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裝b不成,反被秀了一臉。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在酒店安頓好。
洛詩瑤的電話便打來了。
稍作溝通後,李景霖便打開電腦,開啟視頻。
“親愛的,你快猜猜,我身上這衣服,是拿什麽染的?”
一打開視頻,洛詩瑤便興衝衝的對著自己說了起來。
看視頻中。
洛詩瑤身穿著一種非常獨特的少數民族服飾。
就算完全不懂服飾的人也能一眼看的出來-——嗷,雖然我不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服飾,但這絕對是滇南少數民族的一種。
李景霖撇了撇嘴,並沒有迴答,反而是頗帶吐槽感的開口嘟囔了起來。
“我去,你們這動作是真快啊,這麽快就到滇南了?”
“哎呀,沒有啦,這是在補課。”
洛詩瑤連連擺手。
“去少數民族多的地方嘛,必須要尊重當地的習俗,提前補課,了解一下文化常識,順帶著溫習一下以往相關專業知識嘛。”
“哦哦。”
“你快別哦了,快猜猜,我這衣服是拿什麽染的?”
洛詩瑤很急切的嘿嘿笑了起來。
“我敢保證你絕對猜不到。”
“猜不到”
李景霖翻了個白眼。
能如此興衝衝的問自己【衣服是什麽染的】,那就絕對證明了,這不是普通的染色。
再想想雲南。
哪怕不是搞藝術的本地人怕不是都能迴答出來。
“淺藍色上衣,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銀飾。”
雖然隻能看到一個上衣,但李景霖還是精準的說出了洛詩瑤最不想聽到,但最正確的答案。
“這不大理那邊常見的白族服飾嗎?你既然問了是什麽染的,那我估計就應該是白族特色非遺文化,紮染,這種染色一般都用大靛。”
“嗷,就是咱通常說的板藍根。”
李景霖撇了撇嘴。
“對,就是板藍根,滇南人是懂草藥的,滇南白藥紅藥就算了,這染色就是板藍根的一種用法之一,不稀奇。”
“嗨呀!!”
洛詩瑤真的是急了。
非常的失望。
好不容易學了點冷知識,打算給你秀秀。
你說你這怎麽不配合呢?!
“伱怎麽知道這個啊!!”
“.”
看洛詩瑤大失所望的樣子,李景霖眼皮子跳了跳。
“哎呀,不知道你是這麽想的,那我重新迴答你。”
稍微輕咳兩聲。
李景霖頓時用一種浮誇的聲音開口。
“哇?!好奇妙!居然是用板藍根染的!!”
“棒棒耶~”
“.你夠了。”
這下,真換成洛詩瑤開始尷尬了起來。
眼看著要惱羞成怒了。
李景霖便嘿嘿一笑,馬上開口轉移話題。
“知道這個挺正常的,咱華夏古代對顏料的追求,最有特色的,最需要在意的,就是藍色。”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其實古早就是形容色彩獲取的一句話。”
“提起提煉藍色的曆史,那能說的可就多了,那是華夏美學中避不開的一環,因為華夏的美學就是源自於人與自然的交流。”
“板藍根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漢書》中記載的,辭書之祖《爾雅》之中,稱為葴,馬藍,或者是菘藍,但現代植物學來看,同是板藍,卻不是一種東西。”
在洛詩瑤瞠目結舌中。
李景霖開始刹不住車的叭叭起來。
“最早的板藍,是南板藍,雙子葉草本植物,即馬藍,隻是因為出現了菘藍這個同樣適合在北方種植的神級替代品後,菘藍這種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便成為了北板藍。”
“菘藍是因為既能入藥,又能當野菜吃,種子還可以榨油,甚至還能入藥,所以競爭力爆表,也通過這麽一株植物,以及古人對植物的記載,便能看得出華夏民族的特性。”
“能吃,是務實,榨油,是不浪費,入藥,是開發價值,而染色.”
“則能代表華夏民族對人類美學的追求。”
洛詩瑤快聽傻了。
萬萬沒想到。
自己裝b沒成功。
卻反過來成就了李景霖,讓李景霖成功的秀了自己一臉。
這去哪說理去?
“哎呀你一個搞音樂的,好好搞音樂不行嗎?研究什麽美術知識啊”
聽到洛詩瑤的嘟囔,李景霖大感冤枉。
這真不是自己不務正業。
華夏民族的藝術就是這樣啊,左右不離的,與其吐槽我,你不如吐槽老祖宗為啥不把美術和音樂給分清晰點.
一開始研究的隻是白族的音樂,結果發現,必須詳細了解白劇。
了解白劇的過程中,又離不開美學基礎理念相同的美術,繡,服飾,舞蹈,甚至是民居彩繪,自然又牽扯到了紮染這一門非遺,想要了解紮染,你也得了解一些特殊的,基礎的顏色獲取。
這種藝術,一般都是相輔相成的“整體藝術”。
相當的自然。
這幾乎是每一位非遺研究者都會經曆的“痛苦”。
在研究過程中,本專業的知識推進可能一般般,但相關的其他領域知識度卻飛漲.
這也是為什麽在一聽到“滇南”這兩個字後,李景霖就有點要戴上痛苦麵具的原因之一。
奇怪的知識總會以一種非常卑鄙的綁定形式進入到自己的大腦中。
“你們什麽時候動身?”
“昂,也就這幾天了。”
洛詩瑤眨了眨眼睛。
“話說起來,你沒想著整點滇南風格的音樂嗎?”
“整,想整,都可以整。”
李景霖歎了口氣。
之前大提琴首席感受到的那種“非常認真的敷衍”再一次顯露而出。
“但滇南音樂種類真的好多,我有點繃不住辣”
“.確實多。”
聽了李景霖的吐槽,一種非常強烈的感同身受席卷了洛詩瑤全身。
最近對服飾的分辨,對少數民族民族舞中,舞蹈元素的補課,以及音樂中的不同體現與風格,都讓洛詩瑤汗流浹背。
甚至開始出現了各種“盲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已己這兩個字混搭。
【已己巳已己己己已】
這就相當炸裂。
不僅會完全不會,還會全部陌生,就算中間混進來一個“巳”恐怕都難以發現。
這基本就是近期洛詩瑤的既視感。
“行吧行吧,那我不提了,先緩緩.”
洛詩瑤猛地搖了搖頭。
仿佛是想將大腦中那些亂起來的東西全都甩掉一般。
“你別說,我還真有一點思路,滇南的民歌確實挺有意思的,隻不過,想要大幅度推廣的話,有些地方除了去方言化,還得去顏色化”
李景霖點開電腦裏的一個文件。
展示給了洛詩瑤。
“你看,這是我以前隨便寫了的一點。”
“啊?”
看到曲譜,洛詩瑤傻眼了。
和李景霖在一起這麽長時間,咋可能一點譜子都看不懂呢?
可眼前這譜子的確有點看不懂了。
“你喝高了?”
洛詩瑤驚疑不定的看向李景霖,仿佛想透過視頻看看霖哥到底是喝高了還是提前吃了菌子。
這音符走高的程度簡直是放飛自我,看一眼就知道“這踏馬的肯定是民歌”。
吃飽喝足一嗓子,直接高到天上去。
就這。
平均每一個八拍就會消耗一位流量歌手的嗓子。
“啊?這其實挺正常的,到時候你去滇南就知道了,他們本地人拉高的更離譜。”
“.”
洛詩瑤麻了。
“哎呀!算了算了!你自己搞就完事了,我可不指手畫腳了。”
“最近在做滇南攻略,到時候除了工作,咱還能一起去玩呢,滇南這麽一地方,隻工作出差實在是太虧了。”
“你說的對。”
李景霖點了點頭。
兩人露出了暢想的表情,看起來就非常的向往。
不知不覺中,兩人開始彼此說出了最惦記的滇南印象。
“麗江.大理蒼山洱海,玉龍雪山,西雙版納!”
“柳蒸豬頭.過手米線鬼隻因,竹筒隻因,紅燒琵琶肉!”
“.”
“.”
看得出。
洛詩瑤喜歡浪漫的風景。
而李景霖。
喜歡吃。
時間慢慢流逝。
稍作閑聊後,兩人掛掉視頻。
李景霖便也若有所思的翻開了電腦文件夾中,涉及到滇南民歌的分類文件中。
別說。
這麽一聊,還真就想仔細研究研究。
直到打開了文件夾以後。
密密麻麻的分類頓時又讓李景霖渾身一顫。
想起了被複雜樹狀圖支配的恐怖。
但腦海中迴想起滇南美食後,李景霖終於還是硬著頭皮開始繼續總結,歸納,整理。
滇南吃辣,而且絕對算是很能吃辣的地方。
某種程度上甚至堪比江西。
但偏偏,這裏並不完全是辣,很多美食,非常的清新鮮美。
比如野生菌子火鍋。
想起菌子,李景霖突然有種蠢蠢欲動的感覺。
迴想起今天吃的飛機餐。
晚上補的一點歐式晚餐.
這破壁歐洲真的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翌日中午。
準備吃飯後趕往音樂廳的一眾樂手,看到了他們的指揮李景霖先生,正黑著臉打著哈欠走出房門。
“霖哥,沒睡好?”
“昂哈.”
聽聞大家的關心,李景霖點點頭,又打了個哈欠。
看了看樂團同事們,似乎如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
“唉?咱樂團裏有滇南人嗎?”
“有啊,霖哥,我就是啊。”
巴鬆手的話,頓時讓李景霖眼前一亮。
於是,在巴鬆手懵b的表情中,李景霖親切的問道。
“你愛吃菌子嗎?!”
(本章完)
洛詩瑤的電話便打來了。
稍作溝通後,李景霖便打開電腦,開啟視頻。
“親愛的,你快猜猜,我身上這衣服,是拿什麽染的?”
一打開視頻,洛詩瑤便興衝衝的對著自己說了起來。
看視頻中。
洛詩瑤身穿著一種非常獨特的少數民族服飾。
就算完全不懂服飾的人也能一眼看的出來-——嗷,雖然我不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服飾,但這絕對是滇南少數民族的一種。
李景霖撇了撇嘴,並沒有迴答,反而是頗帶吐槽感的開口嘟囔了起來。
“我去,你們這動作是真快啊,這麽快就到滇南了?”
“哎呀,沒有啦,這是在補課。”
洛詩瑤連連擺手。
“去少數民族多的地方嘛,必須要尊重當地的習俗,提前補課,了解一下文化常識,順帶著溫習一下以往相關專業知識嘛。”
“哦哦。”
“你快別哦了,快猜猜,我這衣服是拿什麽染的?”
洛詩瑤很急切的嘿嘿笑了起來。
“我敢保證你絕對猜不到。”
“猜不到”
李景霖翻了個白眼。
能如此興衝衝的問自己【衣服是什麽染的】,那就絕對證明了,這不是普通的染色。
再想想雲南。
哪怕不是搞藝術的本地人怕不是都能迴答出來。
“淺藍色上衣,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銀飾。”
雖然隻能看到一個上衣,但李景霖還是精準的說出了洛詩瑤最不想聽到,但最正確的答案。
“這不大理那邊常見的白族服飾嗎?你既然問了是什麽染的,那我估計就應該是白族特色非遺文化,紮染,這種染色一般都用大靛。”
“嗷,就是咱通常說的板藍根。”
李景霖撇了撇嘴。
“對,就是板藍根,滇南人是懂草藥的,滇南白藥紅藥就算了,這染色就是板藍根的一種用法之一,不稀奇。”
“嗨呀!!”
洛詩瑤真的是急了。
非常的失望。
好不容易學了點冷知識,打算給你秀秀。
你說你這怎麽不配合呢?!
“伱怎麽知道這個啊!!”
“.”
看洛詩瑤大失所望的樣子,李景霖眼皮子跳了跳。
“哎呀,不知道你是這麽想的,那我重新迴答你。”
稍微輕咳兩聲。
李景霖頓時用一種浮誇的聲音開口。
“哇?!好奇妙!居然是用板藍根染的!!”
“棒棒耶~”
“.你夠了。”
這下,真換成洛詩瑤開始尷尬了起來。
眼看著要惱羞成怒了。
李景霖便嘿嘿一笑,馬上開口轉移話題。
“知道這個挺正常的,咱華夏古代對顏料的追求,最有特色的,最需要在意的,就是藍色。”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其實古早就是形容色彩獲取的一句話。”
“提起提煉藍色的曆史,那能說的可就多了,那是華夏美學中避不開的一環,因為華夏的美學就是源自於人與自然的交流。”
“板藍根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漢書》中記載的,辭書之祖《爾雅》之中,稱為葴,馬藍,或者是菘藍,但現代植物學來看,同是板藍,卻不是一種東西。”
在洛詩瑤瞠目結舌中。
李景霖開始刹不住車的叭叭起來。
“最早的板藍,是南板藍,雙子葉草本植物,即馬藍,隻是因為出現了菘藍這個同樣適合在北方種植的神級替代品後,菘藍這種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便成為了北板藍。”
“菘藍是因為既能入藥,又能當野菜吃,種子還可以榨油,甚至還能入藥,所以競爭力爆表,也通過這麽一株植物,以及古人對植物的記載,便能看得出華夏民族的特性。”
“能吃,是務實,榨油,是不浪費,入藥,是開發價值,而染色.”
“則能代表華夏民族對人類美學的追求。”
洛詩瑤快聽傻了。
萬萬沒想到。
自己裝b沒成功。
卻反過來成就了李景霖,讓李景霖成功的秀了自己一臉。
這去哪說理去?
“哎呀你一個搞音樂的,好好搞音樂不行嗎?研究什麽美術知識啊”
聽到洛詩瑤的嘟囔,李景霖大感冤枉。
這真不是自己不務正業。
華夏民族的藝術就是這樣啊,左右不離的,與其吐槽我,你不如吐槽老祖宗為啥不把美術和音樂給分清晰點.
一開始研究的隻是白族的音樂,結果發現,必須詳細了解白劇。
了解白劇的過程中,又離不開美學基礎理念相同的美術,繡,服飾,舞蹈,甚至是民居彩繪,自然又牽扯到了紮染這一門非遺,想要了解紮染,你也得了解一些特殊的,基礎的顏色獲取。
這種藝術,一般都是相輔相成的“整體藝術”。
相當的自然。
這幾乎是每一位非遺研究者都會經曆的“痛苦”。
在研究過程中,本專業的知識推進可能一般般,但相關的其他領域知識度卻飛漲.
這也是為什麽在一聽到“滇南”這兩個字後,李景霖就有點要戴上痛苦麵具的原因之一。
奇怪的知識總會以一種非常卑鄙的綁定形式進入到自己的大腦中。
“你們什麽時候動身?”
“昂,也就這幾天了。”
洛詩瑤眨了眨眼睛。
“話說起來,你沒想著整點滇南風格的音樂嗎?”
“整,想整,都可以整。”
李景霖歎了口氣。
之前大提琴首席感受到的那種“非常認真的敷衍”再一次顯露而出。
“但滇南音樂種類真的好多,我有點繃不住辣”
“.確實多。”
聽了李景霖的吐槽,一種非常強烈的感同身受席卷了洛詩瑤全身。
最近對服飾的分辨,對少數民族民族舞中,舞蹈元素的補課,以及音樂中的不同體現與風格,都讓洛詩瑤汗流浹背。
甚至開始出現了各種“盲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已己這兩個字混搭。
【已己巳已己己己已】
這就相當炸裂。
不僅會完全不會,還會全部陌生,就算中間混進來一個“巳”恐怕都難以發現。
這基本就是近期洛詩瑤的既視感。
“行吧行吧,那我不提了,先緩緩.”
洛詩瑤猛地搖了搖頭。
仿佛是想將大腦中那些亂起來的東西全都甩掉一般。
“你別說,我還真有一點思路,滇南的民歌確實挺有意思的,隻不過,想要大幅度推廣的話,有些地方除了去方言化,還得去顏色化”
李景霖點開電腦裏的一個文件。
展示給了洛詩瑤。
“你看,這是我以前隨便寫了的一點。”
“啊?”
看到曲譜,洛詩瑤傻眼了。
和李景霖在一起這麽長時間,咋可能一點譜子都看不懂呢?
可眼前這譜子的確有點看不懂了。
“你喝高了?”
洛詩瑤驚疑不定的看向李景霖,仿佛想透過視頻看看霖哥到底是喝高了還是提前吃了菌子。
這音符走高的程度簡直是放飛自我,看一眼就知道“這踏馬的肯定是民歌”。
吃飽喝足一嗓子,直接高到天上去。
就這。
平均每一個八拍就會消耗一位流量歌手的嗓子。
“啊?這其實挺正常的,到時候你去滇南就知道了,他們本地人拉高的更離譜。”
“.”
洛詩瑤麻了。
“哎呀!算了算了!你自己搞就完事了,我可不指手畫腳了。”
“最近在做滇南攻略,到時候除了工作,咱還能一起去玩呢,滇南這麽一地方,隻工作出差實在是太虧了。”
“你說的對。”
李景霖點了點頭。
兩人露出了暢想的表情,看起來就非常的向往。
不知不覺中,兩人開始彼此說出了最惦記的滇南印象。
“麗江.大理蒼山洱海,玉龍雪山,西雙版納!”
“柳蒸豬頭.過手米線鬼隻因,竹筒隻因,紅燒琵琶肉!”
“.”
“.”
看得出。
洛詩瑤喜歡浪漫的風景。
而李景霖。
喜歡吃。
時間慢慢流逝。
稍作閑聊後,兩人掛掉視頻。
李景霖便也若有所思的翻開了電腦文件夾中,涉及到滇南民歌的分類文件中。
別說。
這麽一聊,還真就想仔細研究研究。
直到打開了文件夾以後。
密密麻麻的分類頓時又讓李景霖渾身一顫。
想起了被複雜樹狀圖支配的恐怖。
但腦海中迴想起滇南美食後,李景霖終於還是硬著頭皮開始繼續總結,歸納,整理。
滇南吃辣,而且絕對算是很能吃辣的地方。
某種程度上甚至堪比江西。
但偏偏,這裏並不完全是辣,很多美食,非常的清新鮮美。
比如野生菌子火鍋。
想起菌子,李景霖突然有種蠢蠢欲動的感覺。
迴想起今天吃的飛機餐。
晚上補的一點歐式晚餐.
這破壁歐洲真的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翌日中午。
準備吃飯後趕往音樂廳的一眾樂手,看到了他們的指揮李景霖先生,正黑著臉打著哈欠走出房門。
“霖哥,沒睡好?”
“昂哈.”
聽聞大家的關心,李景霖點點頭,又打了個哈欠。
看了看樂團同事們,似乎如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
“唉?咱樂團裏有滇南人嗎?”
“有啊,霖哥,我就是啊。”
巴鬆手的話,頓時讓李景霖眼前一亮。
於是,在巴鬆手懵b的表情中,李景霖親切的問道。
“你愛吃菌子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