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明貨幣改革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課本神秘人 作者:二月飛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朱棣支持,夏原吉的行動很快開始,首先就是鑄造新的寶鈔。
大明有著印製寶鈔的機構,寶鈔提舉司,於洪武八年成立,下設鈔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寶鈔提舉司成立之初隸屬於中書省,罷中書省後,隸屬於戶部。
對於如何印製寶鈔,在這個時代相比於後世也差不了太多了,該有的防偽也基本擁有了。
並不需要變動如何,唯一的問題就是更換原本的模樣。
不過這也很簡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的一批寶鈔就被印製了出來。
當寶鈔出現,隨即夏原吉就是開始了行動了起來。
他首先於京都,應天開設兌換處,所有持有寶鈔之人可以前往兌換處兌換新式的寶鈔,與舊式寶鈔不一樣,新式寶鈔足以兌換等量的金銀。
而這一下子,整個大明的權貴都不由震動了。
如今天下持有寶鈔最多的可不是百姓,或者說百姓手中的寶鈔是極為稀少的,甚至幾乎沒有,大部分寶鈔都是權貴,再次一點也是豪紳。
寶鈔不斷在貶值,對於他們來說原本也就隻能認了,沒辦法這是皇帝給的,他們難道還能不收不成。
可這一刻,他們竟然發現寶鈔可以兌換等量金銀,哪怕得先兌換新式寶鈔,那也不是什麽問題,不過就是麻煩了一點而已。
很快,京都應天各大兌換處瞬間就被兌換寶鈔的權貴所擠爆了。
而麵對著擠兌,戶部這邊則是來者不拒,所有寶鈔隻要鑒別是真的,就直接接收。
海量的黃金,白銀撒出去。
僅僅一個月兌換的黃金白銀就超過了上千萬兩。
而如此龐大的黃金與白銀灑出,兌換也逐漸平緩了下來。
一些人開始嚐試留存一些寶鈔下來。
而就在這一種情況下,大明朝廷很快又有著新的命令下達了下來,從即刻起大明所有俸祿都以寶鈔發放,不再發放糧食,以及銅錢或者金銀。
同時戶部所采購的物資,也將以新式寶鈔取代。
兌換處則朝著各大地區所開設了過去,由戶部掌管,錦衣衛負責督查,另外朱棣設立設立東緝事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負責監督錦衣衛。
在這一種情況下。
寶鈔開始朝著整個大明悄然無限的擴散了開去。
不到三個月,寶鈔開始出現在了市麵當中。
當寶鈔和黃金白銀等價,而且隨時可以兌換,寶鈔的優勢瞬間體現了出來。
寶鈔更加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出門的時候,把它們疊在一起放在口袋裏就可以了!金屬貨幣太小,以至於容易遺失,寶鈔則更加安全些。
特別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開始,整個大明的商業活動越發的頻繁,貨幣的使用也逐漸從小農經濟開始了改變。
大額度的交易成為了常態,此刻再以金銀交易,無疑變得極為的不方便。
特別那些工坊主。
伴隨著一次次的下西洋,與海外的貿易,他們的訂單已經越來越多。
動輒都是數百萬兩銀子的交易,如此龐大的交易,金銀需要多少,而紙幣僅僅隻需要一疊即可,如何選擇不用多說。
特別發現紙幣真的隨時可以兌換之後,那就有人開始嚐試進行了起來。
伴隨著有人開始,很快紙幣就開始了流行。
不過半年的時間,市麵之中已經是紙幣和金銀共通流通了。
無論是權貴還是百姓,都開始逐漸接受了寶鈔。
雖然還有些遲疑。
特別百姓,大部分百姓獲得寶鈔第一時間還是去兌換了金銀,或者使用掉。
可這畢竟是一個好的開頭。
甚至比朱棣,和夏原吉預想的還要順利。
要知道之前的寶鈔,伴隨著太祖不斷印發,已經有些爛大街的趨勢。
寶鈔價值更是一貶再貶。
新的寶鈔想要讓人接受可不是那麽容易。
可沒有想到,經過江晨的方法,再加加以夏原吉的完善,竟然短時間就有了如此的效果。
這無疑讓朱棣和夏原吉都不由鬆了一口氣。
“陛下,再有個三年五載,寶鈔必然可以徹底取代金銀,到時候就可以下令禁止金銀作為貨幣流通了。”
“先生果然大才!”
夏原吉帶著笑容開口,神情也不由帶著激動。
這樣的壯舉,曆代都未曾有過,而他完成了。
他已經可以想象,史書上他的地位恐怕要比桑弘羊還要更高。
同時他也感慨著朱棣嘴中那一位先生的才能,如此完善的體係,如此成體係的方法,竟然能夠在一個人思維之中成型。
“不錯,這一次你立了大功了!”
“夏原吉!”
朱棣大笑點頭,隨即神情一素。
“臣在!”
夏原吉趕緊行禮。
“即日起,加封你為太子少傅!”
朱棣開口。
“謝陛下!”
夏原吉行禮。
“好了,趕緊去操辦吧,我大明之事還需要依靠你!”
朱棣笑著點頭。
“是!”
夏原吉躬身退下。
而整個大明的變化則進一步的踏上了一條未知的路途。
誰也不知道這一條道路會通往何方。
因為曆史已經徹底改變了。
此刻的大明不僅僅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控製的南洋,西洋,並且已經杜絕了和歐洲一樣被黃金衝垮的命運。
一切已經完全不同了。
隻是這一刻並沒有任何人知道。
哪怕是朱棣也並不清楚這一切到底意味著什麽。
此刻的他隻是想著建立起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王朝,一個足以讓自己可以和父皇高聲說話的王朝,一個足以證明自己的王朝。
至於其他的,他還無法理解也無法明白。
而對於江晨來說,大明一切的變化,他也同樣不知道,畢竟他不過隻是在一個他認為的中二群裏吹吹牛逼而已。
夜幕逐漸而過,大明的變化在悄然間進行著。
另一邊大宋的君臣則有些按捺不住了。
沒錯就是有些按捺不住了。
各個時間不一致,大明時空過去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了,大宋其實也就才幾天而已。
此刻小皇帝已經正在給自己老師講述著群裏所發生的一切。
大明有著印製寶鈔的機構,寶鈔提舉司,於洪武八年成立,下設鈔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寶鈔提舉司成立之初隸屬於中書省,罷中書省後,隸屬於戶部。
對於如何印製寶鈔,在這個時代相比於後世也差不了太多了,該有的防偽也基本擁有了。
並不需要變動如何,唯一的問題就是更換原本的模樣。
不過這也很簡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的一批寶鈔就被印製了出來。
當寶鈔出現,隨即夏原吉就是開始了行動了起來。
他首先於京都,應天開設兌換處,所有持有寶鈔之人可以前往兌換處兌換新式的寶鈔,與舊式寶鈔不一樣,新式寶鈔足以兌換等量的金銀。
而這一下子,整個大明的權貴都不由震動了。
如今天下持有寶鈔最多的可不是百姓,或者說百姓手中的寶鈔是極為稀少的,甚至幾乎沒有,大部分寶鈔都是權貴,再次一點也是豪紳。
寶鈔不斷在貶值,對於他們來說原本也就隻能認了,沒辦法這是皇帝給的,他們難道還能不收不成。
可這一刻,他們竟然發現寶鈔可以兌換等量金銀,哪怕得先兌換新式寶鈔,那也不是什麽問題,不過就是麻煩了一點而已。
很快,京都應天各大兌換處瞬間就被兌換寶鈔的權貴所擠爆了。
而麵對著擠兌,戶部這邊則是來者不拒,所有寶鈔隻要鑒別是真的,就直接接收。
海量的黃金,白銀撒出去。
僅僅一個月兌換的黃金白銀就超過了上千萬兩。
而如此龐大的黃金與白銀灑出,兌換也逐漸平緩了下來。
一些人開始嚐試留存一些寶鈔下來。
而就在這一種情況下,大明朝廷很快又有著新的命令下達了下來,從即刻起大明所有俸祿都以寶鈔發放,不再發放糧食,以及銅錢或者金銀。
同時戶部所采購的物資,也將以新式寶鈔取代。
兌換處則朝著各大地區所開設了過去,由戶部掌管,錦衣衛負責督查,另外朱棣設立設立東緝事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負責監督錦衣衛。
在這一種情況下。
寶鈔開始朝著整個大明悄然無限的擴散了開去。
不到三個月,寶鈔開始出現在了市麵當中。
當寶鈔和黃金白銀等價,而且隨時可以兌換,寶鈔的優勢瞬間體現了出來。
寶鈔更加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出門的時候,把它們疊在一起放在口袋裏就可以了!金屬貨幣太小,以至於容易遺失,寶鈔則更加安全些。
特別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開始,整個大明的商業活動越發的頻繁,貨幣的使用也逐漸從小農經濟開始了改變。
大額度的交易成為了常態,此刻再以金銀交易,無疑變得極為的不方便。
特別那些工坊主。
伴隨著一次次的下西洋,與海外的貿易,他們的訂單已經越來越多。
動輒都是數百萬兩銀子的交易,如此龐大的交易,金銀需要多少,而紙幣僅僅隻需要一疊即可,如何選擇不用多說。
特別發現紙幣真的隨時可以兌換之後,那就有人開始嚐試進行了起來。
伴隨著有人開始,很快紙幣就開始了流行。
不過半年的時間,市麵之中已經是紙幣和金銀共通流通了。
無論是權貴還是百姓,都開始逐漸接受了寶鈔。
雖然還有些遲疑。
特別百姓,大部分百姓獲得寶鈔第一時間還是去兌換了金銀,或者使用掉。
可這畢竟是一個好的開頭。
甚至比朱棣,和夏原吉預想的還要順利。
要知道之前的寶鈔,伴隨著太祖不斷印發,已經有些爛大街的趨勢。
寶鈔價值更是一貶再貶。
新的寶鈔想要讓人接受可不是那麽容易。
可沒有想到,經過江晨的方法,再加加以夏原吉的完善,竟然短時間就有了如此的效果。
這無疑讓朱棣和夏原吉都不由鬆了一口氣。
“陛下,再有個三年五載,寶鈔必然可以徹底取代金銀,到時候就可以下令禁止金銀作為貨幣流通了。”
“先生果然大才!”
夏原吉帶著笑容開口,神情也不由帶著激動。
這樣的壯舉,曆代都未曾有過,而他完成了。
他已經可以想象,史書上他的地位恐怕要比桑弘羊還要更高。
同時他也感慨著朱棣嘴中那一位先生的才能,如此完善的體係,如此成體係的方法,竟然能夠在一個人思維之中成型。
“不錯,這一次你立了大功了!”
“夏原吉!”
朱棣大笑點頭,隨即神情一素。
“臣在!”
夏原吉趕緊行禮。
“即日起,加封你為太子少傅!”
朱棣開口。
“謝陛下!”
夏原吉行禮。
“好了,趕緊去操辦吧,我大明之事還需要依靠你!”
朱棣笑著點頭。
“是!”
夏原吉躬身退下。
而整個大明的變化則進一步的踏上了一條未知的路途。
誰也不知道這一條道路會通往何方。
因為曆史已經徹底改變了。
此刻的大明不僅僅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控製的南洋,西洋,並且已經杜絕了和歐洲一樣被黃金衝垮的命運。
一切已經完全不同了。
隻是這一刻並沒有任何人知道。
哪怕是朱棣也並不清楚這一切到底意味著什麽。
此刻的他隻是想著建立起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王朝,一個足以讓自己可以和父皇高聲說話的王朝,一個足以證明自己的王朝。
至於其他的,他還無法理解也無法明白。
而對於江晨來說,大明一切的變化,他也同樣不知道,畢竟他不過隻是在一個他認為的中二群裏吹吹牛逼而已。
夜幕逐漸而過,大明的變化在悄然間進行著。
另一邊大宋的君臣則有些按捺不住了。
沒錯就是有些按捺不住了。
各個時間不一致,大明時空過去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了,大宋其實也就才幾天而已。
此刻小皇帝已經正在給自己老師講述著群裏所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