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講台。


    李景霖微微一笑。


    剛準備說一聲“同學們好”,但還沒等開口。


    突然,不知道是哪位帶的頭。


    馬上便聽到一聲大叫。


    “好!”


    啪啪啪啪!


    旋即,便帶動著大家鼓起掌了。


    李景霖挑了挑眉。


    “差不多就得了,給點麵子,我還沒說同學們好呢。”


    “哈哈!”


    之前那種激動中,帶有一點緊張的情緒。


    頓時被笑聲所化解。


    一句開玩笑式的拉近距離,頓時讓同學們隻剩下一些亢奮的情緒,似乎隨時可以進入非常有激情的學習狀態。


    “行了,我也不多說,今天的課程,就是這個。”


    李景霖放起ppt。


    投影幕布上頓時出現了一排字。


    《成為大師的關鍵——小提琴的黃金右手》


    同學們互相對視著。


    眼中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要論開車。


    大學生那肯定是當仁不讓的。


    “好家夥,黃金右手,是我想的那個嗎?”


    “成為大師?好家夥,霖哥這麽相信咱們的嗎?”


    “右手啊,右手我懂的,我有特殊的拉弓技巧。”


    “嘶,前輩,說來聽聽,很好奇,是我想的那個拉弓嗎?”


    “不,是你不敢想的那個拉弓。”


    李景霖並沒有打擾學生們興奮的議論。


    隻是在聲音漸弱後,微微一笑。


    “開車的同學們注意點車速哈,開玩笑的也不要影響正常學習。”


    “哈哈。”


    在短暫的笑聲中。


    李景霖上來,就直接說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這個世界上,目前的大師,我個人認為,有一半都是不合格的。”


    嘶!


    嘩然是沒有了。


    但多少帶點抽冷子的聲音。


    李景霖的這番話,離經叛道到了一個程度。


    但很快。


    李景霖便繼續開口道。


    “小提琴是樂器,樂器演奏的是樂曲,那樂曲是什麽?”


    “任何一部完整的,並且能被稱之為樂曲的,首先要做的,必然是悅耳,如果樂曲,聽起來不好聽,那麽,無論是樂曲本身,還是演奏者,總有一個,是不合格的。”


    “可問題又來了,喜好各不相同,同樣的曲子,可能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那麽,能評論樂曲本身麽?不能,因為客觀與主觀,是要分開看的,今天,我們講述的不是樂曲上的事情,而是身為一名演奏家的你,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說到這裏。


    李景霖看向一名學生。


    “這位同學,你覺得伱的演奏悅耳嗎?”


    “.”


    被點名的學生頓時人都傻了。


    這踏馬怎麽去迴答。


    我敢在霖哥麵前說悅耳嗎?


    但我說不悅耳,我學了個什麽呢?


    “.反正我是感覺我自己拉的還挺悅耳的。”


    學生說出了一個很是圓滑的迴答。


    在其他學生輕笑中。


    李景霖點了點頭。


    “現如今,在世界上,很多的大師們,往往忽略了悅耳這個問題,有的追求技巧,有的追求情感敘事,但在悅耳度的打磨上反正,目前來說,我是還沒遇到幾個能讓我服氣的。”


    這話一出。


    頓時有一種濃烈的自信,展現在學生們的眼中。


    所有的學生都被這種自信所吸引。


    因為,大家都知道,李景霖不是在吹nb。


    之所以,李景霖可以成為“小提琴第一人”,不在於技巧,不在於情感敘事與表達。


    而是在於


    “沒錯,一名小提琴家,一輩子都需要注意的,最關鍵的一件事。”


    “那就是音色!”


    李景霖抬起了右手,示意起來。


    “音色的打磨,除了左手沒有按壓好的入門級基礎問題外.”


    “幾乎,幾乎是完全取決於我們右手的運用的!”


    學生們頓時沉默起來。


    李景霖講的這很難麽?


    不。


    就算不懂音樂的人,也完全可以理解的了音色的重要性。


    聽起來是否圓潤,飽滿,是否不幹癟,不刺耳,或者不發虛。


    但小提琴畢竟不是鋼琴,也不是吹管類樂器。


    小提琴之所以被稱為最難的樂器之一。


    又被稱為樂器皇後。


    就是因為,音色的打磨,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


    同樣是學五年樂器。


    其他的樂器,人們一聽,會覺得不錯,好聽,很棒。


    可小提琴的五年,根本就隻是個入門


    學這麽五六年,演奏出來的效果,仍然會讓人有“摩擦聲,偶爾會刺耳,不太幹淨”之類的感覺。


    鋼琴彈一個飽滿一些的音,若是不涉及延長,漸強漸弱之類的處理,單純是一個亮音。


    或許不需要你什麽知識,跟著學,試一下,五分鍾可以搞定。


    但小提琴想做出同樣的感覺。


    沒幾年,下不來。


    而且,這個“雜音”,隨著樂曲技法難度的增加,即使是很多大師,也完全無法避免。


    雖然說,一點點難以聽的太清的雜音,無法影響大師們其他的閃光點,但李景霖認為,作為演奏者,出現了雜音,演出便是失敗的。


    這無疑是十分苛刻的要求。


    甚至於很多小提琴家,下意識的都會認為,這樣的雜音,需要盡力打磨,但無法避免。


    像是笛子類,或者簧管類樂器。


    偶爾出點失誤,不小心破音。


    是“吹呲了”。


    那麽,這類似的呲了.


    在小提琴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哪怕是一些大師,在技巧難度過高的樂曲上,也會連環翻車。


    之所以李景霖能成為第一人。


    原因可不隻因為技巧,或是情感敘事。


    而是在於他在音色的打磨上,有些過於離譜了,每一場都完美的不像是人類。


    十四歲解決了所有的小提琴技巧後。


    七年的時間裏。


    完全都在打磨自己的音色,一刻未停。


    即使是李景霖這樣的鬼才,也得打磨七年,才能讓自己勉強滿意!


    “右手運弓,音色,取決於運功的速度快慢,以及力道的強弱。”


    “之所以難以控製,便是由於這快慢與強弱之間,是垂直關係,互相關聯。”


    “如何在這其中取舍。”


    李景霖點擊課件。


    投影屏上頓時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原因。


    麵對這些藝術生。


    李景霖並沒有從藝術生的角度去解析這個音色的問題。


    而是直接開始上起了物理課,或者是數學課!


    當然。


    不是那種十分離譜的數據計算,也沒有強行要求,你這持弓需要xx的力是正確的。


    隻是利用這樣的邏輯。


    大致的,比較籠統的去闡述了一下力度,速度這方麵所帶來的摩擦力,對音色的影響程度。


    很快,便來到實踐課程。


    挑選了一名學生後,李景霖給出了一個二全音符長音演奏“漸強”的這個課題。


    其實。


    就是一個滿弓。


    拉一個八拍的長音。


    然後,要求開頭弱,然後漸強。


    但其實。


    看似簡單的東西。


    需要極其強大,細膩的控製力。


    被選中的學生在幾次“不完美”的演示下,已經開始頭皮發麻了。


    甚至寧可聽李景霖講述一些更難的技法,也不想和這最難做,也最簡單的基本功打交道了。


    “你看,你之所以漸強的速率不均勻,就是因為弱音弓速慢,力道小,而漸強的過程中,弓速的提升過快,壓力的提升慢。”


    “可一旦壓力提升快,弓速提升慢,那可能會均勻,但一定會出雜音。”


    於是。


    在李景霖的示範下。


    一個完美的八拍滿弓漸強,體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簡單的操作。


    但是一種難以想象的情緒震撼!


    不少同學們似乎重新感受到了柏林愛樂的那“神級漸強”所帶來的震撼。


    可是,李景霖並不覺得這就對了。


    在“漸強”後。


    又開始進行“漸弱”的講解。


    接下來就更離譜了。


    顫弓的時候,弓速快慢變化,強弱變化,跳弓的時候,弓速快慢強弱.


    然後,深扒每一個容易出現雜音的部分,然後進行講解。


    整場公開課。


    幾乎探討的全部都是來自於小提琴右手上的一些問題。


    不是在於技巧。


    技巧這玩意。


    什麽斷弓跳弓頓弓顫弓這些玩意.


    在座的所有同學,都懂,都會,隻是做出來的水平不同罷了。


    根本沒有必要老生常談。


    需要講述的,教學的。


    是做這些技巧的同時,用一種什麽樣的方法,去同樣打磨自己的音色。


    簡單比喻。


    那就是“修毛邊”。


    可不得不說。


    反而是這些,才更能讓人受益。


    因為,李景霖用實力證明了一件事。


    站在頂點的第一人,與其他國際一線大師們,相隔了這麽大的差距中。


    有很大一部分。


    都是源自於“音色”問題!


    在技巧同樣足夠反人類,難以駕馭的同時,你音色差,我音色好,這就產生了巨大的差距。


    細。


    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能影響整體的。


    “好家夥!不愧是李景霖,這些簡單的空弦演奏,都能讓我熱血沸騰?!”


    “我差不多明白了什麽叫做臻至化境啊”


    “真的是最強的手,演奏最簡單的東西,但你就是能感覺出來,完全不一樣!”


    “我笑了,網上還有人說霖哥疏於練琴琴技退步呢,這踏馬叫退步嗎?”


    “嘶霖哥哪怕就是退一萬步,怕不是也得是個國際大師級別的存在啊.”


    學生們當真是驚歎不已。


    哪怕已經將李景霖的水準想象的足夠高了。


    但此時,還是感覺,自己可能有點保守了。


    畢竟。


    視頻,和現場,感受是不一樣的。


    百聞不如一見。


    當真正看到李景霖親自示範的時候,學生們都潮了。


    心裏癢癢的。


    踏馬的,這種水準,若是真演奏一首曲子,那得是什麽樣程度的炸裂?!


    這場公開課。


    一開始。


    是學生們在認真聽。


    可是。


    到了後麵。


    就算是評估公開課的這些教授們,也開始認真聽了起來。


    彼此之間對視著,眼中神色十分不淡定。


    音色。


    不僅對大學生們適用。


    甚至就連這些老教授們,都能很受用。


    這麽一節審核評估公開課。


    便超標準的完成了。


    “這需要教學經驗?”


    張毅開始撓頭了。


    原本已經對李景霖的期望值就很高了。


    現如今,更是直接爆表。


    “這已經不需要教學經驗了”


    而就在李景霖在上音這邊忙活的同時。


    互聯網之上。


    一個話題,也開始漸漸的火熱起來。


    #李景霖疏於練琴,琴技退步?#


    之前。


    那國外綜藝的視頻。


    尚且隻是小幅度,小範圍內的傳播。


    但由於涉及到了在國內話題度一直都挺高的李景霖。


    一時之間,這發酵的速度,便有些控製不住了。


    參與討論的人,越來越多!


    【該說不說,李景霖確實在娛樂圈玩的有點狠了,又是唱歌又是寫歌,參加綜藝的,的確也不開音樂會,也沒啥其他演出啊】


    【反正我印象裏李景霖碰琴,還是在去年年底的威尼斯演奏會啊】


    【郎朗兩年內開了上百場音樂會,李景霖.1場,如果看今年的話,0場.】


    不是網友們不願意相信李景霖。


    的確是李景霖真的沒開音樂會。


    很難評估霖哥現有的水準。


    哪怕是作為霖哥的粉絲,這個時候心裏都感覺有些沒底。


    網絡有時候就是這樣。


    稍微有一些疑問。


    便會引導出一群極端者瘋狂踩,或者瘋狂吹。


    在李景霖粉絲傳統藝能下,瘋狂吹的肯定是沒幾個的。


    所以,便開始出現了瘋狂踩的人。


    也不知道這些人真的是閑的沒事幹的普通網友,還是什麽有心人在帶節奏。


    反正。


    這言論,是越來越離譜。


    【笑死,第二個李出現了,不愧是你們老李家啊,不練琴的方式一毛一樣。】


    【樂,拉小提琴哪有在娛樂圈撈錢有意思?】


    【唉,沒救了,又是一個傷仲永式的人物。】


    一開始,或許還有所收斂。


    可後來。


    甚至有些網友覺得。


    這李景霖不練琴,被外國音樂家說,丟的是他們的臉,丟的是整體形象的臉。


    自私的李景霖因為不練琴,所以在國外丟大臉了!


    便更是憤怒起來。


    言辭也更加的激烈!


    甚至開始上升到了大義的程度!


    【真幾把丟臉,給大家講個笑話,就這,是咱們華夏小提琴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


    【樂,那是真沒救了,狠狠的給華夏小提琴行業來了一刀。】


    【李景霖:撈錢就完了,華夏小提琴行業進步不進步的,跟我有什麽關係?】=


    b站搜索一下《柏林愛樂漸強》,大家大概就能明白,僅僅是一個音符,長拍漸強所能帶來的情緒反饋有多麽強大了。


    而且,小提琴音色上的打磨,的確不是誇張,就是無止境的,沒人能說到了頂點,隻是超出多少罷了。


    因為現有的技巧高度是過於離譜的,離譜到了有一些技巧類天花板作品,哪怕是很多國際級別大師都根本不敢拿出來,敢拿出來的,音色上也會有所瑕疵。


    原因就是在那樣複雜的技巧下,的確太容易在音色上出問題了。


    或者說,不隻是小提琴。


    任何一個拉弦樂器,或多或少都有音色方麵的難度問題。


    二胡也一樣的,那玩意音色也不簡單。


    隻是相比之下,小提琴由於小,音高,所以更容易呲音,要求的細膩程度也更高罷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劍仙並收藏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