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發現,如果自己想修丈六金身,需要煉六蝗之軀為佛寶。
而這,則必然與蝗魔產生深度糾纏。
正如當年佛祖與魔王波旬一樣,他鐵頭,以後也將獲得一個專屬於他自己的蝗魔魔王。
即便如此,鐵頭也沒有半點猶豫。
他本就是與朱彥、溫瓊一樣的執拗之人。
一道性靈之光,直衝鬥霄,無懼任何挑戰。
朱章的安排,顯然也是考慮到了鐵頭的性格。
見到鐵頭答應,朱章滿意的點了點頭。
之後,見真武大帝繼續北行,朱章對鐵頭說道:
“天仙界真武蕩魔劫,有六個階段,界封六魔,千年除魔,七寶惑魔,設劫亂魔,劫主定魔,還有最後的真法蕩魔,你可願代我去投真武大帝,湊夠六劫之主?”
鐵頭神色堅毅:“願意!”
朱章很高興,然後又傳了鐵頭幾門蕩魔除魔的法門。
鐵頭拜別朱章之後,投了真武大帝。
如此一來,六魔六六三十六劫,均已渡過。
真武大帝,已然完成了入劫時的所有安排。
天仙界的蕩魔劫,到了最後清算收尾的階段。
真武大帝,帶著三十六員元帥、神將,聚到了天仙界天庭之中。
這次蕩魔劫,本身算是設的比較倉促,天庭主導,道佛地府參與。
如今六天故魔全部被斬,本源被封,入劫的六個劫主,水火二劫劫主是真武大帝的血肉之軀化妖,即龜蛇水火二將。
瘟魔劫主趙公明趙元帥,立蠱道降頭一脈,與瘟魔進行了一次道爭,破解了局麵。
旱魔劫主為酆都元帥孟山,立煉屍地仙一脈,借力旱魔本源為鬼王再開新道,背後有湯淼助力。
蝗魔劫主是猛烈鐵頭鐵元帥代師入劫,其師朱章煉六法分蝗渡魔,將渡化蝗魔的事情,從一時的事,變成了一直要做的事。
蝗魔再難成氣候,後麵的都成了小劫,渡劫難度簡單了不少。
妖魔劫劫主是管打不信道朱元帥朱彥。
和朱章一樣,太上一脈,也直接收走了妖魔的本源,準備另做他用。
但是沒有將妖魔本源煉成法,而是由太上道祖,親自出手,準備借妖魔,助力廣大人仙修行者,另開新途。
道門三清之中,論道,當然是元始天尊為尊,其為萬氣之祖,諸道之元。
論法,當然是靈寶天尊為尊,他截道創法,出奇製勝,手段變幻莫測。
但是論到創道開道,肯定得以太清道德天尊為尊。
仙道修行之法,就是道德天尊出手開辟奠基,五仙之中,天仙,人仙,都是道德天尊在開辟完善。
神仙之道雖然是天庭完善,但是道德天尊也出手助力過,鬼仙之法是後土娘娘完善,但一樣也借鑒了不少道德天尊所創的道門修行法門。
至於地仙之法,其根基秘境洞天福地仙土煉化之法,也是源自道門。
人仙之道,已然能直通大羅金仙。
但是,相比其他四仙仙途,缺乏強力的,能一錘定音的護道護命手段。
如今,太上道祖想要借妖魔本源為人仙補足這一缺陷。
天仙界的蕩魔劫在收尾,而湯淼,則在準備晉升突破。
之前,拓印完了兩儀水火洞,四象四極藏劍穀,湯淼苦心修行,熬煉搬運法力。
此時,終於有了拓印六合仙景的能力。
若是拓印完六合仙景,則湯淼就能成為真仙高階的全氣真仙。
而這個拓印的機會,很快就到了。
真武大帝清算六魔諸劫之後,迴到了武當山。
武當山山頂立了天台,準備祭天敕封,清算諸劫。
首先是點劫主,龜蛇水火二將、趙公明、孟山、鐵頭、關羽六位神將,立在眾神將之首。
其後稍次一點的位置,站著朱彥、雷瓊、華光馬元帥、周廣澤、副應、龐喬等道行高,修為強的強手。
最後,則是其他入劫受封的神將元帥。
這些神將,是要足足湊夠六六三十六位元帥的,這是真武蕩魔大業未來的班底和戰力核心。
除此之外,在高台另外一側,還站著六位教主真人,分別是萬法教主許真君,海瓊白真君,果嚴教主祖真君,洞玄教主辛真君,清微教主魏元君,混元教主路真君。
這六位,是真武大帝的真武蕩魔大業的人才培養基地和智囊。
另外,在其他方向,還空著一些位置,比如七寶佛,焰光佛、妙樂天尊,朱章、湯淼、江真人等入劫但未投入真武大帝門下的,則都虛行道禮,在遠處觀禮。
完劫之後,有功德加身,但不作為真武蕩魔的班底。
一番清點之後發覺還差了一些人手,於是真武大帝,又分出幾位神將,前去一個叫做石雷山的地方,去將雷部的幾位神將,也收攏到了神將元帥的隊伍之中,比如雷部雷母朱佩娘,月孛天君朱孛娘等。
如此一來,終於是湊夠了三十六將。
湊夠人手班底之後,真武大帝正式入職,成為九天蕩魔天尊,真武帝君。
從玉皇大帝的一個化身,分身,成了主管天仙界蕩魔大業的大帝。
借助大劫之力,玉皇大帝神念一動,徹底斬斷了真武大帝與他的聯係,真武大帝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存在,天庭增加了一個穩固的支撐點。
三十六將和六真君一一封敕後,這武當山就徹底成了真武大帝成道之地。
天地間,功德湧動,瑞彩環繞。
元氣與靈性匯聚於此,六魔得封帶來的靈性爆發,自然而然的在這武當山,演化出了一副副真武除六魔的天地盛景。
眾多真君神將,見到功德分發的盛景,都舒了一口氣。
天仙界真武蕩魔大劫,至此,就算是過了。
後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卻不是劫中之事了,而是事後的餘波罷了。
湯淼也加入了其中,不過,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盛景的演化上。
待盛景演化到了真武一人獨鬥六魔時,湯淼開始拓印。
水、火、旱、瘟、蝗、妖六魔,自六方來襲。
真武大帝手持七星劍,頭戴七寶冠,身披真武蕩魔袍,立在中央。
盛景之中,六魔調動六方魔氣,與真武死鬥。
而真武大帝則不慌不忙,點出六道靈光,一一定住了六方魔氣。
那一定住六方魔氣的一瞬,被湯淼截取拓印了下來。
六合之理在湯淼的根土大陸北方的真仙大陸內演化,湯淼,補全了六合之理。
補全了一元、兩儀、三才,叫做全靈真仙,能夠自行恢複靈性。
補全四象、五行、六合的真仙,叫做全氣真仙。
全氣的意思,就是在消耗了元氣之後,根基不損,能自行恢複圓滿。
全靈加全氣,代表著法力的圓滿,代表命的圓滿。
如果再補全七星八卦、九宮,則為全性真仙,性命兩全,即生不朽金性,金性浸染完全,就是金仙。
真武大帝完成敕封後,天仙界劫氣為之一清。
沒有了劫氣幹擾,眾多天庭之神,道佛真人,地府陰神,紛紛出手。
將這段時間以來,乘機作亂的妖魔,一一斬殺清楚,還天仙界一個天朗氣清。
而在這個過程中,妙樂天尊,則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他拿著被太上道祖親自鎮壓煉製過的妖魔本源,前去天仙界,開始實施太上一脈的計劃。
他要完善人仙的劍仙護道法門。
妙樂天尊四處遊曆了一番之後,將立道之地,選在了遠離朝堂幹擾又不缺生靈的西蜀大地。
很快,天地道佛其他各方,也都發覺了妙樂天尊的安排。
在搞明白了妙樂天尊的目的之後,佛門、天庭,都紛紛出手相助。
同為道門一脈的太上、元始兩脈的大仙,更是早就得了消息,在此地做了自己的安排。
唯獨地府,有心無力,沒做安排。
而湯淼得知了此事之後,當然不肯讓地府缺席如此盛事,便決定,代地府出手。
妙樂天尊這次利用妖魔本源出手,是為了補全人仙護道之法。
對開道的執念不高,主要是為了借助妖魔本源,完善人仙護道手段。
妙樂天尊代師收徒,收了一個叫做長眉的徒弟,以峨眉山為道場,立下了峨眉劍派,用一道仙符為鎮,立下了兩儀微塵大陣護山,然後任其發展。
天庭當然還是真武大帝出手,創立了武當劍派,由於這天仙界畢竟是天庭的主場,所以這武當派非常興盛。
佛門立了個普賢派,還傳出了不少佛經傳承,打算借各方之手,補足佛門人仙修行者的護道之術。
由於佛門在天仙界勢力不強,所以在這蜀山鬥劍的盛事之中,甘當配角。
而道門其他兩脈,則不甘示弱。
元始天尊派人建立了昆侖派,靈寶天尊派人建立了五台派,都與峨眉作對。
一場好鬥,就這般拉開了帷幕。
湯淼左思右想之後,將自己遊方仙土之中,潛心修行的雲星給叫了出來。
雲星修人仙《鎮鬼》正法,原本並不主修劍術。
但是,如今妙樂天尊拿妖魔本源搭了鬥劍的大戲台,地府不參與一下,太可惜了。
於是,在湯淼的安排下,在天仙界凡間西蜀偏遠之地,尋了個人跡罕至的山頭,起名為遊方山,立下了遊方劍派。
主持遊方劍派的開派祖師,就是雲星。
囑咐雲星參與鬥劍之後,湯淼和其他幾脈的傳法之人一樣,都藏在了幕後。
這西蜀之地,就完全交給這諸多劍派。
為了保證各方道統不滅,其他各方也學著峨眉派,各自留下了幾樣壓箱底的傳承和寶物。
雖然雲星能遁入幽冥逃命,但湯淼為了萬無一失,還是將自己的五方遊神印,留給了雲星。
蜀山各大劍派鬥法,智慧靈光在鬥爭之中,不斷激發靈感。
種種鬥法秘術被開創,諸多仙劍被煉成。
這些仙劍的煉製之法,法術的修行之途,未來將成為四大勢力修行者中人仙的護法法門來源,成為正道的底蘊。
而那些魔道手段,陰邪之術,則將成為四大勢力未來防範的重點。
蜀山鬥劍,是一場太清道脈導演的大戲,身在局中的眾多修士,修的是人仙,爭的是長生。
湯淼在蜀山各派鬥劍的時候,也在全力積攢法力,消化之前拓印的真武定六方魔氣仙景的收獲。
完成六合仙景拓印之後,湯淼道行再次提高。
但法力需要湯淼自己一點點搬運熬煉,拖了修為提升的後腿。
看到如今蜀山鬥劍的興盛景象,湯淼眼珠一轉,將自己參與真武蕩魔所得的功德,全部都拿了出來。
隨後,湯淼開始趁著這段時間,修行善功與願印。
他準備借助這金舍五印之中的專門消耗功德善功的萬能與願之印,提高自己的法力,縮短熬煉搬運提高法力的時間,為拓印八卦仙景做好準備。
此時的蜀山,道門三派,峨眉,昆侖,五台;
佛門一派,普賢;
天庭一派,武當;
地府一派,遊方;
妖魔本源衍生出的劍派:邪、魔二教。
總共八方,演化出豐富多彩的鬥法鬥劍場麵。
湯淼打算,將這西蜀,直接拓印到自己的根土北方所在的大陸之上,補全自己欠缺的八卦仙景。
但是,這八派,可不會自己配合衍八卦之理。
湯淼需要想辦法推他們入局,親自調理歸置,完善八卦正理。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湯淼就借助雲星之手,開始梳理這八派。
首先,這場大戲是太上一脈立的,所以峨眉,當之無愧的應當在乾位。
而武當背後是天庭,在天仙界,是主人,地位自然應當超出一截,為坤位。
元始一脈創立的昆侖在艮位,穩固根基;
靈寶一脈創的五台派在巽位,是來推動這個局發展的;
佛門的普賢派雖然不是主力,但其所傳法門很強,有力推動了時局變化,為震位;
湯淼代表地府讓雲星立下的遊方派遊離在外,為兌位;
至於邪教和魔教,邪教法門特殊,引起兵災,為離火位;
魔教之人出世就是敵人,是劫難,為坎水位。
湯淼這般梳理了一番之後,推動遊方派,將其中的打算,告知了峨眉、武當、昆侖、五台、普賢五派。
被湯淼的遊方派這麽一串聯,西蜀鬥劍,瞬間變得有章法起來。
主持此事的妙樂天尊樂見其成,對於他來講,隻要修行人仙之法,完善煉劍護道之法,就是同道。
無論怎麽鬥,太上一脈,都立於不敗之地。
靈寶、元始兩脈表示無所謂,反正這就是個用來豐富自己門下人仙修士護道手段的演法場。
佛門也是類似的想法,隻是更加積極的發揮自己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推動法門衍生,補全佛門護道手段。
至於邪魔兩派的想法?
沒人在意。
而這,則必然與蝗魔產生深度糾纏。
正如當年佛祖與魔王波旬一樣,他鐵頭,以後也將獲得一個專屬於他自己的蝗魔魔王。
即便如此,鐵頭也沒有半點猶豫。
他本就是與朱彥、溫瓊一樣的執拗之人。
一道性靈之光,直衝鬥霄,無懼任何挑戰。
朱章的安排,顯然也是考慮到了鐵頭的性格。
見到鐵頭答應,朱章滿意的點了點頭。
之後,見真武大帝繼續北行,朱章對鐵頭說道:
“天仙界真武蕩魔劫,有六個階段,界封六魔,千年除魔,七寶惑魔,設劫亂魔,劫主定魔,還有最後的真法蕩魔,你可願代我去投真武大帝,湊夠六劫之主?”
鐵頭神色堅毅:“願意!”
朱章很高興,然後又傳了鐵頭幾門蕩魔除魔的法門。
鐵頭拜別朱章之後,投了真武大帝。
如此一來,六魔六六三十六劫,均已渡過。
真武大帝,已然完成了入劫時的所有安排。
天仙界的蕩魔劫,到了最後清算收尾的階段。
真武大帝,帶著三十六員元帥、神將,聚到了天仙界天庭之中。
這次蕩魔劫,本身算是設的比較倉促,天庭主導,道佛地府參與。
如今六天故魔全部被斬,本源被封,入劫的六個劫主,水火二劫劫主是真武大帝的血肉之軀化妖,即龜蛇水火二將。
瘟魔劫主趙公明趙元帥,立蠱道降頭一脈,與瘟魔進行了一次道爭,破解了局麵。
旱魔劫主為酆都元帥孟山,立煉屍地仙一脈,借力旱魔本源為鬼王再開新道,背後有湯淼助力。
蝗魔劫主是猛烈鐵頭鐵元帥代師入劫,其師朱章煉六法分蝗渡魔,將渡化蝗魔的事情,從一時的事,變成了一直要做的事。
蝗魔再難成氣候,後麵的都成了小劫,渡劫難度簡單了不少。
妖魔劫劫主是管打不信道朱元帥朱彥。
和朱章一樣,太上一脈,也直接收走了妖魔的本源,準備另做他用。
但是沒有將妖魔本源煉成法,而是由太上道祖,親自出手,準備借妖魔,助力廣大人仙修行者,另開新途。
道門三清之中,論道,當然是元始天尊為尊,其為萬氣之祖,諸道之元。
論法,當然是靈寶天尊為尊,他截道創法,出奇製勝,手段變幻莫測。
但是論到創道開道,肯定得以太清道德天尊為尊。
仙道修行之法,就是道德天尊出手開辟奠基,五仙之中,天仙,人仙,都是道德天尊在開辟完善。
神仙之道雖然是天庭完善,但是道德天尊也出手助力過,鬼仙之法是後土娘娘完善,但一樣也借鑒了不少道德天尊所創的道門修行法門。
至於地仙之法,其根基秘境洞天福地仙土煉化之法,也是源自道門。
人仙之道,已然能直通大羅金仙。
但是,相比其他四仙仙途,缺乏強力的,能一錘定音的護道護命手段。
如今,太上道祖想要借妖魔本源為人仙補足這一缺陷。
天仙界的蕩魔劫在收尾,而湯淼,則在準備晉升突破。
之前,拓印完了兩儀水火洞,四象四極藏劍穀,湯淼苦心修行,熬煉搬運法力。
此時,終於有了拓印六合仙景的能力。
若是拓印完六合仙景,則湯淼就能成為真仙高階的全氣真仙。
而這個拓印的機會,很快就到了。
真武大帝清算六魔諸劫之後,迴到了武當山。
武當山山頂立了天台,準備祭天敕封,清算諸劫。
首先是點劫主,龜蛇水火二將、趙公明、孟山、鐵頭、關羽六位神將,立在眾神將之首。
其後稍次一點的位置,站著朱彥、雷瓊、華光馬元帥、周廣澤、副應、龐喬等道行高,修為強的強手。
最後,則是其他入劫受封的神將元帥。
這些神將,是要足足湊夠六六三十六位元帥的,這是真武蕩魔大業未來的班底和戰力核心。
除此之外,在高台另外一側,還站著六位教主真人,分別是萬法教主許真君,海瓊白真君,果嚴教主祖真君,洞玄教主辛真君,清微教主魏元君,混元教主路真君。
這六位,是真武大帝的真武蕩魔大業的人才培養基地和智囊。
另外,在其他方向,還空著一些位置,比如七寶佛,焰光佛、妙樂天尊,朱章、湯淼、江真人等入劫但未投入真武大帝門下的,則都虛行道禮,在遠處觀禮。
完劫之後,有功德加身,但不作為真武蕩魔的班底。
一番清點之後發覺還差了一些人手,於是真武大帝,又分出幾位神將,前去一個叫做石雷山的地方,去將雷部的幾位神將,也收攏到了神將元帥的隊伍之中,比如雷部雷母朱佩娘,月孛天君朱孛娘等。
如此一來,終於是湊夠了三十六將。
湊夠人手班底之後,真武大帝正式入職,成為九天蕩魔天尊,真武帝君。
從玉皇大帝的一個化身,分身,成了主管天仙界蕩魔大業的大帝。
借助大劫之力,玉皇大帝神念一動,徹底斬斷了真武大帝與他的聯係,真武大帝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存在,天庭增加了一個穩固的支撐點。
三十六將和六真君一一封敕後,這武當山就徹底成了真武大帝成道之地。
天地間,功德湧動,瑞彩環繞。
元氣與靈性匯聚於此,六魔得封帶來的靈性爆發,自然而然的在這武當山,演化出了一副副真武除六魔的天地盛景。
眾多真君神將,見到功德分發的盛景,都舒了一口氣。
天仙界真武蕩魔大劫,至此,就算是過了。
後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卻不是劫中之事了,而是事後的餘波罷了。
湯淼也加入了其中,不過,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盛景的演化上。
待盛景演化到了真武一人獨鬥六魔時,湯淼開始拓印。
水、火、旱、瘟、蝗、妖六魔,自六方來襲。
真武大帝手持七星劍,頭戴七寶冠,身披真武蕩魔袍,立在中央。
盛景之中,六魔調動六方魔氣,與真武死鬥。
而真武大帝則不慌不忙,點出六道靈光,一一定住了六方魔氣。
那一定住六方魔氣的一瞬,被湯淼截取拓印了下來。
六合之理在湯淼的根土大陸北方的真仙大陸內演化,湯淼,補全了六合之理。
補全了一元、兩儀、三才,叫做全靈真仙,能夠自行恢複靈性。
補全四象、五行、六合的真仙,叫做全氣真仙。
全氣的意思,就是在消耗了元氣之後,根基不損,能自行恢複圓滿。
全靈加全氣,代表著法力的圓滿,代表命的圓滿。
如果再補全七星八卦、九宮,則為全性真仙,性命兩全,即生不朽金性,金性浸染完全,就是金仙。
真武大帝完成敕封後,天仙界劫氣為之一清。
沒有了劫氣幹擾,眾多天庭之神,道佛真人,地府陰神,紛紛出手。
將這段時間以來,乘機作亂的妖魔,一一斬殺清楚,還天仙界一個天朗氣清。
而在這個過程中,妙樂天尊,則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他拿著被太上道祖親自鎮壓煉製過的妖魔本源,前去天仙界,開始實施太上一脈的計劃。
他要完善人仙的劍仙護道法門。
妙樂天尊四處遊曆了一番之後,將立道之地,選在了遠離朝堂幹擾又不缺生靈的西蜀大地。
很快,天地道佛其他各方,也都發覺了妙樂天尊的安排。
在搞明白了妙樂天尊的目的之後,佛門、天庭,都紛紛出手相助。
同為道門一脈的太上、元始兩脈的大仙,更是早就得了消息,在此地做了自己的安排。
唯獨地府,有心無力,沒做安排。
而湯淼得知了此事之後,當然不肯讓地府缺席如此盛事,便決定,代地府出手。
妙樂天尊這次利用妖魔本源出手,是為了補全人仙護道之法。
對開道的執念不高,主要是為了借助妖魔本源,完善人仙護道手段。
妙樂天尊代師收徒,收了一個叫做長眉的徒弟,以峨眉山為道場,立下了峨眉劍派,用一道仙符為鎮,立下了兩儀微塵大陣護山,然後任其發展。
天庭當然還是真武大帝出手,創立了武當劍派,由於這天仙界畢竟是天庭的主場,所以這武當派非常興盛。
佛門立了個普賢派,還傳出了不少佛經傳承,打算借各方之手,補足佛門人仙修行者的護道之術。
由於佛門在天仙界勢力不強,所以在這蜀山鬥劍的盛事之中,甘當配角。
而道門其他兩脈,則不甘示弱。
元始天尊派人建立了昆侖派,靈寶天尊派人建立了五台派,都與峨眉作對。
一場好鬥,就這般拉開了帷幕。
湯淼左思右想之後,將自己遊方仙土之中,潛心修行的雲星給叫了出來。
雲星修人仙《鎮鬼》正法,原本並不主修劍術。
但是,如今妙樂天尊拿妖魔本源搭了鬥劍的大戲台,地府不參與一下,太可惜了。
於是,在湯淼的安排下,在天仙界凡間西蜀偏遠之地,尋了個人跡罕至的山頭,起名為遊方山,立下了遊方劍派。
主持遊方劍派的開派祖師,就是雲星。
囑咐雲星參與鬥劍之後,湯淼和其他幾脈的傳法之人一樣,都藏在了幕後。
這西蜀之地,就完全交給這諸多劍派。
為了保證各方道統不滅,其他各方也學著峨眉派,各自留下了幾樣壓箱底的傳承和寶物。
雖然雲星能遁入幽冥逃命,但湯淼為了萬無一失,還是將自己的五方遊神印,留給了雲星。
蜀山各大劍派鬥法,智慧靈光在鬥爭之中,不斷激發靈感。
種種鬥法秘術被開創,諸多仙劍被煉成。
這些仙劍的煉製之法,法術的修行之途,未來將成為四大勢力修行者中人仙的護法法門來源,成為正道的底蘊。
而那些魔道手段,陰邪之術,則將成為四大勢力未來防範的重點。
蜀山鬥劍,是一場太清道脈導演的大戲,身在局中的眾多修士,修的是人仙,爭的是長生。
湯淼在蜀山各派鬥劍的時候,也在全力積攢法力,消化之前拓印的真武定六方魔氣仙景的收獲。
完成六合仙景拓印之後,湯淼道行再次提高。
但法力需要湯淼自己一點點搬運熬煉,拖了修為提升的後腿。
看到如今蜀山鬥劍的興盛景象,湯淼眼珠一轉,將自己參與真武蕩魔所得的功德,全部都拿了出來。
隨後,湯淼開始趁著這段時間,修行善功與願印。
他準備借助這金舍五印之中的專門消耗功德善功的萬能與願之印,提高自己的法力,縮短熬煉搬運提高法力的時間,為拓印八卦仙景做好準備。
此時的蜀山,道門三派,峨眉,昆侖,五台;
佛門一派,普賢;
天庭一派,武當;
地府一派,遊方;
妖魔本源衍生出的劍派:邪、魔二教。
總共八方,演化出豐富多彩的鬥法鬥劍場麵。
湯淼打算,將這西蜀,直接拓印到自己的根土北方所在的大陸之上,補全自己欠缺的八卦仙景。
但是,這八派,可不會自己配合衍八卦之理。
湯淼需要想辦法推他們入局,親自調理歸置,完善八卦正理。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湯淼就借助雲星之手,開始梳理這八派。
首先,這場大戲是太上一脈立的,所以峨眉,當之無愧的應當在乾位。
而武當背後是天庭,在天仙界,是主人,地位自然應當超出一截,為坤位。
元始一脈創立的昆侖在艮位,穩固根基;
靈寶一脈創的五台派在巽位,是來推動這個局發展的;
佛門的普賢派雖然不是主力,但其所傳法門很強,有力推動了時局變化,為震位;
湯淼代表地府讓雲星立下的遊方派遊離在外,為兌位;
至於邪教和魔教,邪教法門特殊,引起兵災,為離火位;
魔教之人出世就是敵人,是劫難,為坎水位。
湯淼這般梳理了一番之後,推動遊方派,將其中的打算,告知了峨眉、武當、昆侖、五台、普賢五派。
被湯淼的遊方派這麽一串聯,西蜀鬥劍,瞬間變得有章法起來。
主持此事的妙樂天尊樂見其成,對於他來講,隻要修行人仙之法,完善煉劍護道之法,就是同道。
無論怎麽鬥,太上一脈,都立於不敗之地。
靈寶、元始兩脈表示無所謂,反正這就是個用來豐富自己門下人仙修士護道手段的演法場。
佛門也是類似的想法,隻是更加積極的發揮自己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推動法門衍生,補全佛門護道手段。
至於邪魔兩派的想法?
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