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威海,唿唿的西北風刮上來,真是好冷,由十幾艘海船組成的一支船隊趁著月色緩緩靠近了威海東山堡。


    一艘艘小艇被放了下來,裝滿人後用極快的速度衝向了海灘。


    上岸後,為首之人右手一揮,後麵烏黑一片齊齊向東山堡的護堡牆靠了過去,隨著幾個黑衣人嫻熟的扔出抓鉤,一個個的都爬了上來,不知道堡內的人是否睡的太沉,竟然沒有人發現。


    為首之人大喜,不由喊了句“呦西!”借著微弱的燈光,可不就是渡邊那夥倭寇?


    “悄悄的,跟著中田君去酒坊,記住,統統的帶走!其他人跟我來!”在他的安排下,大隊人馬齊齊向護堡隊所在軍營殺來。


    剛摸了進去,突然火光四起。


    “八嘎,中計!”哪怕再蠢的人,麵對剛才還靜悄悄現在忽然火光四起的場麵,都明白中埋伏了。


    很多人問過我一個問題,知道中埋伏了,往往撤退也要被人家掩殺,基本都是慘敗身死,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能管他埋伏不埋伏,直接拚了?


    我剛開始也並不明白,後來求教了一個久經沙場的老戰士(現在已經離世,每一位為國征戰的老兵都是英雄),他告訴我:人如果有退路的時候,基本都會想著跑,何況是被突出起來的變故驚嚇到,所以古時候一直有“圍三必闕”,避免敵人做困獸之鬥的說法。


    現在這個場景,就是前麵都是火把加湧出來的軍隊,後方有剛剛摸上來的堡牆,最關鍵還有停靠著的海船,可以逃命的海船,渡邊會怎麽選?這不是廢話麽,肯定是逃命啊!


    所以當渡邊轉身的時候,發現後麵的小嘍囉們已經開始爬牆下去了,果然,逃命是不用教的本能反應。


    趙信豈能讓他們如願,弓箭手、長槍兵齊上,倭寇損失慘重。渡邊那小子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直接把一個倭寇抓在身後,當作擋箭牌,居然也成功的下了堡牆。


    正當渡邊等殘餘已經看到了海船的影子時,船上突然火把打起,樹起了大明的旗幟。


    “八嘎!”渡邊真是怒了,看來是對方早就算準了他要來,趁他率主力上岸的時候,已經偷襲了海船。


    此刻愛德華等人正不屑的看著船上被俘虜的倭寇們,“警惕性太差了,比我們大英帝國的士兵差太多了。”(由於14世紀時,英格蘭和威爾士進行了統一,曆史形成了英格蘭和威爾士聯合王國。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統一稱唿為大英帝國吧!)


    岸上的渡邊一看退路沒有了,那隻能從岸邊撤退,沿著海岸線奔逃或許還有條生路,為了逃跑,什麽旗幟衣甲拋的在海灘上丟的到處都是。


    沒辦法,隻有越輕跑的才越快,眼看就要進入曬鹽區,渡邊大喜,隻要能抓到老百姓,就可以要挾官軍,按大明的套路,一定會放我們一條生路,不是天天說自己是禮儀之邦、天朝上國嗎?


    突然,從海邊上亂石堆後麵竄出一夥士兵,看衣甲,唉,又是東山堡的,難道為了對付我,出動了海防軍隊的全部主力?不然怎麽有這麽多的人?


    “他娘的,倭寇啊,你們總算來了,你牛爺爺在這裏快凍死了,等你們等的好苦啊!”


    結局是毫無疑問的,渡邊被牛力砍下了腦袋,眼睛瞪得老大,估計沒想到這個漢子有這麽大的斧子,還能砍的如此迅速。


    其他的倭寇見勢不妙,紛紛棄械投降。隻有小島等幾個頑固份子,看到渡邊慘死,一邊用日語大罵,一邊死戰不降,在護堡隊的集體圍剿下,很快也是死於亂軍之中。


    至於剛開始就打算偷襲酒坊的中田介三,隻是過了第一道崗,就被大家圍住了,中田介三不愧是有文化的人,深知“好漢不吃眼前虧”,直接命令跪地投降。


    這場偷襲與伏擊的戰鬥,結束的異常漂亮,趙信的軍隊隻是以極小的傷亡就換取了全殲渡邊等倭寇的戰果,最關鍵的是,他們搶下了倭寇偷襲時所有的海船。


    經過清點,居然有十三艘海船,加十隻小艇。雖然愛德華非常的不屑這些船隻,但趙信牛力等人真是激動壞了,這是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船隻啊,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


    “大明天使,小的不是倭寇!小的是良民!”中田介山被押過來的時候,看到了被牛力等人簇擁著的趙信,慌忙大喊起來,他知道,這可能就是一條唯一的生路啊。


    “大膽,狗日的倭寇,還敢驚擾我家將軍?”高葛剛才在岸邊追殺的不夠盡興,餘怒未消。沒辦法,倭寇逃得太快,投降的太早。


    “讓他過來。”趙信淡淡的說。


    “英明神武的大明飛將軍!鄙人是日本‘持明院統’派奈良縣人士,我也是被倭寇抓來的受害者啊。”他為了保命,漢語學的還是不錯的。


    “你叫什麽?”


    “中田介三。”


    “種田解散?這是啥名字?”高葛一聽哈哈大笑,周圍一眾人等都捧腹不已。


    “這幫蠻夷,粗魯!”中田介三心裏不住的鄙夷,但是臉上依然堆滿了人畜無害的笑容,表現的是很傻很天真的一麵。


    “哈哈,你還認識俺麽?”


    “你是......”中田介三一時沒反應過來,“啊,你是那天放我進來的大人。大人,救我!你可是收過我好處的。”


    “哈哈哈,你真是白癡,俺是大人故意安排在那裏的,我家大人早就料到你們這幫龜孫子會來打探情報,故意讓你們看到俺們防備空虛,然後調派兵力把你們一網打盡!”孫大嘴非常機靈,把所有的功勞都推在了趙信身上,引來眾將士崇拜的目光。


    趙信頓覺十分受用,“這個孫大嘴真是......有點意思。”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不過拍馬屁是每個下屬都必須學會的必修課,哪個人喜歡下屬總是跟自己頂牛的?唐朝的魏征之所以如此出名,恰恰說明他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殘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屈的草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屈的草根並收藏明末殘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