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白牆紅瓦的小院也是近十年之內蓋起的房子,是一對中年得子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老夫妻給兒子蓋的新房。兒子去了南方大城市生活工作了,所以這個小院就閑置了。有人說,房子是越有人住才會越結實,煙火氣能保養房子,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是正確的,而老夫妻的兒子也相信這句話,他決定永遠生活在南方了,所以就義無反顧地催促父母賣掉這個一直沒有人住的房子。


    前幾年,老夫妻打過賣房廣告,也有陸陸續續過來看房子的人,他們都因為房主要價高而打消了買房的念頭,對他們來說,這座小院沒什麽太大用處,一是離城裏太遠了,二是冬季沒有集體供暖,三是沒有什麽升值空間,加上如果價格還高,那就更沒有必要買了。而對於吳雙來說,這個小院很合適,主要是她的服裝加工廠在這裏,而鄭運又把房子價格講下來了幾乎一半,因為他與那對耄耋夫妻是沒有出五服的親戚。


    按照吳雙的說法是她與這個小院是有緣分的,她對這個小院的位置和內部結構可謂是一見鍾情,加之價格又降了很多,所以她便義無反顧地果斷買下了這個小院。


    以前這個小院幾乎沒怎麽住人,裏麵幾乎全新的家具和廚具一應俱全,打掃了三間正房裏的家俱上厚厚的一層灰塵後,房間裏頓時敞亮了許多,吳雙直接拎包入住了。


    她忙完了搬家,就著手去找離她小院不遠的水庫邊的炒雞店,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承諾的要幫助那一對賣酸湯臭豆腐的南方夫妻。但當她走進水庫邊上的炒雞店時,飯店早已人去樓空了,一把黑色鐵鎖把炒雞店門牢牢鎖住了。吳雙用手擦了擦滿是灰塵的窗玻璃趴在窗台上向屋裏看去,裏麵吃飯的桌椅搬空了,隻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物品亂七八糟地攤放在地上。旁邊坐東朝西的廚房成了雜物間,裏麵堆滿了雜物,淩亂的鍋碗瓢盆孤零零地安放在貼滿白色瓷磚的灶台上失去了用武之地。總而言之,到處是一片蕭條景象。


    吳雙不禁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唉……這才幾個月就麵目全非了,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


    吳雙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格。她隨即掏出手機撥通了鄭運的電話詢問此事,鄭運說,炒雞店的老板夫妻倆去城裏打工了,現在水庫邊上統一不讓開飯店了,說是汙染水源。


    吳雙又給做酸湯臭豆腐的那對夫妻打去了電話,說明了這些情況。她在電話裏聽到的是夫妻倆對她的感謝和惦記,並且告訴吳雙說,他們現在已經迴到南方的家鄉小鎮轉行做小吃店了,因為他們的兩個小孩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他們不想讓小孩子在村子裏做留守兒童了。他們還說,一定讓兩個小孩在不缺失家庭溫暖的環境下好好上學讀書,以後成為棟梁之材。吳雙沒想到這些話是出自於賣酸湯臭豆腐小吃的夫妻之嘴,但聽的出,這些話語是他們的肺腑之言。


    吳雙在夫妻倆的多次道謝中掛斷了電話,她心裏預祝這對夫妻以後的生活走向正規安定。想到這裏,她會心一笑,似乎看到了他們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的溫馨場麵。


    “這才短短的幾個月,物是人非了。”吳雙不禁感歎道。


    其實,吳雙自己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她也是在這短短的幾個月裏生意大有起色而步入小康生活的。


    也許這就是瞬息萬變、跌宕起伏的人生吧,幸運的是,吳雙在平穩地走上坡路,她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信心,因為她是在賺女人的錢,而喜歡買衣服的女人對買漂亮衣服永遠沒有止境,多數喜歡穿新衣服的女人一年四季都心心念念地喜歡買衣服,經濟條件好些的女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女人衣櫥裏永遠缺少一件衣服”這句俗話是真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喜歲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秋十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秋十七並收藏雙喜歲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