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提升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完陰魔後,程振又再度閉目修行起來。
從陰魔那裏學到了許多,程振覺得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好好梳理一番。
經此一道,程振發現自己對於自身法道的認知還是有些狹隘了。就如“印神”一道,程振就覺得自己先前所掌握的不過是皮毛,即便是受了陰魔的啟發後,也同樣很淺顯,需要去體悟和發掘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比如,有靈眾生神魂心靈中最根本的情緒波動是怎樣的,最薄弱的又是什麽,怎樣才能最容易操控其心神,如何保持自身心神不為他人所動,如今的心神念頭是不是也有大能在操控……
又如,所有眾生有沒有一個共同的心神特點可以影響?大天地是否也有類似眾生的情緒波動?“印神”結合“漣漪”能否影響大天地以己心代天心?
諸般有用無用,有理無理的想法一時用處太多,需要程振好生梳理一番。
這一梳理,不覺又是近兩年時光過去。
當程振結束此次閉關時,氣法兩道的功行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進入小魔穴三年,程振氣道修行始終沒有落下,即便修習法道時,也在自動運轉功法吞吐靈機。不知不覺之間,程振一身丹力也到了幾乎進無可進的地步了。
相應的,程振也能感覺到,代表精氣神三寶的金丹外那層丹殼也厚重到了有如實質的地步。此丹殼包裹三寶,已成桎梏。
得地脈靈機之助,程振三年間便已到了殼關關口。接下來,隻要破去丹殼,便可入得丹道二重境界了。
相比氣道,程振覺得自己法道的提升還要大的多,也出乎了此行前的預料。
這也是法道有別於氣道的地方,不得其法,寸步難行,若得其法,一日千裏。
耗費兩年時間初步整理了此前所得後,程振自覺法道有了長足進步。得益於“印神”方向的進步,程振自身法道變得更為平衡,潛力也更足了。
若是度量起來,程振那道名為“振”的法道長河,應當比先前壯大了一半有餘。
當然,這隻是程振心中的感覺。真實的法道並無實體,也無法以數量來衡量。
這還隻是目前已經提升的修為,程振最大的收獲其實是借此次啟發打開了眼界,對於自身法道有了方向,知曉何處可行。對於法道而言,這才是最為珍貴的。
閉關數年,收獲頗多,程振心下歡喜。現在閑下來,程振方才有時間好好探查一番這小魔穴。
這處小魔穴雖然名中帶個“小”,但內中空間卻一點也不小,在程振感應中,足有數千裏方圓。從大小來看,作為一方小天地繁衍萬靈聲息也足夠了。
隻是,此處空間生自地脈,靈機滯澀,除陰靈外難有生靈誕生。不光此處,天下所有大小魔穴皆是如此。
這些魔穴非得因地脈變動顯現在天地間,大小天地靈機溝通後,才會有草木生靈出現。
當然,這是自然情況。若是魔穴未顯時便有外人進入,耗費些心力也是可以栽種出草木的。以此地靈機之興盛,若栽種成功,說不定百十年後,便可收獲不少上品靈藥。
可惜,程振隻通辨藥煉藥,於種植方麵卻沒有涉獵。以他看來,想要在此地培植靈材,非得耗費力氣調和水土不可,他可沒這般精力。
“不過,此地靈機用來養煉法寶倒也不錯。日後若是煉了法寶倒是可以在此地溫養。”
這也是以後的事了,程振目前身上的法寶都是門中長輩所贈,都已經成型多年,溫養的意義不大。
想到這裏,程振才發現自己化丹後確實也該考慮煉上一二法寶護身了。
得自家族和師門的法寶威力也不俗,隻畢竟不是自己親手煉製,總歸沒那麽契合。平時也堪用,若是用來與門中翹楚爭鋒或許就有些不足了。
一般而言,溟滄弟子到了化丹後,總要煉製一兩件與自身所修功法契合的法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鬥戰威能。
此類法寶可稱本命法寶,亦可稱作載道之器。威力和玄妙皆非尋常法寶可比。尤其是那五功三經秘傳的配套法寶,每一件皆有不可思議之威能。
程振化丹時日太短,比之門中十大弟子級別的同輩,還是少了許多積累。
好在當年尋藥時機緣得到了一枚元磁珠,論威力足以彌補程振法寶方麵的不足。
那枚得自亂離海的元磁珠,當年就被程振無意中初步煉製,在成丹後又經常祭煉,如今的元磁珠與程振本身的法道已經愈發圓融,已經有了載道之器的雛形。
程振經過了幾年的修行,無論法道還是氣道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想到法寶的事情,便起了再度祭煉元磁珠的念頭。
“此地依托地脈,靈機不絕,又無人打擾,正是煉寶的好地方。”
想到便做,程振當即祭出元磁珠,借助小魔穴的靈機再度祭煉起來。
若是一般煉寶,尚需各類靈材輔助,最重要的,還需要有地火煉器。但程振手中這枚元磁珠,卻是不需要。
當年煉製時,本就是在恍惚中依循法理在一枚天然形成的元磁珠中留下了法紋烙印。此乃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非是尋常煉器可比。如今,隻需以心神為聯係,將新的法理體悟煉入元磁珠,便可使之進階。
即便是以程振現在的眼光來看,元磁珠中禁製也是玄妙無比,時時參悟對他也有啟發。若說不足,便是運用起來手段單一,少了些靈動。
元磁珠本身沒有什麽缺陷,隻是限於最初煉製時程振的道行,開發出的能力與現在的修為有些差距。簡單來說,就是這件法寶之“體”很完美,然而“用”還沒有開發完全。
程振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細微處下功夫,將法寶之“用”補全。
……
從陰魔那裏學到了許多,程振覺得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好好梳理一番。
經此一道,程振發現自己對於自身法道的認知還是有些狹隘了。就如“印神”一道,程振就覺得自己先前所掌握的不過是皮毛,即便是受了陰魔的啟發後,也同樣很淺顯,需要去體悟和發掘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比如,有靈眾生神魂心靈中最根本的情緒波動是怎樣的,最薄弱的又是什麽,怎樣才能最容易操控其心神,如何保持自身心神不為他人所動,如今的心神念頭是不是也有大能在操控……
又如,所有眾生有沒有一個共同的心神特點可以影響?大天地是否也有類似眾生的情緒波動?“印神”結合“漣漪”能否影響大天地以己心代天心?
諸般有用無用,有理無理的想法一時用處太多,需要程振好生梳理一番。
這一梳理,不覺又是近兩年時光過去。
當程振結束此次閉關時,氣法兩道的功行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進入小魔穴三年,程振氣道修行始終沒有落下,即便修習法道時,也在自動運轉功法吞吐靈機。不知不覺之間,程振一身丹力也到了幾乎進無可進的地步了。
相應的,程振也能感覺到,代表精氣神三寶的金丹外那層丹殼也厚重到了有如實質的地步。此丹殼包裹三寶,已成桎梏。
得地脈靈機之助,程振三年間便已到了殼關關口。接下來,隻要破去丹殼,便可入得丹道二重境界了。
相比氣道,程振覺得自己法道的提升還要大的多,也出乎了此行前的預料。
這也是法道有別於氣道的地方,不得其法,寸步難行,若得其法,一日千裏。
耗費兩年時間初步整理了此前所得後,程振自覺法道有了長足進步。得益於“印神”方向的進步,程振自身法道變得更為平衡,潛力也更足了。
若是度量起來,程振那道名為“振”的法道長河,應當比先前壯大了一半有餘。
當然,這隻是程振心中的感覺。真實的法道並無實體,也無法以數量來衡量。
這還隻是目前已經提升的修為,程振最大的收獲其實是借此次啟發打開了眼界,對於自身法道有了方向,知曉何處可行。對於法道而言,這才是最為珍貴的。
閉關數年,收獲頗多,程振心下歡喜。現在閑下來,程振方才有時間好好探查一番這小魔穴。
這處小魔穴雖然名中帶個“小”,但內中空間卻一點也不小,在程振感應中,足有數千裏方圓。從大小來看,作為一方小天地繁衍萬靈聲息也足夠了。
隻是,此處空間生自地脈,靈機滯澀,除陰靈外難有生靈誕生。不光此處,天下所有大小魔穴皆是如此。
這些魔穴非得因地脈變動顯現在天地間,大小天地靈機溝通後,才會有草木生靈出現。
當然,這是自然情況。若是魔穴未顯時便有外人進入,耗費些心力也是可以栽種出草木的。以此地靈機之興盛,若栽種成功,說不定百十年後,便可收獲不少上品靈藥。
可惜,程振隻通辨藥煉藥,於種植方麵卻沒有涉獵。以他看來,想要在此地培植靈材,非得耗費力氣調和水土不可,他可沒這般精力。
“不過,此地靈機用來養煉法寶倒也不錯。日後若是煉了法寶倒是可以在此地溫養。”
這也是以後的事了,程振目前身上的法寶都是門中長輩所贈,都已經成型多年,溫養的意義不大。
想到這裏,程振才發現自己化丹後確實也該考慮煉上一二法寶護身了。
得自家族和師門的法寶威力也不俗,隻畢竟不是自己親手煉製,總歸沒那麽契合。平時也堪用,若是用來與門中翹楚爭鋒或許就有些不足了。
一般而言,溟滄弟子到了化丹後,總要煉製一兩件與自身所修功法契合的法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鬥戰威能。
此類法寶可稱本命法寶,亦可稱作載道之器。威力和玄妙皆非尋常法寶可比。尤其是那五功三經秘傳的配套法寶,每一件皆有不可思議之威能。
程振化丹時日太短,比之門中十大弟子級別的同輩,還是少了許多積累。
好在當年尋藥時機緣得到了一枚元磁珠,論威力足以彌補程振法寶方麵的不足。
那枚得自亂離海的元磁珠,當年就被程振無意中初步煉製,在成丹後又經常祭煉,如今的元磁珠與程振本身的法道已經愈發圓融,已經有了載道之器的雛形。
程振經過了幾年的修行,無論法道還是氣道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想到法寶的事情,便起了再度祭煉元磁珠的念頭。
“此地依托地脈,靈機不絕,又無人打擾,正是煉寶的好地方。”
想到便做,程振當即祭出元磁珠,借助小魔穴的靈機再度祭煉起來。
若是一般煉寶,尚需各類靈材輔助,最重要的,還需要有地火煉器。但程振手中這枚元磁珠,卻是不需要。
當年煉製時,本就是在恍惚中依循法理在一枚天然形成的元磁珠中留下了法紋烙印。此乃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非是尋常煉器可比。如今,隻需以心神為聯係,將新的法理體悟煉入元磁珠,便可使之進階。
即便是以程振現在的眼光來看,元磁珠中禁製也是玄妙無比,時時參悟對他也有啟發。若說不足,便是運用起來手段單一,少了些靈動。
元磁珠本身沒有什麽缺陷,隻是限於最初煉製時程振的道行,開發出的能力與現在的修為有些差距。簡單來說,就是這件法寶之“體”很完美,然而“用”還沒有開發完全。
程振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細微處下功夫,將法寶之“用”補全。
……