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戰役的第二階段
搶劫白銀數百萬,不如滅國一大片 作者:捌分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華七年八月十六日(1590年)。
陸軍南歐戰區、皇家第三警備鎮、海軍大西洋戰區、海軍西洋戰區、大燕帝國、大趙帝國,按照計劃正式發起了【陛下之夢】戰役的第二階段。
江水一邊將手中最後一塊月餅塞入口中,一邊下達了戰役開始的命令。
“張立...”
“到...”
“接下來看你們前鋒營的表現了。”
“提督大人,您就瞧好吧!我們可是厲兵秣馬許久了...”
張立向江水敬禮後,立刻率先爬下了繩梯。
張立就是張獨眼的小兒子,他在中州之戰後,被大赦。
此後一路立下戰功,最後積功升任皇家第三警備鎮偵察營營長。
要麽說軍中,是最能曆練人的地方。
張立在中州服役的這幾年,對他的觸動非常大。
他的性格也因此大變。
在經曆了戰友之間的生死離別和戰爭的殘酷後,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華軍人。
現在錢財什麽的對他來說都是身外之物,隻有大艦巨炮才是男人該玩的東西。
【陛下之夢】戰役的第二階段計劃,將由皇家第三警備鎮率先發起進攻。
他們的作戰任務,是首先攻占挨州,將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一分為二。
將阿非利加戰場隔離開來。
隨後跟進的大燕帝國和大趙帝國,將分別從紅海兩岸發起進攻。
大燕帝國負責紅海以東的地麵攻勢,大趙帝國則負責紅海以西的地麵攻勢。
西洋艦隊的所有主力艦隊,包括第二戰列艦隊、第四巡洋艦隊、第五巡洋艦隊、第六巡洋艦隊、以及大東洋戰區支援過來的第一戰列艦隊。
合計八艘戰列艦、二十七艘巡洋艦,將為皇家第三警備鎮提供炮火掩護。
大西洋戰區的艦隊,將掩護南歐戰區的第二登陸鎮,對耳島發起進攻。
威尼斯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組成的聯軍,將從陸地和海上向奧斯曼帝國發起進攻。
羅刹國也從北麵,向黑海之濱進攻,他們的目標是黑海中的戰略要地,克裏米亞半島。
大戰開始之後,鴻臚寺卿許仕林從羅刹國返迴的路上。
卻喬裝前往了土爾扈特部...
許仕林的心裏明白,當鴻臚寺成功進行了一場外交戰役。
軍方的槍炮聲一響,就意味著鴻臚寺的戰鬥已經結束。
他們也即將開始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張立的偵察營作為全鎮的前鋒營,他們乘坐近百艘小船開始搶灘登陸。
在他們後方一字排開的八艘戰列艦,正在用火炮的硝煙,掩護著他們。
近百艘小船分成了三個批次,張立率領的一連乘坐十艘小船最先出發。
他們隻攜帶了彈藥和輕型火炮,眾多的後勤物資都在第二和第三波次的船隊裏。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之所以能打下大半個歐羅巴洲,肯定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奧斯曼軍隊以訓練、戰術、指揮、紀律的高質量聞名。
他們的精銳部隊,信奉富圖瓦精神,狂熱的宗教主義讓他們相信為聖戰死去可以上天堂。
他們在軍中禁止結婚,但在死後的天堂裏,卻有七十二個處女陪伴左右。
奧斯曼的軍隊大致分為幾個部分,第一是近衛軍,即蘇丹直轄的騎兵、步兵、海軍。
這些是由奧斯曼人組成,也是整個帝國最為精銳的力量。
相當於中華的陸軍、海軍、皇家陸軍。
第二部分是雇傭軍和海盜。
包含重甲步兵沃伊尼克,和他們學徒、仆人組成的輕甲步兵雅巴克。
還有出身海盜、土匪的黎凡特。
這些部隊的地位,相當於中華的【林阿鳳】、【李茂】、【林道乾】和曾經的第一黃金鎮。
其實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奧斯曼的黎凡特、羅刹國的哥薩克、英吉利的德雷克、中華的【林阿鳳】等部。
他們都是幹著髒事情的部隊,畢竟有時候要保持軍隊和君主的正麵形象。
所以使用海盜和雇傭兵作戰,並不是中華所獨有,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這樣的部隊存在。
(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如瓦格納、黑水、法國外籍兵團這一類的組織,也一直活躍在各處戰場)
第三部分是誌願兵阿紮普,他們不要軍餉和糧食,幾十戶百姓出資供應一名士兵。
傑爾兵特,奧斯曼的民兵組織,戰時才被召集起來。
此外還有大量的附庸軍隊,如:塞爾維亞黑甲步兵、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騎兵、匈牙利重裝步兵、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摩爾達維亞的步兵和騎兵。
克裏米亞騎兵、庫爾德步兵、哥薩克、黎巴嫩、埃及......
(哥薩克是生活在烏克蘭大平原的一群遊牧民族,一部分被羅刹國雇傭,也有一部分被奧斯曼帝國雇傭)
可以說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簡直就是一鍋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大雜混軍隊...
民族、語言、宗教幾十種的一個國家。
陳興顯先前都想不通這樣的一個國家,是怎麽維持幾百年沒分裂的。
後來直到情報三處給他帶來了奧斯曼帝國的詳細情報,他才恍然大悟。
存在,即有其合理之處!
而在挨州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邊疆地區,自然奧斯曼的近衛軍部隊很少。
奧斯曼的大量近衛軍都部署在歐羅巴洲方向,那裏是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需要麵對的方向。
而現在,中華就是要在挨州開辟一個全新的戰場。
調動奧斯曼的軍隊前往這裏,從而給其他各國聯軍創造機會。
因此隻有中華軍隊拿下挨州,且調動奧斯曼的近衛軍之後,其他各國才會如約發起進攻。
全軍乃至全部盟國的目光,全都盯在了皇家第三警備鎮的身上。
而作為第三鎮的總兵,江水的全部目光,也都盯在了張立的身上。
張立麵對的敵人,是駐守在此地的埃及行省下的一群蒂馬爾領主。
蒂馬爾領主製度,是奧斯曼帝國特有的土地製度、軍事征兵製度,蘇丹將領土分給這些蒂馬爾領主。
蒂馬爾領主聽從蘇丹的命令,召集軍隊出征,所需的軍費、馬匹、器械、糧草、飼料也全部由領主自己解決。
奧斯曼帝國一共有三萬多個蒂馬爾領主。
由幾十個蒂馬爾領主組成桑賈克,再由幾十個桑賈克組成行省。
蒂馬爾領主是一個軍事貴族體係,他們不但要養軍,還要向蘇丹上交稅賦。
當然這個領主也不是一直延續下去的,若是連續三年不達標,還是要被撤銷頭銜的......
陸軍南歐戰區、皇家第三警備鎮、海軍大西洋戰區、海軍西洋戰區、大燕帝國、大趙帝國,按照計劃正式發起了【陛下之夢】戰役的第二階段。
江水一邊將手中最後一塊月餅塞入口中,一邊下達了戰役開始的命令。
“張立...”
“到...”
“接下來看你們前鋒營的表現了。”
“提督大人,您就瞧好吧!我們可是厲兵秣馬許久了...”
張立向江水敬禮後,立刻率先爬下了繩梯。
張立就是張獨眼的小兒子,他在中州之戰後,被大赦。
此後一路立下戰功,最後積功升任皇家第三警備鎮偵察營營長。
要麽說軍中,是最能曆練人的地方。
張立在中州服役的這幾年,對他的觸動非常大。
他的性格也因此大變。
在經曆了戰友之間的生死離別和戰爭的殘酷後,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華軍人。
現在錢財什麽的對他來說都是身外之物,隻有大艦巨炮才是男人該玩的東西。
【陛下之夢】戰役的第二階段計劃,將由皇家第三警備鎮率先發起進攻。
他們的作戰任務,是首先攻占挨州,將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一分為二。
將阿非利加戰場隔離開來。
隨後跟進的大燕帝國和大趙帝國,將分別從紅海兩岸發起進攻。
大燕帝國負責紅海以東的地麵攻勢,大趙帝國則負責紅海以西的地麵攻勢。
西洋艦隊的所有主力艦隊,包括第二戰列艦隊、第四巡洋艦隊、第五巡洋艦隊、第六巡洋艦隊、以及大東洋戰區支援過來的第一戰列艦隊。
合計八艘戰列艦、二十七艘巡洋艦,將為皇家第三警備鎮提供炮火掩護。
大西洋戰區的艦隊,將掩護南歐戰區的第二登陸鎮,對耳島發起進攻。
威尼斯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組成的聯軍,將從陸地和海上向奧斯曼帝國發起進攻。
羅刹國也從北麵,向黑海之濱進攻,他們的目標是黑海中的戰略要地,克裏米亞半島。
大戰開始之後,鴻臚寺卿許仕林從羅刹國返迴的路上。
卻喬裝前往了土爾扈特部...
許仕林的心裏明白,當鴻臚寺成功進行了一場外交戰役。
軍方的槍炮聲一響,就意味著鴻臚寺的戰鬥已經結束。
他們也即將開始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張立的偵察營作為全鎮的前鋒營,他們乘坐近百艘小船開始搶灘登陸。
在他們後方一字排開的八艘戰列艦,正在用火炮的硝煙,掩護著他們。
近百艘小船分成了三個批次,張立率領的一連乘坐十艘小船最先出發。
他們隻攜帶了彈藥和輕型火炮,眾多的後勤物資都在第二和第三波次的船隊裏。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之所以能打下大半個歐羅巴洲,肯定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奧斯曼軍隊以訓練、戰術、指揮、紀律的高質量聞名。
他們的精銳部隊,信奉富圖瓦精神,狂熱的宗教主義讓他們相信為聖戰死去可以上天堂。
他們在軍中禁止結婚,但在死後的天堂裏,卻有七十二個處女陪伴左右。
奧斯曼的軍隊大致分為幾個部分,第一是近衛軍,即蘇丹直轄的騎兵、步兵、海軍。
這些是由奧斯曼人組成,也是整個帝國最為精銳的力量。
相當於中華的陸軍、海軍、皇家陸軍。
第二部分是雇傭軍和海盜。
包含重甲步兵沃伊尼克,和他們學徒、仆人組成的輕甲步兵雅巴克。
還有出身海盜、土匪的黎凡特。
這些部隊的地位,相當於中華的【林阿鳳】、【李茂】、【林道乾】和曾經的第一黃金鎮。
其實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奧斯曼的黎凡特、羅刹國的哥薩克、英吉利的德雷克、中華的【林阿鳳】等部。
他們都是幹著髒事情的部隊,畢竟有時候要保持軍隊和君主的正麵形象。
所以使用海盜和雇傭兵作戰,並不是中華所獨有,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這樣的部隊存在。
(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如瓦格納、黑水、法國外籍兵團這一類的組織,也一直活躍在各處戰場)
第三部分是誌願兵阿紮普,他們不要軍餉和糧食,幾十戶百姓出資供應一名士兵。
傑爾兵特,奧斯曼的民兵組織,戰時才被召集起來。
此外還有大量的附庸軍隊,如:塞爾維亞黑甲步兵、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騎兵、匈牙利重裝步兵、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摩爾達維亞的步兵和騎兵。
克裏米亞騎兵、庫爾德步兵、哥薩克、黎巴嫩、埃及......
(哥薩克是生活在烏克蘭大平原的一群遊牧民族,一部分被羅刹國雇傭,也有一部分被奧斯曼帝國雇傭)
可以說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簡直就是一鍋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大雜混軍隊...
民族、語言、宗教幾十種的一個國家。
陳興顯先前都想不通這樣的一個國家,是怎麽維持幾百年沒分裂的。
後來直到情報三處給他帶來了奧斯曼帝國的詳細情報,他才恍然大悟。
存在,即有其合理之處!
而在挨州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邊疆地區,自然奧斯曼的近衛軍部隊很少。
奧斯曼的大量近衛軍都部署在歐羅巴洲方向,那裏是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需要麵對的方向。
而現在,中華就是要在挨州開辟一個全新的戰場。
調動奧斯曼的軍隊前往這裏,從而給其他各國聯軍創造機會。
因此隻有中華軍隊拿下挨州,且調動奧斯曼的近衛軍之後,其他各國才會如約發起進攻。
全軍乃至全部盟國的目光,全都盯在了皇家第三警備鎮的身上。
而作為第三鎮的總兵,江水的全部目光,也都盯在了張立的身上。
張立麵對的敵人,是駐守在此地的埃及行省下的一群蒂馬爾領主。
蒂馬爾領主製度,是奧斯曼帝國特有的土地製度、軍事征兵製度,蘇丹將領土分給這些蒂馬爾領主。
蒂馬爾領主聽從蘇丹的命令,召集軍隊出征,所需的軍費、馬匹、器械、糧草、飼料也全部由領主自己解決。
奧斯曼帝國一共有三萬多個蒂馬爾領主。
由幾十個蒂馬爾領主組成桑賈克,再由幾十個桑賈克組成行省。
蒂馬爾領主是一個軍事貴族體係,他們不但要養軍,還要向蘇丹上交稅賦。
當然這個領主也不是一直延續下去的,若是連續三年不達標,還是要被撤銷頭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