畫,惟妙惟肖,好似真人一般。
兩位將軍站在各自的畫像之前,眾人竟然一時難分真假,這讓太宗還有滿朝重臣,都瞠目結舌。對畫聖吳道子的畫技更是大加讚賞。
但是畫聖吳道子,這幅畫在大殿之上並沒有徹底完成,因為他心中猶豫,遲遲不敢為武士像點睛。
有過繪畫經驗的人都知道,不論是鳥獸,還是人物,線條勾勒,形態儀表都相對簡單,最難的就是那點睛之筆。
也是最考驗畫家筆力的。
一幅畫像有沒有精氣神,靈動不靈動,關鍵就在於點睛的一筆。
點的好,畫像上的人物,好似活過來一般,活靈活現。
點的不好,畫像上的人神情呆滯死板,充滿匠氣,沒有獨特的韻味。
就算畫技再精湛,也隻能算是一名畫匠,而不是畫家!
吳道子的畫技已經近乎於道,自然不會出現筆力不足。
但是吳道子手裏捉著毛筆,看著眼睛空洞的武士像,想要重重的一點。
但是他感覺自己總是把握不住那一絲神髓,眼睛中不時閃過猶豫之色。
吳道子在畫像前駐足近半個時辰,始終沒有落筆,最後更是在眾人詫異的神色中,扔掉手中毛筆,幽幽長歎。
吳道子離開皇宮後,吃在軍營,住在軍營,和兩位將軍寸步不移。細心觀察,用心揣摩,眼睛越發的堅定。
三日後,吳道子眼睛中沒有任何猶豫,隻剩下堅定。他的手很穩,筆鋒沒有任何猶豫的落下。
兩個武將圖空洞的眼睛中,瞬間多了一點漆墨。
威嚴,兇悍,殺氣騰騰,仿佛是兩個剛剛經曆戰陣百十場,全身染血不言歸的將領,以及還有一絲隱藏的慈悲滄桑。
“活了!”
不知道是不是眾人的錯覺,在吳道子筆鋒落下的瞬間,兩尊武士像的眼睛竟然詭異的眨動幾下。
等眾人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之後,再看。
眾人詭異的發現,武士圖上竟然空無一物。那兩尊讓人膽寒,以秦叔寶,尉遲敬德為素材,全身兇煞之氣縈繞仿佛活物的武士竟然不翼而飛。
更加詭異的是,他們再次出現,竟然是在皇宮大門之上,活靈活現,全身上下煞氣縈繞,仿佛是兩尊門神,一左一右的守護著皇宮。
而自從有了這兩尊門神,皇宮再也沒有發生邪魅之事。
神畫!
吳道子的這兩幅武將圖,竟然機緣巧合突破了靈畫的界限,成為了更高一級的神畫。
太宗聽聞,龍顏大悅,禦筆親書畫聖二字贈與吳道子。
並敕封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死後公祭。而民間百姓得知之後,多請民間畫師臨摹。懸掛在府宅門楣之下。
雖然沒有畫聖吳道子的韻味,但是也能夠震懾宵小之輩,鎮宅護院。
久而久之,門神的信仰遍布大乾南北,分身無數,信仰區域分布之廣,非一般神靈能及。
吳道子也因為這次經曆,觸摸到畫道精髓,閉關數月後,站在雲霞山之上,一畫開天地,破碎虛空,建立畫界。
隻要是靈畫,都能進入。
而知北縣的這尊門神,來曆更是神奇。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但是肯定是太宗朝之後,知北縣還不是一座縣城,隻有幾十戶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著幾畝薄田糊口度日。
在知北旁邊的黑山上有著很多鬼魅妖物,其中最兇殘的就是黑山君。
黑山君不僅時常下山騷擾百姓,襲擊牲畜,還讓本就不大的小村為他提供血食,稍有不從,就大肆破壞。
生民無不恐懼,心中期盼有神靈救贖。
也不知是哪一天,有一個外鄉來的跛足乞丐路過知北。在村中休息一晚。正好遇到黑山君下山逞威,欺壓淩辱百姓。
看到民眾的愁苦,還有黑山君的霸道兇殘,他心中暗暗發誓要為知北百姓做點什麽。
當天夜裏,這個乞丐一夜未睡,用燒火剩下的木炭,在木板上認真的描繪著。等天亮之時,他將全村老少都喊道自己借宿的房間。
告訴他們,這是門神,專門保護百姓不被妖邪所欺辱。
隻要眾誌成城,為門神老爺塑造金身,恭請他降下法身,定然能夠金鞭打妖孽,銅甲護蒼生,讓百姓不被黑山君欺辱。
因擔心不能取信於眾,乞丐又講了幾個或真或假門神顯靈救助蒼生的故事。他這些年行乞,走南闖北,口才也是不錯,不少人都被他說動,眼睛裏有了躍躍欲試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