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進宮麵聖
外敵肆虐,我掏出武器庫硬剛 作者:斕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瑾羽帶著劉原棕,揚鞭策馬,又是一路狂奔。
這一次用了大半個時辰,來到了皇宮的時候,日頭已經偏西。
他領著劉原棕來到禦書房門外的時候,皇上正在批閱奏折。
早朝的時候,有官員提到,今年的雨水較少,皇上也很是擔憂,想從各地官員的折子中找出些有用的信息。
胡公公邁著小碎步從殿外走來,他尖細的嗓音在禦書房響起:“皇上,神策大將軍在殿外求見?”
皇上從書案上抬起了頭,一臉疑惑:“噢?……宣他覲見。”
這神策大將軍早朝之後,剛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是有什麽好事嗎?
“微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草民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皇上正襟危坐:“平身!”
陸瑾羽指了指劉原棕說道:“啟稟皇上,微臣農莊有個農夫來自隴西天水,據他所言,隴西郡大旱,從開春都未下過雨。”
皇上聞言,眉頭鄒成一個川字:“此話當真?隴西郡知府殷遠林的奏折,怎麽從未提起?”
劉原棕嚇得立馬跪了下去:“啟稟皇上,草民三月下旬離開天水的時候,隴西郡確實大旱,從開春都未下過雨。土地開裂,小麥枯死,連飲水都成了問題。”
皇上又翻看了殷遠林遞上來的折子,並沒有提起幹旱的事情。
他立刻召見了太傅、丞相以及幾位內閣大臣到禦書房議事,商量應對之策。
第二日早朝,皇上提起了隴西大旱,但是文武百官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通過商議,最後決定從刑部抽出一隊人馬,快馬加鞭去隴西查看實情。
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劉原棕就暫時扣在皇宮裏。
刑部的一隊人馬當天就出發了,往西絕塵而去。
就在刑部的隊伍出京沒過三日,京城的西郊已經湧進了一些難民。
朝廷這才得知,原來隴西郡真的發生了大旱。
早朝上,皇上雷霆般震怒:“這個殷遠林是要造反嗎?發生了那麽大的事情,居然瞞而不報!”
皇上又想到了,如果殷遠林要造反,那麽刑部的幾十個人,豈不是有去無迴了?
隨即又再派兩個絕頂高手帶著他的手諭去追。
發生了旱災,朝廷立即商議派欽差大臣前去賑災。
陸瑾羽毛遂自薦,想要攬下了這個差事:“啟稟皇上,微臣願意作為欽差大臣前去隴西賑災。”
“微臣的外祖父就是隴西郡的知州,可是已經好幾個月沒有來過書信了,微臣甚是擔憂,望皇上恩準。”
大元帥楊威,在這幾個月的調理之下,身體已經恢複了。
有他坐鎮京城,皇上也放心。
皇上的眉頭緊鎖,思考了片刻後:“準奏!朕另外派安親王與你同去。”
“謝皇上恩典!”
陸瑾羽低頭抱拳行了個禮,站迴隊列裏。
戶部立即湊集了十萬兩白銀,前往隴西郡賑災。
朝廷在每個州郡都設有糧倉,欽差大臣到了之後先在當地開倉放糧,之後再從周邊的郡縣購買。
隴西郡那邊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外祖父也有三個月沒有書信來過,陸瑾羽很是擔心。
京城這邊還算安穩,唐仁禮是個正直的好官,那些湧入的難民,戶部會在京城的周邊縣城給他們進行安置。
按照戶籍路引,給他們劃分荒山。
朝廷承諾了,來年開春,會給他們分發糧食種子。
現在種糧食已經來不及了,唐茗希就給唐仁禮提議,開坑的荒山可以栽種紅薯,到年底還能有點收成。
於是她率先把西郊農莊的紅薯苗子,貢獻了一大半出來。
起初災民們並不買賬,這個叫紅薯的,他們都沒聽過,能吃嗎?
災民覺得朝廷是對他們敷衍了事,聚眾鬧事,想要個說法。
於是唐茗希就從空間裏拿出了一部分紅薯,給災民煮了一次紅薯粥。
災民在吃過一次紅薯粥之後,服從了朝廷的安排,而且開荒很積極。
百姓所求的不多,隻是想活下去,如果有口吃的,他們就會聽從安排。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又連年征戰,戶部也拿不出更多的糧食了。
一時之間,京城的米糧價格一路飆升。
好在沒過兩天,濟世堂旁邊的種子商店又賣起了米糧,價格還是漲價前的價格。
但是限購,每人一天隻能購買兩斤。
唐茗希還是讓謝坤與李光負責。
她最近也是好忙,她一直都從空間裏往外拿糧食,把庫房堆滿。
然後唐明飛會來把這些糧食拉走,到西郊給那些難民施粥。
將軍府這邊,陸瑾羽另外派了兩名親信李一牧與趙子陽,帶人在城外設了個粥棚。
當初換種子收來的那些雜糧,都摻在一起煮,然後分給那些難民。
最近幾天,馮玉蘭擔心娘家遭難,有點寢食難安,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一圈。
唐茗希空閑的時候,就會去她院子陪她,安慰她。
“母親,嚐嚐我新做的甜湯。”
她依舊笑得元氣滿滿,似乎沒有什麽事情能難倒她,石榴在她身後端著一盅甜湯。
自從去年重陽節唐茗希昏睡了幾日之後,她就一直在做準備。
那個白胡子老和尚說過,不久之後會有災難。
旱災、洪災、雪災……她都猜想過,也已經在空間裏準備了物資應對。
隻是現在外祖父一家失去聯係,確實是令人擔心。
馮玉蘭懨懨地,打不起精神。
“希兒來啦,坐著陪母親說說話。”
她拍了拍身邊的位置,招唿著唐茗希。
“那母親先把甜湯喝了。”
石榴走了上來,把湯盅放到馮玉蘭麵前的茶桌上。
甜湯是靈泉水熬的,唐茗希怕馮玉蘭又把身體搞垮,每天想著法子給她喝些靈泉水。
“好。”
她打起了精神,喝了一小碗。
馮玉蘭剛把碗放下,陸瑾羽從外麵迴來了,見到她們都在,於是把今天早朝商議的決定告訴她們。
“母親,希兒,皇上任命我作為欽差大臣,前往隴西賑災。是我主動攬下的差事。”
“阿羽……你……”
馮玉蘭有些吃驚,一方麵希望兒子去隴西賑災,順便看看娘家現在是什麽情況,一方麵又擔心陸瑾羽此行會有危險。
畢竟是旱災,缺糧缺水,災民也容易爆發衝突。
可轉念一想,皇上已經下了旨,那這趟隴西之行已經無可避免了。
這一次用了大半個時辰,來到了皇宮的時候,日頭已經偏西。
他領著劉原棕來到禦書房門外的時候,皇上正在批閱奏折。
早朝的時候,有官員提到,今年的雨水較少,皇上也很是擔憂,想從各地官員的折子中找出些有用的信息。
胡公公邁著小碎步從殿外走來,他尖細的嗓音在禦書房響起:“皇上,神策大將軍在殿外求見?”
皇上從書案上抬起了頭,一臉疑惑:“噢?……宣他覲見。”
這神策大將軍早朝之後,剛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是有什麽好事嗎?
“微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草民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皇上正襟危坐:“平身!”
陸瑾羽指了指劉原棕說道:“啟稟皇上,微臣農莊有個農夫來自隴西天水,據他所言,隴西郡大旱,從開春都未下過雨。”
皇上聞言,眉頭鄒成一個川字:“此話當真?隴西郡知府殷遠林的奏折,怎麽從未提起?”
劉原棕嚇得立馬跪了下去:“啟稟皇上,草民三月下旬離開天水的時候,隴西郡確實大旱,從開春都未下過雨。土地開裂,小麥枯死,連飲水都成了問題。”
皇上又翻看了殷遠林遞上來的折子,並沒有提起幹旱的事情。
他立刻召見了太傅、丞相以及幾位內閣大臣到禦書房議事,商量應對之策。
第二日早朝,皇上提起了隴西大旱,但是文武百官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通過商議,最後決定從刑部抽出一隊人馬,快馬加鞭去隴西查看實情。
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劉原棕就暫時扣在皇宮裏。
刑部的一隊人馬當天就出發了,往西絕塵而去。
就在刑部的隊伍出京沒過三日,京城的西郊已經湧進了一些難民。
朝廷這才得知,原來隴西郡真的發生了大旱。
早朝上,皇上雷霆般震怒:“這個殷遠林是要造反嗎?發生了那麽大的事情,居然瞞而不報!”
皇上又想到了,如果殷遠林要造反,那麽刑部的幾十個人,豈不是有去無迴了?
隨即又再派兩個絕頂高手帶著他的手諭去追。
發生了旱災,朝廷立即商議派欽差大臣前去賑災。
陸瑾羽毛遂自薦,想要攬下了這個差事:“啟稟皇上,微臣願意作為欽差大臣前去隴西賑災。”
“微臣的外祖父就是隴西郡的知州,可是已經好幾個月沒有來過書信了,微臣甚是擔憂,望皇上恩準。”
大元帥楊威,在這幾個月的調理之下,身體已經恢複了。
有他坐鎮京城,皇上也放心。
皇上的眉頭緊鎖,思考了片刻後:“準奏!朕另外派安親王與你同去。”
“謝皇上恩典!”
陸瑾羽低頭抱拳行了個禮,站迴隊列裏。
戶部立即湊集了十萬兩白銀,前往隴西郡賑災。
朝廷在每個州郡都設有糧倉,欽差大臣到了之後先在當地開倉放糧,之後再從周邊的郡縣購買。
隴西郡那邊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外祖父也有三個月沒有書信來過,陸瑾羽很是擔心。
京城這邊還算安穩,唐仁禮是個正直的好官,那些湧入的難民,戶部會在京城的周邊縣城給他們進行安置。
按照戶籍路引,給他們劃分荒山。
朝廷承諾了,來年開春,會給他們分發糧食種子。
現在種糧食已經來不及了,唐茗希就給唐仁禮提議,開坑的荒山可以栽種紅薯,到年底還能有點收成。
於是她率先把西郊農莊的紅薯苗子,貢獻了一大半出來。
起初災民們並不買賬,這個叫紅薯的,他們都沒聽過,能吃嗎?
災民覺得朝廷是對他們敷衍了事,聚眾鬧事,想要個說法。
於是唐茗希就從空間裏拿出了一部分紅薯,給災民煮了一次紅薯粥。
災民在吃過一次紅薯粥之後,服從了朝廷的安排,而且開荒很積極。
百姓所求的不多,隻是想活下去,如果有口吃的,他們就會聽從安排。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又連年征戰,戶部也拿不出更多的糧食了。
一時之間,京城的米糧價格一路飆升。
好在沒過兩天,濟世堂旁邊的種子商店又賣起了米糧,價格還是漲價前的價格。
但是限購,每人一天隻能購買兩斤。
唐茗希還是讓謝坤與李光負責。
她最近也是好忙,她一直都從空間裏往外拿糧食,把庫房堆滿。
然後唐明飛會來把這些糧食拉走,到西郊給那些難民施粥。
將軍府這邊,陸瑾羽另外派了兩名親信李一牧與趙子陽,帶人在城外設了個粥棚。
當初換種子收來的那些雜糧,都摻在一起煮,然後分給那些難民。
最近幾天,馮玉蘭擔心娘家遭難,有點寢食難安,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一圈。
唐茗希空閑的時候,就會去她院子陪她,安慰她。
“母親,嚐嚐我新做的甜湯。”
她依舊笑得元氣滿滿,似乎沒有什麽事情能難倒她,石榴在她身後端著一盅甜湯。
自從去年重陽節唐茗希昏睡了幾日之後,她就一直在做準備。
那個白胡子老和尚說過,不久之後會有災難。
旱災、洪災、雪災……她都猜想過,也已經在空間裏準備了物資應對。
隻是現在外祖父一家失去聯係,確實是令人擔心。
馮玉蘭懨懨地,打不起精神。
“希兒來啦,坐著陪母親說說話。”
她拍了拍身邊的位置,招唿著唐茗希。
“那母親先把甜湯喝了。”
石榴走了上來,把湯盅放到馮玉蘭麵前的茶桌上。
甜湯是靈泉水熬的,唐茗希怕馮玉蘭又把身體搞垮,每天想著法子給她喝些靈泉水。
“好。”
她打起了精神,喝了一小碗。
馮玉蘭剛把碗放下,陸瑾羽從外麵迴來了,見到她們都在,於是把今天早朝商議的決定告訴她們。
“母親,希兒,皇上任命我作為欽差大臣,前往隴西賑災。是我主動攬下的差事。”
“阿羽……你……”
馮玉蘭有些吃驚,一方麵希望兒子去隴西賑災,順便看看娘家現在是什麽情況,一方麵又擔心陸瑾羽此行會有危險。
畢竟是旱災,缺糧缺水,災民也容易爆發衝突。
可轉念一想,皇上已經下了旨,那這趟隴西之行已經無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