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道劫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 作者:鹹魚卷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然繁複到極致的陣勢又多了一重變化,一道難言空冥之意籠罩東南西北及四維上下,隱隱囊括天地生死過去未來,令陣外眾人勃然色變!
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強大的一股勢力存在!枉他們自以為威震天下,卻不想別人隻當他們是戲台上的猴兒,又焉能不心驚?不惱怒?不生疑?
寧遠看的眼前一亮,不住拍手叫好。
“好一招十方俱滅!若你能躍出此界藩籬,定非池中之物!”
說罷,眉間亮起一點豪光普照十方,如明珠般定住周身。隻見他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無量無邊智慧光照定虛空,令這大陣運轉不得。
“智燈已滅餘空燼,猶自光明照十方。”
皎皎月輪從腳下升起,托著寧遠立於半空,衣袂飄飄,更似神仙中人。
陣勢一破,成陣之人立時受到反噬!
眾人強行驅動這十方俱滅已是十分勉強,殺招未能建功不說,還被寧遠強行破陣而出,原本連成一體的內氣頓時失去控製亂竄,紛紛口吐鮮血氣息頹敗,顯然受傷不輕。
寧遠眼神一瞥,手中分光劍劍光吞吐,將那些手上沾了孽債的盡皆斬殺,留了那些身有善功之輩一命。
“多謝尊上不殺之恩。”
那女子麵如金紙,散落的黑發已有近半染白,竟是折了壽數。
“倒也不必急著謝我。”
寧遠莞爾,“且告訴我,你這奇門遁甲之術師從何人?”
女子拜倒在地,“不敢稱師,那位前輩自號歸真聖德元君。”
元君封號自然是女仙,這名號宣之於口,自然生出感應。
寧遠一見那神篆靈光便知是九天玄女無疑,又問道:“我與這位元君並無甚恩怨,怎的你要來與我為難?”
“尊上恕罪,我等實在是迫不得已。”
這女子見寧遠是個能講得通道理的,不是那等嗜殺之輩,忙叩首道來。
原來自寧遠上迴引導此方世界升維之後,原主人九天玄女便有所察覺,她到底是此界開辟之主,這因果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便循著感應降下化身,花了些心思經營。
而這些人便是被玄女化身收攏於麾下,以妙真天為名,尊元君之令隱於幕後,隻追求武道境界,甚少與外界來往,是故名聲不顯。
但此界是先天不足,玄女費心調教也所得有限,無甚進展。兩百年過去,見還是沒有太大起色,玄女便也歇了心思,失望而去。
沒了歸真聖德元君這尊大山坐鎮,又久久不得寸進,妙真天眾人便生出別的心思,開始將手伸向俗世,掠奪資質上乘的少年少女充作門人弟子,開始享起樂來。
此次正是得了手下暗探來報,這才派人出來試探寧遠的深淺。
如此作為一是擔心這尊世外來客欲要行玄女之舊事,扶持勢力取代他們;二是抱著僥幸心理,若能一擊功成,或許能從寧遠身上窺見更進一步的可能。
畢竟以先前寧遠所留傳承來看,比之歸真聖德元君弱了不止一籌。即便敗了,他們也能借此展示武力,向寧遠投誠。
寧遠有些哭笑不得,這等心性如何能成事?
“歸真聖德元君若是見了你,怕是會後悔為何不再等些時日。”
說罷,寧遠彈指打出一縷元氣,將這女子身上種種禁錮化去,放她重歸自由。
放著通天大路不走,偏要用這詭譎心思,放著好好的奇門遁甲之術不去鑽研,卻要學些禁劾小術,難怪玄女會棄他們而去。
此行隻為懷舊,既已得償所願,寧遠也沒有繼續留下的理由。
略想了想,寧遠意念暢遊天地,駕馭此界迴歸顥天殘界。
此界雖有寧遠與玄女駕臨,添了不少底蘊,可因先天不足,仍是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也實在是可惜。
寧遠想著,若能借顥天殘界迴歸洪荒的機會融入洪荒天地,不亞於一場大機緣。既然此界權柄已盡歸他手,兩方便宜都有益處,又何樂而不為呢?
顥天殘界中,地官大帝與黃泉主微微睜眼,各自憑借手中權柄為本體行個方便。
顥天天道有缺,吞了這方世界也不無進益,自然是一路大開綠燈。
眾武者隻察覺到些微震顫,天地胎膜便與一方浩大壁障相融,海量純淨靈氣湧入,先前久久無法突破的關隘此刻如同紙糊的一樣!內氣運轉一周天便更凝實一分,直到結為法力真元,立時便破境而上,脫離衰朽之苦。
鹿鳴山,玄女施施然降臨,她本是為那女子而來的,可當她見到寧遠後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向寧遠要人,而是眉頭一皺,沉聲道:“紅塵侵擾,你沒發現你的道心已然蒙塵了嗎?”
引導一方世界融入有大功,天道自然不會吝嗇賜下獎賞。
功德金光如水滌蕩元神,寧遠這才驚覺性光已然黯淡,不知何時他已迎來道心之衰!
仙道修士有天人五衰,神道修士前路也不盡是坦途!
道心之衰便是神道修士必經之難!
起先,曆劫者的情緒會慢慢出現變化,有人會變得偏執,有人會變得淡漠,而這隻是道心之衰的先兆。
當曆劫者道心蒙塵,本心動搖之後,道心之衰的可怕才會真正顯現。它會滋生怠惰無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讓曆劫者失去對生命和情感的感知能力,再也無法找迴存在的樂趣。
而在這個過程中,曆劫者的人性會被磨滅,處於一種非生非死的狀態,直至道化,最後連輪迴轉世的機會都不會有!徹底消失!
寧遠忙收攝心緒鎮定下來,以定力拂去道心之塵,令性光複又亮起。
“多謝!”
玄女眉頭未展,“警醒些吧,若是沉淪,恐怕隻有等到無量量劫天地傾頹、宇宙破滅才有一線脫劫之機!此劫兇險,旁人幫得了你一時卻幫不了你一世。至少撐到顥天殘界迴歸再道化,別誤了大事才是!”
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強大的一股勢力存在!枉他們自以為威震天下,卻不想別人隻當他們是戲台上的猴兒,又焉能不心驚?不惱怒?不生疑?
寧遠看的眼前一亮,不住拍手叫好。
“好一招十方俱滅!若你能躍出此界藩籬,定非池中之物!”
說罷,眉間亮起一點豪光普照十方,如明珠般定住周身。隻見他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無量無邊智慧光照定虛空,令這大陣運轉不得。
“智燈已滅餘空燼,猶自光明照十方。”
皎皎月輪從腳下升起,托著寧遠立於半空,衣袂飄飄,更似神仙中人。
陣勢一破,成陣之人立時受到反噬!
眾人強行驅動這十方俱滅已是十分勉強,殺招未能建功不說,還被寧遠強行破陣而出,原本連成一體的內氣頓時失去控製亂竄,紛紛口吐鮮血氣息頹敗,顯然受傷不輕。
寧遠眼神一瞥,手中分光劍劍光吞吐,將那些手上沾了孽債的盡皆斬殺,留了那些身有善功之輩一命。
“多謝尊上不殺之恩。”
那女子麵如金紙,散落的黑發已有近半染白,竟是折了壽數。
“倒也不必急著謝我。”
寧遠莞爾,“且告訴我,你這奇門遁甲之術師從何人?”
女子拜倒在地,“不敢稱師,那位前輩自號歸真聖德元君。”
元君封號自然是女仙,這名號宣之於口,自然生出感應。
寧遠一見那神篆靈光便知是九天玄女無疑,又問道:“我與這位元君並無甚恩怨,怎的你要來與我為難?”
“尊上恕罪,我等實在是迫不得已。”
這女子見寧遠是個能講得通道理的,不是那等嗜殺之輩,忙叩首道來。
原來自寧遠上迴引導此方世界升維之後,原主人九天玄女便有所察覺,她到底是此界開辟之主,這因果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便循著感應降下化身,花了些心思經營。
而這些人便是被玄女化身收攏於麾下,以妙真天為名,尊元君之令隱於幕後,隻追求武道境界,甚少與外界來往,是故名聲不顯。
但此界是先天不足,玄女費心調教也所得有限,無甚進展。兩百年過去,見還是沒有太大起色,玄女便也歇了心思,失望而去。
沒了歸真聖德元君這尊大山坐鎮,又久久不得寸進,妙真天眾人便生出別的心思,開始將手伸向俗世,掠奪資質上乘的少年少女充作門人弟子,開始享起樂來。
此次正是得了手下暗探來報,這才派人出來試探寧遠的深淺。
如此作為一是擔心這尊世外來客欲要行玄女之舊事,扶持勢力取代他們;二是抱著僥幸心理,若能一擊功成,或許能從寧遠身上窺見更進一步的可能。
畢竟以先前寧遠所留傳承來看,比之歸真聖德元君弱了不止一籌。即便敗了,他們也能借此展示武力,向寧遠投誠。
寧遠有些哭笑不得,這等心性如何能成事?
“歸真聖德元君若是見了你,怕是會後悔為何不再等些時日。”
說罷,寧遠彈指打出一縷元氣,將這女子身上種種禁錮化去,放她重歸自由。
放著通天大路不走,偏要用這詭譎心思,放著好好的奇門遁甲之術不去鑽研,卻要學些禁劾小術,難怪玄女會棄他們而去。
此行隻為懷舊,既已得償所願,寧遠也沒有繼續留下的理由。
略想了想,寧遠意念暢遊天地,駕馭此界迴歸顥天殘界。
此界雖有寧遠與玄女駕臨,添了不少底蘊,可因先天不足,仍是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也實在是可惜。
寧遠想著,若能借顥天殘界迴歸洪荒的機會融入洪荒天地,不亞於一場大機緣。既然此界權柄已盡歸他手,兩方便宜都有益處,又何樂而不為呢?
顥天殘界中,地官大帝與黃泉主微微睜眼,各自憑借手中權柄為本體行個方便。
顥天天道有缺,吞了這方世界也不無進益,自然是一路大開綠燈。
眾武者隻察覺到些微震顫,天地胎膜便與一方浩大壁障相融,海量純淨靈氣湧入,先前久久無法突破的關隘此刻如同紙糊的一樣!內氣運轉一周天便更凝實一分,直到結為法力真元,立時便破境而上,脫離衰朽之苦。
鹿鳴山,玄女施施然降臨,她本是為那女子而來的,可當她見到寧遠後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向寧遠要人,而是眉頭一皺,沉聲道:“紅塵侵擾,你沒發現你的道心已然蒙塵了嗎?”
引導一方世界融入有大功,天道自然不會吝嗇賜下獎賞。
功德金光如水滌蕩元神,寧遠這才驚覺性光已然黯淡,不知何時他已迎來道心之衰!
仙道修士有天人五衰,神道修士前路也不盡是坦途!
道心之衰便是神道修士必經之難!
起先,曆劫者的情緒會慢慢出現變化,有人會變得偏執,有人會變得淡漠,而這隻是道心之衰的先兆。
當曆劫者道心蒙塵,本心動搖之後,道心之衰的可怕才會真正顯現。它會滋生怠惰無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讓曆劫者失去對生命和情感的感知能力,再也無法找迴存在的樂趣。
而在這個過程中,曆劫者的人性會被磨滅,處於一種非生非死的狀態,直至道化,最後連輪迴轉世的機會都不會有!徹底消失!
寧遠忙收攝心緒鎮定下來,以定力拂去道心之塵,令性光複又亮起。
“多謝!”
玄女眉頭未展,“警醒些吧,若是沉淪,恐怕隻有等到無量量劫天地傾頹、宇宙破滅才有一線脫劫之機!此劫兇險,旁人幫得了你一時卻幫不了你一世。至少撐到顥天殘界迴歸再道化,別誤了大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