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慶乃是前朝故都,如今被劉成方這一路人馬攻下,城內苦周不已的百姓紛紛拍手稱快。
這件事對於大周的所有人來說,都可以稱為了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各路反周義軍紛紛派人來賀,熱鬧而又熱烈。
宋王韓嶺也派人來了親筆信過來,狠狠地稱讚了劉成方他們一番,未了又邀劉成方去帝都毫州“共同商議反周大計”。
劉成方為這事特意把心腹之人全招集到一起商議。
“韓王對咱們看重是好事,咱們不能辜負了他的信任。”
“集慶剛被攻克,主事之人走了,城內的防務怎麽辦?”以徐清為首的人反對。
劉成方私下征求愈四海的意見,但得到的消息非常令人吃驚。
“韓嶺這個人本身沒有什麽主見,一切聽從鄭丞相的意見,下麵的人他根本管不了。”
“去年蝗災的時候,沒有飯吃他的那些叔伯們把老弱之人都煮著吃了。”
“他們能這麽容易奪下毫州也是運氣使然。韃子雖善戰,但是人數並不多,大部分還是咱們漢人,早已經有了反周之心,看到咱們攻城直接丟下兵器就跑,攻不下來才怪。”
這倒和劉成方他們在滁州的情況一樣,但聽到他們吃人,劉成方卻有些心底發涼,對去毫州的事也有些猶豫。
劉成方左思右想,給韓嶺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迴信,說集慶雖然被攻下,但是常州一帶還在周軍手中,為保萬無一失必須將常州也收複,等拿到常州的時候,他要把立了大功的將士們全帶過去。
這是在婉轉的問部下請求封賞的意思。
又怕韓嶺收到信懷疑他有不臣之心,劉成方左思右想,最終決定讓長子劉永安去送這封信以消除韓嶺的懷疑。
哪想劉成方還沒有和兒子說這件事情,又傳來捷報,丞相鄭福帶著人馬攻下了汴梁,並定為新都城。
劉成方命劉永安將繳獲的珍寶選了華美昂貴的送到汴梁恭賀韓嶺。
劉永安:“聽說韓嶺後宮人數頗多,兒子想帶著菁菁一起過去,也好見機行事。”
這次攻城能夠順利,王菁實則功不可沒,劉成方雖然沒在人前表揚她,卻是謙虛的說法罷了,實際上他還是很滿意王菁的表現的。又想著兒子和媳婦已經很久沒有團聚,就答應了。
王菁知道這件事也很高興。
其實她現在並不想呆在集慶。
劉成方攻下集慶就將張氏和另外的兩個兒子接了過來,寶哥兒已經到了軍中,瑞哥兒卻正是淘氣的時候,見到王菁去給張氏請安,居然將泥巴往王菁身上扔。
張氏狠狠地訓斥了瑞哥兒,又打了他一頓,然後才笑著向王菁道:“小孩子就是這樣,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心裏清楚得很;你在家裏呆的時候少,跟他不熟,等到熟了或許就好了。”
王菁知她對自己之前孤身一人身在集慶有意見,隻好解釋了一番。
“兒媳身在集慶,其實心裏每天都是想著家裏人的,可又想著天下不太平,為圖將來之計,這才先過來了。這些年一直沒在娘身邊盡孝,細思極是不安。正好咱們現在一家人團聚了,就讓兒媳好好在您身邊盡孝。”
張氏點頭:“可見你是個明白的好孩子,以前都是娘錯怪了,你可千萬別跟娘置氣。”這是在依著劉成方的話對王菁道歉了。
王菁聽她這麽說,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卻沒讓張氏再說下去,“您可不能這麽說,在我眼裏您就是我的親娘,我哪會和您置氣呢?何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算真有什麽事,您願意那麽做,也一定有您的理由,出發點也是好的。”
王菁的態度極其誠懇,可張氏聽了之後,臉色一下就變了,暗道:這丫頭心機真深,她這麽著,豈不是在告訴別人我沒有容人之量?若不是因為她這般行事,他爹怎麽可能會壓著我跟她道歉?
“家裏現在有的是下人,伺侯人的事我也不會讓你做,你又在我身邊養大,我確實看著你比自己的閨女還親。菁菁啊,你不能因為這樣,就故意不生孩子,難道你還想著你喬家表哥?”張氏十分疑惑地盯著王菁問道。
這下不僅王菁愣住,就是一屋子的下人也愣住了。
“我可憐的安哥兒,今年已經三十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張氏越說聲音越低,仿佛不堪重負,“你三哥和安哥兒同年,你和你三嫂同年,他們的孩子如今已經開始說親了,你們孩子的影兒還不知道在哪兒。”她說著,竟然坐在那裏抹起眼淚來,“你不讓他納小,不許他娶韃子的公主,我也不說什麽,但是你不能吊著他不生孩子啊!”
也難怪張氏著急,劉永安的三從兄劉永輝和他同年,娶的妻子趙嫣然和王菁同年,如今兒子已經十歲。劉永輝在劉家軍隊一向聲望甚高,這次守濠州立了大功,如今叔父劉永安又打下了集慶,就算不能稱王,拜將封侯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知多少人家開始打二房的主意,想把閨女嫁過去。每天去說親的人,差點把門檻都踩爛了。
可張氏把他們夫妻沒有孩子的事歸結於她不肯生,心裏還想著別人,況且這個別人早些年確實跟劉家情分非同一般,這事王菁可不敢亂認。
她忙跪了下來:“娘怎麽會這般想?我跟哥哥已經成親多年,怎麽可能會心裏想著別人?”
別的事倒也罷了,若是被扣上一頂不貞的帽子,在這個年代可比死還要難堪。況且還有一屋子仆婦,盯著王菁看個不停。
她長這麽大,第一次被這樣對待,而這般對自己的人,還是她當成親生母親看待的人。王菁心裏在這一刻五味陳雜,難受極了。
張氏卻半點沒有放過她的意思:“你的醫術不是比一般大夫都要好,調理這麽多年,卻不願意給安哥兒生下一兒半女,若說不是放不下喬家哥兒,那你就幫他做媒吧。他從前對你這般好,難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孤身一人?”
王菁低眉順眼地應了下來。
她同張氏母女這麽多年,自然明白她是個極其倔強的人,認定的事一般是經不得勸的。可無緣無故,她怎麽會想著要逼自己幫紅英做媒呢?還把不貞的事往她頭上扣,要知道有這樣的事,不僅她沒臉,就是劉永安也一樣沒臉!
王菁雖猜測著可能有人在背後做了手腳,可想到張氏這般對她,她還是覺得十分失望,一刻也不想呆在這個家裏。
這件事對於大周的所有人來說,都可以稱為了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各路反周義軍紛紛派人來賀,熱鬧而又熱烈。
宋王韓嶺也派人來了親筆信過來,狠狠地稱讚了劉成方他們一番,未了又邀劉成方去帝都毫州“共同商議反周大計”。
劉成方為這事特意把心腹之人全招集到一起商議。
“韓王對咱們看重是好事,咱們不能辜負了他的信任。”
“集慶剛被攻克,主事之人走了,城內的防務怎麽辦?”以徐清為首的人反對。
劉成方私下征求愈四海的意見,但得到的消息非常令人吃驚。
“韓嶺這個人本身沒有什麽主見,一切聽從鄭丞相的意見,下麵的人他根本管不了。”
“去年蝗災的時候,沒有飯吃他的那些叔伯們把老弱之人都煮著吃了。”
“他們能這麽容易奪下毫州也是運氣使然。韃子雖善戰,但是人數並不多,大部分還是咱們漢人,早已經有了反周之心,看到咱們攻城直接丟下兵器就跑,攻不下來才怪。”
這倒和劉成方他們在滁州的情況一樣,但聽到他們吃人,劉成方卻有些心底發涼,對去毫州的事也有些猶豫。
劉成方左思右想,給韓嶺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迴信,說集慶雖然被攻下,但是常州一帶還在周軍手中,為保萬無一失必須將常州也收複,等拿到常州的時候,他要把立了大功的將士們全帶過去。
這是在婉轉的問部下請求封賞的意思。
又怕韓嶺收到信懷疑他有不臣之心,劉成方左思右想,最終決定讓長子劉永安去送這封信以消除韓嶺的懷疑。
哪想劉成方還沒有和兒子說這件事情,又傳來捷報,丞相鄭福帶著人馬攻下了汴梁,並定為新都城。
劉成方命劉永安將繳獲的珍寶選了華美昂貴的送到汴梁恭賀韓嶺。
劉永安:“聽說韓嶺後宮人數頗多,兒子想帶著菁菁一起過去,也好見機行事。”
這次攻城能夠順利,王菁實則功不可沒,劉成方雖然沒在人前表揚她,卻是謙虛的說法罷了,實際上他還是很滿意王菁的表現的。又想著兒子和媳婦已經很久沒有團聚,就答應了。
王菁知道這件事也很高興。
其實她現在並不想呆在集慶。
劉成方攻下集慶就將張氏和另外的兩個兒子接了過來,寶哥兒已經到了軍中,瑞哥兒卻正是淘氣的時候,見到王菁去給張氏請安,居然將泥巴往王菁身上扔。
張氏狠狠地訓斥了瑞哥兒,又打了他一頓,然後才笑著向王菁道:“小孩子就是這樣,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心裏清楚得很;你在家裏呆的時候少,跟他不熟,等到熟了或許就好了。”
王菁知她對自己之前孤身一人身在集慶有意見,隻好解釋了一番。
“兒媳身在集慶,其實心裏每天都是想著家裏人的,可又想著天下不太平,為圖將來之計,這才先過來了。這些年一直沒在娘身邊盡孝,細思極是不安。正好咱們現在一家人團聚了,就讓兒媳好好在您身邊盡孝。”
張氏點頭:“可見你是個明白的好孩子,以前都是娘錯怪了,你可千萬別跟娘置氣。”這是在依著劉成方的話對王菁道歉了。
王菁聽她這麽說,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卻沒讓張氏再說下去,“您可不能這麽說,在我眼裏您就是我的親娘,我哪會和您置氣呢?何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算真有什麽事,您願意那麽做,也一定有您的理由,出發點也是好的。”
王菁的態度極其誠懇,可張氏聽了之後,臉色一下就變了,暗道:這丫頭心機真深,她這麽著,豈不是在告訴別人我沒有容人之量?若不是因為她這般行事,他爹怎麽可能會壓著我跟她道歉?
“家裏現在有的是下人,伺侯人的事我也不會讓你做,你又在我身邊養大,我確實看著你比自己的閨女還親。菁菁啊,你不能因為這樣,就故意不生孩子,難道你還想著你喬家表哥?”張氏十分疑惑地盯著王菁問道。
這下不僅王菁愣住,就是一屋子的下人也愣住了。
“我可憐的安哥兒,今年已經三十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張氏越說聲音越低,仿佛不堪重負,“你三哥和安哥兒同年,你和你三嫂同年,他們的孩子如今已經開始說親了,你們孩子的影兒還不知道在哪兒。”她說著,竟然坐在那裏抹起眼淚來,“你不讓他納小,不許他娶韃子的公主,我也不說什麽,但是你不能吊著他不生孩子啊!”
也難怪張氏著急,劉永安的三從兄劉永輝和他同年,娶的妻子趙嫣然和王菁同年,如今兒子已經十歲。劉永輝在劉家軍隊一向聲望甚高,這次守濠州立了大功,如今叔父劉永安又打下了集慶,就算不能稱王,拜將封侯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知多少人家開始打二房的主意,想把閨女嫁過去。每天去說親的人,差點把門檻都踩爛了。
可張氏把他們夫妻沒有孩子的事歸結於她不肯生,心裏還想著別人,況且這個別人早些年確實跟劉家情分非同一般,這事王菁可不敢亂認。
她忙跪了下來:“娘怎麽會這般想?我跟哥哥已經成親多年,怎麽可能會心裏想著別人?”
別的事倒也罷了,若是被扣上一頂不貞的帽子,在這個年代可比死還要難堪。況且還有一屋子仆婦,盯著王菁看個不停。
她長這麽大,第一次被這樣對待,而這般對自己的人,還是她當成親生母親看待的人。王菁心裏在這一刻五味陳雜,難受極了。
張氏卻半點沒有放過她的意思:“你的醫術不是比一般大夫都要好,調理這麽多年,卻不願意給安哥兒生下一兒半女,若說不是放不下喬家哥兒,那你就幫他做媒吧。他從前對你這般好,難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孤身一人?”
王菁低眉順眼地應了下來。
她同張氏母女這麽多年,自然明白她是個極其倔強的人,認定的事一般是經不得勸的。可無緣無故,她怎麽會想著要逼自己幫紅英做媒呢?還把不貞的事往她頭上扣,要知道有這樣的事,不僅她沒臉,就是劉永安也一樣沒臉!
王菁雖猜測著可能有人在背後做了手腳,可想到張氏這般對她,她還是覺得十分失望,一刻也不想呆在這個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