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好險,差點災難現場。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了李景霖的話。
劉晨陽馬上明白了李景霖的意思。
不是說非要教你怎麽去做。
因為文化交流本就是一個不定式,會經常產生變動。
或許提前準備的一些曲子,到了真正要演出的時候,會發現因為一些問題,導致不合適了。
那就得臨場更換,隨機應變。
但交流的前提一定是要對對方有基本的了解,這才能進一步的在文化上進行交流,不然,隻會鬧出一個又一個的笑話。
李景霖並不是想讓兩人非要演奏自己或對方的曲子,更不是非要告訴他們,你必須按照某種風格來演,而是要告訴兩位學生,以後麵對這些事情的時候,自己該怎麽去考慮。
很簡單的例子。
你可以在國內隨便開玩笑“懼內”“老婆管的死死的”“河東獅吼”之類的玩笑。
隻要適度的話,不至於會有人覺得哪裏過分。
一般別的人笑歸笑,但起碼不至於是嘲笑,隻會感覺,你們夫妻感情真不錯。
可如果你把這個玩笑。
拿到了和zd那邊國家朋友們的交流中呢?
這在人家的文化習俗眼中那就是十分離譜,誇張,且很掉價的玩笑。
就好比一些外國人,用他們的理解去演奏國內的傳統音樂,或是用他們理解中的華夏音樂,去改編西方音樂.
走運倒是還好。
出了問題那就是大的。
比方說圖蘭朵中對華夏民樂的運用,會讓華夏人感覺非常的冒犯。
更是南轅北轍——你寫元代公主,用什麽茉莉花啊?
“在你們的心目中,毛子的藝術是怎樣的?”
“嗯”
聽聞李景霖的話。
兩人開始思索起來。
毛子的藝術很有風格,但風格到底如何,一時半會還真不是那麽容易三言兩語便概括出來的。
“可以感受到很粗獷的表象,像北極熊這種刻板的印象,頗有種伏特加喝大了以後非常硬核的感覺。”
劉晨陽挑了挑眉,若有興趣的總結了起來。
“當然了,這其實是表象,毛子藝術的內在實際上非常的細膩,也正是由於這種內在的細膩,與外在的粗獷,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對比,所以使得毛子的藝術很有特點。”
“嗯,還是看到了一點東西的。”
李景霖不置可否的點點頭。
這麽說其實也可以。
毛子的藝術在有些地方確實很粗獷,但實則整體相當細膩。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天鵝湖。
毛子美學對細膩的把控其實遠超其外表所表現的,更是與刻板印象完全相反。
手風琴一拉,喀秋莎一唱,誰能說情感細膩這方麵毛子不行呢?
那豈止是行,簡直是太行了。
但為什麽仍然會感覺,毛子藝術的外表粗獷?
“毛子藝術的戲劇張力是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更是相當強烈,風格上比較豪放。”
“這是書本所寫的。”
“但這隻是一個表象的概括,真要是這麽以為,那反而會對其了解片麵。”
李景霖聳了聳肩。
兩人微微一笑。
事實上,話說一半這種事情,在教育中是非常常見的。
因為理解能力在各個階段都是不同的。
畢竟。
總不能要求中小學生一上來就從多個角度去客觀剖析一些曆史人物,文化思想吧?
多少二三十歲的網絡噴子都做不到呢,
與其說是教育問題,不如說是個人對教育接受度的問題。
由淺入深,由一個定式逐漸擴散,形成多極化的思維,這才是正確的。
看似定式限製人思想,實則沒有定式,所有一切都會如亂飄的浮雲,思想沒有一個大概的根基,對於多樣化的事物反而壓根分辨不清一點。
畢竟。
你需要先明白什麽是黑,什麽是白,才能進一步的去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但顯然,話說一半容易造成誤會。
如果不是專門以毛子藝術為主的專業領域
提到毛子藝術的時候,一般來說隻需要了解“毛子藝術硬核,豪放”就可以了。
但想深度的話,這麽一點印象顯然還不夠。
事實上,毛子藝術頗有一種外冷內熱,外硬核內細膩的特色。
“有人說,毛子的美學體驗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感,隱藏著一種很宏大的悲傷感,毛子的浪漫從來不是細膩型的,但實際上,這就是隻看到了表層。”
李景霖微微笑著。
“炮火聲隆隆之下是依依難舍的戀人,互訴衷腸後踏上衛國戰爭。”
“有人覺得,這樣的藝術是有力量感的,而不是細膩的,但我要說的是,外表的粗獷與豪放,毛子的硬核,為何會讓伱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呢?”
“正是因為其背後隱藏著的,有著獨屬於毛子的細膩。”
說到這裏,李景霖撇撇嘴。
“如果沒有戀人之間的依依惜別,那麽直麵敵人的炮火,衝擊感與戲劇張力就會弱上三分。”
“明白了。”
許欣和劉晨陽點點頭。
這其實就是一個小與大,近與遠的對比,反差。
兩人之間的小感情,與家國情懷的宏大對比。
距離普通人更近的愛情,以及距離普通人看起來很遠的“國事”做對比。
而毛子的藝術,更是在這基礎之上,將“細膩”與“粗獷”的反差做到了機製。
所以會有種“粗獷,但細膩,細膩,但粗獷”的既視感。
明白這一層後,許欣和劉晨陽頓時在心裏驚唿“好險”。
一旦真的如刻板印象那樣,覺得毛子就是粗獷,豪放
演奏出來的音樂,在對方聽起來,那還真的很具有刻板印象的感覺。
一旦真的那樣做了,那簡直堪稱是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最大災難現場。
其殺傷力,不亞於外國人穿一身滿q服飾來給你搞演出,他們覺得這是華夏的代名詞,是文化一環,內心認為他們這是“投其所好”。
殊不知,對於華夏人來說,這簡直比鯊了自己還難受。
文化交流影響極大,並且各方麵的把控極難。
對於初接觸這些的兩人來說
這踏馬可比練琴難多了。
“霖哥,多講講唄,多講講你當初文化交流時,遇到的事情唄?”
許欣開始好奇了起來。
“比方說最窩心的時候是什麽時候?”
“.”
聽到許欣的話語,李景霖仿佛是迴想到什麽事情了一般。
驟然沉默了。
發覺李景霖臉色不太對勁。
許欣表情也是一僵,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但李景霖並沒有生氣。
隻是稍微歎口氣,忍不住搖了搖頭。
“文化交流這玩意啊.當你弱小的時候,你是去遭受嘲笑的,當你強大的時候,才是爽局。”
說到這裏。
李景霖撇了撇嘴。
表情那是相當的難受。
非要形容,那一定就是憋屈。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也認為藝術是無國界的,直到我真正走出去以後,以往的藝術觀便轟然破碎了。”
“或許你們難以理解,但隻是經過一晚,我的想法便180°的大轉彎。”
“那時候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李景霖微微頓了頓。
“藝術是為zz服務的,藝術家有國籍,藝術更該分國界。”
“文化交流?”
“隻有你強大了,方方麵麵都強大了,那才是文化交流,不然,就是去忍受對方的zz操弄罷了。”
“.”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沒有做聲。
雖然,兩人的年紀比李景霖還大一點。
但.
若論見識,那確實是天差地別。
兩人現在,勉強算是堪堪接觸到了“高端局”的冰山一角。
但李景霖呢?
這是個五六年前就在打高端局,甚至是高端局mvp的選手。
“我問你,如果在藝術交流中,西方人露出一副慣有的高傲,用鼻孔看你,搞的你血壓飆升,這個時候,你該如何反擊?”
“啊這.”
兩人對視一眼。
撓撓頭。
片刻後,許欣開口了。
“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想的太天真了。”
李景霖嗤笑一聲。
“反擊?還反擊?!”
“拿不迴文化的解釋權與定義權,你還想著反擊?”
“甭管對錯,甭管是不是強詞奪理,洋大人這麽說,那你就得受著!”
這話一出。
簡直堪稱“暴論”。
震的兩人久久迴不過神來。
兩人原本以為,文化交流是彼此明裏暗裏的針鋒相對,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但李景霖卻用事實告訴了兩人。
沒有硝煙的戰場,針鋒相對,那是建立在你最起碼能直視到你的對手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機會針鋒相對的。
在真正勢弱的時候。
是根本沒有一絲絲尊嚴,沒有一丁點爭鬥的。
反抗?不亢不卑?
那就是個笑話。
不服?小卡拉米還敢不服?
第二天全世界的報道就鋪天蓋地的抹黑你,並且從你個人升級到集體的程度。
這種程度的形象破壞,沒人能承擔的了。
“弱就是原罪,這個世界真正的樣子是.沒有人會講道理,你想講道理,那方式隻有一個。”
“把別人全都打一遍,全都打服了,他們才會聽你講道理,不然,任何道理都是白扯!”
看得出來霖哥很氣。
到底是因為什麽,才能讓霖哥突然氣性這麽大,現在迴想起來都咬牙切齒?
劉晨陽便忍不住開問了起來。
“所以,霖哥,到底是咋迴事?”
(本章完)
.
劉晨陽馬上明白了李景霖的意思。
不是說非要教你怎麽去做。
因為文化交流本就是一個不定式,會經常產生變動。
或許提前準備的一些曲子,到了真正要演出的時候,會發現因為一些問題,導致不合適了。
那就得臨場更換,隨機應變。
但交流的前提一定是要對對方有基本的了解,這才能進一步的在文化上進行交流,不然,隻會鬧出一個又一個的笑話。
李景霖並不是想讓兩人非要演奏自己或對方的曲子,更不是非要告訴他們,你必須按照某種風格來演,而是要告訴兩位學生,以後麵對這些事情的時候,自己該怎麽去考慮。
很簡單的例子。
你可以在國內隨便開玩笑“懼內”“老婆管的死死的”“河東獅吼”之類的玩笑。
隻要適度的話,不至於會有人覺得哪裏過分。
一般別的人笑歸笑,但起碼不至於是嘲笑,隻會感覺,你們夫妻感情真不錯。
可如果你把這個玩笑。
拿到了和zd那邊國家朋友們的交流中呢?
這在人家的文化習俗眼中那就是十分離譜,誇張,且很掉價的玩笑。
就好比一些外國人,用他們的理解去演奏國內的傳統音樂,或是用他們理解中的華夏音樂,去改編西方音樂.
走運倒是還好。
出了問題那就是大的。
比方說圖蘭朵中對華夏民樂的運用,會讓華夏人感覺非常的冒犯。
更是南轅北轍——你寫元代公主,用什麽茉莉花啊?
“在你們的心目中,毛子的藝術是怎樣的?”
“嗯”
聽聞李景霖的話。
兩人開始思索起來。
毛子的藝術很有風格,但風格到底如何,一時半會還真不是那麽容易三言兩語便概括出來的。
“可以感受到很粗獷的表象,像北極熊這種刻板的印象,頗有種伏特加喝大了以後非常硬核的感覺。”
劉晨陽挑了挑眉,若有興趣的總結了起來。
“當然了,這其實是表象,毛子藝術的內在實際上非常的細膩,也正是由於這種內在的細膩,與外在的粗獷,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對比,所以使得毛子的藝術很有特點。”
“嗯,還是看到了一點東西的。”
李景霖不置可否的點點頭。
這麽說其實也可以。
毛子的藝術在有些地方確實很粗獷,但實則整體相當細膩。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天鵝湖。
毛子美學對細膩的把控其實遠超其外表所表現的,更是與刻板印象完全相反。
手風琴一拉,喀秋莎一唱,誰能說情感細膩這方麵毛子不行呢?
那豈止是行,簡直是太行了。
但為什麽仍然會感覺,毛子藝術的外表粗獷?
“毛子藝術的戲劇張力是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更是相當強烈,風格上比較豪放。”
“這是書本所寫的。”
“但這隻是一個表象的概括,真要是這麽以為,那反而會對其了解片麵。”
李景霖聳了聳肩。
兩人微微一笑。
事實上,話說一半這種事情,在教育中是非常常見的。
因為理解能力在各個階段都是不同的。
畢竟。
總不能要求中小學生一上來就從多個角度去客觀剖析一些曆史人物,文化思想吧?
多少二三十歲的網絡噴子都做不到呢,
與其說是教育問題,不如說是個人對教育接受度的問題。
由淺入深,由一個定式逐漸擴散,形成多極化的思維,這才是正確的。
看似定式限製人思想,實則沒有定式,所有一切都會如亂飄的浮雲,思想沒有一個大概的根基,對於多樣化的事物反而壓根分辨不清一點。
畢竟。
你需要先明白什麽是黑,什麽是白,才能進一步的去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但顯然,話說一半容易造成誤會。
如果不是專門以毛子藝術為主的專業領域
提到毛子藝術的時候,一般來說隻需要了解“毛子藝術硬核,豪放”就可以了。
但想深度的話,這麽一點印象顯然還不夠。
事實上,毛子藝術頗有一種外冷內熱,外硬核內細膩的特色。
“有人說,毛子的美學體驗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感,隱藏著一種很宏大的悲傷感,毛子的浪漫從來不是細膩型的,但實際上,這就是隻看到了表層。”
李景霖微微笑著。
“炮火聲隆隆之下是依依難舍的戀人,互訴衷腸後踏上衛國戰爭。”
“有人覺得,這樣的藝術是有力量感的,而不是細膩的,但我要說的是,外表的粗獷與豪放,毛子的硬核,為何會讓伱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呢?”
“正是因為其背後隱藏著的,有著獨屬於毛子的細膩。”
說到這裏,李景霖撇撇嘴。
“如果沒有戀人之間的依依惜別,那麽直麵敵人的炮火,衝擊感與戲劇張力就會弱上三分。”
“明白了。”
許欣和劉晨陽點點頭。
這其實就是一個小與大,近與遠的對比,反差。
兩人之間的小感情,與家國情懷的宏大對比。
距離普通人更近的愛情,以及距離普通人看起來很遠的“國事”做對比。
而毛子的藝術,更是在這基礎之上,將“細膩”與“粗獷”的反差做到了機製。
所以會有種“粗獷,但細膩,細膩,但粗獷”的既視感。
明白這一層後,許欣和劉晨陽頓時在心裏驚唿“好險”。
一旦真的如刻板印象那樣,覺得毛子就是粗獷,豪放
演奏出來的音樂,在對方聽起來,那還真的很具有刻板印象的感覺。
一旦真的那樣做了,那簡直堪稱是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最大災難現場。
其殺傷力,不亞於外國人穿一身滿q服飾來給你搞演出,他們覺得這是華夏的代名詞,是文化一環,內心認為他們這是“投其所好”。
殊不知,對於華夏人來說,這簡直比鯊了自己還難受。
文化交流影響極大,並且各方麵的把控極難。
對於初接觸這些的兩人來說
這踏馬可比練琴難多了。
“霖哥,多講講唄,多講講你當初文化交流時,遇到的事情唄?”
許欣開始好奇了起來。
“比方說最窩心的時候是什麽時候?”
“.”
聽到許欣的話語,李景霖仿佛是迴想到什麽事情了一般。
驟然沉默了。
發覺李景霖臉色不太對勁。
許欣表情也是一僵,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但李景霖並沒有生氣。
隻是稍微歎口氣,忍不住搖了搖頭。
“文化交流這玩意啊.當你弱小的時候,你是去遭受嘲笑的,當你強大的時候,才是爽局。”
說到這裏。
李景霖撇了撇嘴。
表情那是相當的難受。
非要形容,那一定就是憋屈。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也認為藝術是無國界的,直到我真正走出去以後,以往的藝術觀便轟然破碎了。”
“或許你們難以理解,但隻是經過一晚,我的想法便180°的大轉彎。”
“那時候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李景霖微微頓了頓。
“藝術是為zz服務的,藝術家有國籍,藝術更該分國界。”
“文化交流?”
“隻有你強大了,方方麵麵都強大了,那才是文化交流,不然,就是去忍受對方的zz操弄罷了。”
“.”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沒有做聲。
雖然,兩人的年紀比李景霖還大一點。
但.
若論見識,那確實是天差地別。
兩人現在,勉強算是堪堪接觸到了“高端局”的冰山一角。
但李景霖呢?
這是個五六年前就在打高端局,甚至是高端局mvp的選手。
“我問你,如果在藝術交流中,西方人露出一副慣有的高傲,用鼻孔看你,搞的你血壓飆升,這個時候,你該如何反擊?”
“啊這.”
兩人對視一眼。
撓撓頭。
片刻後,許欣開口了。
“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想的太天真了。”
李景霖嗤笑一聲。
“反擊?還反擊?!”
“拿不迴文化的解釋權與定義權,你還想著反擊?”
“甭管對錯,甭管是不是強詞奪理,洋大人這麽說,那你就得受著!”
這話一出。
簡直堪稱“暴論”。
震的兩人久久迴不過神來。
兩人原本以為,文化交流是彼此明裏暗裏的針鋒相對,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但李景霖卻用事實告訴了兩人。
沒有硝煙的戰場,針鋒相對,那是建立在你最起碼能直視到你的對手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機會針鋒相對的。
在真正勢弱的時候。
是根本沒有一絲絲尊嚴,沒有一丁點爭鬥的。
反抗?不亢不卑?
那就是個笑話。
不服?小卡拉米還敢不服?
第二天全世界的報道就鋪天蓋地的抹黑你,並且從你個人升級到集體的程度。
這種程度的形象破壞,沒人能承擔的了。
“弱就是原罪,這個世界真正的樣子是.沒有人會講道理,你想講道理,那方式隻有一個。”
“把別人全都打一遍,全都打服了,他們才會聽你講道理,不然,任何道理都是白扯!”
看得出來霖哥很氣。
到底是因為什麽,才能讓霖哥突然氣性這麽大,現在迴想起來都咬牙切齒?
劉晨陽便忍不住開問了起來。
“所以,霖哥,到底是咋迴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