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綜]綜穿之一路向錢 作者:紫羿葉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占著最有利的資源,但他的兒子們也不白給呀,八爺一黨遍布朝野,誰也不好說他能不能最後一刻逆天翻盤。真到了金牌令箭都不好使的時候,什麽可能都有的。
所以,那之後,肖先生也忙起來了。每日裏在書房待的時間越來越多。
十一月初,十三第一次動用了暗衛,沒瞞著皇上,讓給四爺府裏送了信,內容也簡單,就說一句話,該準備的都準備起來吧。
十一月初十,暗衛的首領大半夜的趕到府上接人。讓十三爺去暢春園見駕。
這是到了最後了。
楚然送走十三爺,就讓劉嬤嬤帶著人,把素麵的布料白坯布啥的找出來準備著。
暢春園到京城,得有一個時辰的路程。皇上住園子去了,京城的權力中心也就轉向了暢春園,勛貴們在城外也都是有園子的,都在園子住。留在京城的,都是低級的官員,以及後宮的大部分妃嬪,還有不被皇上待見的宗室權貴了。
十三爺在清溪書屋的暗室裏見到的皇帝,已經是行將就木了。
「皇阿瑪,這是我在府裏收集的荷葉上的露水煮出來的歲寒三友,您賞兒子個體麵,喝兩杯吧?」肖先生是為原身盡孝了,在這中時候,能不避風險的送入口的飲食,算是盡心了。
皇上身邊的太監總管和禦衛們急得什麽似的。
皇上老爺子自己,連個眼皮兒都沒抬,拿起來就喝了。太監總管手都抬起來,恨不能把茶杯給搶下來,「急什麽?朕的十三兒還會害了朕不成?」
說的一屋子人都跪下了。
皇上有氣無力的,看著健康的十三兒,「兒呀,別怨你阿瑪。你阿瑪也是身不由己……」
「皇阿瑪,您別說了。兒子什麽都明白的,從來沒有怨過。你的十三兒,還是那個在高郵湖上下水為您撈魚的十三郎。」
他這說的是早年陪皇上南巡時候的事情。那會兒十三才十幾歲,陪皇上南巡的時候,有一日遊高郵遊,聽陪同的官員說湖裏的魚新鮮好吃,小孩子嘛,正是活潑的時候,就坐了小船下去撈魚,因著附近的船多,魚都不敢靠近,老半天都網不上來,一著急,他仗著水性好,就跳水裏去抓。皇上在樓船上看人下去了,急得在船上就喊。又打發人下去護著。也是南巡路上父慈子孝的一段佳話。
那些年,皇上是真喜歡他這個嫉惡如仇一身俠氣的十三兒的,高興的時候,還說十三是吾家千裏駒,跟人家顯擺他兒子的書法功夫什麽的。
此時此刻,當然提父子感情好時的情景更合適了。
皇上的表情就舒展了許多。加上那茶水裏添加的靈雨水起作用了,精神頭兒都好了不少。
「這茶不錯,再來一杯吧。」
「皇阿瑪,茶不能多喝,晚上再走了困。一會兒用這個水給您你煮粥喝去。」
直接管上了。
那太監總管都想著,十三爺是不是關傻了?這膽子也忒大了,連皇上都敢管了?
幹脆跪著都不起了。
偏不知道這位爺的哪句話說到了皇上,皇上還真就沒生氣,也沒說話,閉著眼睛養神。
十三爺也不離開,就在外間兒,讓人準備小茶爐子,親自上手,用白米加上他帶來的水,煮白粥,小火慢熬著,一邊兒隨手拿了書架子上老爺子常看的書看。滿屋子靜悄悄的,飄著白粥的清香味兒。皇上歇了個難得的好覺。
其實,皇上已經吃不下去什麽東西,用藥吊著命了。倒是十三煮的都還能進下去一些。所以,自那天之後,就隻吃十三煮的沒滋沒味兒的白粥,別的都不吃了。但精神確實恢復了一點點,到了十七日,都能坐起來一會兒了。
靈雨水救不了皇上的命,老爺子自己心裏很清楚。人越是到了最後,腦子才越清楚呢。能坐起來多說一會子話了,就讓人召見大臣,張廷玉、馬齊,隆科多,還有一些絕對的親信,能交代後事的,來來往往的身體好點兒就交代點兒。
這些人往來,皇上也沒讓十三迴避。他就在外間兒,看著小爐子,不是煮粥就是煮茶的。皇上跟人說什麽,他也不參與,該看書看書,該寫字寫字,跟沒聽見似的。皇上呢,也隻當他不存在,跟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一個待遇,也不提一句,為啥十三爺在這裏。
但十三的出現,意義非凡。
能讓皇上交待後事的臣子,哪個是白給的。而且,都已經在暢春園裏被看起來了,想送消息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但哪個心裏沒數兒,十三爺守在身邊,那繼位人,不就是明擺著嘛。
堅持到十一月二十八,正好比歷史上原本的時候多拖了十五天,康熙皇帝的生命還是走到了盡頭。所在的皇子,除了老大老二老十四,都守在病床前,迴光返照的時候,老爺子親口說了,傳位給四阿哥胤禛。十三爺沒等到老爺子咽氣,就出去了。他得去安排護衛,把新帝護住,把八爺一黨看住。
隆科多攔著不讓他走,說所有人隻準進不準出。
能攔住十三爺?
「那爺今兒就看看,是你九門提督的權力大,還是我這金牌令箭好使。」肖先生手上拿著金牌令箭,晃啊晃,斜著眼兒看隆科多,不知死的東西,作吧。
「微臣隻知按皇上旨意辦事,其他人一概不管。」隆科多不為所動。
「行。佟公剛直不阿,十三佩服。那我就坐在這裏,讓佟大人看看,我是怎麽辦事的。您是陪我在這兒等啊?還是去內室主持大局啊?」
所以,那之後,肖先生也忙起來了。每日裏在書房待的時間越來越多。
十一月初,十三第一次動用了暗衛,沒瞞著皇上,讓給四爺府裏送了信,內容也簡單,就說一句話,該準備的都準備起來吧。
十一月初十,暗衛的首領大半夜的趕到府上接人。讓十三爺去暢春園見駕。
這是到了最後了。
楚然送走十三爺,就讓劉嬤嬤帶著人,把素麵的布料白坯布啥的找出來準備著。
暢春園到京城,得有一個時辰的路程。皇上住園子去了,京城的權力中心也就轉向了暢春園,勛貴們在城外也都是有園子的,都在園子住。留在京城的,都是低級的官員,以及後宮的大部分妃嬪,還有不被皇上待見的宗室權貴了。
十三爺在清溪書屋的暗室裏見到的皇帝,已經是行將就木了。
「皇阿瑪,這是我在府裏收集的荷葉上的露水煮出來的歲寒三友,您賞兒子個體麵,喝兩杯吧?」肖先生是為原身盡孝了,在這中時候,能不避風險的送入口的飲食,算是盡心了。
皇上身邊的太監總管和禦衛們急得什麽似的。
皇上老爺子自己,連個眼皮兒都沒抬,拿起來就喝了。太監總管手都抬起來,恨不能把茶杯給搶下來,「急什麽?朕的十三兒還會害了朕不成?」
說的一屋子人都跪下了。
皇上有氣無力的,看著健康的十三兒,「兒呀,別怨你阿瑪。你阿瑪也是身不由己……」
「皇阿瑪,您別說了。兒子什麽都明白的,從來沒有怨過。你的十三兒,還是那個在高郵湖上下水為您撈魚的十三郎。」
他這說的是早年陪皇上南巡時候的事情。那會兒十三才十幾歲,陪皇上南巡的時候,有一日遊高郵遊,聽陪同的官員說湖裏的魚新鮮好吃,小孩子嘛,正是活潑的時候,就坐了小船下去撈魚,因著附近的船多,魚都不敢靠近,老半天都網不上來,一著急,他仗著水性好,就跳水裏去抓。皇上在樓船上看人下去了,急得在船上就喊。又打發人下去護著。也是南巡路上父慈子孝的一段佳話。
那些年,皇上是真喜歡他這個嫉惡如仇一身俠氣的十三兒的,高興的時候,還說十三是吾家千裏駒,跟人家顯擺他兒子的書法功夫什麽的。
此時此刻,當然提父子感情好時的情景更合適了。
皇上的表情就舒展了許多。加上那茶水裏添加的靈雨水起作用了,精神頭兒都好了不少。
「這茶不錯,再來一杯吧。」
「皇阿瑪,茶不能多喝,晚上再走了困。一會兒用這個水給您你煮粥喝去。」
直接管上了。
那太監總管都想著,十三爺是不是關傻了?這膽子也忒大了,連皇上都敢管了?
幹脆跪著都不起了。
偏不知道這位爺的哪句話說到了皇上,皇上還真就沒生氣,也沒說話,閉著眼睛養神。
十三爺也不離開,就在外間兒,讓人準備小茶爐子,親自上手,用白米加上他帶來的水,煮白粥,小火慢熬著,一邊兒隨手拿了書架子上老爺子常看的書看。滿屋子靜悄悄的,飄著白粥的清香味兒。皇上歇了個難得的好覺。
其實,皇上已經吃不下去什麽東西,用藥吊著命了。倒是十三煮的都還能進下去一些。所以,自那天之後,就隻吃十三煮的沒滋沒味兒的白粥,別的都不吃了。但精神確實恢復了一點點,到了十七日,都能坐起來一會兒了。
靈雨水救不了皇上的命,老爺子自己心裏很清楚。人越是到了最後,腦子才越清楚呢。能坐起來多說一會子話了,就讓人召見大臣,張廷玉、馬齊,隆科多,還有一些絕對的親信,能交代後事的,來來往往的身體好點兒就交代點兒。
這些人往來,皇上也沒讓十三迴避。他就在外間兒,看著小爐子,不是煮粥就是煮茶的。皇上跟人說什麽,他也不參與,該看書看書,該寫字寫字,跟沒聽見似的。皇上呢,也隻當他不存在,跟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一個待遇,也不提一句,為啥十三爺在這裏。
但十三的出現,意義非凡。
能讓皇上交待後事的臣子,哪個是白給的。而且,都已經在暢春園裏被看起來了,想送消息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但哪個心裏沒數兒,十三爺守在身邊,那繼位人,不就是明擺著嘛。
堅持到十一月二十八,正好比歷史上原本的時候多拖了十五天,康熙皇帝的生命還是走到了盡頭。所在的皇子,除了老大老二老十四,都守在病床前,迴光返照的時候,老爺子親口說了,傳位給四阿哥胤禛。十三爺沒等到老爺子咽氣,就出去了。他得去安排護衛,把新帝護住,把八爺一黨看住。
隆科多攔著不讓他走,說所有人隻準進不準出。
能攔住十三爺?
「那爺今兒就看看,是你九門提督的權力大,還是我這金牌令箭好使。」肖先生手上拿著金牌令箭,晃啊晃,斜著眼兒看隆科多,不知死的東西,作吧。
「微臣隻知按皇上旨意辦事,其他人一概不管。」隆科多不為所動。
「行。佟公剛直不阿,十三佩服。那我就坐在這裏,讓佟大人看看,我是怎麽辦事的。您是陪我在這兒等啊?還是去內室主持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