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猶太國,就不得不說起巴駱駝坦,這是一個現代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
1840年,還是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候,猶太人就在巴駱駝坦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他們從巴駱駝坦人的手裏買下一堆石頭地,在上麵開荒種地。
1882年,沙俄爆發了大規模的排猶事件,東歐地區的猶太人開始成批次的逃往巴駱駝坦,猶太的知識分子開始產生複國的想法。
就在一戰即將結束之際,英國人莊嚴的宣布支持猶太人在巴駱駝坦的定居點建國,就是所謂的《貝爾福宣言》。這就相當於一個八杆子打不著的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土地許給了第三個國家。
這麽沒下限的操作,居然被大英包裝的非常非常體麵,口口聲聲都是為了猶太人,實際上還是為了保護自己控製的蘇伊士運河。
而這就給了猶太人建國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二戰期間,納粹在歐洲殺害了600多萬的猶太人,等到盟軍打敗德國,集中營裏幸存的猶太人還剩200多萬,這200多萬人的安置問題就擺在了歐洲各國的麵前。
可是歐洲人根本不喜歡猶太人,因為這些猶太人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搞事情,總是想方設法要在收留他們的地方上建國。這哪個國家敢答應啊!
二戰結束後,這些國家自然也不願意接收幸存下來的猶太人。1947年4月,被巴駱駝坦問題搞的十分苦惱的英國,幹脆把問題甩給了聯合國,聯合國表示這種爛事不能自己扛,索性搞了一個集體投票,讓聯大成員一起背鍋。
聯大提出了一個明顯偏袒猶太人的提案:50萬人左右的猶太人分到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110萬人左右的阿拉伯人分到了平方公裏。猶太人的人口數量隻占到巴駱駝坦地區總人口的1\/3,但國土麵積超過了50%。
另外,聯合國還決定,暫時托管聖城耶路撒冷和附近的村子,並要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兩年後各自建國,逾期不候。
美國當然對此決議舉雙手雙腳讚成,然後又拉上西歐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投了讚成票;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支持這個決議,因為阿拉伯的保守派對這些無神論者也沒有好感,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投了讚成票;最終這個決議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反對這項決議的當然是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國家。
消息傳到中東地區後,整個阿拉伯世界就炸了,阿拉伯人在一戰後被英國人坑了一次,現在又被坑了第二次,再好脾氣的駱駝被逼急了也會暴走,隨後示威遊行、暴力活動席卷了整個巴駱駝坦地區。
之後便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雙方各自組建自己的武裝,從1947年打到了1948年,雙方狗腦子都要打出來了。
但是由於阿拉伯人的戰鬥力比較渣,一直處在被壓製的狀態。
到了1947年12月,忍不下去的阿拉伯世界終於動手了,七個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開羅宣布成立“阿拉伯斯坦解放軍”,反對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準備和猶太人死磕。
這件事並沒有嚇到猶太人,次年也就是1948年5月14日,英國提前宣布不再托管巴駱駝坦,當天下午猶太人就宣布成立猶太國國,隨後美國和蘇聯相繼承認猶太國。
阿拉伯世界陷入了尷尬。阿拉伯世界有個特點,表麵上非常團結,實際上內部的問題也是一大堆,隊友之間也想法各異。
對於猶太國建國這事,有的阿拉伯國家說幹脆就這麽算了,趕緊讓巴駱駝坦人也建國吧;而反方認為,這種行為無疑就是在向西方世界認慫,異教徒在穆聖的地盤開公司,這怎麽能忍?
如果巴駱駝坦人也建國,那不就等於承認了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所以反方堅決不同意讓巴駱駝坦人建國,而且還要用武力說服教育猶太人,讓他們滾出穆聖的土地!
猶太國建國的第二天,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五個阿拉伯同盟國的成員,拿著ak47,開著蘇式坦克衝向巴駱駝坦邊境,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初期,阿盟帶著4.2萬人的軍隊和大量的坦克、裝甲車、火炮、戰鬥機、轟炸機把猶太人按在地上打,伊拉克軍隊更衝動一些,甚至一路殺到了地中海附近。
猶太國眼看又要亡國,趕緊給美國人打電話,要求立即停火,美國隨即運作聯大,安排了4周的停火協議。
而駱駝們雖然表情殘暴得不行,但骨子裏卻天真純良,居然也真的停火了。
就是這停戰的四周徹底改變了戰場局勢,猶太國不僅從西方獲得了大量重裝,還在海外大批的征招猶太移民和雇傭軍,軍隊人數從3萬擴充到6萬。同時,美國也按住英國,不讓對方繼續給駱駝們提供武器。
更要命的是,駱駝們本就不是鐵板一塊,而休戰期讓駱駝們有了充足的吵架時間,矛盾也越來越大。
7月9日,補強的猶太國火力全開,一波反攻不僅拿迴了失地,還強勢占領了內格夫和巴駱駝坦北部,聯軍此時再也組織不起有效的進攻,隻能勉強維持個僵局。到了1949年2月,埃及率先和猶太國簽訂了停戰協議,隨後其他4國也陸續認了慫,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
第一次中東戰爭讓駱駝們顏麵掃地,大家都看出來了,駱駝們不僅戰鬥素質低、智商也不在線。原本駱駝們是要讓猶太人滾出先知的地盤,結果猶太人不僅教育了駱駝們,還把地盤擴大了,巴駱駝坦的問題一點沒解決,反而還搞出來一大堆麻煩。
猶太國通過這次戰爭,拿下了除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外的所有巴駱駝坦領土,並占領了耶路撒冷的西區,遠遠超過了分家所得;72萬的阿拉伯人背井離鄉,淪為難民,他們隻能跑到未被占領的土地和阿拉伯鄰國,後來就出現了巴駱駝坦難民營和一堆亂七八糟的組織。
隨後的三次中東戰爭實際上和巴駱駝坦沒半毛錢關係,不過最後受傷的卻是巴駱駝坦人。
1956年7月,埃及宣布要把蘇伊士運河收迴國有,這就動了英法兩國的奶酪,隨後,英、法找到猶太國,決定開戰,要讓埃及體驗下老牌帝國主義羞羞的鐵拳。
10月29日,猶太國突然向西奈半島發起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兩天後,英、法出動戰機對埃及的機場、軍營以及各大城市進行輪番轟炸,隨後又空投了2萬多海軍陸戰隊和傘兵占領了蘇伊士運河。埃及軍隊在西奈死扛了幾天後被迫撤離,不過走之前,把貨輪給炸了,徹底堵死了運河河道,而猶太國則趁機占領了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
英、法、以三國武裝入侵埃及震驚了世界,特別是美國,因為這三貨在動手前完全沒有通知美國人,這讓美國既憤怒又沒排麵,於是美國聯合蘇聯要求這三貨馬上停手,趕緊滾出埃及。第二次中東戰爭打了一個多星期,英、法就撤出了埃及,猶太國隨後也接受停火,但仍軍事占領了加沙地帶,直到半年後才極不情願的離開。
1840年,還是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候,猶太人就在巴駱駝坦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他們從巴駱駝坦人的手裏買下一堆石頭地,在上麵開荒種地。
1882年,沙俄爆發了大規模的排猶事件,東歐地區的猶太人開始成批次的逃往巴駱駝坦,猶太的知識分子開始產生複國的想法。
就在一戰即將結束之際,英國人莊嚴的宣布支持猶太人在巴駱駝坦的定居點建國,就是所謂的《貝爾福宣言》。這就相當於一個八杆子打不著的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土地許給了第三個國家。
這麽沒下限的操作,居然被大英包裝的非常非常體麵,口口聲聲都是為了猶太人,實際上還是為了保護自己控製的蘇伊士運河。
而這就給了猶太人建國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二戰期間,納粹在歐洲殺害了600多萬的猶太人,等到盟軍打敗德國,集中營裏幸存的猶太人還剩200多萬,這200多萬人的安置問題就擺在了歐洲各國的麵前。
可是歐洲人根本不喜歡猶太人,因為這些猶太人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搞事情,總是想方設法要在收留他們的地方上建國。這哪個國家敢答應啊!
二戰結束後,這些國家自然也不願意接收幸存下來的猶太人。1947年4月,被巴駱駝坦問題搞的十分苦惱的英國,幹脆把問題甩給了聯合國,聯合國表示這種爛事不能自己扛,索性搞了一個集體投票,讓聯大成員一起背鍋。
聯大提出了一個明顯偏袒猶太人的提案:50萬人左右的猶太人分到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110萬人左右的阿拉伯人分到了平方公裏。猶太人的人口數量隻占到巴駱駝坦地區總人口的1\/3,但國土麵積超過了50%。
另外,聯合國還決定,暫時托管聖城耶路撒冷和附近的村子,並要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兩年後各自建國,逾期不候。
美國當然對此決議舉雙手雙腳讚成,然後又拉上西歐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投了讚成票;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支持這個決議,因為阿拉伯的保守派對這些無神論者也沒有好感,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投了讚成票;最終這個決議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反對這項決議的當然是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國家。
消息傳到中東地區後,整個阿拉伯世界就炸了,阿拉伯人在一戰後被英國人坑了一次,現在又被坑了第二次,再好脾氣的駱駝被逼急了也會暴走,隨後示威遊行、暴力活動席卷了整個巴駱駝坦地區。
之後便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雙方各自組建自己的武裝,從1947年打到了1948年,雙方狗腦子都要打出來了。
但是由於阿拉伯人的戰鬥力比較渣,一直處在被壓製的狀態。
到了1947年12月,忍不下去的阿拉伯世界終於動手了,七個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開羅宣布成立“阿拉伯斯坦解放軍”,反對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準備和猶太人死磕。
這件事並沒有嚇到猶太人,次年也就是1948年5月14日,英國提前宣布不再托管巴駱駝坦,當天下午猶太人就宣布成立猶太國國,隨後美國和蘇聯相繼承認猶太國。
阿拉伯世界陷入了尷尬。阿拉伯世界有個特點,表麵上非常團結,實際上內部的問題也是一大堆,隊友之間也想法各異。
對於猶太國建國這事,有的阿拉伯國家說幹脆就這麽算了,趕緊讓巴駱駝坦人也建國吧;而反方認為,這種行為無疑就是在向西方世界認慫,異教徒在穆聖的地盤開公司,這怎麽能忍?
如果巴駱駝坦人也建國,那不就等於承認了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所以反方堅決不同意讓巴駱駝坦人建國,而且還要用武力說服教育猶太人,讓他們滾出穆聖的土地!
猶太國建國的第二天,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五個阿拉伯同盟國的成員,拿著ak47,開著蘇式坦克衝向巴駱駝坦邊境,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初期,阿盟帶著4.2萬人的軍隊和大量的坦克、裝甲車、火炮、戰鬥機、轟炸機把猶太人按在地上打,伊拉克軍隊更衝動一些,甚至一路殺到了地中海附近。
猶太國眼看又要亡國,趕緊給美國人打電話,要求立即停火,美國隨即運作聯大,安排了4周的停火協議。
而駱駝們雖然表情殘暴得不行,但骨子裏卻天真純良,居然也真的停火了。
就是這停戰的四周徹底改變了戰場局勢,猶太國不僅從西方獲得了大量重裝,還在海外大批的征招猶太移民和雇傭軍,軍隊人數從3萬擴充到6萬。同時,美國也按住英國,不讓對方繼續給駱駝們提供武器。
更要命的是,駱駝們本就不是鐵板一塊,而休戰期讓駱駝們有了充足的吵架時間,矛盾也越來越大。
7月9日,補強的猶太國火力全開,一波反攻不僅拿迴了失地,還強勢占領了內格夫和巴駱駝坦北部,聯軍此時再也組織不起有效的進攻,隻能勉強維持個僵局。到了1949年2月,埃及率先和猶太國簽訂了停戰協議,隨後其他4國也陸續認了慫,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
第一次中東戰爭讓駱駝們顏麵掃地,大家都看出來了,駱駝們不僅戰鬥素質低、智商也不在線。原本駱駝們是要讓猶太人滾出先知的地盤,結果猶太人不僅教育了駱駝們,還把地盤擴大了,巴駱駝坦的問題一點沒解決,反而還搞出來一大堆麻煩。
猶太國通過這次戰爭,拿下了除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外的所有巴駱駝坦領土,並占領了耶路撒冷的西區,遠遠超過了分家所得;72萬的阿拉伯人背井離鄉,淪為難民,他們隻能跑到未被占領的土地和阿拉伯鄰國,後來就出現了巴駱駝坦難民營和一堆亂七八糟的組織。
隨後的三次中東戰爭實際上和巴駱駝坦沒半毛錢關係,不過最後受傷的卻是巴駱駝坦人。
1956年7月,埃及宣布要把蘇伊士運河收迴國有,這就動了英法兩國的奶酪,隨後,英、法找到猶太國,決定開戰,要讓埃及體驗下老牌帝國主義羞羞的鐵拳。
10月29日,猶太國突然向西奈半島發起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兩天後,英、法出動戰機對埃及的機場、軍營以及各大城市進行輪番轟炸,隨後又空投了2萬多海軍陸戰隊和傘兵占領了蘇伊士運河。埃及軍隊在西奈死扛了幾天後被迫撤離,不過走之前,把貨輪給炸了,徹底堵死了運河河道,而猶太國則趁機占領了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
英、法、以三國武裝入侵埃及震驚了世界,特別是美國,因為這三貨在動手前完全沒有通知美國人,這讓美國既憤怒又沒排麵,於是美國聯合蘇聯要求這三貨馬上停手,趕緊滾出埃及。第二次中東戰爭打了一個多星期,英、法就撤出了埃及,猶太國隨後也接受停火,但仍軍事占領了加沙地帶,直到半年後才極不情願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