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沒病吧?
小姑娘又兇又嬌,撩瘋太子爺 作者:雲破月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湯藥需要這麽大的鍋!
顧侯爺有一瞬間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
需要下如此‘重’藥!
“我……沒病吧?”顧侯爺遲疑地問道。
對麵的謝大人:“……”
你有沒有病,自己不知道嗎?
顧侯爺:“小五親自送來的?可有帶什麽話?”
“郭管家送來的時候,說這是五姑娘吩咐給你的補藥。”謝大人道。
顧侯爺麵色僵了下,這麽一大鍋的量——
顧侯爺想也不想,伸手把謝大人的碗抓過來,先給他舀了碗:“老謝,咱倆最近都太忙了,都該好好補一補。
雖然是我家閨女的心意,但讓你幹看著太說不過去了。
來來來,一塊喝。”
顧侯爺不由分說把湯碗往謝大人手裏一塞,語氣相當豪邁,頗有幾分勸酒的架勢。
謝大人嘴角抽了抽。
不過五姑娘學醫有成,謝大人是知道一二的。
這送來的湯藥,肯定是好東西,倒也沒直接推辭。
謝大人很給麵子地嚐了一口。
沒有想象中的發苦。
味道還能讓人接受。
喝了小半碗湯藥,謝大人的心思還沉浸在案子中,他皺著眉頭說:“烏府的失火案我也認為不像是意外。”
烏閣老權勢顯赫,他的府邸周圍也都是些世家權貴的宅院。
起火後,京兆府和醒來的人第一時間就趕去救火。
據說,當時火勢很大,卻全程沒聽到烏家府邸裏麵的人唿救,或是冒著火勢衝出來。
他們已經讓仵作檢查過了,屍體大多燒成焦炭,有的屍身並不完整。
顧侯爺點了點頭,“我懷疑烏家失火前,宅邸裏麵的人就已經死了。
兇手可能事先用了迷藥,或者直接趁他們在睡夢中不清醒的時候,將其殺害。”
謝大人想到那些屍體倒下的位置,跟他們的斷肢距離……
更像是生前被人用蠻力活生生撕扯開去。
但這種兇殘的做法,簡直駭人聽聞。
顧侯爺和謝大人見過的死人數不勝數,其眼光不是常人能及,經驗豐富。
現在兩人的想法幾乎一致。
謝大人和顧侯爺對視一眼,相互看到彼此眼裏的凝重。
膽敢在京城裏,悄無聲息就將烏家百餘人口殺害。
這不太可能是烏閣老的仇家。
烏閣老的仇家無非是朝廷之上的官員。
而無論再怎麽恨烏閣老,也不至於殺烏府滿門。
這需要多大的血海深仇。
莫非烏閣老生前有什麽不為人知秘密,被人滅了口?
謝大人心事重重,夾菜的速度不知不覺慢下來,:“老顧,你覺得會是何人所為?”
顧侯爺大口吃菜,很光棍地說:“不知道。”
現在大淵可是各方人馬風雲際會,有南虞國的百裏少主、北緒國的太子和公主都來了……
還有背地裏各種大大小小的勢力。
誰知道烏閣老得罪了哪方人馬。
顧侯爺實在不願意動腦多想。
他雖然上朝就在末尾位置站著,跟烏永鬆沒有交集,但架不住烏閣老的名頭大,行事一年比一年張揚。
顧侯爺想不知道都難。
謝大人看著顧侯爺一邊吃飯菜,一邊喝湯藥,眼角抽搐了幾下,幹脆把腦子裏剛冒出來的一個猜想按捺下去。
昨日朝華公主才來京城,緊接著當天夜裏烏家全死了。
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關聯?
比如,兇手就藏在朝華公主進京的隊伍之中。
隨即,謝大人迴過神來,對自己的離奇想法感到好笑。
北緒國和烏閣老毫無關聯。
看來,他真是憂思過重了。
畢竟佛光寺的刺殺案還沒告破,現在又來了一樁烏府失火案,死的還是朝廷重臣。
一定要盡快找到關鍵線索。
明晃晃的在天子腳下殺人,可是會涉及皇上的安危。
思及此,謝大人將飯菜囫圇咽了下去。
**
驛館內。
洪盛泰一口冷淡地迴絕:“不見。
現在不是見麵的時候,你去迴了屈泅。
還有,讓他別做多餘的事,否則出了事,我保不了他。”
孟金他們才解決掉烏家,杜絕泄露四殿下私下與大淵臣子有來往的風險。
如今大淵的大理寺和京兆府估計亂做一團,一定會對外來者嚴加盤問。
就算跟著朝華公主一同住在驛館裏,洪盛泰也不能保證不會懷疑到他頭上。
所以,更要謹言慎行。
這個時候,屈泅提出要見他,風險太大了!
一旦有什麽意外,誰也擔待不了。
尉遲康身邊的馬連煥可不是吃素的。
洪盛泰對此人有些忌憚。
而提及屈泅,他心裏有些厭煩。
前些日子,他特意抽空去見屈泅的時候,對方可不是這副麵孔。
完全是對他愛答不理。
洪盛泰忍不住想說:早幹嘛去了!
西域不過是蠻夷之地!
要不是看在屈泅他手裏有藥浴的方子和功法,還算有用的份上……
洪盛泰將屈泅寫的書信揉成一團,扔到地上,他看都沒有看一眼。
屈泅有什麽好興師問罪的。
他還沒責怪屈泅把那個暗衛放跑,不得不命孟金幾個連夜清理尾巴。
“玄天拍賣會有三本《千門》,屈泅的意思是,讓我們出麵拍下來。”喬裝成小廝的柳風璋出聲道。
洪盛泰搖頭:“不行。”
他人在驛館,一舉一動都有康王爺的人盯著。
對烏家滅口已經冒過一次險了,不能有第二次。
洪盛泰不敢有僥幸之心。
不過他也知道《千門》的重要性,想了下,轉頭看向柳風璋:“我不能出麵,康王爺對我跟隨朝華公主來大淵,就已經有些起疑。
你尚未暴露,可以幫著點屈泅。”
柳風璋心知江湖上人人都想得到《千門》,有《千門》就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屈泅讓洪盛泰出麵,無非是想利用朝華公主的皇家名頭,讓爭奪《千門》的人好好掂量掂量。
既然洪盛泰這麽說了,柳風璋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他本就是來幫忙帶個話。
於是,柳風璋一邊起身,一邊頷首道:“好,我會把你的話帶到。”
“等等。”洪盛泰見柳風璋準備離開,他仿佛想到了什麽,立即拿出一張畫像,展開:“替我找到畫像上的人。”
柳風璋低頭一看,畫像上麵是一個明眸皓齒的少女。
“這是?”
“四殿下想要的東西,在她手上。”洪盛泰說得稍微含糊。
洪盛泰一想到‘那樣東西’居然落在一個少女手裏,心裏就很是不快。
事關四殿下,柳風璋聞言正了臉色,也沒多問:“我知道了。”
說著,柳風璋又接了一句:“朝華公主今日應該進宮去了吧,不知……”兩國聯姻一事,是否順利。
沒等柳風璋把話說完,外邊便傳來了海棠的聲音。
洪盛泰和柳風璋兩人臉色微變。
“你從後門出去。”洪盛泰一邊說話,一邊打開門走出去給柳風璋打掩護。
康王爺和尉遲西華他們都住在驛館二樓。
一樓隻有洪盛泰在。
若無什麽事,樓上的人不會下來,就是用膳,也在房間裏。
洪盛泰一出去,就見海棠獨自迴來。
“怎麽就你一個,公主呢?”洪盛泰皺了下眉,隨即想到了什麽,他不由笑了起來:“大淵皇上將公主留在宮裏了?”
康王爺也尚未迴驛館。
肯定還在宮裏跟大淵皇上商討著婚事,特意派海棠出宮來知會太子一聲。
朝華公主和太子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太子的身份在那。
公主出嫁之時,還需太子送親呢。
海棠臉色很差,看到洪盛泰,她趕緊求助道:“洪先生,大淵皇上沒有答應與我們北緒國聯姻。
公主她、她……”
說到這裏,海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屬實是海棠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
她和春畫是沒有資格跟隨公主進宮麵聖的,兩人隻能在宮外等著康王爺和公主出來。
誰能想到,康王爺和公主兩人皆是臉色難看的從宮裏出來。
海棠和春畫見狀,隻能小心翼翼伺候著,也不敢說話。
朝華公主對外一直都是極好的名聲,溫柔賢淑、端莊尊貴,跟年輕時候的胡貴妃如出一轍,偶爾有些無傷大雅的小任性。
可海棠和春畫兩人跟隨公主多年,心裏最清楚不過,朝華公主刁蠻跋扈、心眼小、稍有不順便會生氣打砸,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一定要順著她才行。
直到跟康王爺分開,朝華公主揚言要散心,海棠才從公主的話裏聽出一二。
公主被拒婚了,她本就無意這場婚事,怎麽也該有她開口提出來,沒想到大淵皇上一見麵就先提了。
朝華公主非常憤怒,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她恨不得馬上寫信迴北緒國,讓皇上立馬出兵大淵替她出一口惡氣!
但朝華公主想到在宮殿外遇到那風姿無雙的男子,改了主意。
朝華公主要那名男子當她的入幕之賓,才肯放大淵一馬。
海棠將朝華公主的原話一五一十的告訴洪盛泰。
洪盛泰聽得臉色奇差無比。
要什麽入幕之賓!
還放大淵一馬。
尉遲朝華她當真以為北緒國可以無端向大淵發起戰爭?
出師無名!
南虞國豈能壁上觀花?
到時候,北緒國說不定會麵臨腹背受敵的情況!
再說了,北緒國近年來一直在征兵操練,軍事力量是大幅度加強了。
但那些士兵是要吃飯的!
就比如這一次的天災,糧草給了受災的百姓後,就短了士兵的糧草。
朝堂上百官爭論不休,失蹤得不到一個良策解決。
恰逢得知得知薛進寶意外死在大淵,這才有使臣團到訪大淵和聯姻的事宜。
朝華公主享受著身份帶來的榮華,不去想著如何挽救聯姻,竟然——竟然看上了個男子!
“洪先生,公主讓奴婢去大淵皇宮打點守衛,打聽那男子是何人。”海棠愁眉緊鎖,捏著手裏的帕子:
“等會公主迴來,奴婢不知如何交代。”
海棠很清楚大淵皇宮的守衛不可能如實告知,說不定還會鬧出笑話來。
一個和親公主居然打聽起別的男子。
這要是傳到大淵皇室的耳朵裏,兩國聯姻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海棠明麵上是朝華公主的人,但實際是四殿下安插的眼線。
所以,一遇到難題,海棠她二話不說就來找洪盛泰了。
洪盛泰沉下了臉色。
瞎掉的左眼一片灰白,看起來有幾分陰森。
海棠忍不住瑟縮了下。
洪盛泰:“公主問起你便說沒有消息,剩下的你不用管。”
洪盛泰沒有勸說朝華公主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康王爺有多重視北緒國的那些士兵。
而康王爺身邊還有個馬連煥。
他們自會想辦法。
況且,他背後是四殿下,若是主動跟朝華公主說明聯姻的情況,反而會讓四殿下和朝華公主離心。
這就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
萬一朝華公主最後跟墨太子成婚,她把大淵的情況打聽清楚後,沒有告訴四殿下,反而跟其他皇子遞消息。
不就給他人做了嫁衣!
洪盛泰相信以朝華公主的小心眼,這種事她絕對做得出來。
果然。
洪盛泰打發海棠沒多久,康王爺便一臉怒色地迴到驛館。
他立即將馬連煥喊過來,一起商討讓朝華公主見到墨太子。
這兩人一旦生米煮成熟飯,大淵皇上再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
“王爺,大淵皇上真是這麽說,要以太子的意願為主?”馬連煥皺眉問道。
康王爺沉聲說道:“這都是推托之詞。
太子的婚事乃國之大事,豈能由得太子兒女情長。
這分明是大淵皇上權衡利弊後,不想將糧食借予我們北緒國!”
這話,馬連煥是認同的,他點頭:“王爺說得並不無道理,畢竟墨太子還未見過朝華公主。”
“你想個法子,讓朝華盡快與墨太子見麵,特殊時期,就該用特殊手段。”康王爺咬了牙,他身為一國親王,本是看不起那些醃臢手段,但是現在沒辦法了。
他等得,北緒國的將士等不得。
尉遲康很清楚,遠在北緒國的皇兄希望那些將士替他征戰沙場,又不希望給太多的糧草。
但發生天災後,根本不是多少糧草的問題,而是麵臨無糧!
顧侯爺有一瞬間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
需要下如此‘重’藥!
“我……沒病吧?”顧侯爺遲疑地問道。
對麵的謝大人:“……”
你有沒有病,自己不知道嗎?
顧侯爺:“小五親自送來的?可有帶什麽話?”
“郭管家送來的時候,說這是五姑娘吩咐給你的補藥。”謝大人道。
顧侯爺麵色僵了下,這麽一大鍋的量——
顧侯爺想也不想,伸手把謝大人的碗抓過來,先給他舀了碗:“老謝,咱倆最近都太忙了,都該好好補一補。
雖然是我家閨女的心意,但讓你幹看著太說不過去了。
來來來,一塊喝。”
顧侯爺不由分說把湯碗往謝大人手裏一塞,語氣相當豪邁,頗有幾分勸酒的架勢。
謝大人嘴角抽了抽。
不過五姑娘學醫有成,謝大人是知道一二的。
這送來的湯藥,肯定是好東西,倒也沒直接推辭。
謝大人很給麵子地嚐了一口。
沒有想象中的發苦。
味道還能讓人接受。
喝了小半碗湯藥,謝大人的心思還沉浸在案子中,他皺著眉頭說:“烏府的失火案我也認為不像是意外。”
烏閣老權勢顯赫,他的府邸周圍也都是些世家權貴的宅院。
起火後,京兆府和醒來的人第一時間就趕去救火。
據說,當時火勢很大,卻全程沒聽到烏家府邸裏麵的人唿救,或是冒著火勢衝出來。
他們已經讓仵作檢查過了,屍體大多燒成焦炭,有的屍身並不完整。
顧侯爺點了點頭,“我懷疑烏家失火前,宅邸裏麵的人就已經死了。
兇手可能事先用了迷藥,或者直接趁他們在睡夢中不清醒的時候,將其殺害。”
謝大人想到那些屍體倒下的位置,跟他們的斷肢距離……
更像是生前被人用蠻力活生生撕扯開去。
但這種兇殘的做法,簡直駭人聽聞。
顧侯爺和謝大人見過的死人數不勝數,其眼光不是常人能及,經驗豐富。
現在兩人的想法幾乎一致。
謝大人和顧侯爺對視一眼,相互看到彼此眼裏的凝重。
膽敢在京城裏,悄無聲息就將烏家百餘人口殺害。
這不太可能是烏閣老的仇家。
烏閣老的仇家無非是朝廷之上的官員。
而無論再怎麽恨烏閣老,也不至於殺烏府滿門。
這需要多大的血海深仇。
莫非烏閣老生前有什麽不為人知秘密,被人滅了口?
謝大人心事重重,夾菜的速度不知不覺慢下來,:“老顧,你覺得會是何人所為?”
顧侯爺大口吃菜,很光棍地說:“不知道。”
現在大淵可是各方人馬風雲際會,有南虞國的百裏少主、北緒國的太子和公主都來了……
還有背地裏各種大大小小的勢力。
誰知道烏閣老得罪了哪方人馬。
顧侯爺實在不願意動腦多想。
他雖然上朝就在末尾位置站著,跟烏永鬆沒有交集,但架不住烏閣老的名頭大,行事一年比一年張揚。
顧侯爺想不知道都難。
謝大人看著顧侯爺一邊吃飯菜,一邊喝湯藥,眼角抽搐了幾下,幹脆把腦子裏剛冒出來的一個猜想按捺下去。
昨日朝華公主才來京城,緊接著當天夜裏烏家全死了。
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關聯?
比如,兇手就藏在朝華公主進京的隊伍之中。
隨即,謝大人迴過神來,對自己的離奇想法感到好笑。
北緒國和烏閣老毫無關聯。
看來,他真是憂思過重了。
畢竟佛光寺的刺殺案還沒告破,現在又來了一樁烏府失火案,死的還是朝廷重臣。
一定要盡快找到關鍵線索。
明晃晃的在天子腳下殺人,可是會涉及皇上的安危。
思及此,謝大人將飯菜囫圇咽了下去。
**
驛館內。
洪盛泰一口冷淡地迴絕:“不見。
現在不是見麵的時候,你去迴了屈泅。
還有,讓他別做多餘的事,否則出了事,我保不了他。”
孟金他們才解決掉烏家,杜絕泄露四殿下私下與大淵臣子有來往的風險。
如今大淵的大理寺和京兆府估計亂做一團,一定會對外來者嚴加盤問。
就算跟著朝華公主一同住在驛館裏,洪盛泰也不能保證不會懷疑到他頭上。
所以,更要謹言慎行。
這個時候,屈泅提出要見他,風險太大了!
一旦有什麽意外,誰也擔待不了。
尉遲康身邊的馬連煥可不是吃素的。
洪盛泰對此人有些忌憚。
而提及屈泅,他心裏有些厭煩。
前些日子,他特意抽空去見屈泅的時候,對方可不是這副麵孔。
完全是對他愛答不理。
洪盛泰忍不住想說:早幹嘛去了!
西域不過是蠻夷之地!
要不是看在屈泅他手裏有藥浴的方子和功法,還算有用的份上……
洪盛泰將屈泅寫的書信揉成一團,扔到地上,他看都沒有看一眼。
屈泅有什麽好興師問罪的。
他還沒責怪屈泅把那個暗衛放跑,不得不命孟金幾個連夜清理尾巴。
“玄天拍賣會有三本《千門》,屈泅的意思是,讓我們出麵拍下來。”喬裝成小廝的柳風璋出聲道。
洪盛泰搖頭:“不行。”
他人在驛館,一舉一動都有康王爺的人盯著。
對烏家滅口已經冒過一次險了,不能有第二次。
洪盛泰不敢有僥幸之心。
不過他也知道《千門》的重要性,想了下,轉頭看向柳風璋:“我不能出麵,康王爺對我跟隨朝華公主來大淵,就已經有些起疑。
你尚未暴露,可以幫著點屈泅。”
柳風璋心知江湖上人人都想得到《千門》,有《千門》就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屈泅讓洪盛泰出麵,無非是想利用朝華公主的皇家名頭,讓爭奪《千門》的人好好掂量掂量。
既然洪盛泰這麽說了,柳風璋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他本就是來幫忙帶個話。
於是,柳風璋一邊起身,一邊頷首道:“好,我會把你的話帶到。”
“等等。”洪盛泰見柳風璋準備離開,他仿佛想到了什麽,立即拿出一張畫像,展開:“替我找到畫像上的人。”
柳風璋低頭一看,畫像上麵是一個明眸皓齒的少女。
“這是?”
“四殿下想要的東西,在她手上。”洪盛泰說得稍微含糊。
洪盛泰一想到‘那樣東西’居然落在一個少女手裏,心裏就很是不快。
事關四殿下,柳風璋聞言正了臉色,也沒多問:“我知道了。”
說著,柳風璋又接了一句:“朝華公主今日應該進宮去了吧,不知……”兩國聯姻一事,是否順利。
沒等柳風璋把話說完,外邊便傳來了海棠的聲音。
洪盛泰和柳風璋兩人臉色微變。
“你從後門出去。”洪盛泰一邊說話,一邊打開門走出去給柳風璋打掩護。
康王爺和尉遲西華他們都住在驛館二樓。
一樓隻有洪盛泰在。
若無什麽事,樓上的人不會下來,就是用膳,也在房間裏。
洪盛泰一出去,就見海棠獨自迴來。
“怎麽就你一個,公主呢?”洪盛泰皺了下眉,隨即想到了什麽,他不由笑了起來:“大淵皇上將公主留在宮裏了?”
康王爺也尚未迴驛館。
肯定還在宮裏跟大淵皇上商討著婚事,特意派海棠出宮來知會太子一聲。
朝華公主和太子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太子的身份在那。
公主出嫁之時,還需太子送親呢。
海棠臉色很差,看到洪盛泰,她趕緊求助道:“洪先生,大淵皇上沒有答應與我們北緒國聯姻。
公主她、她……”
說到這裏,海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屬實是海棠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
她和春畫是沒有資格跟隨公主進宮麵聖的,兩人隻能在宮外等著康王爺和公主出來。
誰能想到,康王爺和公主兩人皆是臉色難看的從宮裏出來。
海棠和春畫見狀,隻能小心翼翼伺候著,也不敢說話。
朝華公主對外一直都是極好的名聲,溫柔賢淑、端莊尊貴,跟年輕時候的胡貴妃如出一轍,偶爾有些無傷大雅的小任性。
可海棠和春畫兩人跟隨公主多年,心裏最清楚不過,朝華公主刁蠻跋扈、心眼小、稍有不順便會生氣打砸,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一定要順著她才行。
直到跟康王爺分開,朝華公主揚言要散心,海棠才從公主的話裏聽出一二。
公主被拒婚了,她本就無意這場婚事,怎麽也該有她開口提出來,沒想到大淵皇上一見麵就先提了。
朝華公主非常憤怒,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她恨不得馬上寫信迴北緒國,讓皇上立馬出兵大淵替她出一口惡氣!
但朝華公主想到在宮殿外遇到那風姿無雙的男子,改了主意。
朝華公主要那名男子當她的入幕之賓,才肯放大淵一馬。
海棠將朝華公主的原話一五一十的告訴洪盛泰。
洪盛泰聽得臉色奇差無比。
要什麽入幕之賓!
還放大淵一馬。
尉遲朝華她當真以為北緒國可以無端向大淵發起戰爭?
出師無名!
南虞國豈能壁上觀花?
到時候,北緒國說不定會麵臨腹背受敵的情況!
再說了,北緒國近年來一直在征兵操練,軍事力量是大幅度加強了。
但那些士兵是要吃飯的!
就比如這一次的天災,糧草給了受災的百姓後,就短了士兵的糧草。
朝堂上百官爭論不休,失蹤得不到一個良策解決。
恰逢得知得知薛進寶意外死在大淵,這才有使臣團到訪大淵和聯姻的事宜。
朝華公主享受著身份帶來的榮華,不去想著如何挽救聯姻,竟然——竟然看上了個男子!
“洪先生,公主讓奴婢去大淵皇宮打點守衛,打聽那男子是何人。”海棠愁眉緊鎖,捏著手裏的帕子:
“等會公主迴來,奴婢不知如何交代。”
海棠很清楚大淵皇宮的守衛不可能如實告知,說不定還會鬧出笑話來。
一個和親公主居然打聽起別的男子。
這要是傳到大淵皇室的耳朵裏,兩國聯姻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海棠明麵上是朝華公主的人,但實際是四殿下安插的眼線。
所以,一遇到難題,海棠她二話不說就來找洪盛泰了。
洪盛泰沉下了臉色。
瞎掉的左眼一片灰白,看起來有幾分陰森。
海棠忍不住瑟縮了下。
洪盛泰:“公主問起你便說沒有消息,剩下的你不用管。”
洪盛泰沒有勸說朝華公主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康王爺有多重視北緒國的那些士兵。
而康王爺身邊還有個馬連煥。
他們自會想辦法。
況且,他背後是四殿下,若是主動跟朝華公主說明聯姻的情況,反而會讓四殿下和朝華公主離心。
這就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
萬一朝華公主最後跟墨太子成婚,她把大淵的情況打聽清楚後,沒有告訴四殿下,反而跟其他皇子遞消息。
不就給他人做了嫁衣!
洪盛泰相信以朝華公主的小心眼,這種事她絕對做得出來。
果然。
洪盛泰打發海棠沒多久,康王爺便一臉怒色地迴到驛館。
他立即將馬連煥喊過來,一起商討讓朝華公主見到墨太子。
這兩人一旦生米煮成熟飯,大淵皇上再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
“王爺,大淵皇上真是這麽說,要以太子的意願為主?”馬連煥皺眉問道。
康王爺沉聲說道:“這都是推托之詞。
太子的婚事乃國之大事,豈能由得太子兒女情長。
這分明是大淵皇上權衡利弊後,不想將糧食借予我們北緒國!”
這話,馬連煥是認同的,他點頭:“王爺說得並不無道理,畢竟墨太子還未見過朝華公主。”
“你想個法子,讓朝華盡快與墨太子見麵,特殊時期,就該用特殊手段。”康王爺咬了牙,他身為一國親王,本是看不起那些醃臢手段,但是現在沒辦法了。
他等得,北緒國的將士等不得。
尉遲康很清楚,遠在北緒國的皇兄希望那些將士替他征戰沙場,又不希望給太多的糧草。
但發生天災後,根本不是多少糧草的問題,而是麵臨無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