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的茶山在離霍山二十裏遠一個叫金雞山的地方。


    他們沒有騎馬,也有坐車,全程步行而往,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一路上山花盛開,野果飄香,水清山秀,竹林青翠,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這個季節的霍山,正是野果成熟的季節。


    米棗、野板栗、八月楂、野木瓜、野山楂、金勾梨、糖吖梨、山核桃、野葡萄、野石榴、糖梨應有盡有,隨處可得。


    米棗在這個季節已經全紅了,樹也不高,一伸手就能撈到了。脆嫩多汁,甘甜爽口,好吃極了。幾個人不知不覺就摘了一大籃子。


    野板栗要比種植的要小上許多,不過可以迴去做板栗燉雞,或是用糖炒了吃。大家又摘了一籃子。


    然而王菁最喜歡的是一種叫八月楂的水果。


    八月楂又稱野香蕉果提有點像獼猴桃,但比它要長得多,略像香蕉,成熟以後皮裂開可以像香蕉一樣剝著吃。它的果肉是雪白的,裏麵有黑芝麻一樣的種子,果肉香甜細膩,味道十分獨特。


    野木瓜這個時候也開始變成金色,但是吃想來極酸,不過它是一味極好的中藥,具有祛風和絡;活血止痛;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做成蜜餞,也可以用來做醒酒湯。不知不覺又摘了許多。


    劉永安笑她:“照你這麽下去,等迴去的時候咱們要雇幾輛大車來拉了。”


    野山楂這個時候也由青變紅,不過它的果肉極少,不過是層薄薄的皮,酸酸的,便它可以健胃消積,收斂止血,散瘀止痛。大家不知不覺又摘了不少。


    金勾梨果實形態似萬字似“卍”字,也稱萬壽果,生食有些甜,泡酒後可治風濕,可解酒。學名枳椇。


    王菁道:“這個必須摘,爹的應酬又多,多摘點好給他做醒酒湯。”


    糖吖梨也叫刺梨,成熟的時也是黃色的,渾身長滿了刺,吃的時候很多本地人會用鞋子磨一磨。


    各種野果,不一而舉,應有盡有。王菁在那裏忙得不亦樂乎,好在出來的時候特意帶了兩個竹筐,一個時辰不到,四個人竟然摘了滿滿兩筐野果子。


    此時正是秋收的季節,辛苦的農人們正是掰玉米、砍高粱、割蕎麥,摘綠豆


    牛羊悠閑地在山林裏吃草,天高雲淡,靜謐祥和。


    入目皆是蒼翠的竹林,竹製品隨處可見。


    王菁:“真想一輩子住在這兒做個放牛的算了。”


    劉永安道:“妹妹最大的誌向不是吃遍天下美食嗎?你一直住在這裏山,恐怕就隻能喝山泉了。”


    那尋來的向導已經迴去了,今天陪他們過來的是茶鋪裏的一個叫霍六的夥計,十四五歲的年紀,有心想在東家麵前露一迴臉,聽了這話不由笑道:“咱這兒出產的黃芽,六百年前就是專門給送到宮裏的貢品,到了本朝那些韃靼人不懂飲茶,茶道才漸漸的沒落了。”


    王菁怔在了那裏。


    她記得很清楚,錢師爺當時給她玉佩的時候曾告訴她買的是荒山,茶樹是意外發現的。但這小夥計為什麽說這是貢品呢?


    既然是貢品,那根本不可能會是荒山。


    王菁:“咱們茶場一共有多少茶樹?”


    霍六:“大概有兩三百畝吧,掌櫃的說的,我也不清楚。”


    王菁:“我還沒見過長在樹上的茶葉,不如你帶我們過去看看。”


    幾個人去茶山轉了一圈,王菁越發肯定自己內心的猜測。


    成片的茶園,根本不可能是是荒山。


    本來之前她還有撿到寶的感覺,現在倒覺得疑霧重重了。


    既然是貢品,又怎麽會往外賣?


    等到晚上迴去的時候,王菁特意向霍掌櫃的打聽了這件事。


    “咱們的茶葉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迴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似乎比那特等的西湖龍井還要好一些。”王菁說道。


    “早采三天是個寶,晚采三天變成草。清明前采摘下來的一葉一芽的龍井茶是最好的,三四萬片茶葉也不過得一斤特製龍井出來。當然還要看製茶人的手藝如何。”霍掌櫃說起茶來誇誇其談。“他們的團茶是蒸,我們是炒出來的,味道自己要好得多。”


    “原來是咱們製茶師傅的手藝要好一些。”王菁一副受教的樣子,“那他的工錢是怎麽支付的?”


    “陸師傅在咱們這兒入股,每年抽取一成的利潤,另外每年有五百兩銀子的固定收入。”


    王菁笑眯眯地道:“說起來我也算是頭一次過來,這個月你們兩位每人多加五十兩銀子的紅包吧。”


    霍掌櫃忙站起來道謝,又道:“可惜陸師傅出門遊曆去了,不然肯定會親自過來向您道謝的。”


    王菁道:“沒想到陸師傅還是個風雅之人。”


    霍掌櫃道:“誰說不是呢。就是咱們這茶園,之前也是他家的,可惜他那時候年幼,被叔叔霸占了財產,自己又被賣成了驅口,還是錢大爺找了門路讓他換了良籍。”


    聽霍掌櫃這麽一說,王菁鬆了口氣。


    這茶山的來曆沒問題就好。


    “難怪我說怎麽會這麽便宜。”


    “也不算便宜了,三千兩白銀呢。那時候物價可沒有現在這麽貴,咱們這一帶的人別說三千兩白銀,就是能拿出三兩銀子的人家也不多啊,並且要的現銀。況且那時候茶樹生了病,若不是錢爺將陸師傅又請了迴來,隻怕這茶樹早死光了。況且本地的茶山這麽多,銷路並不好,就是咱們的茶也是由錢爺自己銷出去的。”一般人誰喝得起這五兩銀子一兩的茶葉


    王菁又擺出一副受教的樣子,心裏卻想著:表哥當時並非是手裏沒錢,可他為什麽沒告訴我他自己多花了兩千兩銀子呢?難道是因為我在定遠幫了他的忙,想私下補償我?


    除了這個理由,她確實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其實王菁當時根本沒打算接手這邊的茶園的,她之所以會過來,不過是想著喬朝陽遠在京城,對於霍山實在是鞭長莫及,無奈之中才接了下來。但卻打算著,假如再遇上喬朝陽一定要將這茶山還了他。


    她雖然喜歡錢,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在手裏難免會心中不安。


    告辭了霍掌櫃,她又把這件事的真相告訴了劉永安。


    劉永安道:“他也不容易,確實應該還迴去。以後你就不要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你現在做了人家的媳婦,自然該由男人養著。”說著摟了她的腰,照著她的臉龐“啪”親了一口。


    王菁忙將那按了手印的紙又拿了出來,“我可是算著時間在呢,今天才第二天。”


    劉永安心裏暗暗不悅,臉上卻不顯示出來,果真放開他,卷著條被子自己睡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童養媳的春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青並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