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淼所說眾佛唱名,其實就是佛門對於西遊的表彰大會,同時,也是對取經隊伍幾人的歡迎會。
包括湯淼在內,參與西遊,獲得佛果,得傳的,可都是釋迦摩尼佛祖的真經。
因此,取經隊伍,都可以算是佛門的真聖法門弟子了。
當然了,由於幾人都有不同的背景,雖然都是弟子,但地位也有差別。
這次唱名,就是排位排序。
“智淨律明尊者,大唐災厄已解,我等,可以迴西天複命了!”
唐僧身帶佛光,功德環繞周身,旃檀功德佛佛光自然生發。
錦斕袈裟,內蘊寶氣;九環錫杖,外露神光。
成佛之後,唐僧,應該說是旃檀功德佛,已然取迴了前世法力與神通,加上第九識覺光的加持,如今,他的道行與戰力,妥妥的大羅金仙。
而且,還是找到了入道之門的大羅金仙,天尊戰力。
“善!”
湯淼迴了個佛禮,腳下生雲,和會合的幾人一起,迴返西天靈山。
大雷音寺內,眾佛陀、菩薩、羅漢、隨侍尊者、比丘、比丘尼,寶相莊嚴,嚴陣以待。
這場複命,是佛門在向三界昭告,地仙界,已然徹底通傳佛法。
同時,也是在向三界昭告,佛門的底蘊、理念和實力。
能在場的,都是佛門的核心與底蘊。
即使隻是一個比丘,一個比丘尼,也是真正修行正法,潛力無窮的比丘,比丘尼。
“稟告我佛,東土傳法已畢,災厄已解,特來複命!”
如來佛祖此時,也是少有的莊嚴肅穆。
聽完旃檀功德佛的複命之後,身上佛光一盛,雙手合十,道:
“善,西遊釋厄,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隨後,眾佛隨之唱名讚歎:“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釋迦摩尼佛!”
佛音佛號,震動三界,名傳四方。
阿彌陀佛和釋迦摩尼佛,是佛門兩大真聖佛祖,地位在眾多佛陀之上。
阿彌陀佛成道在先,對釋迦摩尼佛有傳法開道之恩,因此釋迦摩尼佛才會唱名讚歎。
而其他佛陀,不但要承阿彌陀佛的開道之恩,還要承釋迦摩尼佛的傳法之恩,因此要齊齊唱名讚歎這兩位的恩德。
由於創法及傳法,佛祖、佛、菩薩皆可,因此,眾佛唱名完兩位佛祖之後,便開始唱名讚歎眾佛:
“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摩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南無清淨喜佛、南無毗盧屍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
這些佛號,唱的都是佛一級的佛名,這裏的釋迦摩尼佛和阿彌陀佛指得不是兩位真聖,而是兩位真聖斬出後,在三界內再次成佛的化身。
湯淼在下麵,一邊跟著默念佛號,認識佛門的一眾大佬,一邊琢磨,自己能排在什麽位置。
自己雖然是佛,但卻是辟支佛,不入真流,按理來說,應該具菩薩名。
但是,之前如來佛祖親口加封自己為智淨律明佛,這事,就又不一樣了。
畢竟,佛祖親口加封,自己這個辟支佛,不就等於轉正了麽。
還有豬八戒,他被加封為淨壇歡喜佛,和自己一樣,也有修行背景在身,而且佛法走偏,要行辟支佛之路,不入真流。
可一樣被加封,若是唱名,不知道還是和自己沒參與一樣,被加封為淨壇使者菩薩,還是淨壇歡喜佛。
唐僧和孫悟空不用多說,妥妥成佛,就是排名問題罷了。
沙悟淨和敖烈,肯定也是菩薩果,隻是排名,怕是高不了。
湯淼這邊心思亂轉,那邊的唱名,卻很快到了底。
“......南無大通光佛、南無才光佛、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勝佛......”
“來了來了!”
湯淼提起了注意!
“南無淨壇歡喜佛!”
湯淼聞言大喜,心想:“不錯,不錯,佛祖到底是大方,把豬八戒排在了第四十九位佛。”
“南無智淨律明佛!”
湯淼,也入了佛門嫡係排位。
佛號唱名完成之後,五十位西天真佛,一起催發覺光。
通天徹底的佛門覺光,自地仙界衝天而起。
三界眾生,俱得聞之。
隨後,是對菩薩唱名讚歎。
論實力,論地位、論道行,其實菩薩未必比佛低。
尤其是四大士,那更是高尋常佛不止一籌的存在。
但無奈,佛門排序,就是以覺光為準。
菩薩不生真佛覺光,唱名讚歎就是在佛之後。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
湯淼聽到地藏王菩薩也被加入了唱名,心中一笑。
原本,由於地藏王菩薩拜入了地府,是不應當在此地出現的。
畢竟,他是被佛門派去地府幫忙的,歸屬已然歸了地府。
但是,由於湯淼一身多號,將自己加入了佛這一級的唱名,作為交換,將地藏王菩薩加入菩薩一級的唱名讚歎名單,當然也是必要的。
這就是湯淼為西遊釋厄大業,帶來的又一個變化。
對此,後土娘娘表示無所謂。
湯淼參與西遊,給自己拐帶迴來一個即將成真聖的鎮元大仙。
地府賺大了,佛門唱名讚歎地藏,根本算不上事!
“.....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唱名完成之後,眾佛、眾菩薩共同發願: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願以此功德、莊嚴淨佛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園,盡報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菠蘿密!”
湯淼也跟著一起發願。
佛門之所以能傳佛法於三界,並且獲得僅次於道門的地位,與佛門的平等、崇善、崇尚智慧、開悟的理念是分不開的。
而上麵的大願,是佛門常用的迴向佛偈。
其中的理念,盡顯慈悲。
其中比較重要的,其實三個概念。
其一是四重恩,這指的是父母恩,父母養育於你,無論是三界哪一方生靈,哪一種生靈,父母恩,都是要報的。
沒有不孝的神仙,當然,也不能有不孝的佛陀菩薩。
其二是眾生恩。人在眾生中,生老病死無不難脫眾生供養,因此,眾生恩也是要報的。佛門為何講普渡眾生,就是為了報眾生恩。
其三是國土恩或者國王恩。
這是對自己被養育、被供奉的國土與製度的迴報。
若不行功德之事,又不事生產,不就成了寄生蟲了,佛門正經,當然不會有如此大的漏洞。
其四,則是三寶恩,三寶具體指的可不是吉祥三寶,而是佛法僧三寶。
每一個佛,就是一種正覺,修佛不能違背正覺,尤其是所尊之佛的正覺。
以法為師,開悟智慧,不能過河拆橋,亂法亂經。
僧作為幫助啟迪智慧與覺悟的引路之人,即使你修為超過了,也不能輕慢。
這上報四重恩,沒有一個字的廢話和虛言。
之前湯淼的姥爺王林提醒湯淼時,也說過類似的話,隻是不如佛門規整完善。
但理念,是一致的。
無論是什麽修行者,若是違逆人性,倒反天罡,都是無法長久的。
修佛也是一樣。
三途苦,就有意思了。
湯淼是地府嫡傳,他當然知道,佛門所稱的三途苦,指的是火途地獄道、血途畜生道還有刀途餓鬼道。
說起來,輪迴有六道輪迴的別稱,其中,上三道為善道,分別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下三道為惡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
其中,天道最高,地獄道最低,地藏菩薩去鎮壓的,就是地獄道。
其他幾道都有邊界,唯獨天道和地獄道,是沒有邊界的。
天道有無上功德善報,而地獄,有無盡惡業折磨。
佛門要下濟三途苦,就是要消磨拯救三惡道眾生。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要清的可不是地府,而是地獄。
那裏的地獄,指的就是地獄道。
佛門要讓三界眾生,悉發菩提心,其實就是要讓眾生覺悟覺光,自行凝聚真靈,增強三界底蘊與可能性。
佛門一門二真聖,就是靠這個手段。
摩訶指的是無量、多、大、無邊的意思,般若指的是智慧,這裏說的是佛門的根本與根基,是無窮無量的來自與諸佛諸尊者菩薩的智慧。
佛門向三界昭告了佛門的底蘊、理念與智慧。
西遊之行,徹底結束。
湯淼留下了閔信和金秀,在地仙界建立了道場。
並在道場,煉入了穿界珠子珠。
九個子珠,天庭淼池一個,地府湯山一個,天仙界天君府一個,地仙界金舍道場一個,還剩下五個。
湯淼得好好謀劃,不要浪費了。
西遊完成,眾佛威加三界,勢鎮八方,地仙界徹底成了一片樂土。
眾生安居樂業,萬民修佛崇善。
而湯淼,則和孫悟空的化身袁壽生、豬八戒在遊方仙土之中宴飲論道。
這段時間,孫悟空已然創出了適合袁壽生的修行之法。
雖然他被斬出時,顯露的人身,但其本源,從來沒變過。
“猴哥,喝!”
“淼弟,我一直不明白,為何你一直要叫我猴哥?”
湯淼聞言,猶豫了一下,看著一臉好奇的袁壽生和豬悟能,講起了自己與孫悟空之間的淵源。
“猴哥,你有所不知,其實,你與我之間,是有一個常人不知的淵源的。”
“哦?說來聽聽!”袁壽生來了興趣。
湯淼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對他說道:
“你們都知道,我也是有一門非常強力的靈眼神通,但你們不知道的是,我這神通,叫做靈明金睛!”
“靈明金睛!?”
孫悟空和豬悟能都是一驚。
這名,他們可太熟悉了。
“不知淼弟,這與我本體那火眼金睛,有何關聯?”
袁壽生不由得開口問道,他可太好奇了,自己一直以為,湯淼用的靈眼神通是另外一種不知名的神通,卻沒想到,居然叫靈明金睛。
湯淼點了點頭,肯定了兩人的猜測:
“沒錯,我這門神通,就源自猴哥。”
隨後,湯淼講起了當年的故事。
“當年,我築基不久,為修行,在祖洲四處遊曆,拓印根土,擴大你們腳下的仙鄉大陸的原型,根土。
恰巧,遇到猴哥你出世,兩眼之中的靈明金光透照三界,震動九霄,你明明在地仙界,我在祖洲,卻都看得明明白白。
再後來,我遇到地藏菩薩和一個大魔道爭,其中一個奪心魔,與我對上。
我借這奪心魔渡心劫,證六識,並按照地藏菩薩所傳秘法,開辟了金舍淨土。
開辟的同時,覺光大盛,借助捕捉到的一縷靈明金光,推演出了這靈明金睛,不懈修行,居然僥幸修行成功,於是,才有的這靈明金睛。”
湯淼說到這裏,袁壽生有些唏噓:
“原來如此,我本體那兩道靈明金光,可是成千上萬年靈慧聚集,地仙界九州祖脈匯聚,才養出來的。
出世威風了一把,很快就在俗世的浸染下,被散去了。
後來,還是太上老君借助爐中三昧真火,才助我煉成了火眼金睛,不然,就可惜了那一番造化。”
“所以我一直以猴哥相稱,就是為報傳神通之恩!”湯淼對袁壽生行了一禮,表示謝過。
袁壽生擺了擺手,道:
“謝什麽,這是你靠自己的悟性參悟出的法門,我隻是當了個天地造化的展示台罷了,算不得什麽,不過,這淼弟叫習慣了,我倒是不願意改了。”
“?”湯淼疑惑的看向袁壽生。
“淼弟,你叫我一聲猴哥,八戒叫你一聲淼哥,不如,我們三個拜把子吧,我老大,你老二,他老三!”
“啊?這...?”湯淼和豬八戒都傻眼。
“怎麽,不願意?”袁壽生笑著問道。
“這哪裏的話,當然願意!”
湯淼和豬八戒對視一眼,答應了下來。
“事不宜遲,既然提起來了,就今天吧!”
袁壽生當即,拉著湯淼和豬八戒,跑去結拜。
於是,就趁著酒勁,湯淼三人,結為了異姓兄弟。
在西天修行的沙和尚和敖烈:“???”
“在?為何就把我兩落下?難道,就因為我兩是菩薩,你們是佛?菩薩不配和佛拜把子唄?”
包括湯淼在內,參與西遊,獲得佛果,得傳的,可都是釋迦摩尼佛祖的真經。
因此,取經隊伍,都可以算是佛門的真聖法門弟子了。
當然了,由於幾人都有不同的背景,雖然都是弟子,但地位也有差別。
這次唱名,就是排位排序。
“智淨律明尊者,大唐災厄已解,我等,可以迴西天複命了!”
唐僧身帶佛光,功德環繞周身,旃檀功德佛佛光自然生發。
錦斕袈裟,內蘊寶氣;九環錫杖,外露神光。
成佛之後,唐僧,應該說是旃檀功德佛,已然取迴了前世法力與神通,加上第九識覺光的加持,如今,他的道行與戰力,妥妥的大羅金仙。
而且,還是找到了入道之門的大羅金仙,天尊戰力。
“善!”
湯淼迴了個佛禮,腳下生雲,和會合的幾人一起,迴返西天靈山。
大雷音寺內,眾佛陀、菩薩、羅漢、隨侍尊者、比丘、比丘尼,寶相莊嚴,嚴陣以待。
這場複命,是佛門在向三界昭告,地仙界,已然徹底通傳佛法。
同時,也是在向三界昭告,佛門的底蘊、理念和實力。
能在場的,都是佛門的核心與底蘊。
即使隻是一個比丘,一個比丘尼,也是真正修行正法,潛力無窮的比丘,比丘尼。
“稟告我佛,東土傳法已畢,災厄已解,特來複命!”
如來佛祖此時,也是少有的莊嚴肅穆。
聽完旃檀功德佛的複命之後,身上佛光一盛,雙手合十,道:
“善,西遊釋厄,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隨後,眾佛隨之唱名讚歎:“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釋迦摩尼佛!”
佛音佛號,震動三界,名傳四方。
阿彌陀佛和釋迦摩尼佛,是佛門兩大真聖佛祖,地位在眾多佛陀之上。
阿彌陀佛成道在先,對釋迦摩尼佛有傳法開道之恩,因此釋迦摩尼佛才會唱名讚歎。
而其他佛陀,不但要承阿彌陀佛的開道之恩,還要承釋迦摩尼佛的傳法之恩,因此要齊齊唱名讚歎這兩位的恩德。
由於創法及傳法,佛祖、佛、菩薩皆可,因此,眾佛唱名完兩位佛祖之後,便開始唱名讚歎眾佛:
“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摩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南無清淨喜佛、南無毗盧屍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
這些佛號,唱的都是佛一級的佛名,這裏的釋迦摩尼佛和阿彌陀佛指得不是兩位真聖,而是兩位真聖斬出後,在三界內再次成佛的化身。
湯淼在下麵,一邊跟著默念佛號,認識佛門的一眾大佬,一邊琢磨,自己能排在什麽位置。
自己雖然是佛,但卻是辟支佛,不入真流,按理來說,應該具菩薩名。
但是,之前如來佛祖親口加封自己為智淨律明佛,這事,就又不一樣了。
畢竟,佛祖親口加封,自己這個辟支佛,不就等於轉正了麽。
還有豬八戒,他被加封為淨壇歡喜佛,和自己一樣,也有修行背景在身,而且佛法走偏,要行辟支佛之路,不入真流。
可一樣被加封,若是唱名,不知道還是和自己沒參與一樣,被加封為淨壇使者菩薩,還是淨壇歡喜佛。
唐僧和孫悟空不用多說,妥妥成佛,就是排名問題罷了。
沙悟淨和敖烈,肯定也是菩薩果,隻是排名,怕是高不了。
湯淼這邊心思亂轉,那邊的唱名,卻很快到了底。
“......南無大通光佛、南無才光佛、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勝佛......”
“來了來了!”
湯淼提起了注意!
“南無淨壇歡喜佛!”
湯淼聞言大喜,心想:“不錯,不錯,佛祖到底是大方,把豬八戒排在了第四十九位佛。”
“南無智淨律明佛!”
湯淼,也入了佛門嫡係排位。
佛號唱名完成之後,五十位西天真佛,一起催發覺光。
通天徹底的佛門覺光,自地仙界衝天而起。
三界眾生,俱得聞之。
隨後,是對菩薩唱名讚歎。
論實力,論地位、論道行,其實菩薩未必比佛低。
尤其是四大士,那更是高尋常佛不止一籌的存在。
但無奈,佛門排序,就是以覺光為準。
菩薩不生真佛覺光,唱名讚歎就是在佛之後。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
湯淼聽到地藏王菩薩也被加入了唱名,心中一笑。
原本,由於地藏王菩薩拜入了地府,是不應當在此地出現的。
畢竟,他是被佛門派去地府幫忙的,歸屬已然歸了地府。
但是,由於湯淼一身多號,將自己加入了佛這一級的唱名,作為交換,將地藏王菩薩加入菩薩一級的唱名讚歎名單,當然也是必要的。
這就是湯淼為西遊釋厄大業,帶來的又一個變化。
對此,後土娘娘表示無所謂。
湯淼參與西遊,給自己拐帶迴來一個即將成真聖的鎮元大仙。
地府賺大了,佛門唱名讚歎地藏,根本算不上事!
“.....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唱名完成之後,眾佛、眾菩薩共同發願: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願以此功德、莊嚴淨佛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園,盡報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菠蘿密!”
湯淼也跟著一起發願。
佛門之所以能傳佛法於三界,並且獲得僅次於道門的地位,與佛門的平等、崇善、崇尚智慧、開悟的理念是分不開的。
而上麵的大願,是佛門常用的迴向佛偈。
其中的理念,盡顯慈悲。
其中比較重要的,其實三個概念。
其一是四重恩,這指的是父母恩,父母養育於你,無論是三界哪一方生靈,哪一種生靈,父母恩,都是要報的。
沒有不孝的神仙,當然,也不能有不孝的佛陀菩薩。
其二是眾生恩。人在眾生中,生老病死無不難脫眾生供養,因此,眾生恩也是要報的。佛門為何講普渡眾生,就是為了報眾生恩。
其三是國土恩或者國王恩。
這是對自己被養育、被供奉的國土與製度的迴報。
若不行功德之事,又不事生產,不就成了寄生蟲了,佛門正經,當然不會有如此大的漏洞。
其四,則是三寶恩,三寶具體指的可不是吉祥三寶,而是佛法僧三寶。
每一個佛,就是一種正覺,修佛不能違背正覺,尤其是所尊之佛的正覺。
以法為師,開悟智慧,不能過河拆橋,亂法亂經。
僧作為幫助啟迪智慧與覺悟的引路之人,即使你修為超過了,也不能輕慢。
這上報四重恩,沒有一個字的廢話和虛言。
之前湯淼的姥爺王林提醒湯淼時,也說過類似的話,隻是不如佛門規整完善。
但理念,是一致的。
無論是什麽修行者,若是違逆人性,倒反天罡,都是無法長久的。
修佛也是一樣。
三途苦,就有意思了。
湯淼是地府嫡傳,他當然知道,佛門所稱的三途苦,指的是火途地獄道、血途畜生道還有刀途餓鬼道。
說起來,輪迴有六道輪迴的別稱,其中,上三道為善道,分別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下三道為惡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
其中,天道最高,地獄道最低,地藏菩薩去鎮壓的,就是地獄道。
其他幾道都有邊界,唯獨天道和地獄道,是沒有邊界的。
天道有無上功德善報,而地獄,有無盡惡業折磨。
佛門要下濟三途苦,就是要消磨拯救三惡道眾生。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要清的可不是地府,而是地獄。
那裏的地獄,指的就是地獄道。
佛門要讓三界眾生,悉發菩提心,其實就是要讓眾生覺悟覺光,自行凝聚真靈,增強三界底蘊與可能性。
佛門一門二真聖,就是靠這個手段。
摩訶指的是無量、多、大、無邊的意思,般若指的是智慧,這裏說的是佛門的根本與根基,是無窮無量的來自與諸佛諸尊者菩薩的智慧。
佛門向三界昭告了佛門的底蘊、理念與智慧。
西遊之行,徹底結束。
湯淼留下了閔信和金秀,在地仙界建立了道場。
並在道場,煉入了穿界珠子珠。
九個子珠,天庭淼池一個,地府湯山一個,天仙界天君府一個,地仙界金舍道場一個,還剩下五個。
湯淼得好好謀劃,不要浪費了。
西遊完成,眾佛威加三界,勢鎮八方,地仙界徹底成了一片樂土。
眾生安居樂業,萬民修佛崇善。
而湯淼,則和孫悟空的化身袁壽生、豬八戒在遊方仙土之中宴飲論道。
這段時間,孫悟空已然創出了適合袁壽生的修行之法。
雖然他被斬出時,顯露的人身,但其本源,從來沒變過。
“猴哥,喝!”
“淼弟,我一直不明白,為何你一直要叫我猴哥?”
湯淼聞言,猶豫了一下,看著一臉好奇的袁壽生和豬悟能,講起了自己與孫悟空之間的淵源。
“猴哥,你有所不知,其實,你與我之間,是有一個常人不知的淵源的。”
“哦?說來聽聽!”袁壽生來了興趣。
湯淼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對他說道:
“你們都知道,我也是有一門非常強力的靈眼神通,但你們不知道的是,我這神通,叫做靈明金睛!”
“靈明金睛!?”
孫悟空和豬悟能都是一驚。
這名,他們可太熟悉了。
“不知淼弟,這與我本體那火眼金睛,有何關聯?”
袁壽生不由得開口問道,他可太好奇了,自己一直以為,湯淼用的靈眼神通是另外一種不知名的神通,卻沒想到,居然叫靈明金睛。
湯淼點了點頭,肯定了兩人的猜測:
“沒錯,我這門神通,就源自猴哥。”
隨後,湯淼講起了當年的故事。
“當年,我築基不久,為修行,在祖洲四處遊曆,拓印根土,擴大你們腳下的仙鄉大陸的原型,根土。
恰巧,遇到猴哥你出世,兩眼之中的靈明金光透照三界,震動九霄,你明明在地仙界,我在祖洲,卻都看得明明白白。
再後來,我遇到地藏菩薩和一個大魔道爭,其中一個奪心魔,與我對上。
我借這奪心魔渡心劫,證六識,並按照地藏菩薩所傳秘法,開辟了金舍淨土。
開辟的同時,覺光大盛,借助捕捉到的一縷靈明金光,推演出了這靈明金睛,不懈修行,居然僥幸修行成功,於是,才有的這靈明金睛。”
湯淼說到這裏,袁壽生有些唏噓:
“原來如此,我本體那兩道靈明金光,可是成千上萬年靈慧聚集,地仙界九州祖脈匯聚,才養出來的。
出世威風了一把,很快就在俗世的浸染下,被散去了。
後來,還是太上老君借助爐中三昧真火,才助我煉成了火眼金睛,不然,就可惜了那一番造化。”
“所以我一直以猴哥相稱,就是為報傳神通之恩!”湯淼對袁壽生行了一禮,表示謝過。
袁壽生擺了擺手,道:
“謝什麽,這是你靠自己的悟性參悟出的法門,我隻是當了個天地造化的展示台罷了,算不得什麽,不過,這淼弟叫習慣了,我倒是不願意改了。”
“?”湯淼疑惑的看向袁壽生。
“淼弟,你叫我一聲猴哥,八戒叫你一聲淼哥,不如,我們三個拜把子吧,我老大,你老二,他老三!”
“啊?這...?”湯淼和豬八戒都傻眼。
“怎麽,不願意?”袁壽生笑著問道。
“這哪裏的話,當然願意!”
湯淼和豬八戒對視一眼,答應了下來。
“事不宜遲,既然提起來了,就今天吧!”
袁壽生當即,拉著湯淼和豬八戒,跑去結拜。
於是,就趁著酒勁,湯淼三人,結為了異姓兄弟。
在西天修行的沙和尚和敖烈:“???”
“在?為何就把我兩落下?難道,就因為我兩是菩薩,你們是佛?菩薩不配和佛拜把子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