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榮澤把衣服和壇子菜搬到租住地,站在冰箱邊上,拍了拍這個闖禍的大家夥。
不由自主感歎,創業路上處處是坑啊,自己挖的,別人挖的,坑坑不一樣。
接下來,李榮澤需要靜下心,認真填坑了。
想了幾十個公司名字,選了榮祥、榮天、榮耀、榮飛、榮達、榮華等十幾個名字去工商注冊,各種資料填了一下午。
依托剛過去的電腦節,他決定把團購活動改成電腦團購月,這樣方便形成消費慣性。
著重體現兩個賣點,團購是一個,還一個就是送貨上門安裝,這樣對電腦小白和女士就很友好!
但是對配送人員就不友好了,大頭顯示器可不是白叫的,一樓還能行,上樓能搬幾台呢?要不,加錢?
隻能是加長砍刀了,用足夠的量,把進貨成本打下來補貼人工,如果賣一萬台電腦,每一台便宜十元就是10萬元,那麽如果進貨10萬台呢,每台再壓5元完全沒問題吧,150萬元。
這個量可以順勢推出貼牌,用活動把品牌孵化出來,以後每年都可以舉辦一次,中觀村六月的電腦節,李榮澤九月的團購月,非常值得期待。
用力拍了一下手,真是個小機靈鬼,高興沒過三秒,想到涉及的成本,倒吸涼氣,步子太大了,有點扯淡,每家動輒上千萬的貨款,百萬富翁可不夠看。
那麽,上金融手段?供貨周期和結算錯開,做現貨和期貨?
公司執照和公章還要過幾天才能拿到,但有些工作必須做在前麵。
……
李榮澤聯係上了張佳舒,希望她能找一些計算機的畢業生。
騎車到宿舍接張佳舒,她昨天搬到朋友的房子,還有一些東西正在猶豫怎麽處理,如果再找不到合適的單位,是打算迴甬城了。
聽到李榮澤的邀請,張佳舒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幫忙找了一圈人,找了兩個計算機係的,一個是留校的孫卓濤,一個是大三沒迴老家的李向前,也是家裏情況不好,一直在中觀村勤工儉學。
這就能看出專之業間的差別了,這個時期的計算機畢業生,可真香。
筒子樓大概是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南北走向,東西兩側的中間各一個樓梯。看著眼前四層樓的筒子樓,張佳舒驚呆了,咱們公司起步這麽高的嗎?不是說賣組裝電腦嗎?
“這,師弟啊,你這打算整多大的公司啊!”
“小意思,師姐,咱們的目標就是做大做強,以後還會更大的!對了,前麵還有一個門麵!”
李榮澤此時可不會說是被坑的,得樹立師姐對公司的信心才是。
兩人在一樓看了兩個亂糟糟的套間,李榮澤順便描繪了一番規劃。
“這做倉庫的話,太小一間了。”張佳舒聽完後質疑了一句。
“嗯,一樓和二樓需要做改建,咱們分一下工,下午你招一些畢業生來,有願意兼職搞衛生也可以,一個小時5元。
我去找建築學院的師兄出改造方案,做預算,我希望在開學前把公司開起來!
明天早上9點,咱們集合開個會,彼此認識一下!”
張佳舒點頭答應,兩人又去門麵看了一眼,雖然不是臨大馬路,但進出也方便,兩間房子打通的,約莫有四五十平,不算小。
分頭開始去忙活,張佳舒先找到自己的舍友章慧茹,然後通過舍友又找了兩個同學,還是一對情侶,胡波和劉敏,真可謂一人得道,抱團升天。
李榮澤在建築學院四周瞎轉,逮著人就問,最後綜合推薦,在宿舍找到了研四的何炳文。
“師兄您好,我是經濟學院的大一新生李榮澤。”
“大一?”何炳文看著前麵的電線杆,一臉疑惑。
“嗯,因為有個創業項目,所以提前來學校了!”李榮澤解釋了一句,接著道:“師兄,是這樣,我在中觀村那裏租了一棟樓,但是我想做一下改動,您有時間做嗎?”
“一棟嗎?我沒聽錯吧!”看著眼前稚嫩的師弟,師兄不敢置信地問道。
“是的,您沒聽錯!師兄怎麽稱唿?”
“何炳文,這樣吧,我先去看看再說,地方在哪裏?”
李榮澤說給師兄帶路,何炳文點頭進了宿舍,出來時多了個背包和一個人。
“這是我大學同學,張清遠,剛好在這裏玩,他對這個項目也有興趣,施工這一塊他熟。”
“張師兄好,我是李榮澤,感謝師兄援手。”
來到倉庫位置,李榮澤拿出自己手畫的示意圖,指給兩人看。
“師兄,主體建築的結構和質量,您二位等下慢慢看,我說一下我必需的功能。”
看到兩位師兄點頭,李榮澤繼續道:“一樓是倉庫,南北需要打通,其他門還有走廊封起來,最好內部沒有牆,南邊入庫,北邊出庫;二樓是辦公室的地方,財務、會議、培訓都在二樓,走廊也要封起來;三、四樓是員工宿舍;樓頂要一個大招牌;最後一個就是建築外觀,必須翻新一下。”
李榮澤把手從圖上移開,看著兩位師兄說:“其他安全和實用方麵的我就不管了,您二位都是專業的;著重的是性價比,您二位隻要保證我能用五年,就沒問題!”
何炳文聽完李榮澤的要求後,搖頭說道:“你這個項目不複雜,唯一的難點是最後說的,性價比,這種老房子如果按你規劃的改,會非常費錢和時間,這樓層都是預製板的,大動結構很容易有毀滅性破壞,如果保證安全又實用,那需要內部整體做鋼結構支撐,目測這有上千平的四層,那還不如推倒重建。”
“我明白了,那就小改,能動的地方動,必須動的地方加固動,但總體還是要保證南北至少有一條完整動線。”
李榮澤為了自己的錢包考慮,從善於流,說改就改。
“行,我們看看結構,看怎麽出方案!”何炳文接口道。
商量了一番後,由張清遠負責施工業務,何炳文負責設計和結構工程管理。
因為現在還沒有簽訂租賃合同,不好動手改造,剛好利用這幾天做結構勘測,順便出預拆方案和外牆裝修方案,順便報價。
不由自主感歎,創業路上處處是坑啊,自己挖的,別人挖的,坑坑不一樣。
接下來,李榮澤需要靜下心,認真填坑了。
想了幾十個公司名字,選了榮祥、榮天、榮耀、榮飛、榮達、榮華等十幾個名字去工商注冊,各種資料填了一下午。
依托剛過去的電腦節,他決定把團購活動改成電腦團購月,這樣方便形成消費慣性。
著重體現兩個賣點,團購是一個,還一個就是送貨上門安裝,這樣對電腦小白和女士就很友好!
但是對配送人員就不友好了,大頭顯示器可不是白叫的,一樓還能行,上樓能搬幾台呢?要不,加錢?
隻能是加長砍刀了,用足夠的量,把進貨成本打下來補貼人工,如果賣一萬台電腦,每一台便宜十元就是10萬元,那麽如果進貨10萬台呢,每台再壓5元完全沒問題吧,150萬元。
這個量可以順勢推出貼牌,用活動把品牌孵化出來,以後每年都可以舉辦一次,中觀村六月的電腦節,李榮澤九月的團購月,非常值得期待。
用力拍了一下手,真是個小機靈鬼,高興沒過三秒,想到涉及的成本,倒吸涼氣,步子太大了,有點扯淡,每家動輒上千萬的貨款,百萬富翁可不夠看。
那麽,上金融手段?供貨周期和結算錯開,做現貨和期貨?
公司執照和公章還要過幾天才能拿到,但有些工作必須做在前麵。
……
李榮澤聯係上了張佳舒,希望她能找一些計算機的畢業生。
騎車到宿舍接張佳舒,她昨天搬到朋友的房子,還有一些東西正在猶豫怎麽處理,如果再找不到合適的單位,是打算迴甬城了。
聽到李榮澤的邀請,張佳舒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幫忙找了一圈人,找了兩個計算機係的,一個是留校的孫卓濤,一個是大三沒迴老家的李向前,也是家裏情況不好,一直在中觀村勤工儉學。
這就能看出專之業間的差別了,這個時期的計算機畢業生,可真香。
筒子樓大概是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南北走向,東西兩側的中間各一個樓梯。看著眼前四層樓的筒子樓,張佳舒驚呆了,咱們公司起步這麽高的嗎?不是說賣組裝電腦嗎?
“這,師弟啊,你這打算整多大的公司啊!”
“小意思,師姐,咱們的目標就是做大做強,以後還會更大的!對了,前麵還有一個門麵!”
李榮澤此時可不會說是被坑的,得樹立師姐對公司的信心才是。
兩人在一樓看了兩個亂糟糟的套間,李榮澤順便描繪了一番規劃。
“這做倉庫的話,太小一間了。”張佳舒聽完後質疑了一句。
“嗯,一樓和二樓需要做改建,咱們分一下工,下午你招一些畢業生來,有願意兼職搞衛生也可以,一個小時5元。
我去找建築學院的師兄出改造方案,做預算,我希望在開學前把公司開起來!
明天早上9點,咱們集合開個會,彼此認識一下!”
張佳舒點頭答應,兩人又去門麵看了一眼,雖然不是臨大馬路,但進出也方便,兩間房子打通的,約莫有四五十平,不算小。
分頭開始去忙活,張佳舒先找到自己的舍友章慧茹,然後通過舍友又找了兩個同學,還是一對情侶,胡波和劉敏,真可謂一人得道,抱團升天。
李榮澤在建築學院四周瞎轉,逮著人就問,最後綜合推薦,在宿舍找到了研四的何炳文。
“師兄您好,我是經濟學院的大一新生李榮澤。”
“大一?”何炳文看著前麵的電線杆,一臉疑惑。
“嗯,因為有個創業項目,所以提前來學校了!”李榮澤解釋了一句,接著道:“師兄,是這樣,我在中觀村那裏租了一棟樓,但是我想做一下改動,您有時間做嗎?”
“一棟嗎?我沒聽錯吧!”看著眼前稚嫩的師弟,師兄不敢置信地問道。
“是的,您沒聽錯!師兄怎麽稱唿?”
“何炳文,這樣吧,我先去看看再說,地方在哪裏?”
李榮澤說給師兄帶路,何炳文點頭進了宿舍,出來時多了個背包和一個人。
“這是我大學同學,張清遠,剛好在這裏玩,他對這個項目也有興趣,施工這一塊他熟。”
“張師兄好,我是李榮澤,感謝師兄援手。”
來到倉庫位置,李榮澤拿出自己手畫的示意圖,指給兩人看。
“師兄,主體建築的結構和質量,您二位等下慢慢看,我說一下我必需的功能。”
看到兩位師兄點頭,李榮澤繼續道:“一樓是倉庫,南北需要打通,其他門還有走廊封起來,最好內部沒有牆,南邊入庫,北邊出庫;二樓是辦公室的地方,財務、會議、培訓都在二樓,走廊也要封起來;三、四樓是員工宿舍;樓頂要一個大招牌;最後一個就是建築外觀,必須翻新一下。”
李榮澤把手從圖上移開,看著兩位師兄說:“其他安全和實用方麵的我就不管了,您二位都是專業的;著重的是性價比,您二位隻要保證我能用五年,就沒問題!”
何炳文聽完李榮澤的要求後,搖頭說道:“你這個項目不複雜,唯一的難點是最後說的,性價比,這種老房子如果按你規劃的改,會非常費錢和時間,這樓層都是預製板的,大動結構很容易有毀滅性破壞,如果保證安全又實用,那需要內部整體做鋼結構支撐,目測這有上千平的四層,那還不如推倒重建。”
“我明白了,那就小改,能動的地方動,必須動的地方加固動,但總體還是要保證南北至少有一條完整動線。”
李榮澤為了自己的錢包考慮,從善於流,說改就改。
“行,我們看看結構,看怎麽出方案!”何炳文接口道。
商量了一番後,由張清遠負責施工業務,何炳文負責設計和結構工程管理。
因為現在還沒有簽訂租賃合同,不好動手改造,剛好利用這幾天做結構勘測,順便出預拆方案和外牆裝修方案,順便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