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才過了沒幾天,就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
幾場小雨過去,草兒綠了,光禿禿的樹枝上也有了嫩芽。天氣漸漸暖了起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聽到蟲鳴的聲音。杏花、桃花次第開放。
這個季節最是挖野菜的好時候。
麥田裏最多的就是麥瓶草了、野辣菜了。
農家的孩子拿著廢舊的鏟子,提著小籮筐,一會可以挖大半筐迴來,涼拌、煮湯、炒菜、煮麵,味道十分鮮美。
野辣菜還可以洗淨晾幹切碎撒點鹽花製成醃菜,吃的時候少放一點麻油進去,十分下飯。
若是吃厭了,還可以換換口味,薺菜、苦菜也陸續出來了,挖一些迴家摻了煎好的碎蛋包餃子、包子,吃著也是香噴噴,讓人食欲大增。
到了三月三,除了互贈蘭草之外,會用薺菜花煮雞蛋,這時候的薺菜已經開花起苔老得嚼不動了,若還想吃野菜的話,蒲公英、柳葉、苦菜、野菠菜、野芹菜、夏枯草、枸芽、刺兒菜、雞冠菜、香椿都可以用開水煮了,拌著吃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濠州人最喜歡的是到韭山挖野韭菜迴來和雞蛋一起炒著吃。更有人將野韭菜和腐乳一起炒,吃起來也特別香。
雨漸漸多起來,大雨過後的岩石邊,常常會有許多地木耳,不僅可以涼拌,也可以和豆腐一起燉,還可以炒雞蛋、炒肉、蒸包子、炒韭菜。地木耳吃起來比木耳要滑嫩爽口一些,就是不容易清洗,天氣熱的時候極容易生蟲子,一般都在初春的時候吃,到了盛夏就沒人吃了。
這一年的雨似乎比往年都要多。到了清明前後,更是瀝瀝拉拉下個不停。
以至很多有經驗的農人們開始憂心腫腫,“清明打濕老鴰毛,麥打水裏撈。”
等到穀雨的時候,濠州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暴雨,自此開始三天兩頭總要下上一場,等到收麥子的季節,家家戶戶都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代的麥子全是農人們揮舞著刀鐮一刀一刀割出來的。割完要捆,捆完要挑到路邊,再用車拉到麥場曬幹用牛拉著石滾軋出來如果割麥子的時候地裏太濕地就容易踩傷地,等到種秋莊稼的時候不好犁耙另外地裏太濕腳上也容易沾到泥巴,更容易把麥根拔起來但是不搶割,熟透了麥穗很容易斷掉在地裏,有些甚至還沒開始割已經出芽了。最好的辦法是在最短的時間裏搶收掉。
但是搶收迴來的麥子如果堆得時間太久曬不到太陽也會發黴。割過小麥的地裏要及時種玉米、紅薯、芝麻、高粱等秋作物,若是地太濕就沒辦法犁耙,撒的種子出會出芽不齊。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秋莊稼還沒種完,梅雨季節提前來了。
天氣一直陰沉沉的,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時有大雨、暴雨出現。
雨季一直斷斷續續延續到了七月底。
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
早在前朝的時候,為了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曾使黃河人為決堤,從此黃河奪淮,水係紊亂,“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
這麽一來,很多地方都被淹了。
劉成方整天帶著一群人處到救災。
等到天氣放晴,大水退去,很多不受淹的農作物諸如芝麻、棉花、玉米都淹了個七七八八,水稻雖然不會被淹死,但是白天長時間下大雨、雨水衝刷穎花致使不能正常授粉、空秕粒增加了許多。
而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糧食急劇減少,好在劉成方做知府這兩年也算兢兢業業,去歲的時候趁著糧食豐收,糧倉是滿的,遇到這種時候到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可糧倉裏的糧食總是有限的,經不住第二年又是這樣。
十幾文一斤的大米現在漲到了幾百文,並且還買不到。
劉家就不用說了,張氏把銀錢都投資在了田地房產上,遇上這樣的壞年景,很多地方根本顆粒無收。
王家的生意這兩年也一落千丈,連食百味都變得門可羅雀起來。
樹葉子都捋沒了,很多人已經在吃樹皮。
“糧食生意這麽賺錢,要不我們也做糧食好了。”劉永勝向王菁建議。
“我連門都沒出過,哪裏做得了糧食。”王菁覺得風險太大。
“別家都能做,我們應該也沒問題,蘇杭那邊的米要便宜得多。”“要不我先去,少販些迴來。”劉永勝也不知從哪得的消息,早在沒發生水災之前就想幹這個。
王菁也有些心動,“讓雙喜跟你一起去,我先出五千的本金,餘下的你自己看著辦。
等劉永勝臨行前,王菁又讓雙喜跟他一起去。
“若是幹得好,到時候我讓哥哥銷了你的奴籍,再送幾股幹股。”她跟雙喜說道。
等第一船糧食運迴來,袁氏劉氏徐氏顧氏都從王家買過糧,王菁幹脆拉了他們入夥。
劉永安就在這一年參加了河南江北行省的鄉試。
“你們放心,解元肯定是我的。”考完之後他如是對張氏說道。
“說得太早了,野貓叼跑了。”張氏喝道。
劉永安不以為意。
鄉試完畢,他要馬上進京參加會試才行,會試過後就可以著人向王家提親了,等了許久眼看目標就在眼前,恁誰也冷靜不起來了,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個冷靜的人。
哪想放榜出來,抄了榜單迴來的留白麵色就有些不好。
“大爺中了第二”
“第二就第二吧,你苦著臉幹什麽?不過是個名次而己。”劉永安老神在在地說道。
留白看了自己家的主子一眼,不敢答話。
張氏道:“莫不是二十幾?”說著從留言手裏拿了抄錄的榜單來看。
留白想奪了張氏手裏的榜單,又有些不敢。
劉永安見他娘冷著臉不說話,忙自己湊過來看。
不看還好,一看到這榜單,他簡直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居然是二百名往後!
兩百名靠後也算了,還是第二百五十名!
劉永安一把將東西奪過來,自己又仔細看了一遍。
報喜的人這時候也到了,低聲念道:“恭喜貴府大爺中了孝廉第二百五十名。”
他聲音雖大家卻全聽了個清清楚楚。
一幹等著大爺考中解元發紅包的下人們皆傻了眼。
張氏強笑著讓下人給報喜之人拿了紅包,氣得三天沒理兒子。
就是劉成方知道了這件事,也板了很久的臉。
王菁自然也知道了,笑得不行,“誰讓你天天盡想些有的沒有的?”
見劉永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又安慰他:“鄉試又不是會試,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為三甲,都稱為賜同進士出身,二百五十名也是正經舉人了,和第二十五名區別不大,等到中了進士之後是一樣的。”
若不是跟前人太多,劉永安真想當時就親她一口才好。
就是劉成方夫婦聽了這話,也不得不說“菁菁是個心寬的。”
要知道喬探花此時已經進京述職去了,若是迴來的時候再舊事重提要去王家提親呢?未完待續。
幾場小雨過去,草兒綠了,光禿禿的樹枝上也有了嫩芽。天氣漸漸暖了起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聽到蟲鳴的聲音。杏花、桃花次第開放。
這個季節最是挖野菜的好時候。
麥田裏最多的就是麥瓶草了、野辣菜了。
農家的孩子拿著廢舊的鏟子,提著小籮筐,一會可以挖大半筐迴來,涼拌、煮湯、炒菜、煮麵,味道十分鮮美。
野辣菜還可以洗淨晾幹切碎撒點鹽花製成醃菜,吃的時候少放一點麻油進去,十分下飯。
若是吃厭了,還可以換換口味,薺菜、苦菜也陸續出來了,挖一些迴家摻了煎好的碎蛋包餃子、包子,吃著也是香噴噴,讓人食欲大增。
到了三月三,除了互贈蘭草之外,會用薺菜花煮雞蛋,這時候的薺菜已經開花起苔老得嚼不動了,若還想吃野菜的話,蒲公英、柳葉、苦菜、野菠菜、野芹菜、夏枯草、枸芽、刺兒菜、雞冠菜、香椿都可以用開水煮了,拌著吃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濠州人最喜歡的是到韭山挖野韭菜迴來和雞蛋一起炒著吃。更有人將野韭菜和腐乳一起炒,吃起來也特別香。
雨漸漸多起來,大雨過後的岩石邊,常常會有許多地木耳,不僅可以涼拌,也可以和豆腐一起燉,還可以炒雞蛋、炒肉、蒸包子、炒韭菜。地木耳吃起來比木耳要滑嫩爽口一些,就是不容易清洗,天氣熱的時候極容易生蟲子,一般都在初春的時候吃,到了盛夏就沒人吃了。
這一年的雨似乎比往年都要多。到了清明前後,更是瀝瀝拉拉下個不停。
以至很多有經驗的農人們開始憂心腫腫,“清明打濕老鴰毛,麥打水裏撈。”
等到穀雨的時候,濠州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暴雨,自此開始三天兩頭總要下上一場,等到收麥子的季節,家家戶戶都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代的麥子全是農人們揮舞著刀鐮一刀一刀割出來的。割完要捆,捆完要挑到路邊,再用車拉到麥場曬幹用牛拉著石滾軋出來如果割麥子的時候地裏太濕地就容易踩傷地,等到種秋莊稼的時候不好犁耙另外地裏太濕腳上也容易沾到泥巴,更容易把麥根拔起來但是不搶割,熟透了麥穗很容易斷掉在地裏,有些甚至還沒開始割已經出芽了。最好的辦法是在最短的時間裏搶收掉。
但是搶收迴來的麥子如果堆得時間太久曬不到太陽也會發黴。割過小麥的地裏要及時種玉米、紅薯、芝麻、高粱等秋作物,若是地太濕就沒辦法犁耙,撒的種子出會出芽不齊。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秋莊稼還沒種完,梅雨季節提前來了。
天氣一直陰沉沉的,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時有大雨、暴雨出現。
雨季一直斷斷續續延續到了七月底。
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
早在前朝的時候,為了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曾使黃河人為決堤,從此黃河奪淮,水係紊亂,“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
這麽一來,很多地方都被淹了。
劉成方整天帶著一群人處到救災。
等到天氣放晴,大水退去,很多不受淹的農作物諸如芝麻、棉花、玉米都淹了個七七八八,水稻雖然不會被淹死,但是白天長時間下大雨、雨水衝刷穎花致使不能正常授粉、空秕粒增加了許多。
而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糧食急劇減少,好在劉成方做知府這兩年也算兢兢業業,去歲的時候趁著糧食豐收,糧倉是滿的,遇到這種時候到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可糧倉裏的糧食總是有限的,經不住第二年又是這樣。
十幾文一斤的大米現在漲到了幾百文,並且還買不到。
劉家就不用說了,張氏把銀錢都投資在了田地房產上,遇上這樣的壞年景,很多地方根本顆粒無收。
王家的生意這兩年也一落千丈,連食百味都變得門可羅雀起來。
樹葉子都捋沒了,很多人已經在吃樹皮。
“糧食生意這麽賺錢,要不我們也做糧食好了。”劉永勝向王菁建議。
“我連門都沒出過,哪裏做得了糧食。”王菁覺得風險太大。
“別家都能做,我們應該也沒問題,蘇杭那邊的米要便宜得多。”“要不我先去,少販些迴來。”劉永勝也不知從哪得的消息,早在沒發生水災之前就想幹這個。
王菁也有些心動,“讓雙喜跟你一起去,我先出五千的本金,餘下的你自己看著辦。
等劉永勝臨行前,王菁又讓雙喜跟他一起去。
“若是幹得好,到時候我讓哥哥銷了你的奴籍,再送幾股幹股。”她跟雙喜說道。
等第一船糧食運迴來,袁氏劉氏徐氏顧氏都從王家買過糧,王菁幹脆拉了他們入夥。
劉永安就在這一年參加了河南江北行省的鄉試。
“你們放心,解元肯定是我的。”考完之後他如是對張氏說道。
“說得太早了,野貓叼跑了。”張氏喝道。
劉永安不以為意。
鄉試完畢,他要馬上進京參加會試才行,會試過後就可以著人向王家提親了,等了許久眼看目標就在眼前,恁誰也冷靜不起來了,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個冷靜的人。
哪想放榜出來,抄了榜單迴來的留白麵色就有些不好。
“大爺中了第二”
“第二就第二吧,你苦著臉幹什麽?不過是個名次而己。”劉永安老神在在地說道。
留白看了自己家的主子一眼,不敢答話。
張氏道:“莫不是二十幾?”說著從留言手裏拿了抄錄的榜單來看。
留白想奪了張氏手裏的榜單,又有些不敢。
劉永安見他娘冷著臉不說話,忙自己湊過來看。
不看還好,一看到這榜單,他簡直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居然是二百名往後!
兩百名靠後也算了,還是第二百五十名!
劉永安一把將東西奪過來,自己又仔細看了一遍。
報喜的人這時候也到了,低聲念道:“恭喜貴府大爺中了孝廉第二百五十名。”
他聲音雖大家卻全聽了個清清楚楚。
一幹等著大爺考中解元發紅包的下人們皆傻了眼。
張氏強笑著讓下人給報喜之人拿了紅包,氣得三天沒理兒子。
就是劉成方知道了這件事,也板了很久的臉。
王菁自然也知道了,笑得不行,“誰讓你天天盡想些有的沒有的?”
見劉永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又安慰他:“鄉試又不是會試,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為三甲,都稱為賜同進士出身,二百五十名也是正經舉人了,和第二十五名區別不大,等到中了進士之後是一樣的。”
若不是跟前人太多,劉永安真想當時就親她一口才好。
就是劉成方夫婦聽了這話,也不得不說“菁菁是個心寬的。”
要知道喬探花此時已經進京述職去了,若是迴來的時候再舊事重提要去王家提親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