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苦命死黨兩三個
快樂捕魚人,全村屬我最懂大海 作者:繡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幾日,李海生全身心投入修補小木船的工作。
他先將船搞到岸上,拖迴家放在院子裏。
對著木船研究整整兩日,充分發揮一個高級船舶工程師的經驗和智慧,最終才設計出新的船體。
除了他原來想的船艙,船幫都需要加固和更換外,他還要給木船設計一個省力的拖網裝置。
鐵皮船都由柴油機驅動,所以船上配有自動撒網和拖網的裝置,人隻要順利整理好漁網,以及最後將漁網拖上船便可。
要是在高級的漁船,非但一切都是自動化,甚至一艘船上可能有好多張網,不同的網有不同作用。
這樣巨大的漁輪網非人工能拖動,而是需要兩三百噸吊車或者碼頭特有的一起重設施來鋪網。
例如一艘兩千噸的漁船,它的漁網重量可能就達到100噸。
整理的時候必須很多人一起操作,從盤網到結束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
中途不能出現一丁點失誤,若是巨大的網中途纏繞起來,就要解開重新鋪設,前前後後又需要好幾天。
在那種船上工作過的李海生,操作這種小木船基本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當然,他心裏也有數。
再怎麽修繕改造,這隻木船它也進步空間有限,成不了大漁輪。
這隻能作為他起步的跳板,積累一定財富後,肯定要鳥槍換炮,狠狠地開大船,捕大魚,發大財。
他初步的設定是將木船外圍直接加一層鋼圈,也就是一個鋼製骨架,然後將底部用鐵皮部分包裹。
原來的木船板基本都要全部更新。
因為年久未修,很多木板拖動時一承力就破損了,剩下的也不再牢固。
無法繼續利用。
按照他的構想,這個船最後最多保證還有三分之一能保留。
大部分都變成新船。
剩下的那部分,就作為對死去父親的紀念,他因為漁船而出事離開,自己繼承他的衣缽,又小漁船開始。
好在這年頭的消費不貴,碼頭附近有個廢氣的船舶垃圾收購場,專門收購海邊各種船舶上更換下來的老舊零件。
他以非常低的價格淘到一些不錯的貨,加上購置一些修船必備的工具,整體花費不到一百塊,就能將船改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他大致預估了工作量,應該在一周內可以完成。
這一周他除了晚上幫妻子疏通筋骨,偶爾和孩子們做做遊戲,幫冰冰輔導輔導作業……
哦,輔導作業這個有點牽強,事實是他發現,冰冰如今在自學五年級的知識,有些應用題,還真不是輕鬆就能搞定。
很多次要麽搞不懂,要麽費勁巴拉,最後解出一個錯誤的答案。
女兒善解人意,認為是他上次摔壞腦袋,一時間還沒有恢複,對他更是心疼很多。
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一共就初中二年級的文憑,當年讀書時,還因為腦子太笨,總是做不好作業,最後被老師說的沒辦法,中途輟學。
小時候覺得讀書很難,寧願辛苦幹活也懶得讀書。
長大後才發現很多事,即使是簡單的力氣活,可讀過書的人,往往做的更好,而且他們更容易從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
兩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區別,體力勞動卻更辛苦。
所以他不管多辛苦,都想著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隻要他們願意學,那就算把自己拆開賣掉,都毫無怨言。
自從他幾日沒去海灘,家裏的人的運氣明顯遠不如之前。
隻有阿秀撿到幾隻生蠔,其他幾乎都是一些沒用的東西,能勉強當吃物,賣不上錢。
阿光和阿明一直慫恿他去海邊趕海,但被他無情拒絕。
趕海畢竟是小打小鬧,真正要有大收獲,必須要出海,去一般人不能去的地方,才能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東西。
好在,兩小隻對修理小木船同樣很感興趣,一直圍著他轉,也就不用擔心因此和他們疏遠。
這日,李海生正在給船底鋪板。
四天的辛苦努力,已經將船的外形全部重新修繕完畢,剩下的就是細節修整。
他正在裏麵鋸木板呢,就聽到一陣清脆的車鈴聲。
越來越近,到了自家門前停下。
“阿生,阿生在嗎?”
“阿生!!!”
“阿生仔……仔……“
幾乎異口同聲,有三個人一起喊他。
聲音相當熟悉。
他從船艙漏出腦袋,就看到三個年輕人,剛將車子打起撐。
一看到他,三人都很開心。
就說聲音咋這麽熟呢,原來是他三個死黨。
那個胖乎乎的,頭發亂糟糟的跟個鳥窩一樣的小夥子也叫李剛,外號叫大缸。
中間那個賊眉鼠眼,瘦骨嶙峋的家夥,叫李偉,外號叫老鼠。
最後那個矮矮黑黑的,一臉緊張的小個子叫王建業,外號小包。
除了王建業,其他兩人都和李海生同歲,是從小到大的好友。
真是一起玩過尿泥,鐵到不能再鐵。
前世四人關係也一直很鐵,李海生生病的時候,三人雖然都不富裕,卻也幫助阿秀很多。
說起來,四人也是難兄難弟。
李剛大齡之後,好不容易幾乎傾家蕩產才娶個老婆,可結婚第二天,人就跑的沒了蹤影。
李偉呢,小時候父母雙亡,長大後就做了上門女婿,在老婆家做牛做馬不說,還經常被人格欺辱。
李海生就不說了,以前也沒好到哪裏。
王建業是外地人,弟弟智力先天不足,妹妹是個啞巴,父母在他們還小時突然失蹤,留下他們兄妹三人,全家都靠王建業一人支撐。
正因為他們都不是啥有出息的人,而性情又都很純良,所以才能做一輩子的好兄弟。
李海生朝他們招招手,“你們咋一起來了?”
又對從裏麵出來的阿秀說:“阿秀,辛苦你今晚包餃子吧,這幾個家夥這個時間來,不蹭你一頓餃子,肯定是過不去。”
“那好呀,阿偉,阿業還有阿剛你們先玩著,剛好昨天趕海搞了點鮁魚。”
“哈哈~,阿生,你怎麽能將我們說的這麽沒出息……不過,你說對了,哈哈,我就是想來吃餃子。”
“嘿嘿,鮁魚餃子好吃呢。”李偉笑嘻嘻的,他其實人蠻好,但就是長得實在不像啥正派人。
他先將船搞到岸上,拖迴家放在院子裏。
對著木船研究整整兩日,充分發揮一個高級船舶工程師的經驗和智慧,最終才設計出新的船體。
除了他原來想的船艙,船幫都需要加固和更換外,他還要給木船設計一個省力的拖網裝置。
鐵皮船都由柴油機驅動,所以船上配有自動撒網和拖網的裝置,人隻要順利整理好漁網,以及最後將漁網拖上船便可。
要是在高級的漁船,非但一切都是自動化,甚至一艘船上可能有好多張網,不同的網有不同作用。
這樣巨大的漁輪網非人工能拖動,而是需要兩三百噸吊車或者碼頭特有的一起重設施來鋪網。
例如一艘兩千噸的漁船,它的漁網重量可能就達到100噸。
整理的時候必須很多人一起操作,從盤網到結束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
中途不能出現一丁點失誤,若是巨大的網中途纏繞起來,就要解開重新鋪設,前前後後又需要好幾天。
在那種船上工作過的李海生,操作這種小木船基本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當然,他心裏也有數。
再怎麽修繕改造,這隻木船它也進步空間有限,成不了大漁輪。
這隻能作為他起步的跳板,積累一定財富後,肯定要鳥槍換炮,狠狠地開大船,捕大魚,發大財。
他初步的設定是將木船外圍直接加一層鋼圈,也就是一個鋼製骨架,然後將底部用鐵皮部分包裹。
原來的木船板基本都要全部更新。
因為年久未修,很多木板拖動時一承力就破損了,剩下的也不再牢固。
無法繼續利用。
按照他的構想,這個船最後最多保證還有三分之一能保留。
大部分都變成新船。
剩下的那部分,就作為對死去父親的紀念,他因為漁船而出事離開,自己繼承他的衣缽,又小漁船開始。
好在這年頭的消費不貴,碼頭附近有個廢氣的船舶垃圾收購場,專門收購海邊各種船舶上更換下來的老舊零件。
他以非常低的價格淘到一些不錯的貨,加上購置一些修船必備的工具,整體花費不到一百塊,就能將船改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他大致預估了工作量,應該在一周內可以完成。
這一周他除了晚上幫妻子疏通筋骨,偶爾和孩子們做做遊戲,幫冰冰輔導輔導作業……
哦,輔導作業這個有點牽強,事實是他發現,冰冰如今在自學五年級的知識,有些應用題,還真不是輕鬆就能搞定。
很多次要麽搞不懂,要麽費勁巴拉,最後解出一個錯誤的答案。
女兒善解人意,認為是他上次摔壞腦袋,一時間還沒有恢複,對他更是心疼很多。
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一共就初中二年級的文憑,當年讀書時,還因為腦子太笨,總是做不好作業,最後被老師說的沒辦法,中途輟學。
小時候覺得讀書很難,寧願辛苦幹活也懶得讀書。
長大後才發現很多事,即使是簡單的力氣活,可讀過書的人,往往做的更好,而且他們更容易從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
兩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區別,體力勞動卻更辛苦。
所以他不管多辛苦,都想著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隻要他們願意學,那就算把自己拆開賣掉,都毫無怨言。
自從他幾日沒去海灘,家裏的人的運氣明顯遠不如之前。
隻有阿秀撿到幾隻生蠔,其他幾乎都是一些沒用的東西,能勉強當吃物,賣不上錢。
阿光和阿明一直慫恿他去海邊趕海,但被他無情拒絕。
趕海畢竟是小打小鬧,真正要有大收獲,必須要出海,去一般人不能去的地方,才能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東西。
好在,兩小隻對修理小木船同樣很感興趣,一直圍著他轉,也就不用擔心因此和他們疏遠。
這日,李海生正在給船底鋪板。
四天的辛苦努力,已經將船的外形全部重新修繕完畢,剩下的就是細節修整。
他正在裏麵鋸木板呢,就聽到一陣清脆的車鈴聲。
越來越近,到了自家門前停下。
“阿生,阿生在嗎?”
“阿生!!!”
“阿生仔……仔……“
幾乎異口同聲,有三個人一起喊他。
聲音相當熟悉。
他從船艙漏出腦袋,就看到三個年輕人,剛將車子打起撐。
一看到他,三人都很開心。
就說聲音咋這麽熟呢,原來是他三個死黨。
那個胖乎乎的,頭發亂糟糟的跟個鳥窩一樣的小夥子也叫李剛,外號叫大缸。
中間那個賊眉鼠眼,瘦骨嶙峋的家夥,叫李偉,外號叫老鼠。
最後那個矮矮黑黑的,一臉緊張的小個子叫王建業,外號小包。
除了王建業,其他兩人都和李海生同歲,是從小到大的好友。
真是一起玩過尿泥,鐵到不能再鐵。
前世四人關係也一直很鐵,李海生生病的時候,三人雖然都不富裕,卻也幫助阿秀很多。
說起來,四人也是難兄難弟。
李剛大齡之後,好不容易幾乎傾家蕩產才娶個老婆,可結婚第二天,人就跑的沒了蹤影。
李偉呢,小時候父母雙亡,長大後就做了上門女婿,在老婆家做牛做馬不說,還經常被人格欺辱。
李海生就不說了,以前也沒好到哪裏。
王建業是外地人,弟弟智力先天不足,妹妹是個啞巴,父母在他們還小時突然失蹤,留下他們兄妹三人,全家都靠王建業一人支撐。
正因為他們都不是啥有出息的人,而性情又都很純良,所以才能做一輩子的好兄弟。
李海生朝他們招招手,“你們咋一起來了?”
又對從裏麵出來的阿秀說:“阿秀,辛苦你今晚包餃子吧,這幾個家夥這個時間來,不蹭你一頓餃子,肯定是過不去。”
“那好呀,阿偉,阿業還有阿剛你們先玩著,剛好昨天趕海搞了點鮁魚。”
“哈哈~,阿生,你怎麽能將我們說的這麽沒出息……不過,你說對了,哈哈,我就是想來吃餃子。”
“嘿嘿,鮁魚餃子好吃呢。”李偉笑嘻嘻的,他其實人蠻好,但就是長得實在不像啥正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