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迴不去的家鄉黑土地。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彈幕中。
李景霖開始使用了一種純正的東北普通話。
開始念叨起來。
這麽一念叨,網友們馬上就悟了,為什麽東北吐槽語言中,會有“你瞅你跟那跳大神的沒兩樣”的話語。
現在一看,是真“惡毒”啊!
“天蒼蒼啊內個野茫茫,滿地的苞米已焦黃,有錢咱就往家拉,沒錢的那就自己扒內個扒苞米~我地裏蹲,苞米的該子手中拎.”
彈幕的速度開始瘋狂滾動起來。
好家夥。
哪能見到這種傳統藝能啊?
李景霖這一套,那真是直接讓整個直播間的風氣都變的魔怔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神調配上東北話,魔性與洗腦的程度上升了許多。
明明詞確實如李景霖所說的一樣。
就是聊點家長裏短,搞點“述職報告”。
但不知為何,就是有種莫名的喜感。
“苞米內胡子沾一身,苞米的渣子.紮腳跟呐啊~啊~啊~啊~啊~”
搖頭晃腦的同時,就有點像是摸了電門。
而這個結尾的“啊啊啊~”,更是完全沒有音調的變化,更加增添了許多的魔性感。
【啊哈哈哈哈。】
【還有高手!】
【感覺下一刻黃大仙就得從苞米該子裏鑽出來了,問你它像人還是像神。】
【像人還是像神?我看你像個苞米該子。】
【這種藝術對於我們來說果然還是太超前了,哈哈哈哈!】
【仙兒來不來的我不知道,但差點給我送走。】
“天~未亮的地裏站,地上那青霜一大片一天得一片過敏藥,兩天那一雙膠手套,指甲長那手掏黑那麽一天的到晚幹稀碎的手發酸呐腳發麻,一天累的是直咬牙。”
很難想象李景霖的精神狀態。
更是很難想象直播間觀眾們的精神狀態。
“黑天早夜還長,每天的早起天冰涼,早上那凍的身打顫,一到晚了中午啊~那是直冒汗呐~啊~啊~啊~啊~”
短短的唱了一段。
彈幕瞬間走高。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開了禮物通道,那此時一定是禮物滿天飛。
【哈哈哈哈!好活兒!】
【果然是殿堂級藝術家。】
【全是感情,全是生活。】
【果然生活,我之前去東北,還聽人唱過“給老仙兒點根華子”.】
【沒扒二十年以上的苞米,都唱不出這個味兒。】
【請大仙兒來幫忙扒苞米嘞!】
這彈幕與評論區中。
捂臉笑哭的表情不斷的往上竄。
笑死,根本繃不住一點。
但城市的孩子們聽著樂嗬。
農村的網友們可產生了巨大的共鳴。
畢竟,苞米這玩意,誰家還沒種點呢?
扒苞米那的確累人,無論是種植,收藏,儲存,都很麻煩。
這當真就是句句大實話。
但凡是扒一次苞米,就會深刻的覺得,李景霖這嘟囔的內容,太特麽的紮心了。
“是吧,就是這麽簡單樸素。”
李景霖嘿嘿笑了起來。
看一眼彈幕。
這滾動的速度相當之快。
【還有沒有別的了?!】
“有,別急,我喝口水(suer)~”
【這是搬兵請神決?】
“是,不過現在是科學社會,咱不興f建迷信,這叫搬苞米決。”
【哈哈哈哈!霖哥轉行那也絕對是一把好手。】
“轉行?不,這屬於兼職。”
樂嗬嗬的和彈幕聊天。
李景霖收起了板鼓。
“如果隻是聽這種最為原汁原味的神調,肯定是會難受的,因為音調,節奏,都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就會感覺很魔性,有的會覺得很喜感,有的會覺得詭異。”
“而現代呢,如果我們想加強點聽感,那就加點喜慶的元素,比方說嗩呐。”
【啊?!】
【真就要給人送走是吧?!】
【以前我很難想象霖哥的精神狀態,但現在我理解了。】
【這不會又要現場作曲?】
看了一眼彈幕。
李景霖連連搖頭。
“現場作曲?不不,誰有那功夫啊。”
“今天沒有堂食,全是預製菜。”
這話一出。
彈幕就更是破防了。
【好家夥,霖哥緊跟時事。】
【神踏馬預製菜。】
【霖哥,對於預製菜你怎麽看?】
看到彈幕。
原本不想說什麽的李景霖,突然嚴肅了起來。
“我怎麽看?我就這麽看!”
“預製菜是給生活忙碌,來不及做飯的人準備的,你可以賣,但必須要對得起預製菜的價格,不能當新鮮食材的現炒菜價去賣!”
“至於有些也是出自於東北的主播,推薦預製菜時,說什麽孩子吃也健康,我隻能說,出門在外,賺錢別昧了良心。”
李景霖嗬嗬一笑。
話裏根本不留情麵。
大家抵製的是預製菜嗎?
根本不是!
工作忙碌的人,想吃點便宜的,還想改善改善口味,又想不那麽浪費時間,選擇預製菜是很正常的。
又不是天天吃。
抵製的是超級加倍以後當新鮮炒菜賣。
抵製的更是將其無腦的誇大!
“走出國門,我即是華夏人的形象,而入了山海關,我就是東北人的形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給自己的家抹黑。”
“我隻說這麽多嗷,就別繼續問了,咱們繼續聊音樂的問題。”
輕輕一笑。
李景霖便不再看彈幕中一些巴不得追問帶節奏的彈幕。
繼續說起了東北。
“我知道的,東北經濟不好,很多人啊,相比南方一些發達城市,這過的的確沒那麽富裕。”
“東北人才在不斷的外流。”
“但我還是要說,你出門在外,賺錢是賺錢,但也要保證良心,沒有誰是活該就得窮的,但也沒有誰,是活該就得成為受害者的,賺錢,不要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之下。”
“當然,這隻是我的想法,我也沒那實力要求所有人都這麽做,我隻代表我自己。”
說到這裏。
李景霖歎口氣。
“當然了,在這裏,也希望我們東北的,以及所有遠離家鄉,出門在外,工作生活的遊子們,能夠有一個更加看的見的光明未來。”
“這首《東北民謠》,就送給大家,如果覺得不錯,也希望大家可以將這首歌,也送給自己的朋友,送給自己的家人,長輩。”
此時的彈幕依舊刷著。
說什麽的都有。
但顯然,速度慢下來了很多。
很快。
李景霖播放起了做好的伴奏。
那蒼涼的嗩呐,吸引了觀眾們的心聲。
彈幕頓時變得更少了一些。
直到吉他聲響起。
李景霖也緩緩開口唱起。
這次,沒有什麽東北話,而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唱的一清二楚。
“三九的梅花紅了滿山的雪
蕭條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夥兒趕著馬車手裏攥著長鞭,
江風吹過他通紅的臉”
隻是開唱。
彈幕便已經消失到零零散散。
在李景霖不知道的畫麵之外。
有多少觀看這波的樂子人,此時突然變的認真了起來。
“鑼鼓聲聲,正月正,
爆竹聲裏落盡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明明應該是很喜慶的畫麵。
卻配上了這種抒情中,帶有一絲哀怨的質感。
這不由得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非常強烈的反差。
就仿佛.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遊子一去不迴頭”
“姑娘含著眼淚孤單站在門口,
一眼望斷了多少個秋
一種酸澀似乎在開始緩緩蔓延。
而觀眾中,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年紀稍大一點的東北人,腦海之中,卻突然閃過了一句話。
【我們這一代的東北人,生來就是為了離開東北的。】
這望斷春秋的姑娘,便是自己迴不去的家鄉,迴不去的黑土地。
“大雪封門,再送財神.
烈火燒不盡心上的人~”
“霜花滿窗,就在此良辰.
我倆就定了終身!”
聲調揚起。
強度也逐漸高漲。
可依然仿佛是在壓抑著情緒一般。
就仿佛不善表達感情的東北糙漢子一般,就算是辛酸到想流眼淚,也總是想著裝一下,裝著事情沒那麽嚴重,幽默調侃中,就想把辛酸給帶過去一般。
“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
一山鬆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錦還鄉.
今生我隻與你成雙。”
雖然,觀眾們中,有很多並不是東北人。
更不理解這種獨特的感情,不理解曆史中遺留下來的漂泊滋味。
但卻依然仿佛聽到了,那股對家鄉深沉的熱愛。
“鑼鼓聲聲,正月正,
爆竹聲裏落盡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鼻子微微酸澀中,卻似乎能露出笑容。
這或許就是音樂的魅力。
不管伱是哪裏人,似乎都能看到那銀裝素裹的北方。
白,是苦寒的冬天,黑,是未知的前路,紅,是存留在記憶中,家鄉的喜慶。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遊子一去不迴頭。”
“姑娘含著眼淚孤單站在門口,
一眼望斷了多少個秋”
當歌曲結束後。
許多觀眾仍然遲遲的沒有緩過神來。
剛剛有多笑,現在就有多沉默。
李景霖並沒有用言語去表達什麽對家鄉的熱愛。
可這望斷春秋的姑娘,卻仿佛讓觀眾們感覺到了,那便是盼望著遊子歸來的故鄉。
(本章完)
李景霖開始使用了一種純正的東北普通話。
開始念叨起來。
這麽一念叨,網友們馬上就悟了,為什麽東北吐槽語言中,會有“你瞅你跟那跳大神的沒兩樣”的話語。
現在一看,是真“惡毒”啊!
“天蒼蒼啊內個野茫茫,滿地的苞米已焦黃,有錢咱就往家拉,沒錢的那就自己扒內個扒苞米~我地裏蹲,苞米的該子手中拎.”
彈幕的速度開始瘋狂滾動起來。
好家夥。
哪能見到這種傳統藝能啊?
李景霖這一套,那真是直接讓整個直播間的風氣都變的魔怔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神調配上東北話,魔性與洗腦的程度上升了許多。
明明詞確實如李景霖所說的一樣。
就是聊點家長裏短,搞點“述職報告”。
但不知為何,就是有種莫名的喜感。
“苞米內胡子沾一身,苞米的渣子.紮腳跟呐啊~啊~啊~啊~啊~”
搖頭晃腦的同時,就有點像是摸了電門。
而這個結尾的“啊啊啊~”,更是完全沒有音調的變化,更加增添了許多的魔性感。
【啊哈哈哈哈。】
【還有高手!】
【感覺下一刻黃大仙就得從苞米該子裏鑽出來了,問你它像人還是像神。】
【像人還是像神?我看你像個苞米該子。】
【這種藝術對於我們來說果然還是太超前了,哈哈哈哈!】
【仙兒來不來的我不知道,但差點給我送走。】
“天~未亮的地裏站,地上那青霜一大片一天得一片過敏藥,兩天那一雙膠手套,指甲長那手掏黑那麽一天的到晚幹稀碎的手發酸呐腳發麻,一天累的是直咬牙。”
很難想象李景霖的精神狀態。
更是很難想象直播間觀眾們的精神狀態。
“黑天早夜還長,每天的早起天冰涼,早上那凍的身打顫,一到晚了中午啊~那是直冒汗呐~啊~啊~啊~啊~”
短短的唱了一段。
彈幕瞬間走高。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開了禮物通道,那此時一定是禮物滿天飛。
【哈哈哈哈!好活兒!】
【果然是殿堂級藝術家。】
【全是感情,全是生活。】
【果然生活,我之前去東北,還聽人唱過“給老仙兒點根華子”.】
【沒扒二十年以上的苞米,都唱不出這個味兒。】
【請大仙兒來幫忙扒苞米嘞!】
這彈幕與評論區中。
捂臉笑哭的表情不斷的往上竄。
笑死,根本繃不住一點。
但城市的孩子們聽著樂嗬。
農村的網友們可產生了巨大的共鳴。
畢竟,苞米這玩意,誰家還沒種點呢?
扒苞米那的確累人,無論是種植,收藏,儲存,都很麻煩。
這當真就是句句大實話。
但凡是扒一次苞米,就會深刻的覺得,李景霖這嘟囔的內容,太特麽的紮心了。
“是吧,就是這麽簡單樸素。”
李景霖嘿嘿笑了起來。
看一眼彈幕。
這滾動的速度相當之快。
【還有沒有別的了?!】
“有,別急,我喝口水(suer)~”
【這是搬兵請神決?】
“是,不過現在是科學社會,咱不興f建迷信,這叫搬苞米決。”
【哈哈哈哈!霖哥轉行那也絕對是一把好手。】
“轉行?不,這屬於兼職。”
樂嗬嗬的和彈幕聊天。
李景霖收起了板鼓。
“如果隻是聽這種最為原汁原味的神調,肯定是會難受的,因為音調,節奏,都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就會感覺很魔性,有的會覺得很喜感,有的會覺得詭異。”
“而現代呢,如果我們想加強點聽感,那就加點喜慶的元素,比方說嗩呐。”
【啊?!】
【真就要給人送走是吧?!】
【以前我很難想象霖哥的精神狀態,但現在我理解了。】
【這不會又要現場作曲?】
看了一眼彈幕。
李景霖連連搖頭。
“現場作曲?不不,誰有那功夫啊。”
“今天沒有堂食,全是預製菜。”
這話一出。
彈幕就更是破防了。
【好家夥,霖哥緊跟時事。】
【神踏馬預製菜。】
【霖哥,對於預製菜你怎麽看?】
看到彈幕。
原本不想說什麽的李景霖,突然嚴肅了起來。
“我怎麽看?我就這麽看!”
“預製菜是給生活忙碌,來不及做飯的人準備的,你可以賣,但必須要對得起預製菜的價格,不能當新鮮食材的現炒菜價去賣!”
“至於有些也是出自於東北的主播,推薦預製菜時,說什麽孩子吃也健康,我隻能說,出門在外,賺錢別昧了良心。”
李景霖嗬嗬一笑。
話裏根本不留情麵。
大家抵製的是預製菜嗎?
根本不是!
工作忙碌的人,想吃點便宜的,還想改善改善口味,又想不那麽浪費時間,選擇預製菜是很正常的。
又不是天天吃。
抵製的是超級加倍以後當新鮮炒菜賣。
抵製的更是將其無腦的誇大!
“走出國門,我即是華夏人的形象,而入了山海關,我就是東北人的形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給自己的家抹黑。”
“我隻說這麽多嗷,就別繼續問了,咱們繼續聊音樂的問題。”
輕輕一笑。
李景霖便不再看彈幕中一些巴不得追問帶節奏的彈幕。
繼續說起了東北。
“我知道的,東北經濟不好,很多人啊,相比南方一些發達城市,這過的的確沒那麽富裕。”
“東北人才在不斷的外流。”
“但我還是要說,你出門在外,賺錢是賺錢,但也要保證良心,沒有誰是活該就得窮的,但也沒有誰,是活該就得成為受害者的,賺錢,不要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之下。”
“當然,這隻是我的想法,我也沒那實力要求所有人都這麽做,我隻代表我自己。”
說到這裏。
李景霖歎口氣。
“當然了,在這裏,也希望我們東北的,以及所有遠離家鄉,出門在外,工作生活的遊子們,能夠有一個更加看的見的光明未來。”
“這首《東北民謠》,就送給大家,如果覺得不錯,也希望大家可以將這首歌,也送給自己的朋友,送給自己的家人,長輩。”
此時的彈幕依舊刷著。
說什麽的都有。
但顯然,速度慢下來了很多。
很快。
李景霖播放起了做好的伴奏。
那蒼涼的嗩呐,吸引了觀眾們的心聲。
彈幕頓時變得更少了一些。
直到吉他聲響起。
李景霖也緩緩開口唱起。
這次,沒有什麽東北話,而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唱的一清二楚。
“三九的梅花紅了滿山的雪
蕭條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夥兒趕著馬車手裏攥著長鞭,
江風吹過他通紅的臉”
隻是開唱。
彈幕便已經消失到零零散散。
在李景霖不知道的畫麵之外。
有多少觀看這波的樂子人,此時突然變的認真了起來。
“鑼鼓聲聲,正月正,
爆竹聲裏落盡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明明應該是很喜慶的畫麵。
卻配上了這種抒情中,帶有一絲哀怨的質感。
這不由得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非常強烈的反差。
就仿佛.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遊子一去不迴頭”
“姑娘含著眼淚孤單站在門口,
一眼望斷了多少個秋
一種酸澀似乎在開始緩緩蔓延。
而觀眾中,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年紀稍大一點的東北人,腦海之中,卻突然閃過了一句話。
【我們這一代的東北人,生來就是為了離開東北的。】
這望斷春秋的姑娘,便是自己迴不去的家鄉,迴不去的黑土地。
“大雪封門,再送財神.
烈火燒不盡心上的人~”
“霜花滿窗,就在此良辰.
我倆就定了終身!”
聲調揚起。
強度也逐漸高漲。
可依然仿佛是在壓抑著情緒一般。
就仿佛不善表達感情的東北糙漢子一般,就算是辛酸到想流眼淚,也總是想著裝一下,裝著事情沒那麽嚴重,幽默調侃中,就想把辛酸給帶過去一般。
“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
一山鬆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錦還鄉.
今生我隻與你成雙。”
雖然,觀眾們中,有很多並不是東北人。
更不理解這種獨特的感情,不理解曆史中遺留下來的漂泊滋味。
但卻依然仿佛聽到了,那股對家鄉深沉的熱愛。
“鑼鼓聲聲,正月正,
爆竹聲裏落盡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
又是一年好收成”
鼻子微微酸澀中,卻似乎能露出笑容。
這或許就是音樂的魅力。
不管伱是哪裏人,似乎都能看到那銀裝素裹的北方。
白,是苦寒的冬天,黑,是未知的前路,紅,是存留在記憶中,家鄉的喜慶。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遊子一去不迴頭。”
“姑娘含著眼淚孤單站在門口,
一眼望斷了多少個秋”
當歌曲結束後。
許多觀眾仍然遲遲的沒有緩過神來。
剛剛有多笑,現在就有多沉默。
李景霖並沒有用言語去表達什麽對家鄉的熱愛。
可這望斷春秋的姑娘,卻仿佛讓觀眾們感覺到了,那便是盼望著遊子歸來的故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