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綜]綜穿之一路向錢 作者:紫羿葉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管這樸實的認識有多可笑吧,理由有用就行。
楚然有空就拿出來翻一翻,確實是好書,一看就會了。但不能表現出她真懂了,得沒事兒就翻翻,還得時不時的問問太醫,多問多請教,拿出個好學生態度來。
妃嬪們來請安,明顯的態度更敷衍,沒治得住林貴人,大家都看清了皇貴妃有名無實虛張聲勢的「實質」,也就不用那麽在意了。
陸貴人請完安直接去了製皂房忙她的事。純貴妃與婉嬪剛得了好東西,態度自然是好的,但沒再多留。說等著香皂能用了再來看。確實也不好天天的賴在翊坤宮裏不走,太諂媚了也不好。
內務府的管事和先皇後的掌事宮女首領太監帶著人來應付差事的時候,楚然都快聽睡著了。磨磨嘰嘰的,一點兒實在東西沒有。
「娘娘,娘娘,大喜啊!」常青在外麵大唿小叫的進來,進門還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嘴都笑開了花,不知道疼似的,衝著楚然笑。
「你是越來越不濟事了,毛毛躁躁的。」沒看先皇後的得力幹將們都笑話你呢嗎?
常青才不管別人笑不笑話呢,以後,除了吳書來和李玉,誰見了他都得矮一頭。「娘娘,皇上剛剛發了聖旨,立您為皇後了。還把內務府的總管李公公和幹清宮的有福姑姑撥來翊坤宮當差呢。傳旨的人馬上就到了……」
這話一出,滿屋的宮人都跪下給楚然賀喜,預備皇後和真皇後還是不一樣的。如今立了後,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先皇後的幾個奴才先是驚,後是懼,然後才一個個的跪下行禮。
若隻是封了皇後,他們還不一定會怕,皇後與皇後還不一樣,他們向來覺得了解皇上,認為皇上絕不會把內務府再交給任何一個人掌控,除了他自己。更不會交給新皇後,所以他們才那麽狂,是一直覺得腰杆子硬,皇貴妃想在後宮順順利利的做她的攝後宮事皇貴妃,就得讓著他們一些。
如今,皇上不但封了後,還把李玉和有福給派過來了。李玉是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別看吳書來是首領太監,平時在皇上身邊的時間也最多,但若論起信重來,李玉也不差什麽的。有福更是幹清宮的掌事姑姑,養心殿的事兒也都是她管著,能做皇上寢宮的掌事姑姑的,那得是什麽人?必是絕對信任的心腹。
皇上把這兩個人撥給翊坤宮名下了,說白了,就是來給新皇後撐腰的。有這兩位輔助,後宮還有誰能拿捏皇後了?
還不服軟,能咋辦啊。等著挨收拾嗎?
宮人們剛起來,傳旨的就到了。李玉和有福也一併到了。
接旨吧,又都跪下。
旨意上說了,雖是封了皇後,但封後大典要等到先皇後二十七個月喪期滿後才舉行。但一應供給和待遇,都按皇後的來。
簡單點兒說就是,不通告天下,但你是有名有實的真皇後了。
接完旨意,得去謝恩,先去謝皇太後,再去謝皇帝。
楚然想了想,也好些日子沒去給皇太後請安了。這滿宮裏都知道,她花養得好,送了後妃,還送了皇帝,純貴妃還把那花兒的效果宣揚得跟天宮裏剛摘迴來的似的。
有好東西不孝敬皇太後一份兒,不太好。如今也是正經的兒媳婦了。
那就送吧。
挑了四盆花,這迴沒送水仙,是蘭花。給花裏澆了些靈雨水,效果其實也還行,而且那水沒入土裏,一吸收,作用的時間還能長點兒。不過就是濃度差一些。鈕祜祿太後這樣兒的,也不能給她太好的東西,她沒夠兒。
說起來,鈕祜祿太後與幹隆這一對母子,也是挺有意思的。
幹隆那人,史書上說他孝,對母親多麽好多麽好。可再看看,他對他爹和他娘的太度,咋滴呀?你娘是親娘,爹不是親爹唄?
所以呀,那孝,隻看他需不需要了。對現在這位,那更是,你別妨礙我,別摻和我的事兒,那咱就是母慈子孝娘倆好。但你要是想管我,那咱就另說了。不用說別的,就當年怡嬪的事兒,他就能大半年不能親媽見麵。是孝在哪了?
這太後娘娘,自覺宮鬥冠軍,可是早年在府裏,福晉那是挑不出一點錯處的方正人兒,王爺也敬重,還有年側福晉風頭無兩,她想鬥都沒資格。進宮之後,皇後和年貴妃在的時候,誰眼裏看得見她。後來把年妃熬走了,皇後熬走了,三阿哥也處置了,四阿哥終於出頭的時候,以為她能做後宮第一人了呢。雍正爺是寧肯自己管都不麻煩她。她兒子都是實際上的太子待遇,封了寶親王了,她也份位也沒晉上去過。說是晉了貴妃,那就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內務府哪條記錄裏都找不著熹貴妃的記錄,更別提啥冊封儀式的。雍正爺到死都沒讓她管過一天的後宮。
到了兒子這兒,想憑著生恩施展一下,又遇上了厲害的兒媳婦,她更鬥不過了。
慢慢的,她自己就找到了最舒適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好吃好喝好享受的整日高樂,想見見誰就見見誰,想聽聽戲就聽聽戲,想玩兒什麽,兒子媳婦兒也會想法子給弄來,小來小去,對他們沒影響的,給娘家的哪個姑娘找個像樣兒點的婆家,給誰陪嫁個莊子鋪子的,也都由著她做主。習慣之後,她也覺著,這樣兒也挺樂嗬的。
非得想找點兒勝利者的優越感的時候,就跟耿太妃叫勁。倆人換著養兒子,三阿哥還沒壞事之前,大家都是一樣的,沒誰比誰高貴。三阿哥沒了,耿氏才主動退了一步,把她尊起來了。她是沒事兒就拿捏一下耿氏,非得壓耿氏一頭才行。一樣的養母,弘晝得處處把她尊在前麵兒,處處得表現得生恩沒有養恩大。到了幹隆這兒,那就是她這一輩子,對大清朝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個皇帝,除了孝莊老祖宗,數她功勞最大。
楚然有空就拿出來翻一翻,確實是好書,一看就會了。但不能表現出她真懂了,得沒事兒就翻翻,還得時不時的問問太醫,多問多請教,拿出個好學生態度來。
妃嬪們來請安,明顯的態度更敷衍,沒治得住林貴人,大家都看清了皇貴妃有名無實虛張聲勢的「實質」,也就不用那麽在意了。
陸貴人請完安直接去了製皂房忙她的事。純貴妃與婉嬪剛得了好東西,態度自然是好的,但沒再多留。說等著香皂能用了再來看。確實也不好天天的賴在翊坤宮裏不走,太諂媚了也不好。
內務府的管事和先皇後的掌事宮女首領太監帶著人來應付差事的時候,楚然都快聽睡著了。磨磨嘰嘰的,一點兒實在東西沒有。
「娘娘,娘娘,大喜啊!」常青在外麵大唿小叫的進來,進門還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嘴都笑開了花,不知道疼似的,衝著楚然笑。
「你是越來越不濟事了,毛毛躁躁的。」沒看先皇後的得力幹將們都笑話你呢嗎?
常青才不管別人笑不笑話呢,以後,除了吳書來和李玉,誰見了他都得矮一頭。「娘娘,皇上剛剛發了聖旨,立您為皇後了。還把內務府的總管李公公和幹清宮的有福姑姑撥來翊坤宮當差呢。傳旨的人馬上就到了……」
這話一出,滿屋的宮人都跪下給楚然賀喜,預備皇後和真皇後還是不一樣的。如今立了後,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先皇後的幾個奴才先是驚,後是懼,然後才一個個的跪下行禮。
若隻是封了皇後,他們還不一定會怕,皇後與皇後還不一樣,他們向來覺得了解皇上,認為皇上絕不會把內務府再交給任何一個人掌控,除了他自己。更不會交給新皇後,所以他們才那麽狂,是一直覺得腰杆子硬,皇貴妃想在後宮順順利利的做她的攝後宮事皇貴妃,就得讓著他們一些。
如今,皇上不但封了後,還把李玉和有福給派過來了。李玉是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別看吳書來是首領太監,平時在皇上身邊的時間也最多,但若論起信重來,李玉也不差什麽的。有福更是幹清宮的掌事姑姑,養心殿的事兒也都是她管著,能做皇上寢宮的掌事姑姑的,那得是什麽人?必是絕對信任的心腹。
皇上把這兩個人撥給翊坤宮名下了,說白了,就是來給新皇後撐腰的。有這兩位輔助,後宮還有誰能拿捏皇後了?
還不服軟,能咋辦啊。等著挨收拾嗎?
宮人們剛起來,傳旨的就到了。李玉和有福也一併到了。
接旨吧,又都跪下。
旨意上說了,雖是封了皇後,但封後大典要等到先皇後二十七個月喪期滿後才舉行。但一應供給和待遇,都按皇後的來。
簡單點兒說就是,不通告天下,但你是有名有實的真皇後了。
接完旨意,得去謝恩,先去謝皇太後,再去謝皇帝。
楚然想了想,也好些日子沒去給皇太後請安了。這滿宮裏都知道,她花養得好,送了後妃,還送了皇帝,純貴妃還把那花兒的效果宣揚得跟天宮裏剛摘迴來的似的。
有好東西不孝敬皇太後一份兒,不太好。如今也是正經的兒媳婦了。
那就送吧。
挑了四盆花,這迴沒送水仙,是蘭花。給花裏澆了些靈雨水,效果其實也還行,而且那水沒入土裏,一吸收,作用的時間還能長點兒。不過就是濃度差一些。鈕祜祿太後這樣兒的,也不能給她太好的東西,她沒夠兒。
說起來,鈕祜祿太後與幹隆這一對母子,也是挺有意思的。
幹隆那人,史書上說他孝,對母親多麽好多麽好。可再看看,他對他爹和他娘的太度,咋滴呀?你娘是親娘,爹不是親爹唄?
所以呀,那孝,隻看他需不需要了。對現在這位,那更是,你別妨礙我,別摻和我的事兒,那咱就是母慈子孝娘倆好。但你要是想管我,那咱就另說了。不用說別的,就當年怡嬪的事兒,他就能大半年不能親媽見麵。是孝在哪了?
這太後娘娘,自覺宮鬥冠軍,可是早年在府裏,福晉那是挑不出一點錯處的方正人兒,王爺也敬重,還有年側福晉風頭無兩,她想鬥都沒資格。進宮之後,皇後和年貴妃在的時候,誰眼裏看得見她。後來把年妃熬走了,皇後熬走了,三阿哥也處置了,四阿哥終於出頭的時候,以為她能做後宮第一人了呢。雍正爺是寧肯自己管都不麻煩她。她兒子都是實際上的太子待遇,封了寶親王了,她也份位也沒晉上去過。說是晉了貴妃,那就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內務府哪條記錄裏都找不著熹貴妃的記錄,更別提啥冊封儀式的。雍正爺到死都沒讓她管過一天的後宮。
到了兒子這兒,想憑著生恩施展一下,又遇上了厲害的兒媳婦,她更鬥不過了。
慢慢的,她自己就找到了最舒適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好吃好喝好享受的整日高樂,想見見誰就見見誰,想聽聽戲就聽聽戲,想玩兒什麽,兒子媳婦兒也會想法子給弄來,小來小去,對他們沒影響的,給娘家的哪個姑娘找個像樣兒點的婆家,給誰陪嫁個莊子鋪子的,也都由著她做主。習慣之後,她也覺著,這樣兒也挺樂嗬的。
非得想找點兒勝利者的優越感的時候,就跟耿太妃叫勁。倆人換著養兒子,三阿哥還沒壞事之前,大家都是一樣的,沒誰比誰高貴。三阿哥沒了,耿氏才主動退了一步,把她尊起來了。她是沒事兒就拿捏一下耿氏,非得壓耿氏一頭才行。一樣的養母,弘晝得處處把她尊在前麵兒,處處得表現得生恩沒有養恩大。到了幹隆這兒,那就是她這一輩子,對大清朝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個皇帝,除了孝莊老祖宗,數她功勞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