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奧是個夜貓子。


    這個時間段,剛好是最為精神的時候。


    稍微打開聽了一下後。


    萊奧便一個猛子從沙發上彈起來。


    關掉電視,從冰箱裏開一瓶啤酒,喝上一口後,便打開了電腦。


    戴好了高檔耳機後,調整了一下音量與平衡關係,當即便認真聽了起來。


    一開始的低音,便讓萊奧覺得很有意思。


    有點像是男聲。


    隨後來的號角聲與戰吼,則更是感受到了飄蕩在冰雪世界中的維京戰士。


    “哦這太驚人了。”


    萊奧瞪大眼睛,又看了一眼李景霖發來的消息,確認了一下文字。


    【還沒精修】


    你管這叫還沒精修?


    你是不是對隨手之作有什麽誤解?


    萊奧覺得,李景霖是這麽說的,但這音樂,完全足以出現在遊戲裏了。


    並且,也完全可以直接當做宣傳片的配樂!


    “這就是李景霖嗎?好恐怖的速度。”


    縱使萊奧聽過李景霖的一些傳聞,但當真正見到的時候,還是覺得有點離譜。


    早在當年李景霖和《巫師3》合作血與酒dlc的時候,便聽到一些業內人士說起過。


    【李?他超快,量也大,質量還高,工作兩個月,摸魚五十天,但就是能給你全都搞定。】


    而且,不隻是快。


    萊奧很難想象,為什麽一個東方人,卻會對西方民族音樂的風格如此信手拈來。


    感覺這李景霖就仿佛迴了自己家一般。


    什麽東西都輕車熟路。


    【李先生,這很棒,但具體選用情況,還是得看您和遊戲製作的商討】


    迴複了一句後。


    萊奧忍不住又聽了幾遍。


    這首曲子精修後,一定會更令人上頭。


    此時的萊奧,已經打定了主意。


    到時候,哪怕不運用在遊戲裏,也決不能浪費這麽好的音樂。


    翌日。


    李景霖來到巴黎國立。


    開始按照校方的請求,也給作曲係上了幾節大課。


    大課的內容,是關於東方音樂的。


    對於作曲專業來說,這來自於神秘東方的音樂風格與作曲思路,是十分吸引人的。


    哪怕是本專業的教授,也樂嗬嗬的拿著筆和本,過來跟著一起上課聽聽。


    “關於東西方音樂側重點,我們可以換個解釋。”


    “這個西方音樂的形,和東方音樂的意,神,究竟是什麽呢?”


    李景霖在課堂上,講述著奇奇怪怪的內容。


    而台下的學生,更是一臉懵b。


    這些內容,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其實是比較超綱的。


    若是華夏學生,能很好理解,可西方的學生,的確不知道伱說的“意”和“神”是個什麽怪東西。


    就好像。


    “劍意衝天,鋒銳無比!”


    華夏的學生馬上就能想象得到這種抽象的,無形的氣質。


    什麽寄吧衝天的銳氣,鋒銳的劍意。


    讓華夏學生描述這玩意到底長啥樣,華夏學生也會覺得你tm在為難我。


    我咋寄吧知道這些東西長啥樣?


    唉!但我就是能理解這“劍意”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哪怕想象不出具體的外形,但就是能想象的到這玩意帶給人的感覺。


    這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主打的就是一個“道”。


    可西方學生呢?


    樂,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甚至很有可能理解歪來,將其歸類為“巫師”之類的魔法。


    還是來形容“劍”。


    華夏就可以說“劍光一閃”,玩古龍的意境流。


    西門吹雪唰的一下起了,唰的一下就給對麵宰了,問別人啥,全都不知道,但就是快。


    快到反應不過來,快到一個極致,快到無法防禦。


    這就是“劍術臻至化境”。


    可西方讀者看這種描述,絕大多數都會腦子一團漿糊。


    產生一種疑問。


    所以這到底是多快?音速?光速?哦買噶十


    可是,華夏的讀者,一般不會去計較到底有多快,速度到底多少,而是將認知凝聚在“快”這個概念本身上。


    這其實就是思維,認知,文化等多方麵產生的一種壁壘。


    無論是讓這些學生們能夠學習到東方的音樂,還是想讓更多人具備東方思維,宣傳東方的文化,那麽,一定需要從一個方麵,去嚐試打破這樣的壁壘。


    “我換一個說法,大家便能理解了。”


    麵對這樣的壁壘。


    李景霖選擇用西方樂理的闡述去將完全不同的東方音樂,展示給學生們。


    “西方的音樂,一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才真正開始盛行標題音樂的,在這之前,音樂就是音樂,大部分都是無標題音樂。”


    李景霖的話。


    令廣大同學點了點頭。


    這很好理解。


    西方的古典音樂,大部分都是無標題的。


    一般都是在樂器,調性,曲式概括下,描述的作品編號。


    大多都是這樣的名字。


    比如


    a大調鋼琴奏鳴曲d.8,no.5。


    乍看很懵。


    但如果拆解看格式,就很好明白。


    a大調(調性)鋼琴(樂器)奏鳴曲(曲式)d.8(d姓作曲家所著,8號作品集)no.5(作品集中的第五號作品。)


    這看上去就完全不明白什麽意思,因為並沒有“標題”,所以沒有表達的主要故事內容。


    單純隻是音樂而已。


    這就是無標題音樂。


    像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本身也是無標題音樂,這個“命運”的名字,也隻是後人根據音樂內表達的力量,給這首“無標題”的音樂起了一個標題名。


    而貝多芬本人,正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承上啟下的一個人物,其作品中開始逐漸具備浪漫主義時期的標題音樂特質。


    西方音樂。


    標題音樂,是從浪漫主義時期開始後,才逐漸盛行的。


    比方說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標題便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看上去,大家就能明白,哦,這是講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


    而這一點。


    華夏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在我們華夏,幾乎很少很少見到標題音樂,得益於華夏文學,文化發展的極為昌盛的原因,在音樂的發展中,縱使是兩千年前的古早時期,音樂就與標題蘊含的文學屬性牢牢綁定。”


    李景霖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中文。


    又寫下了其翻譯過去的法語名字。


    “比方說,《詩經·采薇》.”


    “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這便是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再往後,如《高山流水》《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說到這裏。


    李景霖微微一笑。


    “幾乎絕大多數的華夏古典音樂,自發展起,就是標題音樂,並且,相當鮮明且有強度的文學屬性,貫穿其中。”


    “唿!!”


    台下學生們瞪大眼睛。


    興趣更是濃鬱了幾分。


    這聽起來,似乎神秘東方的音樂,從一開始,就和西方音樂完全不同。


    此時,這些作曲專業的學生們,接觸到另一個音樂體係時。


    內心無疑是激動的,更是好奇的。


    “而這,對兩種音樂體係的發展,造成了什麽影響呢?”


    李景霖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詞。


    【想象力】與【形式】


    “我認為,音樂可以是一種自然和諧的數學另類表達,所以,它一定要具有邏輯性,具有科學縝密的架構與規則,這便是音樂的形式美。”


    “而音樂又是一種藝術,建立在想象力之上的藝術美更是至關重要,它基於形式,但發展出了屬於人類獨有情感與思維的藝術之美。”


    “優秀的音樂,其實就是在形式美與藝術美之間,找好一個協調的位置。”


    “均衡,中庸,過猶不及,這便是華夏先祖對宇宙萬物觀測,而得出來的結論。”


    李景霖這些話一說。


    學生們頓時感覺,自己好像明白了點什麽。


    當即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似乎有點明白這個“意”與這個“神”的另一種解釋了。


    這或許是一種精神上的境界,一種對美更高的追求,一種超脫了音樂形式束縛的體驗。


    “所以,從我個人來看,我認為,音樂的發展是殊途同歸的,無論是西洋音樂的發展形勢,還是華夏音樂完全不同的發展路線,無非就是人在對美的追求中,逐漸意識到了形式美以及藝術美之間的關係,並且開始在其中尋求協調的不同過程。”


    “兩者,也都曾經有走過極端。”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


    李景霖便舉出了兩個來自於東西方音樂不同時期發展的例子。


    去闡述古人對“藝術美”與“形式美”的實踐與追求。


    “比如莊子的大音希聲,便曾經否認了音樂的形式美,隻去追求意境,上升到哲學範疇,音樂便不是音樂,而變成了哲學。”


    “又比如西方音樂史中對規則要求愈發嚴謹的守舊派,他們擁躉的是【音樂必須且隻能為教會服務】這一理念,過度追求形式上的嚴謹,發展緩慢,再到複調,後來又加入了帶有固定歌詞的聖詠。”


    “音樂結構展現了詩詞結構,對現代的世俗音樂都影響極深,確實起到了統一,領導,和決定性的作用,但也否定了音樂本身的藝術美,縮小了發展的空間。”


    說到這裏。


    李景霖便變的很認真。


    掃視了一圈學生們後,嚴肅的開了口。


    “我們不會拋棄掉曆史的局限性,單純的評價功過對錯,先賢們的探討,是為了後人的歸納總結,而不是彼此之間再次降維的鬥爭。”


    “無論是走什麽道路的先賢,我們都應該秉持尊重與認可,感謝他們為人類藝術事業所做出的實踐與探討,並且繼承下他們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說到這裏。


    學生們頓時送上了熱切的掌聲。


    縱使是教授們,也忍不住為其鼓掌。


    李景霖要表達的學術精神與意思,已經是再直白不過的了。


    【音樂就是音樂,公平,公正,客觀,一切為的是音樂的進步。】


    【不要局限於東西方,更不要局限於誰優劣,能夠進步才是真理。】


    這不偏不倚,對真理的論述。


    哪怕會有人抱有不同的想法。


    也終是會因此尊敬李景霖的。


    待掌聲漸熄。


    李景霖便繼續開口道。


    “音樂的發展,其實便是從這二元對立且兼容的模式之下,相融又衝突的發展起來的。”


    “所以,在到了現代音樂時,我便認為,目前的音樂發展,一定是要追求形式美與藝術美的和諧共生,在表達形式美的音樂邏輯上,也具有藝術美的意境存在。”


    “這也是我要給你們講述華夏音樂,講述華夏音樂體係的原因。”


    似乎是說給學生們聽的。


    也似乎是說給教授們聽的。


    但不管是學生還是教授。


    無論是否驕傲,也無論對東西方音樂有何種不同的看法。


    此時,都已經逐漸被李景霖所說服了。


    客觀看待,彼此之間取長補短,才是未來音樂的發展方向。


    緊接著。


    李景霖便繼續給這些國外的學生們講述起了華夏音樂的特點。


    並不是所謂的五聲調式,五聲音階。


    五聲音階不是隻有五個音,而是五個正音為主的調式,並且,無論是霓虹,東歐,印第安,非洲音樂中,都有不同的五聲音階。


    如果光從音的唱名,或是音階之間的音高來看,與華夏調式近似的也不是沒有。


    之所以質感完全不一樣,完全是在於音階的用法,


    舉個例子。


    12356音階,和35612音階,看似音和音的排列順序是一樣的,音也都是那些個音。


    但實際上,若是開頭的主音不同,在音階創作上,仍然有所區別。


    12356是宮調式,那麽,35612就是角調式。


    這便是華夏音樂體係中的旋宮轉調。


    而由於西方古典音樂的定音,是建立在平均律上的,而華夏古典音樂則是三分損益法。


    所以,在定義規矩這方麵,也是不同的。


    同樣規律的一個音,或許在兩種體係下並不相似。


    在現代的音樂框架之下,華夏音樂的體係雖然也在遵循著平均律,但實際上,華夏的傳統樂器,有的是按照平均律調的,但也有遵循傳統三分損益定音的樂器。


    比方說民間的一些琵琶,古琴。


    想要提升編曲能力,這些東西便需要進行了解。


    現代音樂的基礎,這個西洋古典音樂,古典,其實應該翻譯成嚴肅。


    ssic。


    古典不代表多麽古,大致應該從文藝複興的前後來算起。


    因為是這個時候開始形成具體體係以及“標準化”的。


    至於為什麽以西方古典為基礎,是因為西方音樂更注重邏輯與規範,簡單形容,那就是素描,講究的是形,複雜的結構也能夠輕易剖析,這就很方便教學。


    而中國為首的東方音樂更注重神似,在意境,境界上是很高深的,但不注重形,這會導致學習門檻雖然同樣,但想進階到一定深度的話,難度相當高。


    至於說誰優誰劣誰先進,大可不必。


    沒必要貶低別人,更沒必要自我矮化。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單純隻是在時間表達上不同罷了,但實則殊途同歸。現如今的音樂教育也是需要詳細學習中國的音樂體係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劍仙並收藏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