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策論三試:論為官!
大唐:我的絕世才學藏不住了 作者:錦繡大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極宮,立政殿裏!
此時此刻,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正在賞析陳平安的策論。
“二郎,臣妾以為,此子所提議的絲綢之路甚好……”
“不過對於關閉大唐所有寺廟這一點,臣妾不敢苟同,還請二郎慎重考慮……”
李世民手持陳平安的策論,再次仔細品鑒了起來。
亂世道士下山平天下,和尚歸隱!
盛世道士歸隱,和尚下山斂財!
秦奉道,而橫掃六合。
陛下奉道,而定天下。
如今天下大定,四海升平,各地寺院卻開始大肆聚斂香火……
關閉大唐所有寺廟,不僅僅是因為那一尊尊純金或鍍金的佛像。
僧人還俗後,可從軍可從商亦可從農,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成家生子,為大唐興盛盡一份應有的力量……
李世民臉上的表情,瞬間精彩了起來!
一開始他沒有讀懂,陳平安為何會將關閉大唐所有寺廟,寫在論國富,這樣的策論之上。
眼下李世民懂了,身為帝王的李世民瞬間發現,這特喵的確實是一個最直接的富國捷徑啊。
“觀音婢,且聽朕給你好生分析一番,孰輕孰重,觀音婢想必會有所明悟……”
李世民順著陳平安策論之上的思路,給長孫皇後仔細剖析了一番!
“觀音婢,這些和尚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的,不結婚,不生子……”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大唐百姓信奉的越來越多,百姓們都不結婚生子,後果該當如何?”
“啊……”
李世民話音落地,長孫皇後瞬間呆住了。
雖然李世民所言甚是偏激,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玉手,繼續開口說道。
“觀音婢,朕乃大唐天子,對於這種危害國家社稷之事,絕不能任其再繼續發展下去……”
“否則一旦到了禍國殃民的地步,怕是悔之不及啊!”
長孫皇後此時完全明悟了過來:“二郎,是臣妾思慮不周,差點誤了國之大事。這陳平安,真乃國之大才也!”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手,開口說道:“接下來,朕非常期望他的第三場策論,論為官之道,會給出怎樣的答卷……”
…………
平康坊門口,陳平安一路小跑坐上牛車。
他是自己一人跑出來的。
沒辦法,讓他觀看現場直播,這種直播危害性太大,身上的某些部位,根本就受不了。
更何況彈曲的竹兒姑娘,已經做好與他合二為一的準備了。
麵對竹兒赤果果的誘惑,和要為他吹簫一曲的挑撥,陳平安不得不落荒而逃……
陳平安坐上牛車,來到貢院考場外,此時,上午的第一場策論尚未結束,不過,已經有不少提前交卷的考生,坐在高高的槐樹底下暢所欲言。
所議之事,自然與今日之策論考卷有關。
陳平安無意加入群聊的隊伍,一個人在牛車上靜靜的坐著。
沒想到程處默三人,竟然策馬奔騰而來。
敢在這皇城之內策馬揚鞭,也隻有這仨夯貨有這魄力。
陳平安搖頭笑了,看程處默三人,一個個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魁梧身材,沒想到都是秒男啊,這麽快就結束戰鬥了。
程處默三人對著陳平安點點頭,便直奔考生聚集的槐樹底下而去。
程處默翻身下馬,開口吆喝道。
“開盤了,開盤了……”
“今日盤口有所調整,今科科舉狀元人選,新增陳平安一人…”
程處默的話,讓一幹考生瞬間一愣,牛車上的陳平安也愣住了,這程處默葫蘆裏裝的什麽藥。
“押注陳平安進士及第者,賠率一賠一,押注陳平安不中者,一賠十……”
陳平安算是明白了,程處默這是準備靠自己,為他大肆斂財啊!
看他這套路,陳平安不得不另眼相看了,這家夥,可一點也不傻。
進士及第一賠一,不中則一賠十。
對於自己這樣一位默默無名之輩來說,那些考生肯定以為這是福利局,白白送錢的。
畢竟,進士及第,隻有三位,曆屆科舉已經證明,但凡進士及第者,均是世家子弟。
“程家大郎,此言當真?”
程處默話音落地,立即便有數位世家子弟,開口詢問道。
“咋滴,你們這些世家子,還擔心俺們三家國公府賠不起不成?至貞觀二年起,每次科舉考試開盤,那次是我們兄弟三人打理的,你們去打聽打聽,我們可曾賴過賬……”
程處默話音落地,人群一陣竊竊私語聲。
“程家大郎,我想押注十貫陳平安不中,身上可沒有這麽多銅板……”
程處默大氣的揮一揮手:“無妨,無妨,你們盧家俺還是非常放心的,寶琳,懷道,給盧家這位兄弟簽契約……”
“程家大郎,我們王家也來十貫錢的……”
“我,我,還有我……”
一時間,槐樹底下熱鬧了起來,眾人齊齊押注陳平安不中。
咚…咚…咚…
貢院考場的鼓聲響起,預示著今日第二場策論即將開考,一幹考生,闊步往貢院門口而去。
程處默趁機拍拍陳平安的肩膀,低聲開口說道。
“陳平安,你可都看到了,就這一會兒功夫,押你不中的就有三百五十多貫…一定要好好答卷啊,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
陳平安微笑著點點頭:“程公子,平安盡力而為之!”
陳平安踏足貢院考場,徑直往第一考場而去。
坐定以後,陳平安便開始仔細研墨。
為陳平安發放考卷的,依然是禦史台中丞魏征。
陳平安接過考卷一看,策論試題:論為官!
陳平安提筆蘸墨,先在考卷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便奮筆疾書起來。
發完考卷的魏征,悄悄返迴到陳平安的身後,隻是看了一眼過後,魏征的眼睛,便跟著陳平安的筆尖移動起來。
相比於昨日的論封建,和今日第一場的論富國,這場論為官,乃是最為簡單的策論,幾乎每屆科舉考試,都會有此道策論。
越是這樣一道,人盡皆知的簡單策論,越能考驗一個人,真正與眾不同的策略和才華。
此時此刻,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正在賞析陳平安的策論。
“二郎,臣妾以為,此子所提議的絲綢之路甚好……”
“不過對於關閉大唐所有寺廟這一點,臣妾不敢苟同,還請二郎慎重考慮……”
李世民手持陳平安的策論,再次仔細品鑒了起來。
亂世道士下山平天下,和尚歸隱!
盛世道士歸隱,和尚下山斂財!
秦奉道,而橫掃六合。
陛下奉道,而定天下。
如今天下大定,四海升平,各地寺院卻開始大肆聚斂香火……
關閉大唐所有寺廟,不僅僅是因為那一尊尊純金或鍍金的佛像。
僧人還俗後,可從軍可從商亦可從農,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成家生子,為大唐興盛盡一份應有的力量……
李世民臉上的表情,瞬間精彩了起來!
一開始他沒有讀懂,陳平安為何會將關閉大唐所有寺廟,寫在論國富,這樣的策論之上。
眼下李世民懂了,身為帝王的李世民瞬間發現,這特喵的確實是一個最直接的富國捷徑啊。
“觀音婢,且聽朕給你好生分析一番,孰輕孰重,觀音婢想必會有所明悟……”
李世民順著陳平安策論之上的思路,給長孫皇後仔細剖析了一番!
“觀音婢,這些和尚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的,不結婚,不生子……”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大唐百姓信奉的越來越多,百姓們都不結婚生子,後果該當如何?”
“啊……”
李世民話音落地,長孫皇後瞬間呆住了。
雖然李世民所言甚是偏激,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玉手,繼續開口說道。
“觀音婢,朕乃大唐天子,對於這種危害國家社稷之事,絕不能任其再繼續發展下去……”
“否則一旦到了禍國殃民的地步,怕是悔之不及啊!”
長孫皇後此時完全明悟了過來:“二郎,是臣妾思慮不周,差點誤了國之大事。這陳平安,真乃國之大才也!”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手,開口說道:“接下來,朕非常期望他的第三場策論,論為官之道,會給出怎樣的答卷……”
…………
平康坊門口,陳平安一路小跑坐上牛車。
他是自己一人跑出來的。
沒辦法,讓他觀看現場直播,這種直播危害性太大,身上的某些部位,根本就受不了。
更何況彈曲的竹兒姑娘,已經做好與他合二為一的準備了。
麵對竹兒赤果果的誘惑,和要為他吹簫一曲的挑撥,陳平安不得不落荒而逃……
陳平安坐上牛車,來到貢院考場外,此時,上午的第一場策論尚未結束,不過,已經有不少提前交卷的考生,坐在高高的槐樹底下暢所欲言。
所議之事,自然與今日之策論考卷有關。
陳平安無意加入群聊的隊伍,一個人在牛車上靜靜的坐著。
沒想到程處默三人,竟然策馬奔騰而來。
敢在這皇城之內策馬揚鞭,也隻有這仨夯貨有這魄力。
陳平安搖頭笑了,看程處默三人,一個個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魁梧身材,沒想到都是秒男啊,這麽快就結束戰鬥了。
程處默三人對著陳平安點點頭,便直奔考生聚集的槐樹底下而去。
程處默翻身下馬,開口吆喝道。
“開盤了,開盤了……”
“今日盤口有所調整,今科科舉狀元人選,新增陳平安一人…”
程處默的話,讓一幹考生瞬間一愣,牛車上的陳平安也愣住了,這程處默葫蘆裏裝的什麽藥。
“押注陳平安進士及第者,賠率一賠一,押注陳平安不中者,一賠十……”
陳平安算是明白了,程處默這是準備靠自己,為他大肆斂財啊!
看他這套路,陳平安不得不另眼相看了,這家夥,可一點也不傻。
進士及第一賠一,不中則一賠十。
對於自己這樣一位默默無名之輩來說,那些考生肯定以為這是福利局,白白送錢的。
畢竟,進士及第,隻有三位,曆屆科舉已經證明,但凡進士及第者,均是世家子弟。
“程家大郎,此言當真?”
程處默話音落地,立即便有數位世家子弟,開口詢問道。
“咋滴,你們這些世家子,還擔心俺們三家國公府賠不起不成?至貞觀二年起,每次科舉考試開盤,那次是我們兄弟三人打理的,你們去打聽打聽,我們可曾賴過賬……”
程處默話音落地,人群一陣竊竊私語聲。
“程家大郎,我想押注十貫陳平安不中,身上可沒有這麽多銅板……”
程處默大氣的揮一揮手:“無妨,無妨,你們盧家俺還是非常放心的,寶琳,懷道,給盧家這位兄弟簽契約……”
“程家大郎,我們王家也來十貫錢的……”
“我,我,還有我……”
一時間,槐樹底下熱鬧了起來,眾人齊齊押注陳平安不中。
咚…咚…咚…
貢院考場的鼓聲響起,預示著今日第二場策論即將開考,一幹考生,闊步往貢院門口而去。
程處默趁機拍拍陳平安的肩膀,低聲開口說道。
“陳平安,你可都看到了,就這一會兒功夫,押你不中的就有三百五十多貫…一定要好好答卷啊,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
陳平安微笑著點點頭:“程公子,平安盡力而為之!”
陳平安踏足貢院考場,徑直往第一考場而去。
坐定以後,陳平安便開始仔細研墨。
為陳平安發放考卷的,依然是禦史台中丞魏征。
陳平安接過考卷一看,策論試題:論為官!
陳平安提筆蘸墨,先在考卷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便奮筆疾書起來。
發完考卷的魏征,悄悄返迴到陳平安的身後,隻是看了一眼過後,魏征的眼睛,便跟著陳平安的筆尖移動起來。
相比於昨日的論封建,和今日第一場的論富國,這場論為官,乃是最為簡單的策論,幾乎每屆科舉考試,都會有此道策論。
越是這樣一道,人盡皆知的簡單策論,越能考驗一個人,真正與眾不同的策略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