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孫承宗勉勵趙信一番,也就不再繼續了,迴到主位後,也不再當眾討論首功的問題了。


    不過他還是透露出,對於叛而複降的官員,他已經寫明具體情況,上表給朝廷了,由聖上公斷。


    大家一聽,彼此灰心一笑,“這幫牆頭草,死定了。”


    當聽到有李成旭的名字,趙信不由地搖了搖頭,在李成梁手下這麽多年,怎麽如此沒有骨氣?


    當聽到大家議論誰誰在破城之時殉難或者自盡,也不禁唏噓不已,大明的忠臣還是有不少啊!


    當宴席結束,趙信也想裝醉跟著眾人離去了,不想被軍中小校攔住,“趙大人,督師有請!”


    趙信一聽,腦子裏迅速盤算起來,繼續裝醉極為不妥,如果孫承宗就等自己醒來呢?最後反而收不了場。


    如果強行衝出去呢?唉,也不成,這幾個人估計不是我的對手,但外麵呢?


    也罷,先去了再說,見招拆招吧!


    “好,有勞帶路!”


    見麵的地點在孫承宗的營帳內,主座後方,是天子賜予的尚方寶劍,左側是孫承宗的盔甲,右側是部分兵器與書籍,想必多半是兵書。


    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間裏竟然掛的是遼東形勢圖,這就極為不尋常了,來山東作戰,竟然掛遼東的地圖?


    而且從圖上的形勢看,大明確實堪憂,後金的攻勢咄咄逼人啊!


    “趙信,你是不是很疑惑老夫掛的是遼東地圖?”孫承宗十分善於洞察人的心思,看趙信對著地圖發愣,就有此一問。


    “莫非督師在平叛戰役結束後,即將被聖上委以遼東重任?”趙信裝傻充愣。


    “哈哈哈,”孫承宗不由大笑,揮手屏退了左右,“你揣著明白裝糊塗!”


    趙信一驚,茫然不知所措。


    “因為山東叛亂不過疥廯之疾,老夫根本沒放在眼裏,遼東的後金才是心腹大患,讓老夫夜不能寐!”孫承宗直接說穿了。


    “督師高瞻遠矚,趙信佩服!”


    “好了,趙信,這裏沒有其他人,你就不用在老夫麵前裝腔作勢了,此刻就你我二人,隻講實話,不說假話,你看如何?”孫承宗一臉誠信。


    “說實話?曆朝曆代哪個說實話的有好下場的?”趙信心裏打鼓了。


    “你能從威海衛一個小小的伍長做起,最後成為了山東文登營的一把手,這才幾年啊?探子來報的時候,我真是不敢相信!”


    “可後來聽說你私販海鹽,我頓時怒不可遏!”孫承宗看了一眼趙信,品了一口香茶,示意趙信也喝點,然後繼續說,“不過後來聽到你斂財全然是鞏固海防,甚至還賑濟流民,老夫又覺得你不是什麽壞人!”


    “後來的種種,讓老夫有了一種感覺,你趙信,要麽想做曹操,要麽想做嶽武穆!”孫承宗直接攤牌了。


    趙信頓時嚇的茶都差點噴出來,慌忙跪伏餘地,“末將不敢!”,鬥大的汗珠已經從趙信頭上流了下來。


    “起來起來,大可不必!瞧你那點出息,嚇成啥樣了?”


    “老夫閱人無數,但從未見過像你這般的傑出人才,如果在大明開國之時,似你這般之人絕對會是朝中柱石!因為一個強大的健康的大明,是任何人都無法撼動分毫的!”說到這裏,他慘然一笑,“但現在大明每況愈下,北有建奴虎視眈眈,內有流寇造反此起彼伏,東南沿海又有倭寇犯邊!唉,加上年年天災不斷,糧餉不足,大明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了!”


    說到這裏,孫承宗一掃疲老之態,一雙虎目盯著趙信,“所以,如果你是老夫,會坐視這樣的人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大明的掘墓人嗎?”


    我草,趙信真是要被他嚇死了,這是圖窮匕首見了?他居然把我給看穿了?你不會也是穿越過來的吧?


    趙信真是慌了,他深知此刻絕對是穿越以來最性命攸關的時刻,如果接下去的話答的不好,必然身首異處,什麽雄心壯誌,什麽狗屁穿越,都要完犢子!


    甚至,趙信已經感受到了隻要孫承宗一聲令下,門外的刀斧手就將進來把自己砍成肉泥。


    “老夫知道你勇武過人,多半不是你的對手,但門外有三百刀斧手,你縱然能夠勝得了老夫,難道還能以一敵三百?”孫承宗的話,徹底撲滅了趙信最後一絲僥幸,硬的不行了,隻能來軟的!


    趙信緩緩站起身來,渾然不懼孫承宗犀利的目光。


    “督師確實不愧為大明柱石,看問題確實鞭辟入裏!”


    趙信也徹底坦然了,眼下看似生機毫無,但如果......


    “督師,末將想請教一個問題。”


    “但說無妨,老夫方才說了,今日隻講真話,無須遮遮掩掩。”


    “如果要殺我,確實可以杜絕一個您所謂的大患,但如果大明仍然要滅亡呢?”


    “放肆!”孫承宗誓死要匡扶大明,聽到大明要亡,氣的須發皆直、眥目欲裂。


    “督師啊,方才說要聽真話,怎麽末將才說了一句,就沉不住氣了。”趙信戲謔的笑了。


    “好,好,好!你說,老夫洗耳恭聽!”


    “督師方才所列大明的種種問題,其實都不是最可怕的,還沒有說到根子上!”趙信喝了一口茶,打算拚了,一定要把心中所想全部說出來,徹底讓孫承宗閉嘴!


    “如果僅僅是上述危機,大明若是出一位雄主,依然有可能中興!但其實大謬,督師看問題淺薄了!當今大明的不治之症其實有三。”


    “一是土地兼並。太祖當初為了大明的穩定,想著把不能繼位的子孫分封出去,既為大明鎮守疆土,又能避免奪位的可能,結果非但不能避免奪位慘劇(如朱棣),反而讓朱家的子孫後代占去了無數的良田。剛開始數量還少,如今子又生孫、孫又生子,早已不可勝數,這些藩王內戚不僅不用納稅,反而占去大量良田,每年消耗大量銀錢。加上士大夫階層不納田賦、商賈稅收極低!試問,大明的錢糧隻向窮苦百姓征收,這不是逼反百姓是什麽?”


    “二是督師您的關寧錦防線。您別激動!末將知道您的本意是以堅城抵禦後金,避免與敵人的騎兵野戰,但您的關寧防線每年要消耗掉大明多少糧餉?最可怕的是此次孔有德帶走了登州所有的火炮,加上葡萄牙的火器教官,末將可以斷言,不出三年,後金就會有強大的攻堅能力,到時候您的關寧防線不僅保不住大明,還會因為耗盡了大明最後的糧餉,讓大明連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能力都沒了!”


    “三是吏治腐敗、黨爭誤國。試問如今大明上下,有幾人不貪?幾人不腐?朝廷的任何政策,到了下麵全部變味,最後都是一味地剝削壓榨百姓,久而久之,百姓對朝廷離心離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世人都道閹黨可惡,卻不知魏閹在世,朝堂之上大致還能心往一處去、勁往一處使,朝野之中百姓也能勉強溫飽。如今魏閹已除,但朝政好轉了嗎?朝堂之上的黨爭不問對錯隻講私利,毫不為國家大局著想,試問,如此朝堂,大明還有救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殘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屈的草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屈的草根並收藏明末殘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