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挖個坑、埋點土
搶劫白銀數百萬,不如滅國一大片 作者:捌分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您有口福啦!”
“剛烤好的蠍子,快嚐嚐!”
“這個黃州還真不錯,蠍子都比南州大了不少,吃著肯定香!”
一團長曹鬱一手拿著一串蠍子,興衝衝的跑到了陳興祖的麵前。
陳興祖手下的這個加強團,被他整編為三個“加強團”,一個團一千人,隨後成立了一個鎮。
他親自擔任大燕重裝第一鎮的總兵,套路也是師承自陳興顯。
第一鎮下屬三個團,但每個團隻有一個一營,全鎮將士合計三千。
曹鬱之前在武正手下的第一特混艦隊服役,參與了利馬城以南的多次戰鬥。
他以一個營長的身份被調往黃州,陳興祖剛一抵達這裏。
就再次給他升了官,變成了第一鎮第一團的團長。
反正陳興祖現在的狀況是,人少...,錢多...,速來...
因此為了籠絡人心和提升士氣,陳興祖給每個人都官升一級。
現在這個大燕重裝第一鎮,士兵的最低級別,都是一個棚長。
全士官化的部隊,這在中華曆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其實陳興祖在看過各封國的地圖之後,就明白了陳興顯的用意。
他的大燕帝國和譚淡定的大趙帝國,就是陳興顯兩把插入奧斯曼帝國的尖刀。
他也明白自己今後要發展的方向及目標。
隻是他所謂的帝國,得從挖沙子建城開始。
與別處向上建設房屋不同,堂堂大燕帝國的國都,是從一個個沙窩子開始的。
這些沙窩子比直接睡在地麵上要涼快不少。
等安頓完所有人的臨時住宿條件後,陳興祖的訂單也發迴了寶島。
鹽、糖、茶葉、絲綢、鋼鐵、水泥、柴油機、柴油......
各種物資都是以百萬兩白銀為單位采購,這也讓寶島的所有工廠都忙得腳不沾地。
陳興祖主政寶島的時候,其他三兄弟都是出去打打殺殺。
因此對於建城,他絕對是中華最擅長的第一人。
繞著黃州沿海轉悠了一圈之後,陳興祖選好了一處地方。
此地三麵環山,沿海有著一片不小的平原。
其實黃州的沿海有著不少山脈,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氣。
因此沿海有部分地方,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濕潤的。
而且這些高山附近的平原,也大都有著多條季節性河流。
隻是這些河流要麽沒水,要麽就是洪水。
大燕國都,黃州城
隨後完全仿照寶南城規劃的黃州城,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種田、做生意、賺錢、買駱駝、買土地,就成了大燕擴張領土的主要手段。
有時候開疆拓土,真的不一定要打仗,買也是可以的嘛!
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
屬於陳興祖的大燕帝國,開始一點點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而王牧之這個好兄弟,也給自己的好鄰居陳興祖,送來了數萬的勞工。
王牧之這些年在天竺的進展其實不快,因為王牧之采用了一條全新的政策。
那就是自己有多少人,再去打多大的土地。
這裏的人,自然指的是中華民族的百姓。
王牧之現在對大秦帝國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人口占比,必須達到百分之一百。
他不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任何不屬於中華民族的人。
作為開國最早的他,發展也是最快的。
因此他也是主動的對這些兄弟進行支援。
他料定陳興祖剛剛立國,這建城、挖井、開山鑿石的,肯定需要不少免費勞動力。
因此他很貼心的給陳興祖送去了幾船。
什麽叫兄弟?
兄弟就是你沒張口,就主動給你送“東西”的人。
當然,主要還是王牧之不想浪費。
王牧之的大秦帝國發展得非常正規,同時和三國作戰的他,絲毫不落下風。
大秦可以安心的擴張和打仗,離不開鴻臚寺的外交支持。
在大秦的鴻臚寺官員,是屬於許仕林直接管轄。
陳興顯給八大封國的建國章程裏,就明確的說明了這一點。
為了保持中華民族的外交一致。
八國的鴻臚寺,將由中華鴻臚寺卿許仕林統一組建。
這等於就是鴻臚寺又開了八個分部。
看到鴻臚寺的大肆擴張,這怎麽能讓情報司不趕緊跟上。
情報三處的周鴻遠,在給各國抽調部隊的時候,就趁機塞入和發展了眾多情報司的探子。
這些人日後可都會走向高層,也能及時掌握各國的動態。
隨著情報司在天竺和北國的力量,被劃入了情報三處,再加上其他六國的情報展開。
卞良下屬的情報一處和情報二處,人員開始逐漸向情報三處傾斜。
現在周鴻遠和卞良的力量,已經是伯仲之間。
這也是陳興顯為了平衡情報司力量,所作出的安排。
同時為了對情報司加以監控,陳興顯還成立了一個特別部門,軍事調查統計司。
和長期搞情報的人,玩暗地裏的勾當,顯然沒什麽作用。
軍事調查統計司的負責人名為田共土,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核銷軍方和情報司的物資消耗。
田共土出身於陳興顯的衛隊,一直在黃大勇手下服役。
其實陳興顯的衛隊近年來走出了很多的人才。
之前衛隊的選拔都是從各部抽調,後來為了保持衛士的純潔性。
就是避免他們首先成為某個將領的部下,再受人恩惠後選擇站隊。
陳興顯衛隊的所有成員,全部從軍校中直接選拔。
一旦選拔成功,立刻消除學籍和軍籍。
這些離陳興顯最近的人,受陳興顯的影響也最大。
當然陳興顯給他們的賞賜也最多,這群人剛開始就堅定的站在了陳興顯這邊。
陳興顯牢牢的記住了一個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大意是說:“以前分羊肉的事,你說了算數;今天駕車的事,我說了才算數。
宋國一個大將軍分肉的時候,沒給自己的車夫分肉,覺得他又不用打仗。
結果第二天,這個車夫就帶著大將軍衝入敵陣,導致大將軍被敵人俘虜。
再加上那個差點被宮女勒死的嘉靖帝。
這些前車之鑒,都讓陳興顯對待自己身邊的人,極為和藹可親。
逢年過節發放的補助,上至三大司主官,下到掃廁所的人,都得是人人一份。
“剛烤好的蠍子,快嚐嚐!”
“這個黃州還真不錯,蠍子都比南州大了不少,吃著肯定香!”
一團長曹鬱一手拿著一串蠍子,興衝衝的跑到了陳興祖的麵前。
陳興祖手下的這個加強團,被他整編為三個“加強團”,一個團一千人,隨後成立了一個鎮。
他親自擔任大燕重裝第一鎮的總兵,套路也是師承自陳興顯。
第一鎮下屬三個團,但每個團隻有一個一營,全鎮將士合計三千。
曹鬱之前在武正手下的第一特混艦隊服役,參與了利馬城以南的多次戰鬥。
他以一個營長的身份被調往黃州,陳興祖剛一抵達這裏。
就再次給他升了官,變成了第一鎮第一團的團長。
反正陳興祖現在的狀況是,人少...,錢多...,速來...
因此為了籠絡人心和提升士氣,陳興祖給每個人都官升一級。
現在這個大燕重裝第一鎮,士兵的最低級別,都是一個棚長。
全士官化的部隊,這在中華曆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其實陳興祖在看過各封國的地圖之後,就明白了陳興顯的用意。
他的大燕帝國和譚淡定的大趙帝國,就是陳興顯兩把插入奧斯曼帝國的尖刀。
他也明白自己今後要發展的方向及目標。
隻是他所謂的帝國,得從挖沙子建城開始。
與別處向上建設房屋不同,堂堂大燕帝國的國都,是從一個個沙窩子開始的。
這些沙窩子比直接睡在地麵上要涼快不少。
等安頓完所有人的臨時住宿條件後,陳興祖的訂單也發迴了寶島。
鹽、糖、茶葉、絲綢、鋼鐵、水泥、柴油機、柴油......
各種物資都是以百萬兩白銀為單位采購,這也讓寶島的所有工廠都忙得腳不沾地。
陳興祖主政寶島的時候,其他三兄弟都是出去打打殺殺。
因此對於建城,他絕對是中華最擅長的第一人。
繞著黃州沿海轉悠了一圈之後,陳興祖選好了一處地方。
此地三麵環山,沿海有著一片不小的平原。
其實黃州的沿海有著不少山脈,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氣。
因此沿海有部分地方,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濕潤的。
而且這些高山附近的平原,也大都有著多條季節性河流。
隻是這些河流要麽沒水,要麽就是洪水。
大燕國都,黃州城
隨後完全仿照寶南城規劃的黃州城,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種田、做生意、賺錢、買駱駝、買土地,就成了大燕擴張領土的主要手段。
有時候開疆拓土,真的不一定要打仗,買也是可以的嘛!
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
屬於陳興祖的大燕帝國,開始一點點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而王牧之這個好兄弟,也給自己的好鄰居陳興祖,送來了數萬的勞工。
王牧之這些年在天竺的進展其實不快,因為王牧之采用了一條全新的政策。
那就是自己有多少人,再去打多大的土地。
這裏的人,自然指的是中華民族的百姓。
王牧之現在對大秦帝國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人口占比,必須達到百分之一百。
他不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任何不屬於中華民族的人。
作為開國最早的他,發展也是最快的。
因此他也是主動的對這些兄弟進行支援。
他料定陳興祖剛剛立國,這建城、挖井、開山鑿石的,肯定需要不少免費勞動力。
因此他很貼心的給陳興祖送去了幾船。
什麽叫兄弟?
兄弟就是你沒張口,就主動給你送“東西”的人。
當然,主要還是王牧之不想浪費。
王牧之的大秦帝國發展得非常正規,同時和三國作戰的他,絲毫不落下風。
大秦可以安心的擴張和打仗,離不開鴻臚寺的外交支持。
在大秦的鴻臚寺官員,是屬於許仕林直接管轄。
陳興顯給八大封國的建國章程裏,就明確的說明了這一點。
為了保持中華民族的外交一致。
八國的鴻臚寺,將由中華鴻臚寺卿許仕林統一組建。
這等於就是鴻臚寺又開了八個分部。
看到鴻臚寺的大肆擴張,這怎麽能讓情報司不趕緊跟上。
情報三處的周鴻遠,在給各國抽調部隊的時候,就趁機塞入和發展了眾多情報司的探子。
這些人日後可都會走向高層,也能及時掌握各國的動態。
隨著情報司在天竺和北國的力量,被劃入了情報三處,再加上其他六國的情報展開。
卞良下屬的情報一處和情報二處,人員開始逐漸向情報三處傾斜。
現在周鴻遠和卞良的力量,已經是伯仲之間。
這也是陳興顯為了平衡情報司力量,所作出的安排。
同時為了對情報司加以監控,陳興顯還成立了一個特別部門,軍事調查統計司。
和長期搞情報的人,玩暗地裏的勾當,顯然沒什麽作用。
軍事調查統計司的負責人名為田共土,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核銷軍方和情報司的物資消耗。
田共土出身於陳興顯的衛隊,一直在黃大勇手下服役。
其實陳興顯的衛隊近年來走出了很多的人才。
之前衛隊的選拔都是從各部抽調,後來為了保持衛士的純潔性。
就是避免他們首先成為某個將領的部下,再受人恩惠後選擇站隊。
陳興顯衛隊的所有成員,全部從軍校中直接選拔。
一旦選拔成功,立刻消除學籍和軍籍。
這些離陳興顯最近的人,受陳興顯的影響也最大。
當然陳興顯給他們的賞賜也最多,這群人剛開始就堅定的站在了陳興顯這邊。
陳興顯牢牢的記住了一個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大意是說:“以前分羊肉的事,你說了算數;今天駕車的事,我說了才算數。
宋國一個大將軍分肉的時候,沒給自己的車夫分肉,覺得他又不用打仗。
結果第二天,這個車夫就帶著大將軍衝入敵陣,導致大將軍被敵人俘虜。
再加上那個差點被宮女勒死的嘉靖帝。
這些前車之鑒,都讓陳興顯對待自己身邊的人,極為和藹可親。
逢年過節發放的補助,上至三大司主官,下到掃廁所的人,都得是人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