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輝煌背後的基石是灰色的。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們討論的熱度不斷的上升。
並且,熱度絕大部分都是非常積極正麵的評價。
這簡直是讓整個娛樂圈的所有藝人都羨慕嫉妒不已。
多少人就連黑紅都搞不起來呢?
但.倒是沒人會耍什麽歪心眼,畢竟,在公眾人物的世界裏,最危險的不是出了些黑料,而是完全沒有黑料,並且被捧的太高了。
在熱度不斷增長的當下,自然有李景霖的好友,或是老熟人,開始擔心起來。
尤其是胡明海。
老胡看著李景霖這不斷飛漲的聲望與名氣,各界對於李景霖的評價,那簡直是看的心驚肉跳,渾身直冒冷汗。
這些評論,簡直是給李景霖誇上天了。
但凡有人敢這麽捧自己,老胡都會懷疑,這b是不是想要宰了自己。
“他真的就不怕出事嗎?”
老胡有點想不通。
多想了想,總還是感覺這個問題十分的費解。
可一旦想到李景霖當時迴複的巧妙,又想了想李景霖平時做的事,背後的人脈,以及個人的性格與所作所為.當下便也不由得咂舌。
就這種滴水不漏,真想出事,好像反而挺難的。
“這可真踏馬是尊塑了金身的佛。”
胡明海咧著嘴。
在圈子裏混了這麽多年,哪裏見到過這樣的異數呢?
這人仿佛跟什麽都格格不入,但他放在那裏,卻顯得十分合適。
“怪!”
“確實怪!”
感覺李景霖“怪”的人,可並不止胡明海一人。
有相當一部分人,看著李景霖目前飛速上漲的名望,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一般來說,放在娛樂圈裏,這樣的追捧,基本意味著下一輪的徹底塌房馬上就要來了。
獲取巨大成就的同時,除了追捧的人外,自然也會有自認為人間清醒的人會唱反調。
李景霖並沒有在宣傳自己的成就,宣傳這些媒體評價上,花費哪怕一分錢。
之前花出去的宣傳費用,那就是正常範圍內的音樂會宣傳。
隻是
這樣的成就確實難以忽視,以至於國內的很多媒體自媒體,公眾號營銷號,看上了這巨大的熱度,各種短視頻就開始鋪天蓋地。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熱度爆炸,如此範圍之下。
很難收場。
可.這其中的種種,最不擔心的人,反而是李景霖本人。
此時的李景霖,正打算離開愛爾蘭。
臨別之際,蘇莎似乎是有話想要和李景霖說,但猶豫了許久後,終究還是憋住了。
是好意想要提醒李景霖,小心帶瑛皇家音樂學院的院長勞森。
這不是什麽好東西。
但仔細一想,自己如果貿然開口.算怎麽迴事?
很可能連帶著讓李景霖對自己的印象都變差。
李景霖看出了蘇莎似乎有些想說的,但也笑嗬嗬的當沒看見。
有些時候,裝傻往往是更聰明的選擇。
逼問人家是不是有啥想說的,其實反而很突兀,難得糊塗是為了大家好,待到真想說的,那是一定會說的,非常猶豫的話,那一定是有哪裏為難。
出門在外,那就別為難人家。
在告別了非常依依不舍的蘇莎一群人,李景霖終於來到了倫敦。
和愛爾蘭的待遇一樣。
一到倫敦,這接送的人便被安排好了。
李景霖對天發誓,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的團隊,哪怕是和唱片公司的接洽都顯得十分業餘,唱片公司想要主動安排助理或者員工,李景霖都完全沒要。
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員,隻能在演出的三天前,可以全程跟著李景霖處理演出相關的事務。
其他的時間?
那真容易找不到人。
“李先生,非常榮幸你能來我大瑛進行演出。”
勞森院長便帶著學院的幾位高層,一同前來迎接李景霖。
“勞森院長,勞煩您多跑了一趟。”
和勞森握了握手,李景霖微微一笑。
伸手不打笑臉人。
勞森院長這一切做的都沒問題。
甭管勞森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一來,沒惹自己,二來,這老哥還有用。
李景霖便也表現的非常和善。
很快,一行人便來到了帶瑛的皇家音樂學院。
英皇啊,這在音樂界內的分量很重。
而參觀皇家音樂學院的時候,李景霖也多了不少的感觸。
雖然說,對帶瑛有著巨大的不友好與偏見,不過,不友好可以,但若要被敵視蒙蔽了雙眼,那就不對了。
瑛國皇家音樂學院好嗎?
很好。
對於音樂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裏簡直就是聖地。
這學院真不大,甚至可以說超小。
李景霖覺得,上音就已經夠小了,哪裏像大學?那像是高中。
但這麽一對比,上音那是真的大。
包括自己以往留學的米蘭音樂學院.其實大差不差。
反正都不咋大。
琴房不算特別多。
但非常卷。
英皇的琴房.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的,你都能聽到有人在練琴。
不至於誇張到一直都是這樣,但時常能見到,不以為奇,是真的。
是的,就是卷到這麽離譜。
而這裏的“影視配樂作曲”方向的培養,屬王牌專業。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達到定向培養,甚至身為院長的勞森,都能清晰的記著每一位學生。
這不是因為上心到離譜,而是因為平攤師資力量的學生們的數量,可並不多。
院長那是真的有時間去看各個同學們的擅長方向與個人履曆。
對於學生們更是很寬容,從審美與專業的角度鼓勵學生們創新。
比方說作曲的作業。
哪怕你真的交了一坨屎,老師們也會很有興趣的帶同學們看這裏麵是否有什麽能夠創新的東西。
看起來。
似乎就是聖地。
但瑛國皇家音樂學院真的好嗎?
其實也未必。
起碼,不是對誰都好。
隻有層層選拔,十萬裏挑一的人才,才有可能享受到這樣的教育。
除了天賦頂級外,你還需要家裏有錢。
碩士一年學費三萬鎊,約等於27萬軟妹幣,如果是一些王牌專業或者特殊專業,學費還要更高。
這還不算住宿,食雜,等其他方向的學費。
算上申請費,書本費,加起來差不多要一萬五千鎊前後的花銷,以及三萬左右的生活費住宿費。
換算一下,這又是41萬上下。
算上零散的飛機啊之類的其他雜費,一年70萬,平平無奇。
如果你沒有錢。
是帶瑛的人。
那抱歉了,這精英的故事幾乎和你沒關係了。
而如果你是華夏學生.
公費留學生的名額爭取,那也當真是慘烈的仙魔戰場。
在帶瑛皇家音樂學院裏走著,李景霖對問題看的卻十分明白。
如果是一些傻子,或者國內所謂的知識分子,亦或是一些高學曆智障,可能覺得,這帶瑛皇家音樂學院真好啊,教育上太厲害了,華夏根本做不到這樣。
旋即,便很可能痛批應試教育,卻忘記了自己的學習成本到底有多低。
實際上呢?
這一片小範圍的世外桃源,背後是數萬倍的快樂教育。
有錢的精英卷的飛起,沒錢的p民腦殘畢業。
教育資源,到底是集中在精英的身上,還是要平均分配,這一直是重要的問題。
由於兩方對待這類問題的態度明顯不同,這也便是西式教育與華夏教育的差異。
這英皇的師資力量,當真是看的李景霖咂舌,甚至覺得十分浪費。
李景霖自然也懂。
不隻是英皇這樣。
而是整個英倫的留學,基本都是屬於這種樣子的。
超貴,超卷,難,但資源集中,精英化程度極其強烈。
“這師資力量,真的令我歎為觀止。”
李景霖的話,讓勞森十分的得意,周圍的幾位高層,也不免露出了笑容。
但卻完全不知道李景霖內心所想。
實際上,國內怒罵教育的人是不在少數。
比方說.什麽補課成本貴啊,或者老師沒法照顧自己孩子啊,就連學生都會抱怨學習累,學習苦,怎麽都學不會,學不好
但卻完全忽略了一件事。
在國內,接受正規教育的成本是極其低廉的。
在罵之前,還是要想想:
【你到底是年入兩百萬以上的有錢人群體,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如果華夏也集中教育資源,那精英化的程度將會完全超越,甚至碾壓英皇對李景霖所展示的種種。
那其他的呢?
其他的普通人就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能選擇學習自己所喜愛的音樂了嗎?
此時的李景霖,隻有一個感受。
【輝煌背後的基石是被遺棄的灰色】
如果我生在瑛國,或許,這個世界會少一個藝術家李景霖,而會多一個水電工,服務員的李景霖。
李景霖挑了挑眉毛。
在迴複勞森的時候,心裏是這樣想的。
還好自己生在華夏,沒錢,但還是可以有機會去靠天賦實力硬卷一波機遇的。
英皇真的很好,很強,這是學習音樂知識的聖地。
隻不過,這學費,對當初的李景霖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哦,勞森院長,這真的是太棒了。”
李景霖是這麽說的。
畢竟不是瑛國人,也沒道理去指責這學費貴不貴的。
雖然感觸真的很複雜。
但還是笑著點了點頭。
“我想看看食堂。”
(本章完)
並且,熱度絕大部分都是非常積極正麵的評價。
這簡直是讓整個娛樂圈的所有藝人都羨慕嫉妒不已。
多少人就連黑紅都搞不起來呢?
但.倒是沒人會耍什麽歪心眼,畢竟,在公眾人物的世界裏,最危險的不是出了些黑料,而是完全沒有黑料,並且被捧的太高了。
在熱度不斷增長的當下,自然有李景霖的好友,或是老熟人,開始擔心起來。
尤其是胡明海。
老胡看著李景霖這不斷飛漲的聲望與名氣,各界對於李景霖的評價,那簡直是看的心驚肉跳,渾身直冒冷汗。
這些評論,簡直是給李景霖誇上天了。
但凡有人敢這麽捧自己,老胡都會懷疑,這b是不是想要宰了自己。
“他真的就不怕出事嗎?”
老胡有點想不通。
多想了想,總還是感覺這個問題十分的費解。
可一旦想到李景霖當時迴複的巧妙,又想了想李景霖平時做的事,背後的人脈,以及個人的性格與所作所為.當下便也不由得咂舌。
就這種滴水不漏,真想出事,好像反而挺難的。
“這可真踏馬是尊塑了金身的佛。”
胡明海咧著嘴。
在圈子裏混了這麽多年,哪裏見到過這樣的異數呢?
這人仿佛跟什麽都格格不入,但他放在那裏,卻顯得十分合適。
“怪!”
“確實怪!”
感覺李景霖“怪”的人,可並不止胡明海一人。
有相當一部分人,看著李景霖目前飛速上漲的名望,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一般來說,放在娛樂圈裏,這樣的追捧,基本意味著下一輪的徹底塌房馬上就要來了。
獲取巨大成就的同時,除了追捧的人外,自然也會有自認為人間清醒的人會唱反調。
李景霖並沒有在宣傳自己的成就,宣傳這些媒體評價上,花費哪怕一分錢。
之前花出去的宣傳費用,那就是正常範圍內的音樂會宣傳。
隻是
這樣的成就確實難以忽視,以至於國內的很多媒體自媒體,公眾號營銷號,看上了這巨大的熱度,各種短視頻就開始鋪天蓋地。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熱度爆炸,如此範圍之下。
很難收場。
可.這其中的種種,最不擔心的人,反而是李景霖本人。
此時的李景霖,正打算離開愛爾蘭。
臨別之際,蘇莎似乎是有話想要和李景霖說,但猶豫了許久後,終究還是憋住了。
是好意想要提醒李景霖,小心帶瑛皇家音樂學院的院長勞森。
這不是什麽好東西。
但仔細一想,自己如果貿然開口.算怎麽迴事?
很可能連帶著讓李景霖對自己的印象都變差。
李景霖看出了蘇莎似乎有些想說的,但也笑嗬嗬的當沒看見。
有些時候,裝傻往往是更聰明的選擇。
逼問人家是不是有啥想說的,其實反而很突兀,難得糊塗是為了大家好,待到真想說的,那是一定會說的,非常猶豫的話,那一定是有哪裏為難。
出門在外,那就別為難人家。
在告別了非常依依不舍的蘇莎一群人,李景霖終於來到了倫敦。
和愛爾蘭的待遇一樣。
一到倫敦,這接送的人便被安排好了。
李景霖對天發誓,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的團隊,哪怕是和唱片公司的接洽都顯得十分業餘,唱片公司想要主動安排助理或者員工,李景霖都完全沒要。
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員,隻能在演出的三天前,可以全程跟著李景霖處理演出相關的事務。
其他的時間?
那真容易找不到人。
“李先生,非常榮幸你能來我大瑛進行演出。”
勞森院長便帶著學院的幾位高層,一同前來迎接李景霖。
“勞森院長,勞煩您多跑了一趟。”
和勞森握了握手,李景霖微微一笑。
伸手不打笑臉人。
勞森院長這一切做的都沒問題。
甭管勞森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一來,沒惹自己,二來,這老哥還有用。
李景霖便也表現的非常和善。
很快,一行人便來到了帶瑛的皇家音樂學院。
英皇啊,這在音樂界內的分量很重。
而參觀皇家音樂學院的時候,李景霖也多了不少的感觸。
雖然說,對帶瑛有著巨大的不友好與偏見,不過,不友好可以,但若要被敵視蒙蔽了雙眼,那就不對了。
瑛國皇家音樂學院好嗎?
很好。
對於音樂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裏簡直就是聖地。
這學院真不大,甚至可以說超小。
李景霖覺得,上音就已經夠小了,哪裏像大學?那像是高中。
但這麽一對比,上音那是真的大。
包括自己以往留學的米蘭音樂學院.其實大差不差。
反正都不咋大。
琴房不算特別多。
但非常卷。
英皇的琴房.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的,你都能聽到有人在練琴。
不至於誇張到一直都是這樣,但時常能見到,不以為奇,是真的。
是的,就是卷到這麽離譜。
而這裏的“影視配樂作曲”方向的培養,屬王牌專業。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達到定向培養,甚至身為院長的勞森,都能清晰的記著每一位學生。
這不是因為上心到離譜,而是因為平攤師資力量的學生們的數量,可並不多。
院長那是真的有時間去看各個同學們的擅長方向與個人履曆。
對於學生們更是很寬容,從審美與專業的角度鼓勵學生們創新。
比方說作曲的作業。
哪怕你真的交了一坨屎,老師們也會很有興趣的帶同學們看這裏麵是否有什麽能夠創新的東西。
看起來。
似乎就是聖地。
但瑛國皇家音樂學院真的好嗎?
其實也未必。
起碼,不是對誰都好。
隻有層層選拔,十萬裏挑一的人才,才有可能享受到這樣的教育。
除了天賦頂級外,你還需要家裏有錢。
碩士一年學費三萬鎊,約等於27萬軟妹幣,如果是一些王牌專業或者特殊專業,學費還要更高。
這還不算住宿,食雜,等其他方向的學費。
算上申請費,書本費,加起來差不多要一萬五千鎊前後的花銷,以及三萬左右的生活費住宿費。
換算一下,這又是41萬上下。
算上零散的飛機啊之類的其他雜費,一年70萬,平平無奇。
如果你沒有錢。
是帶瑛的人。
那抱歉了,這精英的故事幾乎和你沒關係了。
而如果你是華夏學生.
公費留學生的名額爭取,那也當真是慘烈的仙魔戰場。
在帶瑛皇家音樂學院裏走著,李景霖對問題看的卻十分明白。
如果是一些傻子,或者國內所謂的知識分子,亦或是一些高學曆智障,可能覺得,這帶瑛皇家音樂學院真好啊,教育上太厲害了,華夏根本做不到這樣。
旋即,便很可能痛批應試教育,卻忘記了自己的學習成本到底有多低。
實際上呢?
這一片小範圍的世外桃源,背後是數萬倍的快樂教育。
有錢的精英卷的飛起,沒錢的p民腦殘畢業。
教育資源,到底是集中在精英的身上,還是要平均分配,這一直是重要的問題。
由於兩方對待這類問題的態度明顯不同,這也便是西式教育與華夏教育的差異。
這英皇的師資力量,當真是看的李景霖咂舌,甚至覺得十分浪費。
李景霖自然也懂。
不隻是英皇這樣。
而是整個英倫的留學,基本都是屬於這種樣子的。
超貴,超卷,難,但資源集中,精英化程度極其強烈。
“這師資力量,真的令我歎為觀止。”
李景霖的話,讓勞森十分的得意,周圍的幾位高層,也不免露出了笑容。
但卻完全不知道李景霖內心所想。
實際上,國內怒罵教育的人是不在少數。
比方說.什麽補課成本貴啊,或者老師沒法照顧自己孩子啊,就連學生都會抱怨學習累,學習苦,怎麽都學不會,學不好
但卻完全忽略了一件事。
在國內,接受正規教育的成本是極其低廉的。
在罵之前,還是要想想:
【你到底是年入兩百萬以上的有錢人群體,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如果華夏也集中教育資源,那精英化的程度將會完全超越,甚至碾壓英皇對李景霖所展示的種種。
那其他的呢?
其他的普通人就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能選擇學習自己所喜愛的音樂了嗎?
此時的李景霖,隻有一個感受。
【輝煌背後的基石是被遺棄的灰色】
如果我生在瑛國,或許,這個世界會少一個藝術家李景霖,而會多一個水電工,服務員的李景霖。
李景霖挑了挑眉毛。
在迴複勞森的時候,心裏是這樣想的。
還好自己生在華夏,沒錢,但還是可以有機會去靠天賦實力硬卷一波機遇的。
英皇真的很好,很強,這是學習音樂知識的聖地。
隻不過,這學費,對當初的李景霖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哦,勞森院長,這真的是太棒了。”
李景霖是這麽說的。
畢竟不是瑛國人,也沒道理去指責這學費貴不貴的。
雖然感觸真的很複雜。
但還是笑著點了點頭。
“我想看看食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